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一定義_第1頁
吸痰法一定義_第2頁
吸痰法一定義_第3頁
吸痰法一定義_第4頁
吸痰法一定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吸痰法一、定義

吸痰法是指經口、鼻腔、人工氣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并發癥的一種方法。年老體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患者道分泌物性質的觀察和細菌培養適應證

經口腔、鼻腔吸痰法經氣管插管吸痰法經氣管切開吸痰法纖維支氣管鏡下吸痰吸痰的方式電動吸引器或中心吸引管道負壓吸引裝置吸痰用物:治療盤(內放無菌生理鹽水、粗細適宜的吸痰管若干根、置于消毒罐內的止血鉗或鑷子、無菌手套)必要時備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用物準備中心吸引裝置大號注射器吸痰法電動吸引器

多在各大醫院使用,吸引管道連接到病室床單位,使用時接上吸痰導管,開啟開關,即可吸痰。在沒有中心吸引裝置、電動吸痰器時使用。一般用50或100ml注射器連接導管抽吸。是最常用的方法吸引器接通電源后通過馬達工作產生的負壓將痰液吸出。吸痰裝置電動吸痰器粗細:外徑不超過氣管導管內徑的1/2長短:比氣管導管長4~5cm質量:硬度要適中吸痰管的選用

洗手、戴口罩準備用物,攜物至床旁,核對向病人解釋,并進行評估檢查電動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裝置病人頭部轉向一側,面向操作者潤滑導管,試吸痰管是否通暢

采用正確的吸痰方法痰液粘稠,可配合叩擊,霧化吸入等吸痰完畢,將導管插入鹽水中沖洗安置病人,體位舒適整理用物

操作方法

吸痰應嚴格無菌操作吸痰前先高濃度氧吸入1~2分鐘吸引負壓不超過-50mmHg

將吸痰管插入氣管,邊旋轉邊吸引,動作一定要輕柔吸痰過程中要注意生命體征、氧飽和度及缺氧狀況等每次吸痰不超過15秒鐘,以免發生缺氧吸痰后再用純氧1~2分鐘,然后把吸入氧濃度調至吸痰前水平正確的吸痰方法一定要先吸氣管,后吸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吸氣道分泌物時,鼓勵病人咳嗽痰液過稠不易吸出時,可先向氣管內注入3~5ml濕化液,然后再吸引若要導管氣囊放氣,應先行氣管內吸引,再行口咽部吸引;氣囊放氣后,換另一根無菌吸痰管再吸引氣管內分泌物盡量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用的無菌貯水瓶要準備兩個,分別供吸氣管和口鼻部使用氣道粘膜損傷加重缺氧肺不張誘發支氣管痙攣心律失常吸痰不正確可引起不良后果病人愿意配合,有安全感病人呼吸道分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