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YBZ 029-2024《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_第1頁
T-JYBZ 029-2024《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_第2頁
T-JYBZ 029-2024《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_第3頁
T-JYBZ 029-2024《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_第4頁
T-JYBZ 029-2024《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180

CCSY52

團體標準

T/JYBZ029—2024

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liquidcrystalinterconnectedwritingboard

2024-01-10發布2024-04-01實施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發布

T/JYBZ029—2024

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液晶互聯書寫板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檢測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

輸與貯存和安裝調試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級各類學校在普通教室、實驗室和其他專用教室中使用的液晶互聯書寫板。其他

教學活動和交流、記事、宣傳等使用的液晶互聯書寫板可參照使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

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4943.1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第1部分:安全要求

GB5080.7設備可靠性試驗恒定失效率假設下的失效率與平均無故障時間的驗證試驗方案

GB/T6749—1997漆膜顏色表示方法

GB9254.2—2021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電磁兼容第2部分:抗擾度要求

GB/T15608—2006中國顏色體系

GB/T17618信息技術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

GB/T17657—2022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方法

GB/T26125電子電氣產品六種限用物質(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測

GB28231書寫板安全衛生要求

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液晶互聯書寫板liquidcrystalinterconnectedwritingboard

以物理壓力作用于雙穩態液晶板面以產生書寫筆跡,與智能顯示終端連接后,能實現書寫筆跡的

同步傳輸,具備書寫內容的存儲、查詢、重現功能的書寫板。

3.2

1

T/JYBZ029—2024

智能顯示終端intelligentdisplayterminal

與液晶互聯書寫板連接,實現書寫筆跡顯示的多媒體終端設備,一般指交互式教學一體機。

4技術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使用環境

4.1.1.1液晶互聯書寫板應能在溫度為10℃~40℃、相對濕度不超過90%的室內環境中使用,避免

陽光下曝曬,避免淋水。

4.1.1.2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面光照度低于500lx時,宜配備外置光源。

4.1.2外觀

4.1.2.1整體端正、清潔、牢固。

4.1.2.2書寫面表面平整,沒有波紋、龜裂、針孔、斑痕及凹凸不平等缺陷,無明顯劃傷、氣泡、污

點等缺陷。

4.1.2.3拼接而成的液晶互聯書寫板,角框結合緊密,接縫的間隙應不大于0.5mm,接縫兩側的高

度差應不大于0.5mm,應無毛邊、毛刺、尖角。

4.1.2.4書寫面的顏色應均勻。

4.1.2.5所有用于液晶互聯書寫板正面的框架、配件、附件等都應具有保護層,保護層的顏色應與液

晶互聯書寫板有明顯區別,不產生眩光。

4.1.2.6液晶互聯書寫板板面、包角及其各類配件無劃傷、無嚴重色差。

4.1.3筆跡顏色

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筆跡應能顯示單色或多色。

4.1.4光澤度

書寫面的光澤度應在30光澤單位以下,不應產生眩光。

4.1.5結構要求

4.1.5.1液晶互聯書寫板的面板與襯板應粘合或壓實牢固,書寫面板平整度應不大于1.0mm/m。

4.1.5.2液晶互聯書寫板邊框應起到固定和保護書寫板面的作用,彎曲度不大于1.0mm/m。

4.4.1.3書寫面與外框正視面的高度差應不大于1.5mm。

4.1.5.4液晶互聯書寫板不應因潮濕而翹曲變形、發霉、生銹。

4.1.5.5安裝在液晶互聯書寫板上的配件、附件不應遮擋書寫面以及妨礙書寫。

4.1.5.6液晶互聯書寫板四角應為圓角,且徑向半徑不小于4mm,法向半徑不小于0.3mm。

4.1.5.7在不使用工具的條件下,書寫板部件、表面保護件及裝飾件均不能被拆除。

4.1.5.8液晶互聯書寫板正視結構示意圖見圖1。

2

T/JYBZ029—2024

2132

標引序號說明:

1——書寫面板;

2——邊框;

3——擦除按鍵。

圖1液晶互聯書寫板正視結構示意圖

4.2使用性能

4.2.1書寫性能

4.2.1.1液晶互聯書寫板宜使用專用書寫筆進行書寫,書寫壓力為2N~3N,書寫筆跡流暢、均

勻、清晰可見、無斷線,筆跡顯示無延遲。

4.2.1.2液晶互聯書寫板可書寫次數不低于100000次。

4.2.1.3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定位精度不大于1mm。

4.2.1.4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筆跡保存時間大于30d。

4.2.2可視距離

液晶互聯書寫板平視可視距離應不小于20m。

4.2.3側視可見角度

液晶互聯書寫板側視可見角度不應小于30°。

4.2.4擦除功能

4.2.4.1液晶互聯書寫板具備一鍵擦除和局部擦除功能,采用電池供電或外部電源供電。

4.2.4.2一鍵擦除時間不大于1.5s,擦除應無斷點、無死角等,擦除后應無明顯殘留痕跡。

4.2.4.3局部擦除時間不大于0.4s,擦除應無斷點、無死角等,擦除后應無明顯殘留痕跡,且非擦

除區域不受影響。

4.2.4.4液晶互聯書寫板可擦除次數不應少于100000次。

3

T/JYBZ029—2024

4.2.5視覺性能

液晶互聯書寫板應無頻閃、無背光,上膜不應產生眩光。

4.2.6平均無故障時間

液晶互聯書寫板平均無故障時間不少于15000h。

4.3數據互聯互動功能

液晶互聯書寫板與智能顯示終端之間可以進行數據傳輸,能實現書寫筆跡與智能顯示終端的互聯

互動,并且同步顯示或放大到智能顯示終端上,具備書寫內容的存儲、查詢、重現功能,且智能顯示

終端書寫筆跡還原度與液晶互聯書寫板一致。

4.4理化性能

4.4.1外框

外框宜采用鋼、鋁、塑料等材料,應安全堅固,所用金屬材料應通過中性鹽霧實驗。

4.4.2表面硬度

液晶互聯書寫板表面硬度應大于3H。

4.4.3耐腐蝕性

擦拭液晶互聯書寫板板面后,書寫板板面不應變色,無表皮脫落。

4.4.4抗紫外線

液晶互聯書寫板上膜應經過抗紫外線工藝處理,波長小于380nm的紫外線阻隔率不低于99.5%。

4.5安全性能

4.5.1外殼防護等級

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T4208—2017規定的IP40的要求。

4.5.2抗擾度

抗擾度應符合GB/T17618的規定。

4.5.3無線電騷擾限值

無線電騷擾限值應符合GB9254—2008中A級信息技術設備的要求。

4.5.4電氣安全

電氣安全應符合GB4943.1的要求。

4.5.5有害物質釋放量

4.5.5.1液晶互聯書寫板甲醛釋放限量應符合GB28231的要求。

4.5.5.2液晶互聯書寫板面板有害物質釋放量應符合GB26125的要求。

4

T/JYBZ029—2024

4.5.5.3液晶互聯書寫板內部電路有害物質釋放量應符合GB26125的要求。

4.5.6電磁輻射

在50Hz工頻電場下,液晶互聯書寫板的電場強度不超過5kV/m,磁感應強度不超過100μT。

4.6環境適應性能

液晶互聯書寫板應能在進行5.7規定的的環境適應性能試驗后,其外觀、使用性能符合4.1.2、4.2

的要求。

5試驗方法

5.1試驗環境

液晶互聯書寫板應在溫度為15℃~35℃、相對濕度25%~75%的室內環境中進行試驗(環境適應

性試驗除外),使用筆頭為直徑10mm的球形書寫筆在光照強度500lx環境下書寫,觀察者身高范圍

1.3m-1.8m,雙眼矯正視力不小于1.0。智能顯示終端安裝互聯軟件、剩余隨機存儲器容量>128

M、剩余硬盤容量>3G。

5.2基本要求

5.2.1外觀

5.2.1.1眼睛距液晶互聯書寫板0.5m進行檢查是否滿足4.1.2的要求。

5.2.1.2使用游標卡尺檢測接縫的間隙和接縫兩側的高度差。

5.2.2筆跡顏色

按GB/T15608規定使用中國顏色體系樣冊或孟賽爾顏色圖冊進行目視比色。將色卡分次放置在圖

2所示均勻分布的9點上,眼睛距樣品500mm,按照GB/T6749—1997條款6.2.1.1中有關測試程序測

試,測試結果按GB/T6749—1997中6.2.2的要求表示,應符合4.1.3條款的要求。測試點分布示意圖

見圖2。

5

T/JYBZ029—2024

123

456

789

圖2測試點分布示意圖

5.2.3光澤度

使用60°幾何角光澤度儀法進行測量。測量時在如圖2所示的1、3、5、7、9點分別測量,然后將

光澤度儀旋轉90°再重復測量一次,取兩次平均值,各點結果均應符合4.1.4條款的要求。

5.2.4結構要求

5.2.4.1使用水平尺和塞尺檢測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面板平整度。

5.2.4.2使用水平尺和塞尺檢測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面板彎曲度。

5.2.4.3使用游標卡尺檢測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面與外框正視面的高度差。

5.2.4.4使用R規檢測液晶互聯書寫板四角的半徑。

5.2.4.5目視和手感檢測4.1.5所述液晶互聯書寫板其余結構。

5.3使用性能

5.3.1書寫性能

5.3.1.1使用壓力傳感器檢測書寫壓力。

5.3.1.2在書寫面使用專用書寫筆縱橫畫9個50mm方格,1m處目測書寫筆跡流暢、均勻、清晰可

見、無斷線、無延遲、無眩暈現象。

5.3.1.3使用書寫測試工具在書寫面某一位置畫直徑為30cm的圓形,按下一鍵擦除按鈕進行擦除,1

m處目測應無殘留痕跡;書寫測試工具自動計數,書寫擦除5萬次。使用書寫測試工具在書寫面板上畫

直徑30cm的圓形,使用配套板擦進行局部擦除,1m處目測應無殘留痕跡;書寫測試工具自動計數,

書寫擦除5萬次。檢測完成后,書寫面板應無損傷。

5.3.1.4在液晶互聯書寫板書寫面上貼一個邊長為10mm的正方形標貼,使用專有書寫筆進行書寫

時,筆尖沿著正方形的四邊以不大于2mm/s的速度移動,使用精度測試軟件檢測正方形四邊每隔1mm

的測試點上收到不少于5個數據。

6

T/JYBZ029—2024

5.3.2可視距離與側視可見角度

液晶互聯書寫板在光照強度500lx環境下書寫5cm×5cm的字體E,退后20m,在測試點A、B、C

處分別目視檢測,如圖3所示。

1

30°

20m

24

3

標引序號說明:

1——書寫板;

2——測試點A;

3——測試點B;

4——測試點C。

圖3可視距離與側視可見角度測試示意圖

5.3.3擦除功能

5.3.3.1使用書寫測試工具在書寫面某一位置畫直徑為30cm的圓形,按下一鍵擦除按鈕進行擦除,1

m處目測應無殘留痕跡;書寫測試工具自動計數,書寫后擦除50000次。使用書寫測試工具在書寫面板

上畫直徑30cm的圓形,使用配套板擦進行局部擦除,1m處目測應無殘留痕跡;書寫測試工具自動計

數,書寫后擦除50000次。檢測完成后,一鍵擦除功能及局部擦除功能可正常使用。

5.3.3.2一鍵擦除時用幀率為200fps的攝像機拍攝液晶互聯書寫板,按下一鍵擦除按鍵與筆跡清除

時間差不大于1.5s。

5.3.3.3局部擦除時用幀率為200fps的攝像機拍攝液晶互聯書寫板,配套板擦擦除動作與筆跡清除

時間差不大于0.4s。

5.3.4視覺性能

防眩光按照光澤度檢測。

5.3.5平均無故障時間

平均無故障時間應按照GB5080.7的要求進行擦除功能檢測。

5.4數據互聯傳輸性能

7

T/JYBZ029—2024

5.4.1傳輸功能

液晶互聯書寫板與智能顯示終端連接,使用專用書寫筆在液晶互聯書寫板板面進行書寫,智能顯

示終端顯示同樣的書寫筆跡,不增加連筆或斷筆。

5.4.2同步功能

在液晶互聯書寫板上畫一條線段,用幀率為200fps的攝像機拍攝液晶互聯書寫板及智能顯示終

端,兩路攝像機記錄的線段終點的時間差不大于0.1s。

5.5理化性能

5.5.1外框

采用目視和手感檢測液晶互聯書寫板外框材料的安全堅固性和金屬材料的耐腐蝕鍍層情況,應滿

足4.4.1的要求。

5.5.2表面硬度

用削至露出4mm~6mm筆芯的3H鉛筆,與400號砂紙垂直磨劃,直至獲得端面平整、邊緣銳

利的筆端為止。將書寫板試樣水平放置于操作臺上,使用鉛筆實驗劃痕儀將已削磨的鉛筆使其與膜層

成45°夾角,向下和向前施加足夠、均勻的壓力,用力程度以使鉛筆邊緣破碎或犁破膜層為宜,鉛筆

推進的行程約6mm~7mm。鉛筆使用一次應旋轉180°再用或者重磨后使用。共進行5次,不應出現

劃傷或犁破膜層。

5.5.3耐腐蝕性

使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液晶互聯書寫板的書寫面后,檢查書寫面是否變色或表皮脫落。

5.5.4抗紫外線

用分光光度計檢測,波長小于380nm的紫外線阻隔率不低于99.5%。

5.6安全性能

5.6.1外殼防護等級

外殼防護等級按照GB/T4208的規定進行試驗。

5.6.2抗擾度

抗擾度按照GB/T17618的規定進行試驗。

5.6.3無線電騷擾限值

無線電騷擾限制按照GB9254.2—2021的規定進行試驗。

5.6.4電氣安全

電氣安全按照GB4943.1的規定進行試驗。

5.6.5有害物質釋放量

8

T/JYBZ029—2024

5.6.5.1液晶互聯書寫板甲醛釋放限量按照GB/T17657—2022中4.61的規定進行試驗。

5.6.5.2液晶互聯書寫板面板有害物質釋放量按照GB26125的規定進行試驗。

5.6.5.3液晶互聯書寫板內部電路有害物質釋放量按照GB26125的規定進行試驗。

5.6.6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應按照GB/Z2.2的規定進行試驗。

5.7環境適應性能

環境適應性的測試條件應符合表1的規定,試驗后,液晶互聯書寫板的外觀、使用性能應符合

4.1.2、4.2的要求。

表1環境適應性測試條件

測試項目測試條件

高溫高濕存儲在溫度60℃,濕度90%的環境下,存儲2h

高溫貯存在溫度60℃,存儲2h

環境

低溫貯存在溫度-20℃,存儲2h

溫度沖擊先在溫度-10℃環境下存儲1h后,再在溫度50℃環境下存儲1h。循環10次

高溫高濕運行試驗在溫度40℃,濕度90%的環境下,連接電源適配器,寫入測試程序,連續運轉48h

性能

低溫運行在溫度10℃,濕度不超過90%環境下連接電源適配器,寫入測試程序,連續運轉48h

先頻率范圍10Hz~30Hz~10Hz,位移幅值0.75mm,再頻率范圍30Hz~55Hz~30

掃頻振動

Hz,位移幅值0.25mm。在X/Y/Z三個方向上各循環5次

隨機振動加速度1.15g,Z軸90min、X/Y軸各30min

碰撞10g加速度,碰撞16ms,1000次

包裝可靠性跌落6面、3棱、1角各1次,高度:35cm

整機包裝狀態負重P,持續72h

負重:P=K×(H-h)/h×w

堆碼

H:箱體堆碼高度h:瓦楞紙箱外部高度

w:產品重量K:瓦楞紙箱的疲勞系數為2

安裝可靠性壁掛3倍負重,放置24h

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接觸±4kV/8:按鍵\USB接口\電源接口,每個點位5次

靜電釋放)空氣±8kV/15:每個點位5次

ESD測試點位示意圖見圖4。

9

T/JYBZ029—2024

2

12

標引序號說明:

1——液晶互聯書寫板;

2——測試點。

注:測試點位選取在書寫面板與邊框的接縫處。

圖4ESD測試點位示意圖

6檢驗規則

6.1檢驗分類

液晶互聯書寫板的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6.2檢驗項目

每套液晶互聯書寫板應經質量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后并附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方可出廠。產品的出

廠檢驗項目見表2。

10

T/JYBZ029—2024

表2檢驗項目

檢驗項目要求內容章條號試驗方法章條號出廠檢驗型式檢驗

外觀4.1.25.2.1√√

筆跡顏色4.1.35.2.2√√

基本要求

光澤度4.1.45.2.3√√

結構要求4.1.55.2.4√√

書寫性能4.2.15.3.1√√

可視距離4.2.2√√

5.3.2

側視可見角度4.2.3√√

使用性能

擦除功能4.2.45.3.3√√

視覺性能4.2.55.3.4—√

平均無故障時間4.2.65.3.5—√

數據互聯互動功能4.35.4√√

外框4.4.15.5.1√√

表面硬度4.4.25.5.2√√

理化性能

耐腐蝕性4.4.35.5.3√√

抗紫外線4.4.45.5.4√√

外殼防護等級4.5.15.6.1—√

抗擾度4.5.25.6.2—√

無線電騷擾限值4.5.35.6.3—√

安全性能

電氣安全4.5.45.6.4—√

有害物質釋放量4.5.55.6.5—√

電磁輻射4.5.65.6.6—√

環境適應性能4.65.7—√

注:需要檢驗的項目用“√”標記,不需要檢驗的項目用“—”標記。

6.3型式檢驗

型式檢驗項目見表2。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新產品試制定型時;

——正式投產后,當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的改變時;

——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

——正常生產滿一年時;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

——質量監督部門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

6.4抽樣與判定規則

6.4.1出廠檢驗需在同一生產批次中按GB/T2828.1進行抽檢。

6.4.2型式檢驗時,隨機抽樣5套,若所有試樣全部合格,則判型式檢驗合格;若有不合格時,應加

倍抽樣,對不合格項進行復檢,若復檢試樣全部合格,則判型式檢驗合格;若復檢試樣仍有不合格

項,即判型式檢驗不合格。

7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

7.1標志

產品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定,產品標志包含以下內容:

——產品名稱;

11

T/JYBZ029—2024

——生產廠名、地址、商標;

——執行標準;

——產品型號與規格;

——重量、凈重、體積;

——電源性質,額定電壓、頻率;

——耗電功率。

7.2包裝

7.2.1產品應有內外包裝,能夠起到相應的防護作用,外包裝封口應牢固。

7.2.2產品出廠時,包裝箱應附有以下文件資料:

——產品出廠合格證;

——產品使用說明書;

——裝箱單;

——其他附件。

7.3運輸

運輸過程中應擺放穩實,運輸及搬運過程中應防止碰撞,嚴禁拋擲,防止重壓、雨淋、踩踏等,

豎立排放。避免長時間高溫運輸。

7.4貯存

貯存場地堅實平坦,離地存放,不應重壓、折傷,貯存溫度為-10℃~40℃,存儲濕度不超過

90%,豎立排放,不允許疊放。

8安裝調試要求

8.1拆箱前檢查包裝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損等情況。如拆箱后發現造成產品損壞,應及時調換。

8.2安裝前應先檢查液晶互聯書寫板板面是否損傷,功能是否正常;如出現損壞或功能異常,應及時

調換。對比裝箱清單,檢查附屬配件是否完整,如出現缺失,應及時補全。安裝時應保護好板面,避

免損傷。

8.3安裝組件宜與墻壁貼實,無明顯縫隙。墻體應在結構上滿足安裝的強度。

8.4安裝時液晶互聯書寫板水平中線應與講臺水平中線對齊,液晶互聯書寫板下沿與講臺面的垂直距

離:小學應為850mm~1000mm,中學應為1000mm~1100mm。若無講臺,液晶互聯書寫板應居中安

裝,液晶互聯書寫板下沿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參照上述距離。

8.5安裝螺絲時,應防止螺母滑絲,如出現滑絲可用鉚釘加以固定。

8.6有智能顯示終端時,液晶互聯書寫板的尺寸宜與顯示設備相匹配,若高度不一致時,需調整書寫

板下邊框的板托,使液晶互聯書寫板與顯示設備的上下邊框對齊。智能顯示終端與液晶互聯書寫板板

面應安裝在同一個平面上,板面與顯示設備之間的縫隙不大于2mm。雙側液晶互聯書寫板與智能顯示

終端配套示意圖見圖5。

12

T/JYBZ029—2024

21312

標引序號說明:

1——液晶互聯書寫板板托;

2——液晶互聯書寫板;

3——智能顯示終端。

圖5雙側液晶互聯書寫板與智能顯示終端配套示意圖

8.7安裝完成后,連接電源線與USB數據線,測試書寫、擦除與互聯傳輸存儲功能。

8.8測試完成后,整理線路,清理現場,交付確認簽字。

13

T/JYBZ029—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技術要求............................................................................2

5試驗方法............................................................................5

6檢驗規則...........................................................................10

7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11

8安裝調試要求.......................................................................12

I

T/JYBZ029—2024

液晶互聯書寫板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液晶互聯書寫板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檢測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

輸與貯存和安裝調試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級各類學校在普通教室、實驗室和其他專用教室中使用的液晶互聯書寫板。其他

教學活動和交流、記事、宣傳等使用的液晶互聯書寫板可參照使用。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

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