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光纖接入網
光纖接入網概述EPON技術GPON技術4.1光纖接入網概述
光纖接入網(OpticalAccessNetwork,OAN),是指采用光纖傳輸技術的接入網,泛指本地交換機或遠端模塊與用戶之間采用光纖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纖通信的系統。
通常,OAN是指采用基帶數字傳輸技術,并以傳輸雙向交互式業務為目的的接入傳輸系統,應能以數字或模擬技術升級傳輸帶寬廣播式業務和交互式業務。
光纖接入網示意圖
4.1.2分類光纖接入技術在早期采用的接入方式是有源接入,簡稱有源光網絡(ActiveOpticalNetwork,AON),如SDH同步數字體系、光纖以太網接入技術等。隨著寬帶用戶的大規模發展,傳統的AON技術已經無法適應需求,而且其設計、施工、維護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又發展出了新一代的無源光網絡(PassiveOpticalNetwork,PON)技術。FTTx通常是根據光纖到達用戶側的不同位置來進行劃分的,常見的FTTx模式如下。(1)FTTN:FiberToTheNode,光纖到節點。(2)FTTCab:FiberToTheCabinet,光纖到交接箱。(3)FTTC:FiberToTheCurb,光纖到路邊。(4)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纖到樓。(5)FTTP:FiberToThePremise,光纖到用戶駐地。(6)FTTH: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7)FTTO:FiberToTheOffice,光纖到辦公室。
4.1.3拓撲結構光纖接入網采用的基本拓撲結構有星狀、樹狀、總線狀、鏈狀和環狀結構等。無源光網絡與有源光網絡常用的拓撲結構有所不同1.無源光網絡的拓撲結構無源光網絡一般采用星狀、樹狀和總線狀結構。1)星狀結構星狀結構包括單星狀結構和雙星狀結構。(1)單星狀結構是指用戶端的每個ONU分別通過一根或一對光纖與光線路終端(OLT)相連,形成以OLT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星狀連接結構在采用此結構時,光纖連接中不使用光分路器,不存在由分路器引入的光信號衰減,網絡覆蓋的范圍大;線路中沒有有源電子設備,是一個純無源網絡,線路維護簡單;采用相互獨立的光纖信道,ONU之間互不影響且保密性能好,易于升級;光纜需求量大,光纖和光源無法共享,所以成本較高。(2)雙星狀結構是單星狀結構的改進結構,多個ONU均連接到無源光分路器OBD(以下簡稱光分路器),然后通過一根或一對光纖再與OLT相連。雙星狀結構適合網徑更大的范圍,而且具有維護費用低、易于擴容升級、業務變化靈活等優點,是目前采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拓撲結構。2)樹狀結構樹狀結構是對星狀結構的擴展。連接OLT的第一個光分路器將光分成N路,下一級連接第二個光分路器或直接連接ONU,最后一級的光分路器連接N個ONU。樹狀結構的特點是:線路維護容易;不存在雷電及電磁干擾,可靠性高;由于OLT的一個光源給所有ONU提供光功率,光源的功率有限,這限制了所連接ONU的數量及光信號的傳輸距離。3)總線狀結構總線狀
結構適用于沿街道、公路狀分布的用戶環境,通常采用非均勻分光的光分路器沿線狀排列。光分路器從光總線中分出OLT傳輸的光信號,將每個ONU傳出的光信號插入光總線。在該結構中,非均勻的光分路器只給光總線引入少量的損耗,并且只從光總線中分出少量的光功率;由于光纖線路存在損耗,使在靠近OLT和遠離OLT處接收到的光信號強度有較大差別,因此,對ONU中光接收機的動態范圍要求較高。2.有源光網絡的拓撲結構有源光網絡一般采用雙星狀、鏈狀和環狀結構。1)雙星狀結構3)環狀結構2)鏈狀結構1)雙星狀結構這種結構引入了遠端節點RN/RT,它既繼承了星狀結構的一些特點(如與原有網絡和管道的兼容性、保密性、故障定位容易、用戶設備較簡單等),又通過向新設的RN/RT分配一些復用功能(有時還附加一些有限的交換功能)來減少饋線光纖的數量,從而克服星狀結構成本高的缺點。由于饋線段最長,多個用戶共享可使系統成本大大降低,因此雙星狀結構是一種經濟的、演進的網絡結構,很適合傳輸距離較遠、用戶密度較高的企事業用戶區和居民住宅用戶區。
2)鏈狀結構將涉及通信的所有點串聯起來并使首末兩個點開放,就形成了鏈狀結構,如圖4-7所示。遠端節點RN可以采用SDH分插復用器(ADM),ADM十分靈活,可以開展上行、下行低速業務,可以節省光纖并簡化設備(ADM兼有ONU的功能)。這種結構與星狀結構正好相反,其全部傳輸設備可以被用戶共享,因此,需要總線帶寬足夠高,可以傳輸雙向的低速通信業務及分配型業務。3)環狀結構環狀結構是指所有節點公用一條光纖鏈路,光纖鏈路首尾相接組成封閉回路的網絡結構。這種結構的突出優點是可實現自愈,即無須外界干預,網絡可在較短的時間內自動從失效故障中恢復所傳業務;其缺點是單環所掛的用戶數量有限。4.1.4傳輸技術光纖接入網是一種共享介質的點到多點的網絡結構。在OAN(光纖接入網)中,OLT和ONU之間的傳輸分為上行與下行兩個方向,信號從OLT到ONU稱為“下行”,從ONU到OLT稱為“上行”。OAN的傳輸技術需要確保OLT與多個ONU之間上行、下行信號的正確傳輸,其中最關鍵的是解決上行信道的使用問題。下行通信時,OLT采用廣播通信方式。OLT先將要送至各ONU的信號時分復用成時隙流,然后送至饋線光纖,經光分路器進行功率分路后,再廣播至各個ONU。各ONU在規定時隙接收自己的信息。上行通信時,由于多個ONU共享一根光纖傳輸,而每個ONU發送信號是突發的,因此,為了避免上行信號發生碰撞,需要某種信道分配策略,保證任意時刻只有一個ONU發送信號,各ONU之間輪流發送,以實現傳輸信道的共享。在OAN中,通常采用的復用技術包括:
空分復用(SpaceDivisionMultiplexing,SDM)。
時分復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TDM)。
波分復用(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WDM)。1.空分復用SDM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在上行、下行雙向通信過程中各使用一根光纖,兩個方向的通信單獨進行,互不影響。SDM由于使用了兩根獨立的光纖,因此性能最佳,設計最簡單。但是,由于光傳輸設備和線纜是雙倍的,因此成本很高。2.時分復用TDM技術是在同一光載波波長上把時間分成周期性的幀,每個幀再分成若干時隙,然后根據一定的時隙分配原則,給每個ONU分配一個固定的時隙,規定每個ONU在每幀內只能在所分配的固定時隙內向OLT上傳數據。由于OAN中每個ONU到OLT的距離不等,因此傳輸時延不同,到達OLT的相位也不同。為防止在光分路器中發生碰撞,要求OLT必須具有完善的測距技術,測定它與各ONU的相對距離,以實現發送的定時調整,保證頻率同步。同時,還要求OLT必須實現快速的同步技術和快速、動態的門限判決技術。這樣,在滿足定時和同步的條件下,OLT可以在各個時隙中有條不紊地接收各ONU的信號。3.波分復用把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復用到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每個波長作為一個獨立的通道傳輸一種預定波長的光信號的方式稱為波分復用。它實質上是在光纖上進行光的頻分復用,即用不同的光載波傳輸不同的信息,只不過光波通常采用波長而不是頻率來描述、檢測與控制的。波分復用可細分為WDM和DWDM。WDM是對不同窗口的光波進行復用,DWDM是對同一窗口的多個光波復用。根據波分復用的原理,不同波長的信號只要相隔一定間隔,就可以共享同一根光纖傳輸而彼此互不干擾。因此,WDM技術分別將各個ONU的上行傳輸信號調制為不同波長的信號,送至OBD并耦合進饋線光纖,就可以實現上行傳輸。在OLT處再利用WDM器件分出屬于各個ONU的光信號,最后再通過光電檢測器(PD)解調出電信號。WDM技術的特點(1)可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增大光纖的傳輸容量。(2)在單根光纖上實現雙向傳輸,減小線路投資。(3)降低了對器件的超高速要求。(4)由于波分復用通道具有數據格式的透明性,因此能方便地進行網絡擴容,引入寬帶新業務。(5)對激光二極管要求高,因為WDM要求每個ONU都在指定波長上發射。(6)OLT設備復雜,成本高,因為每個波長都需要光發射器和檢測器。4.1.5應用類型按照光纖接入網的參考配置,根據ONU設置位置的不同,光纖接入網可分為不同的應用類型,主要包括光纖到路邊(FTTC)、光纖到樓(FTTB)、光纖到戶(FTTH)和光纖到辦公室(FTTO)等。圖4-11所示為光纖接入網的3種不同的應用類型。1.FTTC在FTTC結構中,ONU設置在路邊的入孔或電線桿上的分線盒處(DP)。從ONU到各用戶之間的部分仍用銅雙絞線。若要傳輸寬帶圖像業務,則除距離很短的情況外,這一部分可能會用到同軸電纜。FTTC結構主要適用于點到點或點到多點的樹狀拓撲結構,用戶為居民住宅用戶和小型企事業用戶。2.FTTBFTTB也可以視為FTTC的一種變型,不同之處在于將ONU直接放在樓內,再經多對銅雙絞線將業務分別傳輸給各個用戶。FTTB是一種點到多點結構,通常不用于點到點結構的情況。FTTB的光纖化進程比FTTC更快,光纖已敷設到樓,因為其更適合高密度用戶區,也更接近長遠發展目標。3.FTTH和FTTO在FTTC結構中,若將設置在路邊的ONU換成無源光分路器,然后將ONU移到用戶房間內,則構成FTTH結構。若將ONU放置在大型企事業用戶的大樓終端設備處,并能提供一定范圍的靈活業務,則構成FTTO結構。FTTO結構主要用于大型企事業用戶,業務量需求大,因而結構上適合點到點結構或環形結構;而FTTH結構用于居民住宅用戶,業務量需求很小,因而經濟的結構是點到多點結構。
4.2EPON技術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以太網無源光網絡)是以太網技術和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的結合,為了提高以太網在“最后一公里”中的應用,IEEEEFM工作組于2000年開始制定802.3ah標準,其中包括EPON和P2P光纖以太網兩種技術,定義了速率為1000Mbit/s、傳輸距離為10km和速率為1000Mbit/s、傳輸距離為20km的兩種點到點單纖雙向光以太網系統。EPON網絡結構示意圖4.2.2EPON的網絡結構EPON是一個點到多點結構的光纖接入網,建立在APON的標準G.983上。它利用PON的拓撲結構實現以太網的接入,在PON上傳輸Ethernet幀,為用戶提供可靠的數據、語音、視頻等多種業務。EPON一般采用雙星狀或樹狀結構,其網絡結構示意圖如圖4-12所示。EPON包括無源網絡設備和有源網絡設備。
無源網絡設備指的是光分配網絡(ODN),包括光纖、無源光分路器連接器和光纖接頭等。它一般放置于局外,稱為局外設備。
有源網絡設備包括無線路終端(OLT)、光網絡單元(ONU)和設備管理系統(EMS)。EPON中較復雜的功能主要集中于OLT,而ONU的功能較簡單,這主要是為了盡量降低用戶端設備的成本。4.2.3EPON的傳輸原理EPON系統采用WDM技術,實現單纖雙向傳輸,上行波長為1310nm,下行波長為1490nm,EPON的單纖復用方式如圖4-13所示。EPON系統下行工作原理點對多點無源光網絡技術包括EPON、GPON、BPON等。BPON/APON由于技術比較復雜、成本較高、速率有限、IP業務映射效率低等原因,不宜再采用。EPON系統中信息的傳輸可以分為兩個方向:OLT至ONU方向稱為下行,ONU至OLT方向稱為上行。EPON系統的上行、下行數據傳輸采用不同的復用技術,下行方向采用廣播方式,OLT向ONU發送下行數據,每個ONU根據下行數據的標識信息LLID(LogicalLinkIdentifier,邏輯鏈路標識符)接收屬于自己的數據,丟棄其他用戶的數據。
EPON系統下行工作原理EPON系統上行EPON系統上行數據傳輸采用TDMA(TimeDivisionMultiplexingAccess,時分多址)方式,各個ONU上行數據分時發送,ONU只能在OLT規定的時間內發送數據,各ONU的發送時間與長度由OLT集中控制。上行傳輸方式的原則是:任意時刻只有一個ONU發送上行數據,系統才能正常工作,不同的ONU分配不同的時間片,輪流發送上行數據;每個ONU發送上行數據的時間片可以是動態的,時間片的大小和多少在宏觀上表現為帶寬的大小。EPON系統上行工作原理4.2.4EPON協議棧EPON協議棧結構如圖4-16所示。EPON的協議棧對應于OSI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其中數據鏈路層包含以下子層。EPON協議棧結構
4.2.5EPON的關鍵技術1.測距技術在EPON中,一個OLT可以接16~64個ONU,從ONU至OLT的距離有長有短,最短的可以是幾米,最長的可達20km。EPON采用TDMA方式接入技術,使每個ONU的上行數據在公用光纖中匯合后,插入指定的時隙,彼此間既不發生碰撞,間隔又不會太大。所以,OLT必須準確地知道數據在OLT和每個ONU之間傳輸的往返時間RTT(RoundTipTime),即OLT要不斷地對每個ONU與OLT的距離進行精確測定(測距),以便控制每個ONU發送上行數據的時刻。測距具體過程OLT發出測距信息,此信息經過OLT內的電子電路和光電轉換時延后,光信號進入光纖傳輸并產生時延后到達ONU,經過ONU內的光電轉換和電子電路時延后又發送光信號到光纖并再次產生時延,最后到達OLT,OLT把收到的傳輸時延信號和它發出去的信號的相位進行比較,從而獲得傳輸時延值。OLT以距離最遠的ONU的時延為基準,算出每個ONU的時延補償值Td并通知ONU。該ONU在收到OLT允許它發送信息的授權后,時延Td后再發送自己的信息,這樣各個ONU采用不同的Td調整自己的發送時刻,以便使所有ONU到達OLT的時間都相同。RTT=TDOWNSTREAM+TUPSTREAM=(t2-t0)–TWAIT=(t2-t0)-(t1-t0)=t2-t1測距原理示意圖2.動態帶寬分配動態帶寬分配(DBA)是EPON系統的主要優點。通過DBA,OLT可以對每個ONU的上行、下行帶寬進行動態管理,按照ONU的業務類型和帶寬需求,依據網絡帶寬使用狀態來靈活分配ONU的帶寬,試行按需分配,可以實現按流量和業務類型的管理,既可以保證相關業務的QoS,又可以方便用戶管理。EPON標準中沒有定義DBA的具體算法,具體的實現算法有多種,目前各芯片廠家都可以支持DBA算法,主要的DBA算法的衡量指標是算法效率和有效性。3.安全性及可靠性EPON系統可以對上行、下行數據進行加密,每個ONU可采用專用密鑰以保證其安全性,而且對密鑰可以定期更新。具體安全保障措施如下。
任意ONU只能接收發送給本ONU和端口的數據。
任意ONU端口不能看到其他ONU或其他端口的上行數據。
數據是否加密由ONU與OLT進行協商,密鑰的轉換同時進行。4.3.1GPON技術4.3.1GPON技術概述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無源光網絡)是由FSAN(FullServiceAccessNetwork,全業務接入網絡)組織推動并在ITU-T標準化的一種無源光網絡技術,在2001年發起指定的PON標準。相對于其他PON標準而言,GPON標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帶寬(下行速率約為2.5Gbit/s),上行速率、下行速率有對稱和不對稱兩種,其非對稱特性更能適應寬帶數據業務市場。與EPON直接采用以太網幀不同,GPON標準規定了一種特殊的封裝方法,即GEM(GPONEncapsulationMethod,GPON封裝方法)。GPON可以同時承載ATM信元和GEM幀,有很好的提供服務等級、支持QoS保證和全業務接入的能力。在承載GEM幀時,可以將TDM業務映射到GEM幀中,使用標準的8kHz幀能夠直接支持TDM業務。作為一種電信級的技術標準,GPON還規定了在接入網層面上的保護機制和完整的OAM功能。
4.3.2GPON的技術原理1.GPON突發傳輸技術與EPON一樣,GPON的上行信號也是突發信號。EPON為了接收突發信號,在各個突發包之間留了較大的物理層開銷,來實現突發信號的增益恢復及時鐘恢復;GPON則采用了不同的技術來實現對突發信號的接收。GPON通過控制管理層面上的信令,在ONU啟動初始化時調整ONU發射機的功率,使ONU信號到達OLT時幅度變化不會太大,這樣有利于信號的快速接收和恢復。ONU的發射機功率一般可以分為三類:最大功率、最大功率的1/2、最大功率的1/4。經過這樣的調整,OLT的接收機動態范圍要比調整前至少提高6dB。GPON仍然使用物理層開銷,但是相對于EPON而言,功率調整的機制使其物理層開銷要少得多。2.GPON的幀結構GPON系統采用125μs長度的幀結構,用于更好地適配TDM業務,繼續沿用APON中PLOAM信元的概念傳輸OAM信息,并加以補充豐富。幀的凈負荷中分ATM信元段和GEM(GPONMethod)通用幀段,可以實現綜合業務的接入。1)GPON下行幀結構GPON下行幀周期為125μs,若下行速率為2.488Gbit/s,則下行幀的長度為38
880字節,對于1.244Gbit/s的上行速率,上行幀的長度為19
440字節,以保證整個系統的定時關系。GPON下行幀包括下行物理層控制塊(PhysicalControlBlockdownstream,PCBd)和載荷部分(Payload)兩部分。PCBd用于提供幀同步、定時及動態帶寬分配等OAM功能。Payload用于透明承載ATM信元或GEM幀。PCBd模塊的組成
(1)Psync(Physicalsynchronization,物理層同步):長度為4B,用于ONU與OLT同步。(2)Ident:用于指示超幀,其值為0時指示一個超幀的開始。(3)PLOAMd(PLOAMdown-stream):長度為13B,用于承載下行PLOAM信息。(4)BIP:長度為1B,比特間插奇偶校驗8比特碼,用于誤碼檢測。(5)Plend(PayloadLengthdownstream):長度為4B,用于說明USBWMap域的長度及載荷中ATM信元的數目,為了增強容錯性,Plend出現兩次。(6)USBWMap:域長度為N×9B,用于上行帶寬分配。帶寬分配的控制對象是T-CONT,一個ONU可分配多個T-CONT,每個T-CONT可包含多個具有相同QoS要求的VPI/VCI(用來識別ATM業務流)或PortID(用來識別GEM業務流),這是GPON動態帶寬分配技術中引入的概念,提高了動態帶寬分配的效率。2)GPON上行幀結構GPON上行幀周期為125μs,幀格式的組織由下行幀中的USBWMap字段確定。
(1)PLOu(PhysicalLayerOverheadupstream,上行物理層開銷):包含前導碼、定界符、BIP、PLOAMu指示及FEC指示,其長度在OLT初始化ONU時設置。ONU在占據上行信道后首先發送PLOu單元,以使OLT能夠快速同步,并正確接收ONU的數據。(2)PLSu:長度為120B,為功率測量序列,用于調整光功率。(3)PLOAMu(PLOAMupstream):長度為13B,用于承載上行PLOAM信息,包含ONUID、MessageID、Message及CRC。(4)DBRu:長度為2B,包含DBA域及CRC域,用于申請上行帶寬。(5)Playload:用于填充ATM信元或GEM幀。
4.3.3GPON的關鍵技術1.GPON的上行、下行工作方式GPON的工作原理與EPON一樣,只是幀結構不同。GPON系統要求OLT和ONU之間的光傳輸系統使用符合ITU-TG.652標準的單模光纖,上行、下行一般采用波分復用技術實現單纖雙向的上行、下行傳輸,上行使用波長范圍為1260~1360nm(標稱波長為1310nm),下行使用波長范圍為1480~1560nm(標稱波長為1550nm),實現CATV業務的承載。GPON下行采用廣播方式:GPON的下行幀長為固定的125μs,下行采用廣播方式,所有ONU都能收到相同的數據,通過ONUID來區分屬于各自的數據。GPON上行采用TDMA方式:GPON的上行通過TDMA(時分復用)的方式傳輸數據,上行信道被分成不同的時隙,根據下行幀的USBWMap(UpstreamBandwidthMap,上行帶寬映射)字段來給每個ONU分配上行時隙,這樣所有ONU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秩序發送自己的數據,不會為了爭搶時隙而發生數據沖突。2.GPON的復用結構GPON提供兩種復用機制:一種基于異步傳遞模式(ATM);另一種基于GEM。下面重點介紹基于GEM的復用機制。GEM是GPON的一種新的數據封裝方法,可以封裝任何一種業務。GEM幀由5字節的幀頭(Header)和可變長度的凈荷(Payload)組成。與ATM相同,GEM也提供面向連接的通信,但GEM的封裝效率更高。GPON的復用結構GEM幀GPON提供兩種復用機制:一種基于異步傳遞模式(ATM);另一種基于GEM。3.GPONDBA技術DBA(DynamicallyBandwidthAssignment,動態帶寬分配)技術是一種能在微秒或毫秒級的時間間隔內完成對上行帶寬動態分配的技術。DBA技術可以提高PON端口的上行線路帶寬利用率,在PON口上增加更多的用戶,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大帶寬的服務,特別是那些帶寬突變比較大的業務。4.3.4GPON與EPON的比較EPON和GPON技術在運營商構建的光纖接入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EPON和GPON都是在A/BPON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著共同的技術起源。ITU和IEEE兩個標準組織定位的不同導致GPON和EPON在技術理念上存在較大差異。比較項目GPON(ITU-TG.984)EPON(IEEE802.3ah)TDM支持能力TDMoverATM/TDMoverPacketTDMoverEthernet下行速率(Mbit/s)25001250上行速率(Mbit/s)12501250分路比(分光比)64~12832~64最大傳輸距離(km)6020網絡保護50ms主干光纖保護倒換未規定運營、維護
OMCI必選,對ONT進行全套FCAPS(故障、配置、計費、性能、安全性)管理OAM可選且最低限度地支持:ONT的故障指示、環回合鏈路監測光纖線路檢測OLSG.984.2無GPON和EPON技術相關指標比較4.3.510GEPON和WDM-PON10GEPON的標準在2009年9月被頒布,并取得了快速發展。10GEPON作為率先成熟的下一代PON技術,符合網絡發展趨勢,具備大帶寬、大分光比,以及與EPON可兼容組網、網管統一、平滑升級等優勢。10GEPON利用現有網絡直接提速10倍,且與國內電信運營商的帶寬規劃完美匹配,支撐國內電信運營商中遠期規劃目標的實現,支撐運營商在IDC業務、政企客戶業務、家庭客戶的持續拓展。10GEPON的標準為IEEE802.3av,10GEPON的標準制定從2006年開始,于2009年9月正式頒布標準。目前,10GEPON的標準制定進程較快,已經確定了主要的技術細節。現階段10GEPON已經有不少應用,據初步統計,全球現網部署的10GEPON已經超過25萬線的規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我國。到目前為止,中國電信已經進行了三次10GEPON的性能測試,10GEPON設備已成熟,互通性已具備,可以在FTTB應用場景下開始商用,并且用戶MDU成本僅提高了5%~20%,帶寬提高了10倍,每兆帶寬成本大幅下降。10GEPON核心競爭優勢(1)10GEPON帶寬提升10倍,綜合成本增加不到1/10。在現有的FTTB模式下,采用10GEPON主要是因為10GEPON具有大分光比、大容量、大帶寬的特點,這使得帶寬提升至原來的10倍,且設備成本只比EPON多20%~30%。最后綜合起來的成本增加不到10%。(2)10GEPON支持1:256分光比,滿足FTTB向FTTH的平滑演進需求。(3)能夠支持長距離覆蓋,10GEPON可以達到OLT向匯聚型發展的目標。它能夠提供更大功率運算和更充足的光功率預算,另外10GEPON可以實現長距離覆蓋,因此它可使覆蓋半徑更廣,使OLT向匯聚型發展。(4)相對XGPON而言,10GEPON的產業鏈已經更加成熟,有利于其快速平穩地發展。芯片廠商推出了ASIC方案,各大設備商都推出了10GEPON的設備。2.WDM-PON現行的EPON和GPON標準都屬于TDM-PON,TDM-PON在速率超過10Gbit/s時,要想實現光的突發接收和發送,技術難度和成本都將大幅提高。為了解決這一難題,WDM-PON技術應運而生。WDM-PON采用波分技術,技術難度相對較小,成本相對較低,且WDM-PON具有眾多的技術優勢,比如可以進一步節約主干光纖和OSP費用,WDM-PON系統可以實現單纖32~40個波長,并可以進一步擴展至80個波長;WDM-PON系統對速率、業務完全透明,不需要任何封裝協議,各波長相互獨立工作;WDM-PON系統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同一PON口下的所有ONU物理隔離;在系統的維護上,WDM-PON系統可以避免OTDR由于高插入損耗對光纖線路測量等的限制,從而更易進行維護等。WDM-PON是一種采用波分復用技術、點對點的無源光網絡,即在同一根光纖中,雙向采用的波長數目大于3個,利用波分復用技術實現上行接入,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提供較大的工作帶寬,是光纖接入的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典型的WDM-PON系統由三部分組成:OLT、光波長分配網絡(OpticalWavelengthDistributionNetwork,OWDN)和ONU4.3.6GPON的應用GPON技術的定位是接入網,是一種寬帶光纖接入技術。GPON用一個流行的行業術語來說,就是實現FTTn的一種技術。GPON設備的市場定位實際上與運營商目前在接入層光纖化的具體進程有關。目前,運營商在接入層光纖化的基本策略都是相同的,即從接入網層面的饋線段、配線段到最終的引線段逐段逐步實現光纖化,最終的目標就是FTTH。GPON設備在FTTn的應用中
的優勢(1)專用的接入網技術規范,適用于接入網的應用環境:為終端用戶提供真正源模式的TDM服務和高質量的以太網接入服務。(2)無源光網技術:整個光分配網(ODN)沒有有源器件,可維護性好、可靠性高,可以大大降低接入網絡的維護成本。(3)組網靈活,可以在接入層面實現星狀、樹狀、總線狀、環狀等各種網絡拓撲結構。(4)具有實現全程雙向點對點的線路保護能力。(5)滿足了運營商對業務增長和拓撲結構變化的需求,相對于其他FTTn手段,性價比高。1.GPON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行業客戶投訴情況說明格式
- 2025年文化遺產保護培訓心得體會
- 人教版部編七年級歷史上冊-上學期課程設置調整
- 藝術展覽參觀團隊接待流程
- 校園招聘流程中的候選人體驗提升
- 2025年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鹽酸氨基葡萄糖市場運行態勢研究報告
- 2025年造紙市場調查報告
- 綠色生態農產品開發雜糧深加工項目投資可行性報告40
- 儲能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 《尋找消失的分數》期中考試分析班會課件
- 2024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GB/T 38942-2020壓力管道規范公用管道
- 家居建材全屋定制店面運營管理細則規定
- GB/T 27924-2011工業貨架規格尺寸與額定荷載
- 大班語言《他們看見了一只貓》課件
- 畢業論文-電力變壓器設計
- 消毒產品進貨檢查驗收制度
- 單叉固定式液壓升降臺設計
- 《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的普通合格證書、紡織品服裝類產
- GB∕T 40740-2021 堆焊工藝評定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