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彩陶賞析_第1頁
馬家窯彩陶賞析_第2頁
馬家窯彩陶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家窯彩陶賞析馬家窯彩陶賞析馬家窯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肅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屬于公元前3300到21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已有5800多年的歷史。由于這些陶器1923年首先發現于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村,因此命名為馬家窯彩陶。遠古時期,當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彩陶衰落以后,馬家窯彩陶延續發展數千年,將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馬家窯彩陶器型豐富多姿,圖案富于變化、絢麗多彩,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觀。它源遠流長地孕育了中國文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是中華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是史前的“中國畫”,是解讀史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的無字天書。馬家窯彩陶具有非凡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馬家窯彩陶的內涵十分豐富,它的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了三個時期的文化思潮和社會狀態。陜西元陽文化博物館以收藏和展出馬家窯彩陶為主,其藏品2012年曾在西安半坡博物館展出,引起學界和觀眾的熱議和關注。本文以該館所藏馬家窯彩陶為例,向讀者介紹馬家窯彩陶的主要類型及其文化價值、觀賞價值、收藏價值,以供讀者賞析。基本類型彩陶1、馬家窯類型彩陶產生于距今5800年至4800年之間。馬家窯類型彩陶多采用曲線構圖,用筆嫻熟巧妙。圖案構成敷彩講究,取材范圍廣闊,紋飾多有創新。圖案布局因起舞造型、功用不同而異。構圖富麗明快,線條流暢多變,已進入了彩陶發展的輝煌時期。初期畫有大量水波紋,表明這個時期是先民們崇敬和贊美水的水文化時期。2、半山類型彩陶產生于距今4800年至3800年之間。半山類型彩陶盛行黑、紅復彩構圖。一般用紅彩勾勒花紋母體,兩側配以黑彩,與紅彩相鄰的黑彩內繪鋸齒波,齒尖刺向紅彩。初期畫著大旋渦紋,之后逐漸變為四圈紋,表達田園和土地。這個時期是先民們從水崇拜逐漸轉向土地崇拜的土地文化時期。3、馬廠類型彩陶產生于距今3800年至2800年之間。馬廠類型彩陶器表普遍施以深紅色陶衣,繪黑彩。早期仍保留黑紅復彩構圖、鋸齒紋等。鋸齒排列稀疏不整,齒尖較圓鈍,顯示出此紋樣的衰退形態。到了馬廠型的繁榮期,這些施彩構圖就不見了。初期畫著四圈紋,隨后將四圈紋轉為兩圈紋,另兩面畫上能夠戰勝水患、保護土地的蛙神紋,表達了先民門強烈希望戰勝水患的要求,出現了戰勝自然的思想。文化價值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馬家窯文化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制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型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國文化的根,繪畫的源,馬家窯文化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觀賞價值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對比的幾何形狀,強烈的動感姿態,象黃河奔流的千姿百態,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