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物態變化綜合訓練試題

一、單選題

1.如圖是某同學用一只寒暑表測量下雪后室外的溫度,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根據玻璃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B.它的分度值是0.1久,量程比體溫計大

C.它此時的示數應讀作“零下2攝氏度”

D.它在測量氣溫前,可以拿著用力向下甩

2.在寒冷的北方,池塘的冰面上氣溫為-10°C,冰層下仍有水.在下述的幾個位置,溫度為0℃

的是

A.冰層上表面

B.除了冰層上表面以外的冰

C.冰層的下表面

D.不存在0℃的地方,全部為0℃以下

3.下列對物質的狀態描述正確的是()

A.農家廚房煙囪冒出的“炊煙”是氣態

B.夏天,飲料里冒的氣泡為液態

C.空中彌漫的“霧氣”是液態

D.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氣態

4.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用酒精燈慢慢加熱,如圖所示(環境溫

度低于0。0;當燒杯中的冰塊部分熔化時,試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點兒都沒熔化D.下邊的熔化,上邊的沒熔化

5.架設兩套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如圖甲所示),兩套裝置的試管中分別裝有少量的相等質

量的M固體和N固體。它們的溫度-加熱時間圖像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的熔點一定為100℃

B.由圖乙知,M熔化經歷了25min

C.0-20min,M、N都吸熱

D.若實驗時的氣壓為一標準大氣壓,則M、N都是晶體

6.小吃街上出現了一種“冒煙”的冰激凌,只見店員將一196汽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

液體牛奶和五顏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間冷凍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發生了肉眼可見的

“沸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碗里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圍的“白氣”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氣

C.液體“沸騰”是因為液氮放熱使容器中的水吸熱后沸騰

D.冰激凌周圍的“白氣”過一會消失是液化現象

7.關于蒸發和沸騰有下列說法:

(1)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而只能在一定溫度下沸騰.

(2)蒸發只能在液體的表面進行,而沸騰在液體的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

(3)蒸發和沸騰不一定從外部吸熱.

(4)液體蒸發時溫度降低,且能繼續蒸發;若其他條件不變,沸騰時溫度一降低就不能繼

續沸騰.

其中正確的是

A.只有(1)(2)B.只有(3)(4)

C.只有(1)(2)(4)D.(1)(2)(3)(4)

8.如圖所不,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

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

騰時()

A.槽內甲、乙瓶內水溫都不能達到100℃B.甲瓶內水沸騰,乙瓶內水不沸騰

C.甲瓶內水不沸騰,乙瓶內水沸騰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騰

9.小明同學利用冷水(20久)、熱水(80℃)和碎冰塊探究“氣體液化的條件”時,做了如圖

所示四種嘗試,其中上方燒杯底部會出現小水珠的有()

O____g__y_O___g__O__碎冰

惠永巡蕤

abc

A.只有圖a中會出現B.圖a和圖c中會出現

C.圖c和圖d中會出現D.圖a、圖c和圖d中會出現

10.冬季開暖氣的房間很干燥,常需要加濕器加濕。如圖,超聲波加濕器是用超聲波把水打

成水霧噴出,從而增加了房間的濕度,房間內有一干濕泡溫度計測量濕度(如圖)。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A.加濕器產生的超聲波的頻率低于20Hz

B.水霧是水被超聲波液化形成的

C.水霧消失的過程需要吸熱

D.干濕泡溫度計的示數差別變大

11.《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

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其中《詩經?兼葭》中就有“兼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詩句,下

列現象的物態變化過程屬于凝華的是()

A.霧B.雨C.露D.霜

12.恒溫25T的室內,把冰粒、干冰顆粒(固態二氧化碳)分別裝在兩個干燥的鐵罐里,

觀察發現,裝冰的罐子外壁結了一層水霧,鐵罐里冰粒變小,冰粒周圍有液體,如圖1所示

裝干冰的罐子外壁結了一層薄薄的霜,鐵罐里干冰顆粒變小,沒有液體痕跡,如圖2所示。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圖1圖2

A.圖1罐子外壁的水霧由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

B.圖1罐里冰粒周圍的液體主要由冰粒升華成的水蒸氣再液化而成

C.圖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凝華而成

D.圖2罐里干冰顆粒變小主要原因是干冰顆粒升華變成水蒸氣

二、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熔化過程的溫度7隨加熱時間f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

他們發現蒸騰作用是植物體內的水通過葉片以的方式變成水蒸氣散發到植物體外。

由于這個過程熱(選填“吸”或“放”),所以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植物也不會由于外

界溫度太高而受到傷害。

15.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用它來制造舞臺煙霧,在制造舞臺煙霧過程中

先后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干冰的和水蒸氣的O

16.在溫度為CC的室內,有一杯久置的水,此時水的溫度(選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0oC)如果把一塊溫度為一5久冰塊放到杯中,過一會,這杯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o

17.為了使洗后的衣服干得快,應該盡可能將它抖開、掛到通風和的地方;秋天晾曬

糧食時,應盡量將曬場上的糧食攤開,這樣做是通過來提高蒸發速度的。

18.我國在金屬鑄造方面有著悠久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已發明鑄鐵技術先將鐵礦石放入豎

爐中熱(填物態變化名稱)得到鐵水后,再借助外力澆注到鑄型腔中

(如圖所示),使其(填物態變化名稱)冷卻而得到所需的形狀和尺寸的毛坯或零

件。

鑄型金那液

19.如圖所示,陸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過水循環進入大氣,大氣中的水蒸氣上升到氣溫較低

的高空,成小水珠或成小冰晶,由此形成一朵朵白云;白云的小冰晶凝聚變

大,下落過程中成大水珠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三、實驗題

20.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取了較多的水量進行實驗。

甲乙

圖I圖2

(1)如圖1甲所示實驗裝置,組裝完成后剛加熱不久就發現溫度計示數上升得很快,下列

有關實驗的組裝順序及溫度計示數上升得很快的原因應是(選填字母);

A.“自下而上”組裝,示數上升得很快是因為酒精燈火力較大;

B.“自上而下”組裝,示數上升得很快是因為酒精燈火力較大;

C.“自下而上”組裝,示數上升得很快是因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容器底;

D.“自上而下”組裝,示數上升得很快是因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容器底。

(2)解決上述問題后重新開始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里,其中有一處數據是錯誤,請自行

(4)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討論:

①被等質量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氣燙傷,哪個更嚴重?是(選填字母);

A.100℃的水

B.io(rc的水蒸氣

C.兩者燙傷程度相同

②有關“燉湯”的討論,如圖2中所示,在大煲內的水沸騰過程中,煲蓋與煲的縫隙間冒出

大量的“白氣”,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則盅內的湯(選填字母)。

A.會沸騰

B.不會沸騰

C.無法判斷是否會沸騰

21.小兵和小組同學用圖1甲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某物質的熔化特點。

I二I

(1)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有:

①能減緩物體升溫速度,便于實驗現象觀測和數據記錄;

②能使物質;

(2)實驗中,他所測得的溫度值比真實值要高,則他可能是按圖1乙中的

(“A,,“B”“C”)方法進行讀數的;

(3)他改正了錯誤的讀數方法后,又正確地進行了實驗,并根據所記錄的實驗數據描繪出

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象:

①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晶體”“非晶體”),該物質的熔點是℃;

②第6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固液共存”)態,此時該物質(“不

再”“繼續”)吸熱;

③在第7min時,若將試管從溫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點為-4K的鹽冰水混合物中,溫

度(“升高”“不變”“降低”),其原因是;

(4)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長該物質熔化時間的是—(填序號);

A.增加試管中物質的質量

B.增加燒杯中水的質量

C.減少燒杯中水的質量

D.撤掉酒精燈或用“小火”加熱

(5)接著老師讓小兵和同學用圖2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實驗,分別

在燒杯和試管中放入適量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溫度計:

①實驗過程中A、B兩支溫度計的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2乙所示,通過分析圖象可

知,(“實”或“虛”)線是試管內碎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②如圖2乙所示,第8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態,此時試管內的碎冰處于

態(“固”“液”或“固液共存”);

③一段時間后,虛線對應物質的溫度(“會”“不會”或“不確定會不會“)超過實線對

應物質的溫度。

四、綜合題

22.小明在廚房中發現: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白氣”,如圖甲所示。

(1)這“白氣”實質上是些(選填“水蒸氣”或“小水滴”);

(2)小明仔細觀察又發現:“白氣”從噴出到消失要經歷三個物理過程:

①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因為壺內水沸騰時產生了大量的水蒸氣,在

壺嘴附近由于溫度比較(選填“高”或"低”),仍然保持(選填“固”“液”或“氣”)態

②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發生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形成“白氣”;

③“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生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我們又

什么也看不見了。

(3)小明從日常生活中還發現:有時壺嘴上方的“白氣”比較多,有時比較少。如圖乙所示,

可以判斷出_____(選填"A”或"B”)房間的氣溫比較高;

(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鍋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圖丙所示,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會”)沸騰,原因是=

參考答案:

1.C

A.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體受熱體積膨脹,液面上升,

遇冷時體積收縮,液面下降,故A錯誤;

B.由寒暑表的特點可知,溫度計的量程是-50?60冤,量程比體溫計大,但分度值是2。口

故B錯誤;

C.由圖可知,此時示數為-2。口讀作“零下2攝氏度”,故C正確;

D.圖示溫度計在測量氣溫前,不需要用力向下甩,體溫計才需要,故D錯誤。

2.C

在寒冷的北方,池塘的冰面上氣溫為-io°c,則冰的上表面溫度為-io°c,;冰層下仍有水,

在水與冰的交界處,即冰水混合物,其溫度就是冰的熔點溫度,即o°c.故冰的下表面和水

的上表面的溫度都是0°C.故ABD項不符合題意,C項符合題意.

3.C

A.廚房煙囪冒出的“炊煙”是固態的小顆粒,故A錯誤;

B.夏天,飲料里冒的氣泡內含的是二氧化碳等氣體,故B錯誤;

C.空中彌漫的“霧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合而成,故C正確;

D.燒開水時冒出的“白氣”是壺內逸出的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合而成,故D

錯誤。

4.C

把盛有碎冰塊的大試管插入燒杯里的碎冰塊中,環境溫度低于0。。當燒杯中的冰塊部分

熔化時,燒杯中的溫度為0℃,那么試管中的冰完全沒有熔化,因為試管中的冰溫度能達到

熔點,但不能繼續吸熱,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5.C

A.實驗采用的是水浴加熱,故溫度最高達到100。g因此不能判斷N的熔點。故A錯誤

B.M有一段時間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從lOmin開始吸收

熱量熔化,到25min結束,經歷了

25min_1Omin=15min

故B錯誤;

C.在前20min內,隨著時間的增加,N溫度在上升;前lOmin內,M溫度上升,

10~20min,M的溫度不變,是熔化過程,M、N都吸熱,故C正確;

D.實驗時的氣壓為一標準大氣壓,固體達到100冤不再上升,在35min內N物質始終是固

體,不能由此確定N是晶體還是非晶體,故D錯誤。

6.A

氮在常溫常壓下是氣態,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熱汽化,導致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冷液化形成“白氣”,冰激凌周圍的“白氣”過一會消失是汽化現象,故A正確,BCD錯誤。

7.C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而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

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無論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液體蒸發時,

如果不能從外界吸熱,本身的溫度就降低.而沸騰如果從外界吸收不到熱量就不沸騰.故

①②④正確.

8.D

因為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所以槽中水沸騰時溫度是100℃,并保持不變。甲

瓶中水從槽內水中吸熱,溫度升高直到100℃,這樣甲瓶中的水溫也能達到沸點,不過甲瓶

中的水一旦與槽內的水溫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無法吸熱,當然不能沸騰。

雖然乙瓶中水溫同樣可達到100冤,但乙瓶上端封閉,瓶內氣壓大于標準大氣壓。因為液體

沸點隨液面上氣壓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點高于lOOK,這樣乙瓶中水溫達不到

沸點,不能沸騰,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9.D

圖a、c中裝有熱水的杯內產生的熱的水蒸氣上升過程在上面冷水或碎冰燒杯底部遇冷放熱,

液化形成小水珠;圖b中上面燒杯溫度高,不能遇冷,無法放熱,不會發生液化;圖d中碎

冰的溫度低于冷水,水蒸氣上升過程中遇冷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故上方燒杯底部會出現

小水珠的有圖a、圖c和圖d中會出現。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10.C

A.加濕器產生的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故A錯誤;

B.水被打成水霧是將水振碎,變為細小的小水滴,故B錯誤;

C.水霧消失的過程是汽化現象,汽化需要吸熱,故C正確,

D.增加加濕器加濕后,空氣的濕度越大,液體蒸發越慢,濕泡溫度計的溫度降低的越少,

因此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小,故D錯誤。

11.D

ABC.凝華指的是物體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霧、雨、露是液體,是由空氣中的水

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BC不符合題意;

D.“霜”是固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故D符合題意。

12.A

A.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所以,圖1罐子外壁的水霧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到冷的罐壁液化而成,故A正確;

B.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圖1罐里冰粒周圍的液體主要由冰粒熔化形成的,

故B錯誤;

C.物質由氣體直接變為固體的過程是凝華,所以,圖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氣中的水

蒸氣凝華而成,故C錯誤;

D.圖2罐里干冰顆粒變小主要原因是干冰顆粒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而不是水蒸氣,故

D錯誤。

13.非晶體固液共存

[1]由圖可知,甲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一直在升高,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屬于非晶體。

[2]乙在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乙屬于晶體,在2c段時處于固液共存態。

14.蒸發吸

[1]⑵植物的蒸騰作用就是蒸發現象,發生在植物的表面,蒸騰作用可把植物體內的水以蒸

發的方式汽化成水蒸氣散發到植物體外,蒸發吸熱,起到保護植物的作用。

15.升華液化

[1]⑵固態的干冰撒在舞臺上后,會迅速升華為氣態的二氧化碳,升華過程中吸收熱量,使

舞臺上的氣溫降低,這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遇冷液化為小水滴,即白霧。

16.等于等于

[1]在溫度為0久的室內,有一杯久置的水,水的溫度與室溫相同,所以此時水的溫度等于

0℃?

[2]把一塊溫度為-5K冰塊放到杯中,冰從水中吸熱,溫度升高,部分水會凝固放熱,冰會變

多,過一會,冰與水的溫度相同,此時是冰水混合物,并且室溫為0。口所以冰水混合物的

溫度為0℃o

17.向陽增大面積

口]為了使洗后的衣服干得快,應該把衣服抖開增大水的表面積、把衣服掛到通風口加快水

表面空氣的流速、把衣服掛在向陽處提高水的溫度來加快水蒸發。

[2]將糧食攤開,增大水的表面積,來加快水的蒸發。

18.吸熔化凝固

[1]⑵鐵礦石變為鐵水,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發生的物態變化為熔化,該過程需要吸收熱

量。

[3]將鐵水澆到鑄型腔中變為固態的鐵塊,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物態變化為凝固。

19.液化凝華熔化

口]⑵[3]大氣中水蒸氣遇冷溫度降低,由氣態變成液態小水珠,屬于液化,或由氣態變成固

體小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