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次節土壤課后·訓練提升合格考過關檢驗讀土壤剖面的分層劃分圖,完成1~2題。1.視察土壤剖面后,同學們發表了下列不同觀點,其中正確的是()A.甲同學:有機層厚度大,質地粗B.乙同學:腐殖質層顏色偏暗黑C.丙同學:淋溶層富含枯枝落葉D.丁同學:淀積層色澤呈灰黑色2.當地森林土壤顏色偏紅,說明該地氣候()A.暖和多雨 B.燥熱干燥C.寒冷潮濕 D.寒冷干燥答案:1.B2.A解析:第1題,腐殖質層是土壤腐殖質積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層,呈灰黑或黑色。森林植被下,有機質主要以地表枯枝落葉的形式進入土壤,明顯集中在土壤表層,有機層厚度不大。淋溶層是淋溶作用使得物質遷移和損失的土層,不會含有枯枝落葉。淀積層是土壤物質沉淀、積累的層次,因不含腐殖質,顏色不會呈灰黑色。第2題,土壤發紅是因為土壤中礦物質的淋溶作用劇烈,氧化鐵等含量較高。暖和多雨的氣候下,土壤淋溶作用強。水稻土是水田中較肥沃的土壤,養分主要來自秸稈和施肥。讀山區梯田示意圖,完成3~4題。3.影響水稻土形成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生物 D.人類活動4.隨著海拔上升,梯田中水稻土()A.厚度減小B.養分削減C.物質遷移變慢D.化學過程強度變強答案:3.D4.A解析:第3題,從圖中看,地形坎坷,坡度較大,靠自然力氣很難形成水稻土,人類修造梯田是關鍵,梯田中的土壤經過人類長期的細心培育而形成水稻土,所以影響水稻土形成的主導因素是人類活動。第4題,隨著海拔上升,侵蝕作用增加,梯田中水稻土厚度越薄;土壤中養分主要來自水稻秸稈和人工施肥,養分不會削減;修造梯田,地面都是相對平坦,遷移速度差不多;海拔高,氣溫低,化學過程強度變弱。讀某地成土母質分布剖面示意圖,完成5~6題。5.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成土母質確定了()A.巖石的風化產物洪積物B.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分狀況C.土壤的質地D.腐殖質的含量6.甲、乙、丙、丁中土壤發育程度最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5.B6.D解析:第5題,成土母質影響成土過程的速度、性質和方向;成土母質影響土壤的物理性質;不同成土母質上形成的土壤,其養分、質地狀況有所不同;成土母質影響土壤的礦物組成和機械組成。第6題,受地形影響,甲、乙兩地地勢較高,有肯定坡度,地表疏松物質的遷移速度較快,很難發育成深厚的土壤;丙地地勢較平坦,洪積物在穩定的生物、氣候條件下易發育成深厚的土壤;丁地為基巖,缺少成土母質,土壤發育程度最差。7.東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平坦,有機質不易流失B.土壤凍結時間長,微生物分解作用緩慢,有機質長期積累C.地表植被覆蓋率大,植物歸還給土壤的有機質多D.人們耕作科學,對土地的利用合理答案:B解析:黑土是指地表植被經過長期腐蝕形成腐殖質后演化而成的土壤,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黑土,有機質含量高。茶樹是富錳植物,茶葉中積累了大量的錳,飲茶是人體攝取錳的重要來源。讀表,完成8~9題。不同地點茶葉錳含量(mg/kg)及對應土壤的pH表地點12345678910111213老葉錳含量1626311230023322281115162392172829193488313825852191成葉錳含量134124222025202519969931246103116782253222421451837嫩葉錳含量6201278126717331323472749673886166599512501125土壤pH5.104.164.674.344.706.025.425.694.954.054.514.334.488.不考慮人類活動的影響,土壤中的錳元素主要來自土壤成分中的()A.成土母質 B.有機質C.水分 D.空氣9.從表中可以分析出,茶葉最適合栽種在()A.黃土 B.紅壤 C.水稻土 D.黑土答案:8.A9.B解析:第8題,由于成土母質是土壤中礦物養分的主要來源,故錳元素主要來自成土母質。第9題,依據表格分析,茶葉最適合栽種在酸性土壤中,由于紅壤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故茶葉最適合在紅壤中栽種。10.讀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該地土壤剖面與完整的自然土壤剖面相比,缺少層、淋溶層和層。
(2)該地土壤缺少淋溶層,說明該地降水,該土壤在我國可能分布在地區。
答案:(1)有機母巖(2)少西北解析:第(1)題,自然土壤結構從上往下依次為有機層、腐殖質層、淋溶層、淀積層、母質層、母巖層。第(2)題,淋溶層是土壤中水分向下運移形成的,在降水較多的地區表現比較明顯,該土層缺少淋溶層,說明氣候干旱,降水少,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地區。等級考素養提升1.土壤有機碳濃度反映的是進入土壤生物殘體等有機物質輸入與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為主的有機物質損失之間的平衡指標。讀土壤有機碳濃度與海拔關系圖,關于土壤有機碳濃度隨海拔改變的分析,正確的是()A.海拔越低,溫度越高,微生物活動越強,有機碳濃度越低B.海拔3800米以下,有機物質遷移速度慢,易積累C.海拔3800米處,有機物質輸入量最大,損失量最小D.海拔7000米處,溫度低,供應的有機物質少,有機碳濃度極低答案:D解析:圖示在海拔3800米以下,土壤有機碳的濃度呈波動改變。有機質輸入量最大應為氣溫高、生物生長快速的低海拔地區,3800米處有機碳濃度大,主要是由于氣溫較低,微生物分解緩慢,故積累的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干脆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圖1是不同氣候下(潮濕、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發育示意圖,圖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與有機質的質量百分比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2~3題。圖1圖22.與土壤有機質的來源親密相關的因素是()A.生物 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質3.能代表草原地區土壤發育狀況的組合是()A.甲與Ⅰ B.甲與ⅡC.乙與Ⅱ D.丙與Ⅰ答案:2.A3.D解析:第2題,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有機物能夠腐爛形成腐殖質,形成土壤中的有機質,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與土壤肥力親密相關。第3題,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與降水有著干脆的關系,降水越多,淋溶層越厚,因此潮濕區的淋溶層最厚,半干旱區次之,干旱區最薄。圖中丙的淋溶層厚度居中,屬于半干旱區,對應的植被為草原。草原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根系的集中程度遞減,從而為土壤表層供應了大量的有機質,因此有機質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層。圖2縱坐標顯示土壤剖面深度在100厘米以內,為土壤表層,草原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一般高于森林,故Ⅰ代表草原地區土壤發育狀況。下圖為某種土壤水分收支狀況圖。讀圖,完成4~5題。4.該土壤中水分含量最多的時間是()A.3月 B.5月C.8月 D.11月5.在該土壤上進行耕作最需解決的問題是()A.澆灌 B.排水C.施肥 D.保溫答案:4.A5.A解析: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12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始終大于水分利用量,說明土壤始終在補充水分,故3月土壤中水分含量最高。第5題,由于雨熱不同期,因此該地要發展種植業就必需解決好澆灌問題。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東北地區黑土原本特別肥沃,但由于長期以來人們重利用、少養護,肥力下降。材料二華北地區春旱嚴峻,蒸發旺盛,使地下水中的大量鹽堿成分被帶到地表土壤中,形成大面積的鹽堿化土壤。材料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峻,造成土壤退化甚至沙化。(1)多向土壤中施肥是否就能做到對土壤的用養結合?(2)要做到用養結合,對東北、華北、黃土高原地區應當各實行哪些措施?答案:(1)不能。(2)要做到用養結合,需對東北地區合理施肥,最好是農家肥;提倡秸稈還田,保持土壤肥力;還應實行輪作的方法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打井合同書 協議書
- 育兒合同協議書
- 廚房承包合同協議書水電
- 店面轉讓免責合同協議書
- 走賬的合同協議書
- 轉讓合同協議書文檔
- 合同完畢協議書
- 影樓員工合同協議書
- 員工帶病合同協議書
- 合作購房合同協議書
- 2024年滬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及答案1套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5年真題+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高二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生物質燃氣利用的市場前景
- 中等職業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20年版)(文本精排版)
- 提水試驗過程及數據處理
- 小型貨物提升機的設計
- 2023年第37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江蘇賽區)初賽真題(學生版+解析版)
- 動物實驗生物安全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范
-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