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3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梯度作業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3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梯度作業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3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梯度作業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3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梯度作業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1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3課現代食物的生產儲備與食品安全梯度作業部編版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3課一、素養達標1.美國自20世紀40年頭就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是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美國農業機械化最突出的特點是(A)A.以大型機械為主 B.以中型機械為主C.以小型機械為主 D.大中小型相結合解析:美國農業機械以大型為主,法國以中型為主,日本以小型為主;中國的個體農戶主要運用小型農業機械,大型農場則普遍采納大中型農業機械,因此A項正確,解除B、C、D三項。2.如圖為我國某地四個家庭農場2008—2011年面積變更示意圖。由此可以推知(B)A.農業生產合作社出現了新趨向B.農業生產日趨走向集約化經營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被淘汰D.多元經營更能解放農村勞動力解析:從圖中可看出四個家庭農場的規模均在擴大,這說明伴隨著土地流轉的加速,我國的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故B項正確;農業生產合作社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后已漸漸消逝,故A項錯誤;家庭農場是當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一種新形式,故C項錯誤;圖中沒有涉及多元經營,故D項錯誤。3.2024年9月16日寧波象山開漁節,在象山石浦漁港實行了開船儀式。休漁期結束后,大批簇新海鮮能夠快速而且活蹦亂跳來到我們餐桌,主要是借助了(D)A.腌制加工 B.速凍加工C.低氧貯存 D.冷鏈物流解析:依據“在象山石浦漁港實行了開船儀式。休漁期結束后,大批簇新海鮮能夠快速而且活蹦亂跳來到我們餐桌”可得出,鮮活的海產品能夠遠距離運輸,主要得益于冷鏈物流業的發展,D項正確;腌制加工、速凍加工、低氧貯存的都已經不是鮮活的產品了,解除A、B、C三項。4.(2024·阜新)2024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3日發布數據顯示,5月全球糧食價格指數升至127.1點,為2011年9月來的最高水平。FAO表示,受到供應中斷與需求強勁的雙重因素的推升,糖、植物油及谷物的價格在5月創下最大漲幅。以上信息主要說明(D)A.新冠疫情致糧食需求劇增B.世界糧食生產問題嚴峻C.各國人民的溫飽無法保障D.維護糧食平安任重道遠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全球糧價創十年新高,糧食價格不斷上升,說明維護糧食平安任重道遠,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新冠疫情致糧食需求劇增,解除A項;材料體現糧食價格不斷上升,沒有涉及世界糧食生產問題嚴峻,解除B項;材料得不出各國人民的溫飽無法保障的信息,解除C項。5.據下表可知,現代中國(A)A.糧食平安得到有力保障B.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提高C.糧食供應渠道更加多元D.糧食生產實現了自給自足解析:圖中顯示1996年到2024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呈上升趨勢,有力地保障了中國的糧食平安,A項正確;B、C兩項與材料無關,解除;D項與史實不符,目前我國糧食仍舊存在進口問題,解除。6.食品工業化是指通過科學技術變更食物的生產、儲存、運輸和銷售方式等。在現代,工業化食品借助廣告和零售業的商業革命,為我們帶來不少便利,如廣受歡迎的辣條、便利面就是典型的工業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華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業化大生產得以銷售至全國各地。這說明(A)A.工業化生產豐富了日常食物種類B.工業化食品提高了工業化的水平C.工業加工使食品質量有肯定下降D.工業化食品平安問題需引起重視解析:辣條、便利面是工業化新食品,云南石屏豆腐、浙江金華火腿等地方特色美食借助工業化大生產得以銷售至全國各地,大大豐富了我們的日常食物種類,A項正確;“提高了工業化水平”“食品質量有肯定下降”不能由材料得出,解除B、C兩項;材料未強調食品平安,解除D項。7.18世紀末,拿破侖征戰四方,為解決因戰線太長導致大批食品腐爛問題,他懸賞征集防止食品變質的技術和裝備。廚師阿佩爾依據自己經營食品的閱歷,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術”,同時制出第一批玻璃瓶罐頭運往前線,大獲勝利,罐頭食品由此誕生。這表明(D)A.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確保食品平安B.斗爭是食品技術發展的主要緣由C.真空包裝技術提升食品保存期限D.社會須要促進食品保藏技術革新解析:材料“為解決因戰線太長導致大批食品腐爛問題”“廚師阿佩爾依據自己經營食品的閱歷,提出‘密封容器防腐技術’”說明罐頭誕生是出于斗爭的須要,即社會須要促進食品保藏技術革新,D項正確;科學與技術親密結合是其次次工業革命的特征,解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社會須要,而非斗爭,解除B項;真空包裝技術提升食品保存期限的說法與材料無關,解除C項。8.(2024·廣東高二統考)19世紀美國聯邦政府對食品的衛生標準、純度指標以及標簽的真實性等方面沒有統一規定,市場上的食品質量特別不行靠。到19世紀末,食品的造假腐敗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重大危害事務不斷出現使民眾漸漸覺醒,對食品改革和制定相關法規的呼聲越來越大。這說明19世紀的美國(C)A.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平安管理B.受傳統的經濟政策影響C.食品平安法律規制存在弊端D.民主法制制度特別完善解析:依據材料“到19世紀末,食品的造假腐敗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重大危害事務不斷出現使民眾漸漸覺醒,對食品改革和制定相關法規的呼聲越來越大”可知19世紀的美國由于對食品的衛生標準、純度指標以及標簽的真實性等方面沒有統一的規定,導致出現較多的食品平安問題,說明當時美國食品平安法律規制存在弊端,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食品法規不完善,有弊端,解除A項;材料未涉及傳統經濟政策對食品法規的影響,解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食品法規不完善,未涉及民主制度的狀況,解除D項。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蔗糖這一來自舊大陸的食物,它是在美洲被廣泛種植,然后又回流到歐洲,帶來了飲食和社會關系上的革命。1492年之后,甘蔗種植園逐步遍及整個美洲,尤其是在加勒比海地區。蔗糖產量的增加,導致歐洲糖價不斷下降。之前只有貴族才吃得起的價格昂貴的調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經成為一般人的日常必需品。傳統的用香料、鹽或糖腌制食物的方式,當然有其優點,但卻使食物丟失了簇新的味道。中世紀的歐洲人為了吃到簇新的肉,只能在入冬后宰殺家畜,也屬無奈之舉。1835年、1874年,美國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國人卡爾·馮·林德在大西洋兩岸先后獨創了制冷機和冷凍機,自此,食物特殊是肉類更易于儲存。1882年2月,一艘滿載5000頭冷凍羊的汽船從新西蘭起航,經過98天的長途航行,順當抵達倫敦。人們發覺,船上冷凍羊肉的味道與現宰活羊的味道并無二致。——摘編自張旭鵬《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來食物從區域到全球的傳播》(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近代以來食物傳播與貯存的趨勢,并分析其緣由。(2)綜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相識近代以來餐桌上的食物所具有的史學價值(供應史學探討的方向)。答案:(1)趨勢:食物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傳播范圍廣);食物的工業化儲存(依靠新技術)。緣由: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展(新航路的拓展);工業革命供應了便捷高效的運輸和貯存工具(科學技術的進步)。(2)某些食物由只有貴族食用到成為一般人的日常必需品,反映了社會關系的變更;食物的保存和運輸提升,反映了科技的進步;食物從區域到全球的傳播,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任答2點即可)解析:(1)趨勢:依據“蔗糖這一來自舊大陸的食物,它是在美洲被廣泛種植,然后又回流到歐洲,帶來了飲食和社會關系上的革命”得出食物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傳播范圍廣);依據“1835年、1874年,美國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國人卡爾·馮·林德在大西洋兩岸先后獨創了制冷機和冷凍機”得出食物的工業化儲存。緣由:依據材料和所學從新航路的開拓、工業革命的角度概括,可得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展(新航路的拓展);工業革命供應了便捷高效的運輸和貯存工具(科學技術的進步)。(2)依據“之前只有貴族才吃得起的價格昂貴的調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經成為一般人的日常必需品”得出某些食物由只有貴族食用到成為一般人的日常必需品,反映了社會關系的變更;依據“自此,食物特殊是肉類更易于儲存。1882年2月,一艘滿載5000頭冷凍羊的汽船從新西蘭起航,經過98天的長途航行,順當抵達倫敦。人們發覺,船上冷凍羊肉的味道與現宰活羊的味道并無二致”得出食物的保存和運輸提升,反映了科技的進步;依據其傳播的過程可得出食物從區域到全球的傳播,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二、實力提升10.粽子、水餃、湯圓、八寶粥等食品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仍由祖輩、父輩鉆進廚房親自烹制。如今,它們大多也穿上了“外衣”,有了法定技術標準并被擺上貨架,讓人們吃起來更簡潔、放心。這表明(B)A.現代食物平安隱患較大B.科技進步便利了民眾生活C.傳統食品銷路一向較好D.現代農業發展使食物豐富解析:粽子、水餃等傳統食品由家庭手工制作走向標準化生產且被擺上貨架,便利了人們的生活,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進步,B項正確,解除D項;材料現象與食品平安隱患無關,解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傳統食品的銷路狀況,解除C項。11.鱘魚是一種對水質比較敏感的魚類,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嚴格。19世紀之前,萊茵河下游曾盛產鱘魚,以鱘魚卵制造魚子醬也是當時該地的一大特產。從19世紀末起先,沿線各國政府起先頒布法令限制捕撈鱘魚,1920年,各國政府完全禁止了捕撈鱘魚,但這也未能阻擋鱘魚自1942年起絕跡于萊茵河流域。萊茵河鱘魚捕撈業的衰落(C)A.是政府生態觀念淡漠的結果B.根源于該流域漁民過度捕撈C.折射出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D.反映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失敗解析:鱘魚在政府禁止捕撈之后,數量并沒有得到復原,這說明其在萊茵河流域滅亡的根源在于生存條件的惡化,結合材料時間“19世紀末”“1920年”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工業化的發展對萊茵河流域的環境造成了破壞,C項正確,解除A項;根源在于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解除B項;政府干預經濟失敗的說法不符合史實,解除D項。12.(2024·德州)下圖為2017年中國與世界三大谷物品種單位面積產量對比圖。這表明(D)A.世界糧食產量穩步增長B.中國的三大谷物完全實現了自給C.世界農業種植結構趨同D.中國的糧食平安具有較充分保障解析:解讀材料圖表可知,我國三大谷物單產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親密相關,嚴守耕地愛護紅線,提升耕地質量,愛護生態環境,愛護和調動糧食種植主動性,這些有利于糧食平安的維護,所以材料圖表可以用來說明中國的糧食平安具有較充分保障,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世界糧食產量增長”問題,解除A項;“完全實現了自給”說法過于肯定,與史實不符,解除B項;世界農業種植結構并未趨同,解除C項。13.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了如下表格。據此可知(C)時間國家法律1860年英《食品與飲料摻假法》1906年美《純凈食品和藥品法》2003年日《食品衛生法》2024年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平安法》A.食品平安的監管水平得到提高B.杜絕了食品平安事故的發生C.國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平安D.世界各國政府重視食品平安解析:依據材料表格內容可知,英美日中等國均通過立法推動食品平安,體現了國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平安的特點,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食品平安的監管水平,解除A項;B項說法肯定,解除;D項中“世界各國”的說法肯定,解除。14.(2024·洛陽)20世紀90年頭以來,日本農業將精深加工做到極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開發成大米面膜、潔面乳液、肥皂等產品。我國臺灣地區的“農業+N”模式,如農業+休閑+觀光+養生+教化培訓等,“高端、小眾”特色農業發達。由此可知,這些地區(B)A.著力擴大農業生產規模B.重視農業產業化經營C.食品供應得到有效保障D.注意農產品質量平安解析:依據材料“日本農業將精深加工做到極致,例如稻谷除加工成稻米外也開發成大米面膜、潔面乳液、肥皂等產品”,以及臺灣地區的農業發展狀況,可以看出這些地區農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規模,解除A項;材料未涉及食品供應,解除C項;材料未涉及產品質量平安問題,解除D項。15.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依靠于自然條件進行食品貯藏保鮮,直至19世紀,罐頭的出現推動了貯藏保鮮方法的重大變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罐頭發展的大事年表1795年,法國政府懸賞征集軍糧長期保存、防止腐爛變質的方法。1809年,法國人阿佩爾采納意大利生物學家斯帕蘭扎尼的加熱密封法,為拿破侖軍隊獨創了玻璃瓶裝罐頭。1810年,英國人杜蘭德獨創錫鐵罐頭,罐頭很快成為英國海軍標準口糧。1830年,美國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類罐頭工廠,每個工人只從事單一和重復性的工作。19世紀30年頭,歐洲和美國的商店起先向民眾供應魚罐頭和肉罐頭。1851年,倫敦萬國博覽會展出了大量罐頭產品,包括來自中國和印度的罐裝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19世紀50年頭,鐵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術的發展,延長了罐頭食品的保質期,保障其從資源豐沛的產地調運到城市。19世紀英國的罐頭工廠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對19世紀罐頭食品的興起和發展撰寫一份說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說明合理,不少于150字)答案:示例:19世紀初,在殖民擴張和斗爭中,為滿意軍隊須要,借助生物技術,出現了罐頭食品,工藝不斷更新。19世紀中期,機器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推動罐頭食品的市場漸漸從軍隊擴展到民間,世界各地的食材豐富了罐頭食品的種類,滿意了日益增長的城市人口的須要。交通和冷藏技術的進步,為產品運輸和推廣供應了有利條件。19世紀罐頭食品在歐美的興起和發展,是工業化和全球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