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方案TOC\o"1-2"\h\u1397第一章總論 3113401.1編制依據與目的 3110701.1.1編制依據 386261.1.2編制目的 3152131.1.3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4128441.1.4依法管理,規范操作 442361.1.5全面監控,重點防控 4169651.1.6持續改進,不斷提高 4185621.1.7協同配合,共同推進 47617第二章特種設備法律法規與標準 4306111.1.8法律法規的制定背景 4269101.1.9法律法規體系 4134141.1.10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5235571.1.11標準規范的制定 5197651.1.12標準規范的主要內容 5297421.1.13標準規范的執行 6142321.1.14法律責任 632121.1.15處罰措施 66024第三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組織 7252781.1.16機構設立原則 7244571.1.17機構設置 794921.1.18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委員會職責 7233271.1.19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職責 7137361.1.20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小組職責 8158701.1.21人員配備原則 8295341.1.22人員配備 825996第四章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 881351.1.23檔案建立 8101651.1.24檔案管理 9289881.1.25檔案保管 984821.1.26檔案查閱 1068281.1.27檔案更新 10179951.1.28檔案維護 107916第五章特種設備采購與驗收 10220161.1.29采購程序 11132021.1.30采購要求 113491.1.31驗收標準 11224361.1.32驗收方法 11318191.1.33設備登記 1293641.1.34設備維護保養 127501.1.35設備檢查 12216141.1.36設備安全監控 129541.1.37設備更新改造 123614第六章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 12233041.1.38目的與意義 13207901.1.39操作規程內容 13134001.1.40操作規程執行與監督 13257621.1.41目的與意義 1317021.1.42維護保養計劃內容 1320811.1.43維護保養計劃執行與監督 1432051.1.44目的與意義 14262521.1.45安全防護措施內容 14240181.1.46安全防護措施執行與監督 1430497第七章特種設備定期檢驗與檢測 14164461.1.47目的與意義 14118951.1.48檢驗檢測范圍 15115311.1.49檢驗檢測職責 1591591.1.50檢驗檢測程序 15157751.1.51常規檢驗檢測方法 15137291.1.52特殊檢驗檢測方法 15322331.1.53檢驗檢測報告的出具 15208241.1.54檢驗檢測報告的審核與處理 16232061.1.55檢驗檢測報告的反饋 16231961.1.56檢驗檢測報告的公示 1621252第八章特種設備處理與應急預案 16238421.1.57報告 1641541.1.58調查 17164551.1.59分類 17233131.1.60處理程序 17135841.1.61應急預案制定 18262201.1.62應急預案演練 186397第九章特種設備安全培訓與宣傳教育 18243981.1.63培訓目標 1872931.1.64培訓對象 19302041.1.65培訓內容 19128121.1.66培訓方式 19289611.1.67內部宣傳教育 19131261.1.68外部宣傳教育 1989911.1.69評估方法 20213531.1.70評估周期 2069071.1.71評估結果處理 2029475第十章特種設備安全監督與考核 20300791.1.72監督管理原則 20183381.1.73監督管理體系 2162751.1.74考核評價原則 2159431.1.75考核評價內容 21126761.1.76分析原因,查找不足 2182111.1.77制定整改措施 21230251.1.78實施整改 2186771.1.79總結經驗,優化管理 2158421.1.80定期評估 22第一章總論1.1編制依據與目的1.1.1編制依據本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方案(以下簡稱“本方案”)的編制,依據以下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3)《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4)《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規定》;(5)國家及行業相關安全生產標準、規范;(6)企業內部相關規章制度及安全生產要求。1.1.2編制目的為保證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本方案旨在:(1)明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職責和任務;(2)規范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維護保養和檢驗檢測;(3)加強特種設備安全風險防控,提高應急處理能力;(4)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第二節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設備:(1)壓力容器、壓力管道;(2)鍋爐、爐窯;(3)起重機械、電梯;(4)爆破器材、氣體壓縮機;(5)其他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特種設備。本方案適用于企業內部從事特種設備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檢測、維修保養等環節的單位和人員。第三節基本原則1.1.3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的發生。1.1.4依法管理,規范操作遵循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規范,對企業特種設備進行依法管理,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同時強化員工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1.1.5全面監控,重點防控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監控,及時發覺安全隱患,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整改。對重點設備、關鍵環節實行重點防控,保證安全生產。1.1.6持續改進,不斷提高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持續改進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1.1.7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協同作用,共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形成合力,保證安全生產。第二章特種設備法律法規與標準第一節法律法規概述1.1.8法律法規的制定背景石油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特種設備在行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了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國高度重視特種設備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實施。特種設備法律法規的制定旨在規范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1.1.9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特種設備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1)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等。(2)行政法規: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3)部門規章: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定》等。(4)地方性法規: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5)規范性文件:如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等。1.1.10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特種設備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明確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的安全責任。(2)規定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檢驗、維修等單位的資質要求。(3)設立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4)規定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檢測制度。(5)明確特種設備的報告、調查和處理程序。第二節標準規范要求1.1.11標準規范的制定特種設備標準規范是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進行技術規定的一種文件。我國特種設備標準規范體系主要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1.1.12標準規范的主要內容(1)設計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設計原則、參數、結構、材料、功能等。(2)制造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制造工藝、檢驗方法、試驗要求等。(3)安裝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安裝工藝、檢驗方法、驗收要求等。(4)使用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維護保養、安全防護等。(5)檢驗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檢測方法、檢驗周期等。(6)維修標準:包括特種設備的維修工藝、檢驗方法、維修周期等。1.1.13標準規范的執行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標準規范,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具體要求如下:(1)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選用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特種設備。(2)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應當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檢測,保證設備安全。(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操作規程。(4)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單位應當依法進行檢驗、檢測,保證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第三節法律責任與處罰1.1.14法律責任特種設備生產、使用、檢驗、維修等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過程中,違反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1)民事責任:如因特種設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2)行政責任:如違反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的,可以依法給予行政處罰。(3)刑事責任:如因特種設備導致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1.15處罰措施(1)對違反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的生產、使用、檢驗、維修等單位,可以依法給予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等行政處罰。(2)對違反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的個人,可以依法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3)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刑罰。(4)對涉及特種設備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可以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如查封、扣押等。(5)對涉及特種設備安全的,應當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處罰。第三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組織第一節管理機構設置1.1.16機構設立原則為保證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設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該機構應遵循以下原則:(1)獨立性: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應獨立于其他部門,保證其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2)完善性:機構設置應涵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保證管理工作的全面性。(3)協調性:機構應與監管部門、企業內部各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協調,共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1.1.17機構設置(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委員會:負責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決策、協調和監督工作。(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作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部門,負責具體實施安全管理措施。(3)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小組:負責對特種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狀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第二節職責與權限劃分1.1.18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委員會職責(1)制定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2)審議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計劃和重大安全措施。(3)組織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培訓、教育和宣傳活動。(4)審議特種設備安全調查和處理報告。1.1.19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職責(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的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2)制定和修訂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3)組織實施特種設備安全檢查、檢測和監測工作。(4)負責特種設備安全培訓、教育和宣傳工作。(5)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的調查和處理。1.1.20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小組職責(1)對特種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狀況進行監督和檢查。(2)對發覺的安全隱患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跟蹤整改落實情況。(3)參與特種設備安全的調查和處理。第三節安全管理人員配備1.1.21人員配備原則(1)人員數量:根據企業特種設備數量、規模和工作任務,合理配備安全管理人員。(2)專業素質: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3)結構合理:安全管理人員應具備合理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以適應不同崗位的需求。1.1.22人員配備(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委員會主任:由企業高層領導擔任,負責領導和協調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負責人: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負責部門日常管理工作。(3)特種設備安全監督小組組長: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負責組織監督小組開展工作。(4)安全管理人員:根據不同崗位需求,配備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負責具體安全管理工作。第四章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第一節檔案建立與管理1.1.23檔案建立(1)建檔原則為保證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企業應遵循以下原則建立安全技術檔案:(1)完整性原則:檔案內容應包括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檢驗、維修、使用等全過程的相關資料。(2)真實性原則:檔案資料應真實反映特種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不得篡改、偽造。(3)及時性原則:檔案資料應及時收集、整理、歸檔,保證檔案的時效性。(2)檔案內容安全技術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1)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許可證、產品質量證明書等原始資料。(2)特種設備的安裝、驗收、檢驗報告、維修記錄等。(3)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維護保養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4)特種設備調查報告、應急預案等。1.1.24檔案管理(1)檔案分類根據特種設備的類型和使用部門,將安全技術檔案分為以下幾類:(1)設備檔案:包括設計、制造、安裝、驗收、檢驗等資料。(2)使用檔案:包括操作規程、維護保養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3)檔案:包括調查報告、應急預案等。(2)檔案編號為便于管理,企業應給每份安全技術檔案進行編號,編號應具有唯一性。(3)檔案保管(1)檔案應存放在干燥、通風、防潮、防曬的環境中,避免檔案損壞。(2)檔案柜應配備鎖具,保證檔案安全。(3)企業應制定檔案保管制度,明保證管期限、責任人等。第二節檔案保管與查閱1.1.25檔案保管(1)檔案保管人員企業應設立檔案保管人員,負責安全技術檔案的保管工作。(2)檔案保管制度企業應制定以下檔案保管制度:(1)檔案入庫、出庫制度:明確檔案的入庫、出庫程序,保證檔案安全。(2)檔案查閱制度:明確查閱檔案的范圍、程序、責任人等。(3)檔案保密制度:明確檔案的保密要求,防止檔案泄露。1.1.26檔案查閱(1)查閱范圍企業內部員工因工作需要,可查閱相關安全技術檔案。(2)查閱程序(1)查閱者需填寫檔案查閱申請表,注明查閱原因、查閱內容等。(2)檔案保管人員根據申請表內容,提供相應檔案。(3)查閱者應在規定時間內歸還檔案,如有損壞,應承擔相應責任。第三節檔案更新與維護1.1.27檔案更新(1)更新原則企業應根據特種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更新安全技術檔案。(2)更新內容(1)特種設備的檢驗報告、維修記錄等。(2)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維護保養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3)特種設備調查報告、應急預案等。1.1.28檔案維護(1)定期檢查企業應定期對安全技術檔案進行檢查,保證檔案的完整性和準確性。(2)檔案修復對于損壞的檔案,企業應及時進行修復,保證檔案的可用性。(3)檔案數字化為提高檔案的管理效率,企業可逐步推進安全技術檔案的數字化工作,實現檔案的電子化管理。第五章特種設備采購與驗收第一節采購程序與要求1.1.29采購程序(1)明確采購需求:根據企業生產需求,明確特種設備的種類、規格、數量等要求。(2)招標文件的編制:根據采購需求,編制招標文件,包括設備技術參數、投標須知、合同條款等。(3)發布招標公告:通過企業內部或外部渠道發布招標公告,邀請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參加投標。(4)投標文件的審查:對投標文件進行審查,保證投標單位具備相應的資質、業績和信譽。(5)評標定標:根據評標辦法和標準,對投標單位進行評分,確定中標單位。(6)簽訂合同:與中標單位簽訂采購合同,明確設備供應、安裝、調試、驗收等事項。1.1.30采購要求(1)質量要求:采購的特種設備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保證設備質量。(2)技術要求:設備技術參數應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具有良好的功能和可靠性。(3)安全要求:設備應具備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4)供應商要求:供應商應具備相應的資質、業績和信譽,具備良好的售后服務能力。第二節驗收標準與方法1.1.31驗收標準(1)設備質量: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和企業內部驗收標準,對設備質量進行驗收。(2)設備功能:設備功能應滿足企業生產需求,符合合同約定。(3)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應具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符合國家相關標準。(4)隨機資料:設備隨機資料應齊全,包括設備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等。1.1.32驗收方法(1)現場檢查:對設備進行現場檢查,確認設備質量、功能、安全防護設施等是否符合要求。(2)功能測試:對設備進行功能測試,驗證設備是否滿足生產需求。(3)資料審查:審查設備隨機資料,確認資料齊全、真實、有效。(4)用戶反饋:收集用戶對設備的反饋意見,作為驗收的參考依據。第三節驗收合格后的管理1.1.33設備登記驗收合格的特種設備,應及時進行設備登記,建立設備檔案,包括設備型號、規格、生產廠家、購置日期、驗收合格證等。1.1.34設備維護保養(1)制定維護保養計劃:根據設備特點和使用頻率,制定維護保養計劃。(2)實施維護保養:按照計劃,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潤滑、緊固等維護保養工作。(3)記錄維護保養情況:詳細記錄每次維護保養的時間、內容、保養人員等信息。1.1.35設備檢查(1)定期檢查: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保證設備運行正常。(2)異常處理:發覺設備異常,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3)檢查記錄:詳細記錄設備檢查情況,包括檢查時間、檢查人員、檢查結果等。1.1.36設備安全監控(1)建立安全監控體系:對特種設備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設備安全運行。(2)安全監控設備:配置必要的安全監控設備,如壓力表、溫度計等。(3)安全監控記錄:詳細記錄安全監控數據,分析設備運行狀態。1.1.37設備更新改造根據企業生產需求和設備運行情況,適時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提高設備功能和安全性。第六章特種設備使用與維護第一節使用操作規程1.1.38目的與意義本節旨在制定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的使用操作規程,保證特種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可靠與高效。通過明確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降低發生的風險,保障企業生產安全。1.1.39操作規程內容(1)設備啟動前檢查:操作人員應檢查設備外觀、安全防護設施、控制系統等是否完好,確認設備符合運行條件。(2)設備啟動:按照設備說明書和操作手冊,正確啟動設備,注意觀察設備運行狀態,發覺異常立即停機檢查。(3)設備運行: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設備運行參數,不得擅自調整,密切關注設備運行狀況,發覺異常情況及時處理。(4)設備停機:按照設備說明書和操作手冊,正確停機,關閉電源,保證設備處于安全狀態。(5)設備清潔與保養:操作人員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保養,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6)操作人員培訓:企業應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1.1.40操作規程執行與監督(1)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2)企業應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二節維護保養計劃1.1.41目的與意義本節旨在制定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計劃,保證設備運行安全、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1.1.42維護保養計劃內容(1)設備日常檢查:操作人員應每日對設備進行檢查,發覺異常及時上報。(2)設備定期保養:企業應根據設備運行周期,制定定期保養計劃,對設備進行保養。(3)設備維修:發覺設備故障,應及時進行維修,保證設備恢復正常運行。(4)設備更換:對于嚴重損壞或達到使用壽命的設備,應及時更換。(5)維護保養記錄:企業應建立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詳細記錄設備運行狀況、維修保養情況。1.1.43維護保養計劃執行與監督(1)企業應設立專門的維護保養部門,負責設備維護保養工作。(2)維護保養部門應按照計劃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工作,保證設備運行安全。第三節安全防護措施1.1.44目的與意義本節旨在制定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安全防護措施,預防發生,保障人員安全和設備完好。1.1.45安全防護措施內容(1)安全防護設施:企業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為特種設備配備完善的安全防護設施。(2)安全警示標志:設備顯著位置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操作人員注意安全。(3)人員培訓:企業應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4)應急預案:企業應制定特種設備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5)報告與調查:發生,企業應立即報告,并組織調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1.1.46安全防護措施執行與監督(1)企業應設立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特種設備安全防護措施的執行與監督。(2)安全管理部門應定期對安全防護措施進行檢查,發覺問題及時整改。(3)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度,明確各級人員的安全職責,保證安全防護措施的有效執行。第七章特種設備定期檢驗與檢測第一節檢驗檢測制度1.1.47目的與意義為加強石油化工行業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保障設備安全運行,預防發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要求,特制定本檢驗檢測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確檢驗檢測的職責、程序和標準,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功能得到有效保障。1.1.48檢驗檢測范圍(1)特種設備:包括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械、鍋爐等。(2)檢驗檢測項目:包括設備本體、安全附件、安全防護裝置等。1.1.49檢驗檢測職責(1)企業:負責建立健全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制度,組織定期檢驗檢測,并對檢驗檢測結果負責。(2)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國家規定,承擔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檢測工作,并對檢驗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1.1.50檢驗檢測程序(1)企業應向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提出檢驗檢測申請。(2)檢驗檢測機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相關規定,制定檢驗檢測方案。(3)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現場檢驗檢測,并出具檢驗檢測報告。(4)企業對檢驗檢測報告進行審核,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5)整改完成后,企業向檢驗檢測機構提交整改報告。第二節檢驗檢測方法1.1.51常規檢驗檢測方法(1)視察:對設備外觀、結構、安全附件等進行檢查。(2)測量:使用專業儀器對設備尺寸、功能等進行測量。(3)無損檢測:利用超聲波、射線、磁粉等手段對設備進行檢測。(4)實驗室檢測:對設備樣品進行物理、化學、力學等功能測試。1.1.52特殊檢驗檢測方法(1)壓力試驗: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設備進行水壓試驗、氣壓試驗等。(2)負荷試驗:對起重機械等設備進行靜負荷試驗、動負荷試驗等。(3)專項檢測:針對設備特定部位或特定要求進行的檢測。第三節檢驗檢測報告處理1.1.53檢驗檢測報告的出具(1)檢驗檢測機構應在檢驗檢測工作完成后,及時出具檢驗檢測報告。(2)檢驗檢測報告應包括設備基本情況、檢驗檢測項目、檢驗檢測方法、檢驗檢測結果等內容。1.1.54檢驗檢測報告的審核與處理(1)企業應對檢驗檢測報告進行審核,確認檢驗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合法性。(2)企業應根據檢驗檢測報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3)企業應將檢驗檢測報告、整改報告等資料歸檔保存,以備查驗。1.1.55檢驗檢測報告的反饋(1)企業應將檢驗檢測報告反饋至相關部門,以便及時掌握設備安全狀況。(2)企業應將檢驗檢測報告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報告,按照規定進行備案。1.1.56檢驗檢測報告的公示(1)企業應在企業內部公示檢驗檢測報告,提高員工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認識。(2)企業應將檢驗檢測報告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第八章特種設備處理與應急預案第一節報告與調查1.1.57報告(1)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應立即上報至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報告。(2)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向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報告,并根據等級及時向上級公司報告。(3)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發生的時間、地點;(2)發生的簡要經過;(3)造成的損失和影響;(4)已采取的應急措施;(5)原因初步分析。1.1.58調查(1)發生后,公司應立即成立調查組,調查組成員應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2)調查組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調查:(1)現場勘查,收集相關資料;(2)詢問當事人、見證人和相關人員;(3)分析原因,查找責任;(4)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5)撰寫調查報告。第二節處理流程1.1.59分類(1)根據嚴重程度,將分為輕微、一般、較大和重大。(2)根據性質,將分為責任和非責任。1.1.60處理程序(1)輕微處理:(1)現場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現場處理,及時恢復生產;(2)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進行登記,提出整改措施;(3)對責任人進行警示教育。(2)一般處理:(1)公司組織調查組進行調查,撰寫調查報告;(2)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根據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意見;(3)對責任人進行處罰,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3)較大處理:(1)公司成立調查組,報請地方和行業監管部門同意;(2)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協助調查組進行調查;(3)根據調查報告,對責任人進行處罰;(4)開展警示教育活動。(4)重大處理:(1)公司成立調查組,報請地方和行業監管部門同意;(2)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協助調查組進行調查;(3)根據調查報告,對責任人進行處罰;(4)開展警示教育活動;(5)向上級公司報告處理情況。第三節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1.1.61應急預案制定(1)公司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結合企業實際,制定特種設備應急預案。(2)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1)應急預案的編制依據;(2)應急預案的組織體系;(3)應急預案的應急響應流程;(4)應急預案的應急資源;(5)應急預案的演練與培訓。1.1.62應急預案演練(1)公司應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員工應對特種設備的能力。(2)演練應包括以下內容:(1)應急預案的啟動;(2)現場處置;(3)信息報告;(4)應急響應;(5)恢復與總結。(3)演練結束后,公司應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第九章特種設備安全培訓與宣傳教育第一節培訓計劃與內容1.1.63培訓目標為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特制定本培訓計劃。培訓目標如下:(1)了解特種設備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2)掌握特種設備的基本原理、構造和操作方法;(3)熟悉特種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4)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1.1.64培訓對象(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2)維修保養人員;(3)管理人員;(4)新入職員工。1.1.65培訓內容(1)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2)特種設備的基本原理、構造和操作方法;(3)安全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4)安全案例分析;(5)安全防護知識及操作技能。1.1.66培訓方式(1)理論培訓:通過講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學員掌握特種設備的相關知識;(2)實操培訓:通過模擬操作、現場實操等方式,提高學員的操作技能;(3)互動培訓:通過討論、問答等方式,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培訓效果。第二節宣傳教育形式1.1.67內部宣傳教育(1)制定宣傳海報、宣傳冊,放置于公司內部顯眼位置;(2)利用公司內部網站、公眾號等平臺,發布特種設備安全知識;(3)組織內部講座、座談會,邀請專家進行講解;(4)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活動,提高員工參與度。1.1.68外部宣傳教育(1)參加行業展會,展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隱患排查方法
- 班會課件-奮斗
- 2024年陜西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4年7月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測試題(含答案解析)
- 7月(光纖通信)職業技能鑒定四級模考試題及答案(附解析)
- 幼兒主題教育學會分享
- 證券市場分層與差異化服務考核試卷
- 初中教育信息與技術融合實踐
- 羽絨制品綠色生產理念與實踐考核試卷
- 工業設計課件全套
- 麥克維爾冷水機組使用說明書
- 第三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司機服務禮儀培訓
- 工廠車輛道閘系統設計方案
- 旅游專業群建設方案
- 項目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績效考核表
- 2023春國開農業經濟基礎單元自測1-16試題及答案
- 美克爾憩室課件
- 火車廣播詞范本范文
- 超星爾雅-《知識論導論》答案
- 集團公司全員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含目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