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測評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測評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測評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測評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測評地理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2025學年高三11月測評(福建)地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選擇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耕地利用兼具碳源與碳匯雙重效應,耕地利用凈碳排放強度與農業生產過程(包含農用物資投入、灌溉等)中的碳排放以及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碳吸收相關。右圖示意1990~2020年江蘇省耕地地均凈碳排放強度大于0區域幾何重心遷移軌跡。研究表明,各年度地均凈碳排放為正值的區域主要為各城市市轄區范圍內的水田;與其他地區相比,30年來蘇南各市地均作物碳吸收效應呈降低趨勢。讀圖,完成1~3題。1.全省30年來幾何重心移動軌跡表明,江蘇各地地均凈碳排放強度增長速度()A.江蘇南部地區快于江蘇中北部 B.江蘇南部地區慢于江蘇中北部C.江蘇東部地區快于江蘇中西部 D.江蘇東部地區慢于江蘇中西部2.各城市市轄區范圍內的水田地均凈碳排放為正值的主要原因有()①水稻田中會產生甲烷②水稻生長產生二氧化碳③農用物資投入強度相對較大④灌溉機械灌溉效率較高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3.30年來蘇南各市地均作物碳吸收效應呈降低趨勢的原因是()A.太陽輻射減弱 B.種植結構改變 C.干旱災害頻發 D.作物面積減少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停車難、亂停車現象逐漸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實現停車資源共享成為熱點話題,停車資源共享是通過利用不同用地類型的停車需求差異性,將一處停車資源服務于鄰近兩個或多個區域,從而使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資源滿足不同目的停車需求的措施。下圖示意天津市城市中心區不同用地類型停車資源在不同時間停車需求。讀圖,完成4~5題。4.實現停車資源共享的首要條件是()A.停放車輛時空錯位 B.城市停車空間充足C.停放車輛時間短暫 D.停車安全風險較低5.能實現停車資源共享的區域是()A.商場與醫院 B.住宅區與商場 C.辦公區與商場 D.辦公區與醫院我國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學校操場立一木桿,觀測其日影,右圖示意該小組某月N日與N+7日于北京時間下午1時20分測得的日影及朝向。讀圖,完成6~8題。6.該中學可能位于()A.廣東省 B.甘肅省 C.云南省 D.四川省7.觀測期間該地正午太陽高度()A.逐漸變大 B.先減后增 C.逐漸變小 D.先增后減8.第N日與N+7日的北京時間/12時木桿日影朝向()A.兩日均為正北 B.兩日均為正南C.N日為西北,N+7日為西南 D.N日為西南,N+7日為西北《江西省體育“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推進“一縣一品”特色體育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各地充分結合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品牌賽事活動,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近幾年實踐,形成了大余縣丫山運動休閑小鎮、定南縣足球產業、南昌縣灣里電子競技基地等市場潛力大、縣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體育產業,有效提升了縣域體育產業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據此完成9~11題。9.江西省體育產業“一縣一品”發展模式的積極作用不包括()A.提升城市等級 B.促進產城融合 C.發揮比較優勢 D.擴大產業規模10.打造體育品牌賽事活動可帶動的體育產業有()①體育用品制造業 ②體育技能培訓業 ③住宿餐飲服務業 ④體育場館建造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有助于促進各縣域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措施是()A.強化地方保護提升競爭力 B.各縣域體育產業同質化C.加強縣域間的深度合作 D.依托資源振興體育產業金沙江下游水系分布復雜,產沙與輸沙的空間差異大。2013年后金沙江下游河段輸沙大幅下降,此后一直保持低位。下圖為金沙江流域及長江上游示意圖。讀圖,完成12~14題。12.金沙江下游河道產沙()A.冬季為主,年際變化小 B.夏季為主,年際變化小C.冬季為主,年際變化大 D.夏季為主,年際變化大13.與支流相比,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產沙量更大,主要因為()①干熱河谷土質疏松②流量較大侵蝕較強③落差更大流速更快④板塊交界巖性破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13年后金沙江下游河段輸沙大幅下降,主要因為()A.植樹造林取得成效 B.沿岸城市排污減少 C.生產生活用水增加 D.水利設施攔截泥沙SW指數代表孢粉組合中個體歸屬的種類的不定性,如果樣品中孢粉類型越多,SW指數就越大,顯示孢粉組合的多樣性越高。研究顯示,氣候冷濕時孢粉組合多樣性更加豐富,暖干時反之。下圖示意新疆天山溫泉濕地周邊SW指數隨時間的變化。讀圖,完成15~16題。15.距今5000~6000年,該地區植被多樣性最豐富的是()A.娜仁夏泥炭區 B.艾比湖區 C.喀納斯湖區 D.溫泉濕地16.根據該圖不能推斷的數據是()A.氣溫變化 B.地形演變 C.植被演替 D.干濕變化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岱崮地貌是我國山東省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特征。某中學為研究岱崮地貌山體的形成,實地考察了沂蒙山區中位置緊鄰的雞冠崮(海拔484米)和坷垃崮(海拔576米)兩座山,該山地的巖石為寒武紀海相沉積巖。下面左圖示意該研學小組繪制的兩崮的形態特征及地層結構分布,右圖示意岱崮地貌演化過程。研學小組考察后認為兩崮不是褶皺山體。說明研學小組認為兩山非褶皺山的理由,并簡述兩座山的形成過程。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瑞士是歐洲西部偏南的內陸國家,該國多山地,高山環繞,地形特點十分獨特。瑞士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是世界十大旅游勝地之一。“清邁―夜豐頌環線”位于泰國北部山區,被譽為泰北小瑞士的拜縣坐落在連接夜豐頌和清邁的公路上。拜縣以其悠閑的藝術氛圍,吸引了國內外文藝工作者長居,并從事各類藝術創作。夜豐頌府雖然級別更高,但游客稀少。游客多以清邁為中心向拜縣、因他暖山折返式旅游,環線的整合功能未能有效發揮。下圖示意“清邁—夜豐頌環線”沿途城鎮和旅游資源。(1)分析拜縣被譽為泰北小瑞士的原因。(8分)(2)與清邁相比,指出拜縣吸引文藝工作者長居的區位優勢。(6分)(3)與拜縣相比,級別更高的夜豐頌府城游客更少,對此作出合理解釋。(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朔黃鐵路西起山西神池,東至河北黃驊港,橫跨太行山,沿途經過山地、盆地、平原、港口等不同地理環境,不同地理環境下、不同季節的軌溫(軌道的溫度)、氣溫變化特征有一定的差異,也有其變化的規律。下表示意鐵路沿線5個車站及其對應氣象觀測站情況,觀測記錄表明軌溫日峰值與氣溫日峰值不同步出現,西柏坡冬季平均氣溫略高于安國。下面圖1為朔黃鐵路示意圖,圖2為不同地理環境下軌溫日較差季節變化特征。站點神池南回鳳西柏坡安國黃驊港地理環境山地盆地山麓平原港口海拔/m1522760216263對應氣象站神池定囊平山安國黃驊氣象站高度/m1526.2760.9131.029.64.0(1)判斷軌溫與氣溫日峰值出現的先后順序,并說明理由。(8分)(2)推測西柏坡冬季平均氣溫略高于安國的可能原因。(4分)(3)說明黃驊港軌溫日較差較小的原因。(6分)(4)說明研究軌溫變化規律的主要意義。(4分)

2024~2025學年高三11月測評(福建)·地理參考答案、提示及評分細則題號12345678答案ACBABCDD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ABCDADCB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答案】A【解析】解讀圖中信息可知,江蘇全省30年來耕地地均凈碳排放強度大于0區域幾何重心整體向南部移動趨勢明顯,表明江蘇各地地均凈碳排放強度增長速度變化為南北向變化,說明江蘇南部地區耕地地均凈碳排放強度增長速度顯著快于江蘇中北部。2.【答案】C【解析】解讀文中信息可知,凈碳排放應等于碳排放減去碳吸收,其值為正,表明該區域碳排放大于碳吸收。調動所學知識可知,水田中的微生物在低氧環境中產生甲烷氣體,①正確;水稻生長進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②錯誤;市轄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農藥、化肥、農膜、農業機械的使用量較大,其生產過程中排放碳,農業機械使用時排放碳,③正確;灌溉機械灌溉效率高,會減少碳排放,④錯誤。3.【答案】B【解析】30年來蘇南各地太陽輻射及旱澇災害現象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地均作物碳吸收減少,與作物總面積減少無關;作物種類不同,光合作用能力不同,碳吸收能力不同,故種植結構改變可能導致地均碳吸收減少。4.【答案】A【解析】停車資源共享是指一功能區需要停放車輛數量多的時候,另一功能區車輛停放數量極少,從而把較多車輛停放在車輛數量少的功能區,這就要求這兩功能區停放車輛在時間、空間上要錯開。5.【答案】B【解析】住宅區和商場停放車輛的數量在時間錯開,空間鄰近。6.【答案】C【解析】該地N日日影朝向正南,7日后朝向正北,判斷兩日日影為正午日影,進而推斷該地為我國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日影出現時刻為北京時間13時20分,而該地地方時為12時,則可計算出該地經度為東經100度,此經線經過云南省。7.【答案】D【解析】觀測期間該地正午日影由正南變為正北,據此判斷正午太陽由正北變為正南,即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經該地,故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后變小。8.【答案】D【解析】北京時間12時,該地地方時約為11時,N日時該地正午太陽在正北,則11時的太陽位于東北,其日影朝向西南,則N+7日正午太陽在正南,11時太陽位于東南,則日影朝向西北。9.【答案】A【解析】“一縣一品”整合各縣優勢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現產業與城市的融合,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城市等級的主要衡量指標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城市等級提升并不明顯;“一縣一品”推行產業專業化、規模化經營,培育優勢品牌,促進主導產業優化升級。10.【答案】B【解析】打造體育品牌賽事可以帶動專業體育設備、體育用品的消費,從而促進相關制造業發展,①正確;體育賽事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可以促進體育技能培訓行業的發展,②正確;住宿餐飲服務業不屬于體育產業,③錯誤;比賽需要專業化的設施及場館,可促進體育設施建設行業發展,④正確。11.【答案】C【解析】加強縣域間的深度合作,可推動全省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形成協同發展的局面;不同縣域可以根據自身體育產業發展現狀與資源差異,尋找并準確定位各自體育產業發展方向,避免縣域間體育產業同質化;強化地方保護,不利于對外交流;依托資源發展體育產業,可能造成資源緊張,不利于可持續發展。12.【答案】D【解析】金沙江下游河道產沙受暴雨影響大,季風區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年際變化大。13.【答案】A【解析】金沙江干流水量大,下切深度大,干熱河谷更明顯,地表疏松破碎,且干流徑流量大,侵蝕能力更強。14.【答案】D【解析】從2013年開始突變符合水利設施攔截的特征,其他選項都是漸變過程。15.【答案】C【解析】結合橫軸數據可知,喀納斯湖區不定性指數最高,說明其孢粉組合的多樣性最高,植被多樣性最為豐富。16.【答案】B【解析】結合材料可知基于不定性指數可推斷氣候數據和植被演替信息,但無法推斷地形演變。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答案】理由:褶皺山的巖層是彎曲或傾斜的,而雞冠固和坷垃固山體巖層呈水平分布。形成過程:寒武紀時外力搬運泥沙在海洋沉積,形成沉積巖;后期地殼抬升隆起,使寒武系沉積巖出露地表;受構造運動影響,地層中廣泛發育節理裂隙;流水等外力在巖層斷裂破碎處長期侵蝕,使兩山距離逐漸增大,形成兩座山體。【解析】褶皺山是巖層受內力擠壓而形成的背斜山、向斜谷,后期接受外力作用可形成背斜谷、向斜山,無論是背斜山,還是向斜山,巖層都會發生傾斜或彎曲,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雞冠固、坷垃固山體上的巖層呈水平狀態,因而二者不是褶皺山。解讀圖文信息可知,形成兩座山的巖石均為寒武紀沉積巖,且兩座山體的組成巖層層序相同,山體底部巖層相同,且連續分布,同一類巖石分布的高度差別不大,據此可推測寒武紀形成海相沉積巖后,地殼抬升過程中巖體斷裂破碎,流水等外力沿巖石斷裂處或破碎帶不斷長期侵蝕,使雞冠固、坷垃固山體間隙不斷擴大,從而演化為現在的兩座山。8.【答案】(1)四面環山,海拔較高,地勢起伏較大;旅游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高,生態環境較好,污染小;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宜人,景色優美。(2)城市等級低,房屋租金要低,生活成本相對低;自然環境更優美;藝術氛圍更濃厚。(3)距離清邁較遠,山路交通不便;周邊旅游資源較少,吸引力不足;缺乏文藝工作者的宣傳,知名度較低。【解析】(1)譽為“泰北小瑞士”,既要擁有山地自然背景和良好的生態,也需要具有一定隱蔽性,地面交通通達度較低及豐富的旅游資源。(2)結合材料可知,拜縣城市等級低,生活成本相對低;環境更優美,生態更良好,知名度高;藝術氛圍更濃厚。(3)主要從地理位置、旅游資源稟賦和宣傳條件等角度分析。19.【答案】(1)軌溫日峰值早于氣溫。理由:鐵軌的熱源主要來源太陽輻射,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太陽輻射的日極大值出現早于地面輻射的日極大值,故軌溫峰值早于氣溫峰值;鐵軌材料能夠更有效地吸收和傳導太陽輻射的熱量,增溫速度快于普通地面。(2)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