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中班教案8篇_第1頁
猴子中班教案8篇_第2頁
猴子中班教案8篇_第3頁
猴子中班教案8篇_第4頁
猴子中班教案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猴子中班教案8篇猴子中班教案篇1活動目標:1、認真傾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2、在說說、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漸漸學唱歌曲。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沙發上亂蹦亂跳。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歡快。活動準備: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活動過程:一、欣賞歌曲,熟識歌詞,出示小猴子圖片1、師:"你們瞧,這是誰?小猴子來到了床上可能會干什么呢?"老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傾聽。"歌曲里面,顯現了幾只小猴子啊?"(三只?兩只?我們再來認真聽一遍吧!)師:"請問,你聽到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每回答出一部分,老師就出示那相應的圖片,隨之哼唱那一句歌詞。再次傾聽,把沒顯現的圖片增補完整。2.看圖念歌詞師:現在,我們把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吧。老師率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邊念邊指著相應的圖片。"請你找找看,這三段歌詞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二、1、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小猴子做的頑皮的事情,我們連起來聽一聽吧。"老師邊唱邊用手指和手心表現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傷的情景。師:"有趣味味吧?我這有三只小猴子,你們有沒有?那我們一起把小猴子變出來邊唱邊表演吧!"老師率領小伙伴們一起用手來表現歌曲內容。2、"小伙伴們想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來表演三只小猴?"(用頭和兩只手、兩只腳和一只手。)3、現在我們請小伙伴來當媽媽,你們能把媽媽要說的話唱出來嗎?老師唱前半部分,幼兒填上最終媽媽說的那句話。4、師幼互換角色。三、完整演唱歌曲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2、出示醫院圖片。(原來都去了醫院)依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老師率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齊唱一遍歌曲。四、試驗分角色表演,表現歌曲有趣味味的情節。1、師:"請小伙伴來到中心,找一個舒適的位置,我們一起來想想看,三只頑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樣跳?"老師與幼兒一起做動作。(老師做幾組動作后,請個別幼兒上去示范。)"啊。現在猴子受傷了,它的.神色會是怎么樣的呢?"老師清唱,請孩子們邊唱邊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動作。2、師:"咦?歌曲里面,媽媽一共生了幾次氣?每次的動作和神色一樣嗎?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氣)""那現在就請小伙伴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要把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的樣子表現出來,好么?"老師與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現,期間,老師用語言提示"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3、老師扮演小猴子,幼兒扮演媽媽,進行邊唱邊表演。4、老師扮演媽媽,幼兒表現猴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五、安全教育"你們覺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嗎?"老師總結:三只頑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結果都受傷住院了。看來,在床上、沙發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不安全的事情。我們一起對小猴子說:"小猴子,以后不要再那么高的地方亂跳啦!"沒錯,我們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猴子中班教案篇2活動目標:1、愛好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美。2、理解并掌握散文情節,豐富詞語“樂意”“微笑”。3、能分角色朗誦散文,學會一句接一句的朗誦方法。活動準備:1、教具:(頭飾)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一群小螞蟻。2、散文磁帶、錄音機。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相互察看同伴的微笑,激發幼兒的歡快情緒。(1)請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微笑。(2)集體討論。當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時候,你覺得愉快嗎?(3)老師小結。2、老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散文《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問題。(1)老師演示教具,朗誦散文前四句。(2)老師依據詩歌內容提問如:“小鳥想出了什么方法給別人帶來歡快”。引導幼兒回答時用散文中的語句:“我樂意……”。(3)引導幼兒討論,幫忙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歡快的方法。3、老師朗誦散文的最終兩句。(1)老師朗誦散文最終兩句。(2)老師依據散文內容提問,幫忙幼兒理解散文。(3)鼓舞幼兒依據故事情節打開想象,設想各種不同的方法,并學。4、完整欣賞及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1)在背景輕音樂中,老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并用眼神和神色與幼兒進行溝通互動。(2)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鳥、大象、小兔、小螞蟻,并學習散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和動作神色。5、幼兒表演朗誦散文。(1)分角色朗誦。(2)集體朗誦。6、討論:你愛好散文中的“微笑”嗎?生活中你會常常“微笑”嗎?生活中你最愛好誰的“微笑”?為什么?活動延長:請幼兒在幼兒園做一件讓他人愉快的事,把歡快送給其他的小伙伴。猴子中班教案篇3一、設計意圖這節課的設計,緊要是讓幼兒明白猴子和人一樣聰穎,在迫切想得到某一東西時,我們的就會想方法,所以就顯現猴子造橋這個故事。橋就是方便人到達彼岸,這個故事以一種樸實而又有情趣的方式揭示了這點。以身體搭橋的意象也特別適合幼兒的邏輯性的思維。語言活動課重在感受故事的趣味,來引發幼兒生動的想象。老師在活動上,要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和表達的樂趣。二、活動目標1、感受故事帶來的情趣與樂趣。2、對橋的作用和意義有更深一步的體會。三、活動重難點讓幼兒對橋的意義的理解。四、活動準備1、長臂猴子布偶若干。2、模型橋3、幼兒用書56頁。4、掛圖《猴子造橋》。5、故事磁帶或cd。五、活動過程(一)猜測橋的起源。1、在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上,對幼兒提出問題。今日我們來看看我把誰請到我們的教室來了?(橋)你們知道橋是怎么來的?(工人叔叔)那你們還知道世界上第一座橋是誰造的呢?(等幼兒回答后)老師引導幼兒與猴子造橋聯系上。他為什么想要造橋呢?2、聽故事,討論故事情節。下面我們來聽聽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故事《猴子造橋》。聽了這個故事,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故事里面最好玩的地方在哪里?猴子造的橋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幼兒來想象。3、看掛圖,再聽一遍故事。我們第二遍故事已經聽完了,那我們來討論一下:猴子為什么要搭橋?(要摘果子)他們用什么方法搭橋呢?(用身體)他們掛在樹上蕩來蕩去像什么?(蕩秋千)圖片上最下面的那只小猴子是怎么樣做的?其他的那些猴子做了什么呢?他們摘到果子的后的心情怎么樣?你愛好這座猴子橋嗎?你樂意做搭橋的猴子還是去摘果子的猴子?為什么?4、老師引導幼兒思考。(1)我們聽了猴子造橋的故事,那你們覺得跟老師的模型橋一樣嗎?猴子橋有什么用?出來摘果子,猴子還可以去對面山上做什么?(2)這些猴子聰穎嗎?(幼兒回答:聰穎)我們的小伙伴也棒的那我們來幫小猴子們想想,它們除了用身體搭橋,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對面的山上呢?(三)游戲《猴子橋》1、老師今日還請了很多客人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將準備好的小猴布偶請出來,與幼兒打招呼。那我們也邀請小猴子跟我們一起做游戲吧!你們樂意嗎?2、老師發下布偶小猴子,與幼兒一起回顧猴子造橋時的情景。故事里的小猴子一樣造橋,請幼兒把它們一個一個的連起來。3、老師來當大樹,現在我來請一名做的很棒的幼兒當對面的大樹。老師甩動這串猴子,請對面的幼兒接住,搭成猴子橋。其他的幼兒扮演猴子,從“橋”上“走”過去摘“果子”(幼兒用手食指和中指,當腳,從布偶上面走過去,對面的小伙伴的口袋里裝了仿真水果,幼兒找出一個后,又有序的從“橋”上走回來)。4、在規定的時間里分兩組,進行競賽。那組采回來的果子多,就算勝利。(要求:有次序,不能從“橋”上掉下來)六、活動結束1、評價2、結束猴子中班教案篇4設計意圖:唱歌活動《三只猴子》,旨在通過這首幽默、詼諧的歌曲,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體驗唱歌活動的樂趣。本內容以故事形式串聯整首歌曲,篇幅較長,不利于記憶,因此,借助圖譜,圖詞結合,引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并以游戲的形式始終貫穿教學,引導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情況下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活動目的1.樂觀參加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幽默、詼諧。2.在傾聽、做動作及參加游戲的過程中漸漸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跳。活動重點: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活動難點:在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幽默、詼諧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卡片(若干)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通過發聲的形式導入活動幼兒依據老師的指令進行發聲練習。二、基本部分:本環節利用情境創設,將幼兒帶入到愉快的節奏王國,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游戲勁頭。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圖譜的呈現,通過打節奏唱、游戲唱、表演唱等幾種不同形式,較好的解決歌曲中的“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這句歌詞。1、欣賞歌曲《三只猴子》,初步熟識歌曲旋律。剛才你們用手指來做了手指游戲,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玩一玩好嗎?這是一首歌曲,聽聽歌里有什么?(播放音樂)你們聽到了什么?(老師依據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相應的圖片邊唱相應的歌詞。)這首歌的名字就叫《三只猴子》。三只猴子為什么要在床上跳?(幼兒帶著問題和興趣去欣賞,激發了幼兒參加敘述的愿望)2、學唱歌曲。假如我們有節奏地在地面上跳,會比小猴跳得安全。你們想不想玩蹦床游戲?那我們就去節奏王國玩一玩。不過呢去那兒玩的孩子確定要聽準音樂,有節奏地跳。(1)、邊玩手指游戲(三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邊唱歌。(2)、老師出示xxxx節奏譜,告知幼兒在這首歌里,每一句話有四拍,一拍跳一下。請想要到蹦蹦床上跳的幼兒試一試依照這個節奏一起跳。(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的手勢跳)請小伙伴分組,按所示節奏跳。3、表演歌曲。出示xxxxx/xxxxx/xxxxx/xxxxx節奏譜,幼兒依據節奏模式進行游戲。(幼兒在游戲按節奏跳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歌曲的節奏模式,在此過程中老師的反復吟唱更容易讓幼兒記住歌詞內容。)4、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剛才三只猴子頭上都摔了一個包,現在他們怎么樣了?為什么會這樣?你想對小猴說什么?(運用突入呈現的方式讓孩子們較好的理解歌詞內容,讓幼兒自身來思考正確的做法)我們能不能在床上跳?為什么?在其它活動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要學會保護自身。做放松動作。(通過討論讓幼兒理解亂蹦亂跳是很不安全的,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安全教育。)猴子中班教案篇5活動目標1.在傾聽及參加游戲的過程中漸漸學唱歌曲的前三段。2.試驗分角色表演,體驗并表現歌曲有趣味味的情節。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歡快。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活動準備1.大背景圖一張,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動。2.圖片八張。3.表演頭飾:猴子的三只、猴子媽媽的一只。4.地面上用自粘紙貼出床的輪廓。5.醫院標志一個。活動過程1.欣賞歌曲,熟識歌詞。(1)引導幼兒察看大背景圖,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內容。①你瞧到了什么?誰會在上面睡覺呢?它會爬樹的、瘦瘦的、愛好吃香蕉。猴子到了床上會干什么呢?它是怎么跳的?請個別幼兒表演:誰來學一學猴子的樣子。(表現出猴子的頑皮)請集體表演(站起來):我們一起來把猴子頑皮的樣子表現出來,比比哪只猴子最頑皮。引導孩子察看三只猴子衣裳顏色的不同。老師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②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③小猴子從床上掉下來,誰會來?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媽媽的心情怎么樣?媽媽焦慮焦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呢?誰來學一學。(請個別幼兒表演)看到床上還有兩只猴子,她會說些什么呢?老師清唱:媽媽急得高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集體(坐著學):我們一起來把媽媽的樣子表現出來,看看誰最焦慮焦急。(2)老師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2.在參加表演的過程中學唱歌曲。(1)老師率領幼兒邊唱歌曲邊漸漸出示圖片。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發生的有趣味味事唱出來嗎?唱的時候,你覺得哪句最難呢?化解難點:第二句十六分音符(2)邊做手指游戲邊演唱歌曲。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戲嗎?情感處理:第一句——愉快,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焦慮焦急。(3)邊做動作邊唱歌。(4)老師清唱歌曲最終一段,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圍。床上還有小猴子嗎?猜猜她們去哪里了?這間活動室哪里可以認作醫院呢?3.試驗分角色表演,表現歌曲有趣味味的情節。(1)三名幼兒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兒扮演猴子媽媽,老師與其余幼兒演唱歌曲。表現出猴子的樣子,(頑皮、但是表演時要懂得保護自身哦!)察查看圖片(顏色)的暗示,媽媽送小猴子進醫院。(2)幼兒分角色表演。現在全部孩子都表演了,誰唱呢?(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現在還是三只猴子嗎?我們應當怎么唱?請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顏色衣裳的猴子,綠猴子第一個摔下去(黃衣裳——紅衣裳)4.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學會保護自身。(1)你們覺得歌曲里的這些猴子在床上跳著玩,安全嗎?我們不要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身很緊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5.結束活動。我們都知道不能學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會你可以把這首唱歌給別的伙伴聽,別忘了告知他,也要學會保護自身哦!教學反思:?三只猴子》是一個比較有趣味味、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樂活動,旋律也比較簡單,孩子們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圖片和有趣味味的游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在這個活動的游戲環節,孩子們很容易興奮,但由于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游戲也進行得熱烈而有序。在活動中穿插鋼琴伴奏,這在平常的一些活動中并不常用,但效果卻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盡量供應孩子鋼琴伴奏,以便更準確、更有效的學習。猴子中班教案篇6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三只猴子》,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詼諧幽默。2、在傾聽和做動作及參加游戲的過程中漸漸學唱歌曲。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跳。活動準備:圖片兩張1、一張大床2、小猴子躺在醫院里的圖片3、猴子圖片三張活動過程:1、熟識歌詞,朗讀歌詞。(1)出示圖片一和一只小猴子,提問:“是誰呀?”“數一數,有幾只小猴子?”“它們在哪兒呢?在做什么?”“你覺得這三只小猴子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2)范唱歌曲,并操作教具,并在每段后提問:“現在床上還剩下幾只猴子?”提問:“小猴子在床上跳,他們怎么樣啦?”“媽媽見到了,她心里有什么感覺?”“焦慮焦急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做一做。”“我們和媽媽一起來喊一喊小猴子。”(3)老師操作教具,師幼共同跟琴聲朗誦歌詞。2、幼兒學唱曲。(1)幼兒查查看圖片,學唱歌曲。“歌曲中有一句話很長,你們有沒有發現?”(2)幼兒一邊玩手指游戲,一邊唱歌。“現在,我們的手指就是小猴子,這是幾只猴子?“(三只)“那兩只是什么樣的?一只呢?”(3)將手和腿變成猴子,一邊唱一邊玩身體游戲。“我們身上也有小猴子,快找一找,在哪兒呢?”幼兒邊游戲邊演唱(4)老師演唱歌曲的第四段。演唱到:“……床上床下都找不到”,提問:“咦,小猴子到哪兒去啦?”(出示圖片二)演唱:“他們躺在醫院不能動了。”提問:“小猴子沒有聽媽媽的話,結果怎么樣啦?”3、玩音樂游戲。(1)幼兒都變成小猴子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師幼游戲,隨音樂“猴子”摔倒在地,提問:“你摔到哪兒啦?”(2)知道不能在床上亂跳,幼兒一起送“小猴子”去醫院,結束活動。小結:我們要聽媽媽的話,可不能像這三只猴子一樣,在床上亂蹦亂跳呀!“那我們趕快把受傷的小猴子送到醫院去吧。”猴子中班教案篇7活動目標:1、學習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2、探究游戲玩法,能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肴的名稱。3、產生對聽聞游戲活動的興趣,并樂觀參加游戲。活動過程:1、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老師出示鍋蓋,邊用手指頂著鍋蓋,邊念兒歌,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游戲氣氛,引起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2、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兒歌里講了什么?怎樣用我們的手來玩“頂鍋蓋”的游戲呢?老師率領幼兒一起念兒歌,練習發準音:蓋、怪、菜等字音。請幼兒做一做頂鍋蓋動作,啟發幼兒探究用手掌當鍋蓋,用食指頂動手掌心。3、介紹游戲玩法。(1)幼兒必需邊念兒歌邊用食指頂著鍋蓋。(2)兒歌念完,鍋蓋才略去捉住頂著鍋蓋的食指,同時食指要趕快縮回,不讓鍋蓋捉住。(3)若被捉住,“鍋蓋”要問:燒的什么菜?被捉住的幼兒必需說出一道菜的菜名,說出來了就交換角色連續游戲。4、引導幼兒學習游戲的難點部分。啟發幼兒依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肴的名稱,豐富關于菜肴的經驗。提問:你吃過什么菜?你最愛好吃什么菜?它是用什么做的`?鼓舞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菜的名稱。5、師幼共同游戲。6、幼兒結伴游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中班語言活動:好伙伴我授權月亮船教育資源使用我的稿件并擁有電子版權,如需轉載必需經過本人或者月亮船同意設計意圖:隨著主題活動“我愛好”的主題開始,在近來我們班的小伙伴的交往不是很廣泛,只僅限于個別要好的小伙伴進行來往,因此預設這次活動,通過好伙伴這首歌,讓幼兒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愉快的旋律節奏。而且知道好伙伴要相互幫忙,激發幼兒與同伴相互幫忙,團結友愛的情感。活動目標:1、通過觀查查看圖片,了解歌曲內容,樂意有感情的學唱歌曲2、激發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察看重點:熟識歌曲節奏,體驗愉快的情緒活動流程:導入——欣賞討論——欣賞歌曲——試驗表現活動準備:1、日常活動中,幼兒有相互幫忙做好事的經驗2、幻燈片、歌曲錄音活動過程:一、導入1、今日你和好伙伴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戲?2、你愛好你的好伙伴嗎?為什么?二、欣賞討論1、你覺得他們是好伙伴嗎?2、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好伙伴?3、他們在干什么?小結:好伙伴之間要相互幫忙,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梳梳頭。4、你和好伙伴會怎樣相互幫忙?引導: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和他好伙伴分別說說在一起是怎樣相互幫忙的。5、讓我們一起聽聽歌曲的好伙伴是怎樣相互幫忙的6、老師有神色的演唱歌曲。7、你聽到歌曲中的小伙伴是怎樣相互幫忙的。8、請幼兒跟著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輕聲跟唱歌曲。三.試驗表現老師把這件事編成一首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1、請你們找個好伙伴邊做動作邊有神色的演唱。2、幼兒之間再換一個好伙伴一起有神色的演唱。幼兒園中班語言詳案:老鼠娶猴子中班教案篇8活動目標1.能用分解察看、逐次添加的方法自主描述畫面內容、構思故事情節。2.初步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時間、地方、人物、事件,會用“有的……有的……”句式敘述故事緊要情節。3.能樂觀參加看圖敘述活動,在敘述中大膽表達自身的想法。活動準備1.掛圖三幅,掩蓋掛圖的白紙兩張,圖標一套。2.大樹、井道具各一,故事錄音。3.《幼兒畫冊》3人手一本。活動過程1.察看敘述掛圖(1)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猴子。出示特寫1:看,這是小猴子淘淘。我們認真看一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