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稅法科目復習試卷與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下列哪項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A.銷售貨物收入B.提供勞務收入C.出租房產收入D.政府補助收入答案:D解析: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政府補助收入屬于免稅收入,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而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出租房產收入均屬于企業所得稅的應稅收入。因此,正確答案為D。2、某企業2021年度會計利潤為200萬元,當年發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是:A.支付給員工的工資薪金B.購買固定資產發生的支出C.用于研發的費用D.發生的廣告費用答案:B解析: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購買固定資產發生的支出屬于長期資產的成本,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扣除。支付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用于研發的費用、發生的廣告費用均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因此,正確答案為B。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以下哪項不屬于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A.銷售收入B.利息收入C.營業外支出D.捐贈收入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營業外支出不屬于應納稅所得額的構成部分,它是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之外發生的支出,如捐贈、罰款等。4、某企業2022年度會計利潤為500萬元,其中含下列收入和支出:銷售收入800萬元轉讓固定資產收益50萬元非公益性捐贈支出30萬元稅前扣除費用45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202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A.480萬元B.500萬元C.530萬元D.550萬元答案: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本題中,企業2022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銷售收入800萬元+轉讓固定資產收益50萬元-非公益性捐贈支出30萬元-稅前扣除費用450萬元=550萬元。因此,正確答案為D。5、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以下哪一項不屬于不征稅收入?A.財政撥款B.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C.國債利息收入D.政府性基金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不征稅收入主要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入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等。而國債利息收入屬于免稅收入,而非不征稅收入。6、下列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所有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隨時申請轉為一般納稅人B.一般納稅人可以采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算應納稅額C.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時,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D.一般納稅人一旦登記,不得再轉回小規模納稅人答案:C解析:選項A錯誤,因為并不是所有小規模納稅人都符合轉為一般納稅人的條件;選項B錯誤,因為一般納稅人通常按照適用稅率和進項稅額抵扣制度計算應納稅額,只有特定情況下才允許選擇簡易計稅方法;選項D錯誤,因為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一般納稅人是可以申請轉回成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選項C正確,一般納稅人有資格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對于購買方獲取進項稅額抵扣非常重要。7、某企業2023年3月取得銷售貨物收入500萬元,銷售不動產收入200萬元,出租無形資產收入50萬元,支付增值稅10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10萬元。該企業3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為()萬元。A.100B.110C.130D.140答案:A解析:增值稅是價外稅,所以收入中的增值稅不計入銷售額。因此,該企業3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為100萬元。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的是()。A.銷售貨物B.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C.銷售不動產D.出租動產答案:D解析: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主要包括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出租動產不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而是屬于營業稅的征稅范圍。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關于企業公益性捐贈支出稅前扣除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B.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0%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C.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8%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D.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5%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答案:A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的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10、下列關于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B.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書面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C.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貨物發出的當天D.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收到預收款的當天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因此,貨物發出的當天并不是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11、關于企業所得稅的下列陳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所有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均需按照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B.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適用相同的企業所得稅稅率C.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可以享受優惠稅率D.企業發生的虧損不能用于抵減以后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答案:C解析:選項A不準確,因為并非所有企業都按25%的稅率繳稅;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享受優惠稅率。選項B錯誤,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在某些情況下適用不同的稅率。選項C正確,根據中國稅法規定,符合特定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確實可以享受較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選項D錯誤,企業可以在一定期限內用以前年度的虧損來減少其應納稅所得額。12、在個人所得稅中,對于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居住滿183天的個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對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收入征稅B.對其全球范圍內的收入征稅,但允許對境外已繳稅款進行稅收抵免C.不需要申報任何個人所得稅D.只有當該個人為高級管理人員時,才需對其全球收入征稅答案:B解析:根據中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如果一個沒有中國境內住所的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則被視為居民個人。作為居民個人,他們應當就其來自中國境內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申報并繳納個人所得稅,并且可以申請對境外已繳納的稅款進行相應的稅收抵免。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其他選項不符合現行稅法的規定。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增值稅的應稅項目?A.銷售貨物B.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C.銷售不動產D.銷售無形資產答案:C解析:增值稅的應稅項目主要包括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銷售不動產屬于營業稅的應稅范圍,不屬于增值稅的應稅項目。14、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9年1月發生以下業務:(1)銷售商品收入100萬元,成本80萬元;(2)購進原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60萬元,稅額10.2萬元;(3)購進機器設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50萬元,稅額8.5萬元。請問該企業2019年1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為多少萬元?A.2.7B.3.2C.3.5D.4.2答案:B解析: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銷售額-購進額。根據題目中的數據,應納稅額=(100-60-50)×13%=3.2萬元。所以該企業2019年1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為3.2萬元。1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下列哪項不屬于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A.營業收入B.資產收益C.利息收入D.稅前扣除費用答案: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前,按照國家規定扣除的下列費用后的余額:1.營業成本;2.營業稅金及附加;3.銷售費用;4.管理費用;5.財務費用;6.資產減值損失;7.公允價值變動收益;8.投資收益;9.營業外收入。因此,稅前扣除費用不屬于應納稅所得額。16、某企業2022年度會計利潤為1000萬元,其中含有一項投資收益200萬元。已知該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且該企業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則該企業當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A.200萬元B.250萬元C.300萬元D.400萬元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會計利潤加上或減去納稅調整事項。本題中,企業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則該企業當年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1000萬元×25%=250萬元。但題目中提到含有一項投資收益200萬元,投資收益屬于營業外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因此,實際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1000萬元-200萬元)×25%=300萬元。17、關于企業所得稅的下列說法中,哪一項是正確的?A.企業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B.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申報。C.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D.企業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答案:C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選項C正確地描述了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而選項A錯誤,因為符合條件的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選項B錯誤,企業應在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辦理清算申報,而非僅限于當期企業所得稅申報;選項D雖然部分正確,但是有“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例外情況,因此表述不夠完整。18、下列哪項不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A.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B.從海關取得的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上注明的增值稅額。C.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D.企業為員工個人消費購買的商品所支付的增值稅。答案:D解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相關規定,選項A、B、C均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依法抵扣的進項稅額。然而,選項D涉及的是企業為員工個人消費購買商品的情形,這類支出不符合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條件,因為它們不是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屬于個人消費性質,所以不能作為進項稅額進行抵扣。19、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以下哪項不屬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構成部分?A.銷售收入B.資產轉讓收益C.資本公積轉增股本D.政府補助答案:C解析:銷售收入和資產轉讓收益都是企業的收入,應當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政府補助雖然不計入收入總額,但按照稅法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考慮。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是企業的內部資本變動,不會影響企業的收入和利潤,因此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20、某企業2023年發生以下支出:購入固定資產支出200萬元,支付研發費用100萬元,支付廣告費用50萬元,支付員工工資100萬元。假設該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則該企業2023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A.60萬元B.70萬元C.75萬元D.85萬元答案:B解析: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購入固定資產支出和支付員工工資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研發費用和廣告費用也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為:(銷售收入-購入固定資產支出-研發費用-廣告費用-員工工資)×稅率。本題中,應納稅所得額為(0-200-100-50-100)×25%=-300×25%=-75萬元,但由于企業所得稅不能為負,因此實際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0。選項B的70萬元為正確答案,考慮了其他可能的收入后計算得出的結果。21、某公司2023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萬元,當年實際發生廣告費支出600萬元,已計入當期費用。該公司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根據稅法規定,該公司當年稅前扣除的廣告費支出限額是多少?A.500萬元B.600萬元C.700萬元D.800萬元答案:D解析:根據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本題中,假設公司的銷售收入為4000萬元(2000萬元/50%),則稅前扣除的廣告費支出限額為4000萬元*15%=600萬元。因此,本題答案為D。22、某企業2023年度會計利潤為1000萬元,其中包含以下項目:(1)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2)股息收入50萬元(持有非上市公司股票);(3)轉讓無形資產凈收益200萬元;(4)計提壞賬準備30萬元。假設該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則該企業2023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A.880萬元B.900萬元C.930萬元D.950萬元答案:C解析:根據稅法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股息收入持有非上市公司股票的,按照持股比例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轉讓無形資產凈收益和計提壞賬準備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因此,該企業2023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萬元-2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50萬元(股息收入)+200萬元(轉讓無形資產凈收益)-30萬元(計提壞賬準備)=930萬元。本題答案為C。23、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以下哪項描述是正確的?A.所有企業都可以申請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沒有任何門檻限制B.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必須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C.只要企業自愿,即使未達到規定的銷售額標準也可以成為一般納稅人D.一旦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該企業將無法再轉換為小規模納稅人答案:B解析:根據中國現行增值稅相關規定,當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年應稅銷售額超過了國家稅務總局設定的標準時,必須向稅務機關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選項A錯誤在于并非所有企業都符合申請條件;選項C雖然企業可以自愿申請,但通常需要滿足一定的銷售額標準;選項D不正確,因為在特定情況下,一般納稅人是可以轉回小規模納稅人的。24、下列項目中,哪些屬于企業所得稅前可扣除的項目?A.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B.稅收滯納金及罰款C.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D.企業的非廣告性質贊助支出答案:C解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在稅前列支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合理支出,這些支出包括但不限于成本、費用、稅金以及損失等。選項A中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屬于可扣除項目,而是作為應稅收入的一部分;選項B中的稅收滯納金及罰款屬于行政處罰,不在稅前扣除范圍內;選項D的企業非廣告性質贊助支出不符合稅法對廣告宣傳費的定義,因此也不得在稅前扣除。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稅法基本構成要素的是:A.納稅人B.稅率C.稅目D.稅收征收管理法答案:D解析:稅法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稅種、稅收征收管理法等,其中稅收征收管理法屬于稅收法律體系的一部分,而非稅法的基本構成要素。稅目是指稅收對象的具體項目,是稅法對課稅對象的具體劃分,因此C選項屬于稅法基本構成要素。2、根據現行增值稅法規,以下哪些情形屬于視同銷售行為,需要繳納增值稅?A.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B.將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C.企業將自產產品直接分配給股東D.購買的固定資產用于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答案:A,B,C解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及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選項A、B和C所描述的行為均被視為銷售行為,即使沒有實際的銷售收入發生,也需要計算并繳納增值稅。具體來說:A項中,將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集體福利,雖然不是直接的銷售行為,但根據稅法規定,這被視為一種特殊形式的銷售行為。B項中,將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雖然是免費贈送,但這在增值稅法規中同樣被視為銷售行為,因為此行為實際上轉移了貨物的所有權。C項中,企業將自產產品直接分配給股東,這是一種利潤分配方式,也視為銷售行為。D項則不屬于視同銷售行為,因為購買的固定資產用于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并不涉及對外的商品或服務提供,因此不需要繳納增值稅。3、下列關于增值稅的征收管理,說法正確的是:A.增值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貨物銷售或應稅勞務完成的當天B.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領購使用C.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D.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答案:ABD解析:A選項正確,增值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通常為貨物銷售或應稅勞務完成的當天。B選項正確,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由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領購使用,小規模納稅人不得領購使用。C選項錯誤,納稅人進口貨物,應當自海關填發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之日起15日內繳納稅款,但實際上應該是30日內。D選項正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4、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下列關于收入確認的表述中,正確的是()A.銷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B.銷售商品需要安裝和檢驗的,在購買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裝和檢驗完畢時確認收入C.銷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的,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D.銷售商品以舊換新的,銷售商品應當按照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確認收入,回收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查企業所得稅法中關于收入確認的時間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及有關稅收法規的規定:選項A正確,銷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應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選項B正確,如果銷售商品需要安裝和檢驗,則應在購買方正式接受商品以及安裝和檢驗完成之后確認收入;選項C正確,對于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他人代銷的商品,應在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選項D正確,銷售商品采取以舊換新方式的,銷售的商品應按正常銷售商品的方法確認收入,而回收的商品則應按照購入商品的方式進行處理。因此,所有選項均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對不同銷售模式下收入確認時間的規定。5、下列關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的說法中,正確的有()A.銷售不動產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B.銷售土地使用權的收入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C.出售自有建筑物并取得收入的行為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D.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E.銷售無形資產屬于增值稅征稅范圍答案:ABCD解析: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包括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銷售不動產、銷售無形資產和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選項A、B、C、D都符合增值稅的征稅范圍。而選項E中的無形資產屬于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但題目中并未提及,因此不作為正確選項。6、根據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項目的是()A.利息收入B.股息收入C.國債利息收入D.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收益答案:C解析:國債利息收入屬于免稅收入,不計入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而利息收入、股息收入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收益均屬于應計入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的項目。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以下哪些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A.企業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B.企業為職工購買的商業保險C.企業支付給職工的獎金D.企業為職工提供的免費午餐答案:AC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企業為職工支付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企業為職工提供的福利費等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選項B中的商業保險不在扣除范圍內。選項D中,企業為職工提供的免費午餐屬于職工福利,也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8、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規定,下列哪些情形下,稅務機關有權采取稅收保全措施?A.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B.納稅人存在明顯的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C.納稅人已到納稅期限,但未足額繳納應納稅款D.納稅人存在逃避納稅義務的行為答案:ABC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稅務機關在以下情形下有權采取稅收保全措施:A.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B.納稅人存在明顯的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C.納稅人已到納稅期限,但未足額繳納應納稅款;D.納稅人存在逃避納稅義務的行為。因此,選項ABCD均為正確答案。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下列收入中,不屬于應稅收入的有()。A.售賣自用房地產取得的收入B.國債利息收入C.財產轉讓收入D.受贈財產收入答案:AB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國債利息收入和財產轉讓收入屬于應稅收入,而售賣自用房地產取得的收入和受贈財產收入屬于免稅收入。因此,選項A和D屬于免稅收入,不屬于應稅收入。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些收入屬于企業的應稅收入?()A.銷售貨物收入B.提供勞務收入C.利息收入D.資產轉讓收入E.政府補助收入答案:ABC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的應稅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利息收入和資產轉讓收入。政府補助收入屬于不征稅收入,因此不屬于企業的應稅收入。選項E不正確。11、根據稅法規定,以下哪些行為屬于偷稅行為?()A.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B.納稅人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C.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而仍未改正D.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繳的稅款答案:AB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以及納稅人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均屬于偷稅行為。選項C和D屬于其他違法行為,不屬于偷稅行為。1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以下哪些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A.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B.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C.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支出,在規定的限額內D.企業支付的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罰款答案:ABCD解析: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支出,在規定的限額內,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因此,選項A、B、C、D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予以扣除。1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下列關于企業虧損彌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企業當年發生的虧損,可以用當年利潤彌補;B.如果當年利潤不足彌補,可以結轉以后年度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C.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以前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D.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但以后年度的盈利應當先繳納企業所得稅。答案:ABCD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當年發生的虧損,可以用當年利潤彌補;如果當年利潤不足彌補,可以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同時,企業發生的虧損,也可以用以前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因此,選項A、B、C均為正確說法。而選項D的說法不準確,因為虧損不能直接用來彌補以后年度的盈利,而是需要通過彌補虧損后的利潤來繳納企業所得稅。14、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些屬于企業的稅前扣除項目?()A.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B.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用C.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稅金D.企業為員工支付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費答案:AD解析: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的下列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一)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二)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用,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三)企業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稅金;(四)企業為員工支付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因此,選項A和D屬于企業的稅前扣除項目,選項B和C不屬于。三、計算問答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第一題:某企業為一般納稅人,2022年度發生以下業務:銷售貨物收入20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3%;購進原材料成本10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3%;購進設備一臺,價值3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3%,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不動產收入5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9%;購進管理用固定資產,價值1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3%,并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向供應商支付運費2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9%;企業內部自產自用產品,成本為50萬元,視同銷售,無同類產品銷售價格,按組成計稅價格計算,增值稅稅率為13%。要求: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增值稅銷項稅額;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答案:增值稅銷項稅額=(2000+500+50)×13%=330.5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000+300+100+20)×13%=203萬元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值稅進項稅額=330.5-203=127.5萬元解析:銷項稅額的計算:銷售貨物收入、銷售不動產收入和視同銷售的內部自產自用產品都需要計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計算:購進原材料、設備、管理用固定資產和支付的運費,如果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可以抵扣進項稅額。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即為應繳納的增值稅稅額。注意,銷售不動產的增值稅稅率為9%,所以需要單獨計算。第二題:某企業為一家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公司,2022年度的財務報表顯示如下:銷售收入:1000萬元購進原材料及支付相關稅費:300萬元支付給供應商的工程款:500萬元支付給建筑公司的勞務費:200萬元支付給國家土地管理部門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100萬元支付給銀行的利息費用:50萬元支付給稅務機關的增值稅:80萬元期末庫存原材料價值:50萬元期末庫存商品價值:100萬元期末應收賬款價值:60萬元假設該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為6%,土地增值稅稅率為5%,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請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答案:計算銷售成本:銷售成本=購進原材料及支付相關稅費+支付給供應商的工程款+支付給建筑公司的勞務費+期末庫存原材料價值+期末庫存商品價值銷售成本=300+500+200+50+100=1150萬元計算土地增值稅:增值額=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增值額=1000-1150-100=-150萬元由于增值額為負數,該企業無需繳納土地增值稅。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付給銀行的利息費用-支付給稅務機關的增值稅-期末應收賬款價值應納稅所得額=1000-1150-100-50-80-60=-150萬元由于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該企業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解析:本題主要考察考生對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計算能力。首先,需要根據相關稅法計算銷售成本,然后計算增值額,判斷是否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最后,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判斷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在本題中,由于增值額和應納稅所得額均為負數,該企業無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第三題:某企業為一家從事制造業的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表顯示如下:銷售收入:1000萬元購買原材料及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500萬元銷售成本:700萬元營業外收入:20萬元營業外支出:10萬元期間費用:100萬元已交增值稅:30萬元資產轉讓收益:50萬元資產轉讓支出:20萬元假設該企業的稅法規定如下:增值稅稅率:13%所得稅稅率:25%資產轉讓收益和支出均需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已扣除要求: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該企業2022年度的所得稅稅額。答案:增值稅應納稅額:銷售收入=1000萬元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1000萬元×13%=130萬元購買原材料及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500萬元已交增值稅=30萬元應納稅額=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購買原材料及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已交增值稅=130萬元-500萬元-30萬元=-400萬元由于增值稅應納稅額不能為負,因此該企業本年度不需要繳納增值稅。應納稅所得額:銷售收入=1000萬元銷售成本=700萬元期間費用=100萬元營業外收入=20萬元營業外支出=10萬元資產轉讓收益=50萬元資產轉讓支出=2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期間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資產轉讓收益-資產轉讓支出=1000萬元-700萬元-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50萬元-20萬元=160萬元所得稅稅額: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160萬元×25%=40萬元解析:根據增值稅的計算規則,該企業銷售收入應納增值稅130萬元,扣除進項稅額和已交增值稅后,應納稅額為負值,因此本年度不需要繳納增值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包含了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期間費用、營業外收支和資產轉讓收益支出。注意,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已扣除,因此只需考慮其凈額。所得稅稅額是根據應納稅所得額乘以所得稅稅率計算得出的。本題中,應納稅所得額為160萬元,所得稅稅率為25%,因此所得稅稅額為40萬元。第四題:某企業2021年度實現會計利潤1000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20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200萬元,投資收益100萬元,營業外收入50萬元。當年發生以下相關費用和損失:銷售成本800萬元;稅收滯納金10萬元;資產損失30萬元,經稅務機關批準在稅前扣除;職工工資及三項經費(社保、公積金、工會經費)共計300萬元;捐贈支出50萬元,其中30萬元用于公益性捐贈,20萬元用于贊助體育賽事;研發費用150萬元,符合加計扣除政策;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00萬元。要求:(1)計算該企業2021年度應納稅所得額;(2)計算該企業2021年度應納企業所得稅;(3)假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計算該企業2021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答案:(1)應納稅所得額計算:主營業務收入:120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200萬元投資收益:100萬元營業外收入:50萬元減:銷售成本:800萬元減:資產損失:30萬元減:捐贈支出(非公益性捐贈):20萬元減:職工工資及三項經費:300萬元減: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200萬元減:研發費用:150萬元減:捐贈支出(公益性捐贈):30萬元=1200+200+100+50-800-30-20-300-200-150-30=28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280萬元(2)應納企業所得稅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280萬元×25%=70萬元(3)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70萬元解析:(1)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需要將收入總額減去相關成本、費用和損失。稅收滯納金不得在稅前扣除,資產損失經稅務機關批準后可以在稅前扣除。捐贈支出中,只有公益性捐贈部分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2)根據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可以計算出應納企業所得稅。(3)假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根據第二部分計算出的應納企業所得稅,即為該企業2021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金額。四、綜合題(2題,共31分)第一題甲公司是一家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大型企業,2022年度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其中包括出口銷售收入200萬元。根據我國相關稅法規定,甲公司應納稅所得額如下: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免稅收入為100萬元;減除費用為600萬元;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額為5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為500萬元。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以下問題:(1)計算甲公司2022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2)計算甲公司2022年度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3)假設甲公司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為200萬元,計算甲公司當年應享受的稅前扣除的稅金。答案:(1)甲公司2022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0萬元。解析:根據題目信息,甲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銷售收入減去免稅收入、減除費用以及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額,即1000萬元-100萬元-600萬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A 2170-202470周歲以上人員申請機動車駕駛證能力測試內容與方法
- 解除同居合同協議書范本
- 購銷合同和租賃協議
- 貨運司機招聘合同協議
- 購買青菜協議書范本
- 貨代對接雇傭合同協議
- 購買商鋪定金合同協議
- 購房車位產權合同協議
-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20-2021學年八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精算師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高考全國Ⅰ卷英語模擬試卷(含答案)
- 四年級數學(小數加減運算)計算題專項練習與答案
- 慢阻肺的康復治療
-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非醫療)技術操作規范 刮痧》
- 洛必 達法則課件
- DB32-T 4443-2023 罐區內在役危險化學品(常低壓)儲罐管理規范
- 足療養生門店禮儀培訓
- 乒乓球教學課件
- 【中職】8完整版本.4.1-圓的標準方程
- 超星爾雅學習通《當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章節測試答案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一平臺在線形考(形成任務3)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