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5三大改造練習題一、選擇題1.(2021·湖南·長沙市雨花區石燕湖中學八年級期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大改造”的實質是(
)A.社會主義工業化 B.對生產資料私有制實行變革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 D.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2.(2021·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學八年級期中)常德市某地有一個社區叫作“豆腐社”。當地人說,這是當年按國家政策,將從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業者組織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產合作社”而得名。這一名稱最早可能出現在A.土地革命時期 B.三大改造時期 C.抗美援朝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3.(2021·湖南·桂陽縣展輝學校八年級期中)中國是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的標志是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C.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4.(2021·湖南·長沙市雨花區石燕湖中學八年級期中)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他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一“基本國情”開始于()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5.(2021·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學八年級期中)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科的基本要求之一。請對以下推論進行判斷史實結論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的道路A.史實錯誤,結論正確 B.史實正確,結論錯誤C.史實和結論都正確 D.史實和結論都錯誤6.(2021·湖南永州·八年級期中)某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景,上海市東亞面粉廠的孫老板親率員工敲鑼打鼓地向上海市領導報喜:東亞面粉廠接受公私合營。據此推測當時我國正在進行(
)A.社會主義改造 B.土地改革 C.一五計劃 D.抗美援朝7.(2021·湖南張家界·八年級期中)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C.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2021·湖南株洲·八年級期中)下表反映了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成分的比較,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是項目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私有制經濟國民收入92.9%7.1%工業總產值100%商品零售額95.8%4.2%A.三大改造的完成 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9.(2021·湖南張家界·八年級期中)始創于清康熙八年、久負盛名的中醫藥企業同仁堂,在歷經近300年的風雨歷程后,掌門人樂氏響應中共號召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承包責任制 B.私有化 C.公私合營 D.中外合資10.(2021·湖南張家界·八年級期中)“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轉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過渡的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則是史無前例的?!睂崿F了“和平過渡”,被稱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創舉”的是(
)A.實行股份制 B.廉價收購 C.贖買政策 D.無償沒收11.(2021·湖南省岳陽開發區長嶺中學八年級期中)1949-1956年我國農村經濟形態變化的基本趨勢是A.封建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C.農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D.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業合作公社→社會主義公有制12.(2021·湖南·郴州市第五中學八年級期中)1956年1月,毛澤東在某次會議上說:“在我國的條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為社會主義所有制。過去幾個月來社會主義改造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意料。”這表明A.土地改革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 B.贖買政策加速了社會主義改造C.新中國贏得了相對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 D.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3.(2021·湖南省岳陽開發區長嶺中學八年級期中)把握歷史階段特征有助于學好歷史。下表反映了中國近現代史四個時期階段特征的主題詞,其中1949-1956年處應該填寫(
)1894—1912年: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7—1936年:十年對峙,漸趨合作1949-1956:?1978至今:改革開放,堅定不移A.七七事變,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瀾C.國共對峙,走向抗日 D.民族獨立,獲得新生14.(2021·湖南永州·八年級期中)1953-1956年我國所進行的三大改造是指改造(
)①農業
②工業
③資本主義工商業
④手工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5.(2021·湖南·桂陽縣展輝學校八年級期中)我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采取的方式是A.人民公社 B.公私合營C.包產到戶 D.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16.(2021·湖南·江永縣第二中學八年級期中)思維導圖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圖所示的板書設計,其標題應為A.穩定物價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國有企業改革 D.三大改造17.(2021·湖南常德·八年級期中)1956年發生了天津盛錫福帽廠掛牌儀式以及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的事件。它反映了當時我國進行的A.土地改革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 C.“大躍進”運動 D.全行業公私合營二、綜合題18.(2021·湖南·張家界市民族中學八年級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歷史的耳畔,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那排山倒海般的回響,是中國滄桑巨變的回響。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洪亮的聲音,全世界都聽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材料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誰?請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具有怎樣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材料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據句容縣志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句容出現的第一個參軍高潮是在1950-1953年三年中共計有4195名愛國青年應征入伍。(2)請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習歷史知識指出句容縣出現“第一個參軍高潮”的原因?材料二中“打敗美帝野心狼”的標志是什么?這場戰爭的勝利有什么歷史意義?材料三
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現在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獎⑸倨妗对谥袊伯a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3)材料三中“改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個極其復雜和困難的歷史任務”是通過什么事件來完成的?在此過程中創造性地實行了什么政策?對這一事件應如何評價?參考答案:1.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三大改造”的實質是對生產資料私有制實行變革,B項符合題意;A項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C項是三大改造的內容;D項是一五計劃發展的重要部門。由此可知ACD三項都不是“三大改造”的實質。故選B。2.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業、手工業進行改造,實行農業合作化、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D【解析】1956年底,我國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符合題意;ABC三項的事件不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的標志,不符合題意;故選D。4.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選項C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改革開放的開端;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5.B【解析】依據課本所學,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的道路。所以本題史實正確,結論錯誤,故選B項。6.A【解析】依據題干“東亞面粉廠接受公私合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社會主義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當時我國通過公私合營,有步驟地和平贖買的辦法,使資本家私有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故A符合題意。土地改革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故B不符合題意。一五計劃是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實現工業化,故C不符合題意??姑涝欠磳γ赖蹏髁x的侵略,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本題的解答關鍵在于把握公私合營這一概念。公私合營是中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所采取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大體上經過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兩個階段。公私合營,即是在私營企業中增加公股,國家派駐干部(公方代表)負責企業的經營管理。由此使資本家私有制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公有制。7.D【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故選D。8.A【解析】根據題干中的時間“1956年”及表格中“數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因此公有制經濟比重較大。所以本題正確的選項是A。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因此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9.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企業的公私合營,公私雙方共同經營企業,1956年初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黨對民族資本家采取團結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同仁堂”就是實行的公私合營的方式,C項符合題意;A項承包責任制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項三大改造完成實行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排除;D項中外合資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故選C。10.C【解析】據材料“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轉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過渡的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則是史無前例的。”并結合所學可知,三大改造中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贖買”政策,實現了“和平過渡”,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轉變”,而股份制是企業組織形式,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采用這樣一種和平過渡的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B項不符題意,排除B項;D項說法違背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11.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土地仍是地主階級所有制;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我國的土地制度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變為農民土地所有制;到1956年底,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由農民土地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因此,1949-1956年我國農村經濟形態變化的基本趨勢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故選B項;ACD項趨勢排列錯誤,排除ACD項。故選B項。12.B【解析】根據材料“1956年1月”“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為社會主義所有制”“過去幾個月來社會主義改造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意料”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過程中,國家創新出和平的贖買政策,加速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B項正確;土地改革在1952年底已經完成,排除A項;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新中國贏得了相對穩定和平的國際環境,排除C項;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使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13.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49年新中國成立,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向社會主義過渡,1949-1956年的階段特征是民族獨立,獲得新生,故D符合題意;七七事變,指1937年的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抗日烽火1931年開始;故A不符合題意;星星之火,力挽狂瀾指1931年,中華蘇維埃成立,定都瑞金,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發表抗日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故B不符合題意;國共對峙,走向抗日指1927年---1936年國共對峙階段;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14.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被稱為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是三大改造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C。15.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因此本題正確的選項是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三大改造。國家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合作化,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營。16.D【解析】根據材料“私有制、公有制”“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走合作社道路、公私合營”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3-1956年期間,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使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因此材料內容體現了我國三大改造,D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內容體現了我國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的三大改造,與穩定物價沒有直接關系,排除A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國有企業改革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內容,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17.D【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為全行業公私合營,故D正確;土地改革完成于1952年,時間與題意不符,故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工商業,不是農業,故B錯誤;“大躍進”運動在1958年,時間與題意不符,故C錯誤。綜上答案D。18.(1)開國大典(新中國的成立)。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和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2)原因:抗美援朝戰爭;標志:1953年,美國被迫簽訂停戰協定。意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三大改造。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評價:(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