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1看完《經典詠流傳》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孫楊傳唱的經典詩詞《亭亭山上松》。我不禁想到一句話:做人當如松!東漢劉楨的《贈從弟》這首詩,我初一就背過了,如今聽著二十七歲的孫楊引吭高歌,才覺得品出了詩的滋味。“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劉楨距離今天已經一千八百多年,他的“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經典之作。節目把這首詩選出來傳唱,尤其是讓孫楊來唱,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策劃。因為,這首詩,似乎就是孫楊的寫照啊!仍記得2016年8月14日,里約奧運會游泳比賽進入到最后一天。中國人都期待著中國名將孫楊的佳音,然而,就在200米自由泳奪得冠軍后,孫楊突發感冒,導致身體狀態欠佳,在預賽中被淘汰。這樣,孫楊也失去了衛冕的機會,他以1金1銀的成績結束了里約奧的運會之旅。我想那時候的孫楊,已經夠難過了,可媒體不放過他,鋪天蓋地的評論向這個大小孩砸過來。他如果沒有松柏一樣的毅力,如何挺得過來。作為中國男子游泳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世界游泳健將。哪怕身上一直都有傷痛折磨,但他依舊堅持訓練,盡職盡責地履行他對祖國的承諾,不言放棄!唱這首歌的孫楊,在經歷了人生的無數風雨后,看起來更成熟了,他以一個體育人的身份,唱出了生命的自強不息,其實,這種松柏精神,應該是中國人一脈傳承的文化基因,因為做人當如松的信念和追求,我們的歷史才得以傳承。所以我希望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讓古代先賢的情懷、智慧能在時代語境里觀照當下,并能扎根、發芽、開花、結果,賦予今人以積極的思考和無窮的正能量!《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2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經典詠流傳》第四期節目,節目的形式新穎別致,內容豐富多彩。看后讓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經典詠流傳》是繼《中國詩詞大會》后,央視的又一巨制,將古詩詞與現代樂曲結合,聲圖并茂,的將詩詞的意境表達出來,讓我們在欣賞的同時,又一次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曹軒賓的《別君嘆》令我眼前一亮。這首詩采用了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用短短的四句話,將送別友人的心境描寫的,好友即將西去,前路漫漫,不知何年何日再相逢,讀來不禁使人潸然淚下。但在曹軒賓陜西方言的演唱中更讓我們體會到了離別之苦。“低吟白雪逢陽春,送君別去無知音”,充滿了肝腸寸斷的離別請,這種凄苦的感覺在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家珍老師用南宋古琴的演繹下更讓人愁腸百結。王迅、王恒屹父子兩人將一首耳熟能詳的《詠鵝》用歡快的曲調表達出來,稚嫩的童聲,惟妙惟肖的表演,瞬間感染了在場的觀眾。《經典詠流傳》讓我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精髓,被傳承的一定是經典的,而傳承者更是比較美的,每一位傳承人用他們的智慧為我們呈現了一首首佳作,讓我們在觀賞節目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感謝編導和所有參與節目制作的人,他們用匠心精神鼓舞了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做比較好的自己。(指導教師:郭丹)《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3老師一直在想辦法給我們觀看《經典永流傳》這個節目,想讓我們感受一下那些熱愛我們祖國和熱愛祖國文化的人,是如何以歌曲的形式把自己的心聲表達出來的。這天下午,老師好不容易弄好了,我們也終于可以看到了。這里面最讓我感動的就是一位白發蒼蒼的74歲的老人,為我們唱的《青玉案·元夕》,他的歌聲將我們帶進了作者辛棄疾的內心世界,仿佛他隔著時間的洪流在與辛棄疾對話。那個老人非常熱愛著中國的詩詞,用了自己30多年的時間來研究詩詞,來研究中國的古典文化。老人一曲完畢之后,朗誦了那首艾青的《我愛這片土地》。他朗誦每一句,都是投入了自己最深的感情,嘴唇在顫抖著,用最真摯的心體會,看完之后,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許多同學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我想,在這平靜祥和的世界里,我們享受著很好的生活,可是我們卻沒有將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學精粹很好的學習,我感到深深的愧疚與不安。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如果我們不努力學習,知識不強大,拿什么來捍衛我們偉大的國家?從現在起,我們一定要擔負起傳承中華文明的重任,讓自己與詩為伴,與詞為友,將它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4這些天,一檔名作《經典詠流傳》的節目在華夏大地上如同烈火一般燒進了炎黃兒女心里,同時,也讓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當我看到這檔節目時,我對它的看法是嗤之以鼻的,這些年,這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越來越多,將文化情懷像不要錢似的肆意揮灑,甚至于有的節目打著文化傳承的旗號,卻只是為了商業價值。可這檔節目,好像還有些不同,不必說康震,王黎光這樣的學術專家,就說其中創作的一首首歌曲,是確實讓我心頭一震,比如王俊凱演繹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樣一首勸學的詩賦,平日里讀,不談別的,那枯燥的感覺就讓我對它敬而遠之了,可當我聽到它改編而成的歌曲后,卻一點這樣得想法也沒有了,明快的曲調讓我感到一絲新奇,這樣的方式實在別出心裁,當那無趣的詩句用音符串起來時,被架在五線譜上的時候,那種情緒的帶動是無與倫比的。毛不易與廖俊凱的《月下獨酌》霍尊的《山居秋暝》,這些我耳熟能詳的詩詞卻也演繹出了更深的層次,情緒的打動,讓詩詞中那些朦朧的東西更加具象化,成型的山河在眼前浮現,如同在水墨畫中穿梭,一首聽完,甚至還想再聽一遍,就像飲酒一般流暢。不可不提的是洛天依與王佩瑜的合作,電子合成聲與花腔女聲的合奏中,我好像看見了新與舊的碰撞,迸發出更加絢麗與奇異的東西,正像任嘉倫所說的那樣“用這種新的方式來消化詩詞,可以讓我們在詩詞上學到更多。”這句話讓我感受頗深,用新事物承載舊事物,這是當下最平常不過的事了,比如網購,網絡學習,華陰老腔和搖滾合作等等,這樣那樣的實例告訴我們了新舊繼承的美妙配合,用流行的東西承載著傳統,包括詩詞。可是這樣好么?“對于古人來講,時間就是未來,而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講,未來已來。”是的,我們生活在古人的未來中,學習著古人的東西,繼承著傳統精神,但漸漸地,大量年輕人不耐煩了,他們對傳統的,老套的東西厭倦了,它們更喜歡流行的,更有趣的東西。固然,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這也是未來的大潮流,是對傳統更好的繼承,那對于年輕人呢?一味讓流行與傳統結合,勢必會失去傳統中最具韻味的部分,古人的意境不是一副簡單的水墨畫,不是一飲而盡的酒;它更像是一杯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的茶,更像是清晨朦朦朧朧的云霧氤氳在林間,和著鳥叫,空谷傳響的美妙意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理解詩時都不會相同,每個人學習時也會有不同的理解,這樣的節目,讓年輕人最低限度的愛上了傳統文化,可是那其中最妙不可言的地方,是一首首三分二十四秒的歌曲所不能表達的。歷史,就是踩著前人的頭顱一點一點發展的,只是繼承而不能理解,和讀書不明意一樣可怕,別讓前人的頭顱白白的粉碎,更別讓未來的孩子們,回首這段歷史時,留下悔恨。對于我們來說,只是繼承就不是未來,在古人的神韻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才是未來。歷史的車輪已經轉動......未來未來未來未來未......《經典詠流傳》觀后感想5說實話,打開電視搜尋這檔節目,是因為老師的要求,本沒有太大的期待,可當那清亮的聲音,傳進我的耳朵時,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澈嘹亮的歌聲伴著吉他聲緩緩入耳,在西安四十度高溫的午后,因燥熱而躁動的心,一下子寧靜了。只留下美麗的音符與詩詞的古韻在客廳里微微蕩漾,漾進我的耳中,漾入我的心靈。當梁俊老師走上《經典詠流傳》舞臺的時候,他的光芒便被億萬觀眾所知。梁俊老師,這個普通的山村教師,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知識與快樂,他想將詩融入歌曲,將經典與流行融為一體。但是他不會譜曲,他只能將心中的音符哼唱在一起,配上自己的木吉他,作出一首又一首美妙的詩詞歌曲。曲譜很簡單,卻又那么震撼人心!聽者他們的演唱,我仿佛看到,無數個黃昏,梁老師抱著一把木吉他,坐在破舊的教室里,他的周圍坐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他們一起在唱詩詞。孩子們的神情是那么專注,那么神往,仿佛這詩詞里孕育了無數的力量……樸實的孩子,普通的梁老師,他們不就像這苔一樣嗎?苔本平凡中的平凡,卻生命極強。很多好看的花草,需要陽光給到環境和營養,才能綻放出美麗,而苔花總是生長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沒有陽光的照耀,沒有充足的營養,那么渺小,那么不引人注目,無人鼓勵,更無人喝彩。但它仍努力地,默默地,不屈不撓地生長著,以自信的姿態,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