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_第1頁
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_第2頁
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_第3頁
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_第4頁
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13頁編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檢測試題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A.薩拉熱窩事件B.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C.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D.巴爾干半島成為“火藥桶”2.三國同盟的核心國家是()A.奧匈帝國B.意大利C.德國D.俄國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是()A.馬恩河戰役B.凡爾登戰役C.索姆河戰役D.日德蘭海戰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A.民族解放戰爭B.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C.殖民主義戰爭D.正義的自衛戰爭5.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時間是()A.1917年3月B.1917年11月C.1918年3月D.1918年11月6.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A.巴黎公社B.蘇俄C.蘇聯D.中國7.新經濟政策開始實施的時間是()A.1918年B.1921年C.1925年D.1928年8.蘇聯成立的時間是()A.1917年B.1922年C.1924年D.1928年9.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是()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10.《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內容是()A.德國邊界問題B.軍備問題C.殖民地問題D.賠款問題11.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A.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B.與英國同等的海軍軍備力量C.獨霸中國的目的D.與日本同等的在中國的利益12.一戰后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A.章西女王B.甘地C.尼赫魯D.真納13.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性質是()A.資產階級革命B.無產階級革命C.民族解放運動D.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4.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秩序的是()A.《凡爾賽和約》B.《九國公約》C.《四國條約》D.《五國條約》15.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重點是()A.輕工業B.重工業C.農業D.商業二、材料分析題(共30分)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戰前夕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與殖民地占有情況”|國家|英|法|德|美||||||||1913年工業產量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積位次|1|2|4|5|材料二:“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1)根據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6分)(2)材料二反映了德國的什么要求?這對國際關系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毛澤東(1)俄國十月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發生的?(6分)(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材料三:“《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3)《凡爾賽和約》關于殖民地問題的規定反映了什么實質?(6分)三、簡答題(共25分)1.簡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5分)2.分析新經濟政策的內容、特點及意義。(10分)參考答案及簡析一、選擇題1.B簡析: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薩拉熱窩事件是一戰的導火線;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加劇了緊張局勢;巴爾干半島成為“火藥桶”是矛盾的集中體現,但不是根本原因。2.C簡析:三國同盟的核心國家是德國。德國在當時經濟實力較強,企圖通過同盟來爭奪世界霸權,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德國。俄國是三國協約成員。3.B簡析:凡爾登戰役被稱為“絞肉機”,雙方傷亡慘重,戰爭極其慘烈。馬恩河戰役是一戰中的重要戰役,打破了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索姆河戰役規模浩大;日德蘭海戰是英德海軍之間的大戰。4.B簡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交戰雙方都是為了爭奪殖民地、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不是民族解放戰爭、殖民主義戰爭或正義的自衛戰爭。5.B簡析: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1917年3月是俄國二月革命時間。6.B簡析: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蘇俄,它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蘇聯是1922年由多個蘇維埃共和國組成;中國社會主義政權建立較晚。7.B簡析:新經濟政策開始實施于1921年,是列寧根據蘇俄國情進行的政策調整。1918年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25年新經濟政策已實施一段時間;1928年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8.B簡析:蘇聯成立于1922年,由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1917年是俄國十月革命時間;1924年列寧逝世;1928年蘇聯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9.B簡析:巴黎和會召開于1919年,主要是戰勝國對戰敗國進行處置并重新瓜分世界。1918年一戰剛結束;1920年和1921年分別有其他國際會議或事件發生。10.C簡析:《凡爾賽和約》中殖民地問題最能體現分贓性質,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國瓜分,是戰勝國對殖民地的重新分配。德國邊界問題、軍備問題、賠款問題雖也是和約內容,但分贓性質不如殖民地問題突出。11.A簡析: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美國未達到與英國同等的海軍軍備力量;不是獨霸中國;與日本在華利益有了新的平衡但不是同等利益。12.B簡析:一戰后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甘地。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義領導者;尼赫魯和真納在印度獨立運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者。13.D簡析: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它既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又進行國內政治經濟改革,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不是單純的資產階級革命或無產階級革命或民族解放運動。14.A簡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凡爾賽和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秩序。《九國公約》主要調整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四國條約》和《五國條約》是華盛頓會議的部分成果,主要涉及海軍軍備等方面。15.B簡析: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重點是重工業,目的是迅速增強蘇聯的工業實力,以應對國內外的壓力和挑戰。不是輕工業、農業或商業。二、材料分析題1.(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德國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工業產量位居前列,但殖民地面積相對較少,而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卻占有大量殖民地。這種不平衡導致新興國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2)要求: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獲取更多“陽光下的地盤”。影響:加劇了德國與老牌殖民帝國如英國、法國之間的矛盾,促使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更加緊張,加速了戰爭的爆發。同時也使國際關系更加復雜和不穩定,歐洲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將世界推向戰爭的邊緣。2.(1)背景:①經濟上:俄國資本主義有一定發展,但仍相對落后,且經濟發展受到封建農奴制殘余的嚴重阻礙,一戰前已面臨諸多經濟問題,一戰期間俄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生活困苦。②政治上:沙皇專制統治腐朽,階級矛盾尖銳,在一戰的壓力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革命形勢日益成熟。③思想上: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得到傳播,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有了一定的階級覺悟和革命意識,為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和階級基礎。(2)影響:①思想上: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觀察國家命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如李大釗等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積極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啟發了中國人民的覺悟。②革命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借鑒俄國十月革命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進行了一系列城市武裝起義等嘗試,雖然經歷了挫折,但也為后來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積累了經驗。③社會變革上:十月革命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信心,推動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和發展,如五四運動的爆發就受到十月革命的影響,中國人民開始更加堅決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3)實質:反映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強盜本質。戰勝國無視殖民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將戰敗國德國的殖民地進行瓜分,是為了滿足自身對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的需求,進一步鞏固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殖民統治和經濟霸權,充分暴露了巴黎和會的帝國主義分贓性質。三、簡答題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①對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戰爭導致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喪生,無數家庭破裂,許多城市和鄉村被摧毀,如凡爾登戰役等慘烈戰斗使雙方傷亡慘重,給人類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也引發了人們對戰爭的深刻反思,戰后興起了和平主義思潮。②對世界格局: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傳統歐洲強國如英國、法國雖為戰勝國,但實力大損,而美國、日本等國經濟實力相對增強,世界經濟中心開始由歐洲向美國轉移。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際關系進入新的調整階段,如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來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③對經濟:戰爭破壞了各國經濟,許多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戰后需要長時間恢復和重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軍事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使一些新技術如飛機、汽車等在戰后得到更廣泛應用和發展,推動了科技進步與工業生產方式的變革,為戰后經濟的現代化轉型奠定了一定基礎。④對社會文化:戰爭引發了社會動蕩,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一些國家出現了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在文化方面,戰爭促使人們對傳統價值觀和文化觀念進行重新審視,現代主義文化思潮興起,文學、藝術等領域出現了新的流派和表現形式,反映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懼、迷茫以及對新的精神寄托的探索。2.新經濟政策的內容:①農業方面:以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在納稅后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糧食,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②工業方面: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將一些企業租讓或租借給外國資本家或私人經營,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③商業方面:允許自由貿易,恢復商品貨幣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活躍了市場。特點:是在無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和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來發展經濟,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和發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