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蘇教版_第1頁
高中化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蘇教版_第2頁
高中化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蘇教版_第3頁
高中化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蘇教版_第4頁
高中化學期末質量檢測卷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質量檢測卷

第I卷(選擇題共4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唐本草》和《本草圖經》中記載:“絳磯,本來綠色,……正如瑁璃燒之赤色”“取

此物(絳磯)置于鐵板上,聚炭,……吹令火熾,其帆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其中不涉及的物質是()

A.FeS0,1?7H20B.S

C.Fe203D.H2S0,

2.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正頤的是()

A.N%遇HC1時,產生白煙:NH3+HC1=NH4C1

B.NO?溶于水,溶液呈酸性:3N02+H20=211N03+N0

+3+

C.FezOs溶于稀H£0,中,溶液變黃:Fe203+6H=2Fe+3H20

+2+

D.Cu與濃HNO3混合,產生氣體:3Cu+2N0.,+8H=3CU+2NOt+41I20

3.古代很多詩詞蘊含了好多哲理和化學知識。下面有關詩詞對化學知識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說明金的性質穩定,金在自然界中以游離形態

存在,不需要冶煉還原

B.“綠蟻新酷酒,紅泥小火爐”。“新陪酒”即新釀的酒,在釀酒過程中,萄萄糖發生了

水解反應

C.“化盡素衣冬未老,石煙多似洛陽塵。”詩中的石煙就是指石油燃燒產生的煙。石油主

要是各種烷烽、環烷煌、芳香燒的混合物

D.“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鹽,該句詩表明玉熔點

高且不易分解

4.下列關于對各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甲烷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

C.乙醇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硝基苯只含有C、H、0三種元素

5.下列與有機物的結構、性質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乙酸與乙醇可以發生酯化反應,又均可與金屬鈉發生置換反應

B.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

C.分儲、干儲都是物理變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學變化

D.纖維素、聚乙烯、光導纖維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6.電化學氣敏傳感器可用于監測環境中N%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中NH,被

氧化為常見的無毒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溶液中向電極a移動

B.電極b上發生還原反應

-

C.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H:!-6e^+60H=N2+6H20

D.理論上反應消耗的Mb與0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4

7.對下列各項敘述的判斷及理由正確的是()

選項敘述判斷及理由

A糖類和油脂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和水正確。糖類和油脂的組成元素是C、H、0

B一定條件下乙醇、甲烷均能發生取代反應錯誤。乙醇不能發生取代反應

正確。淀粉和纖維素的化學式均為

C淀粉和纖維素是同分異構體

(C6HIOO5)?

若乙烯中混有so?氣體,可通過酸性高鐳

D正確。酸性條件下SO?可被高鎰酸鉀氧化

酸鉀溶液除去

8.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的實驗中,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A.石油分儲B.形成原電池

C.可制得金屬鎘D.制取乙酸乙酯

9.NO和CO都是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它們能緩慢地起反應,生成總和CO”下列對

此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B.降低壓強能加快反應速率

C.改變壓強對反應速率無影響D.使用催化劑不能加快反應速率

10.如圖所示為800。。時A、B、C三種氣體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時濃度的變化,只從圖

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發生的反應可表示為2A(g)w2B(g)+C(g)

B.前2minA的分解速率為0.1mol?L-1?s-1

C.2min時,A的轉化率為50%

D.2min時,A、B、C的濃度之比為2:3:1

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1.對于可逆反應4NH3+502M4N0+6H2(g),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達到平衡時,4r(01正=5F(N0)逆

B.達到平衡狀態后,NHs、。2、NO、IbO(g)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C.達到平衡狀態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反應速率增大

D.若單位時間生成xmolNO的同時,生成xmol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12.以海水為電解質的Mg—AgCl電池在軍事上可用作電動魚雷的電源,其電池反應的離

子方程式為:2AgCl+Mg=Mg2++2Ag+2Cl,該電池工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水中的NaCl被氧化

B.Mg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C.電流由Mg經外電路流向AgCl

D.正極反應為AgCl+e-=Ag+C:T

13.選擇合適試劑完成甲、乙兩組實驗。甲組:檢驗含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乙

組:檢驗含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計。下列試劑及加入試劑順序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甲組乙組

A先加新制氯水再加KSCN溶液NaOH溶液

B酸性KMnO,溶液KSCN溶液

CKOH溶液氯水

D鐵粉酸性KMnO”溶液

1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制備Fe(OH)2

B.檢驗紅磚中的氧化鐵:向紅磚粉末中加入鹽酸,充分反應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

加2?3滴KSCN溶液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少量稀HNOs后溶液顯紅色,此現象不

能確定原溶液中含有Fe2+

D.向FeCk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被氧化

15.NIh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備一系列物質(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H4CI|

西盟二1畫

NaCI,CO2,--------------1,-------------1

心.|NaHC可~如8/

A.NH£1和NaHC。,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Q、HNOa和NaHCOa受熱時都易分解

C.NHa和NO,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D.圖中所涉及的鹽類物質均可以與Ca(OH)z發生反應

第H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16.(12分)化學反應中不僅有物質變化而且伴隨著能量變化。

(1)以下實驗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填序號)。

氫氣在空氣

\中燃燒

(2)下圖中,表示放熱反應能量變化的是._(填字母)。

B

(3)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原因:

1oM共價加裳

m2molH—1

①436kJ能建

共價鍵形成

ImolII2O

②930kJ能量:

1mo⑼火價犍斷裂一.lmolo-

2①249kJ能ift

圖中①和②分別為一、(填“吸收”或“釋放”)。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

1mol水蒸氣時,釋放kJ能量。

(4)當前,很多地區倡導用天然氣替代煤作為家用燃料,根據下表從盡可能多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料燃燒釋放的能量(每1千克)

天然氣55812kJ

煤20908kJ

17.(12分)下圖的各方框表示有關的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質已經略去),其中常

溫下A、C、D為無色氣體,C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1molX分解得到A、B、C各1

molo

(1)寫出下列各物質的化學式:

X:;B:;F:;G:

(2)寫出下列變化的反應方程式:

A-D:;

CfE:0

(3)寫出下列變化的離子方程式:

G-*E:;

G-F:o

(4)寫出實驗室和工業上制C的化學方程式。

18.(12分)乙烯是來自石油的重要有機化工原料。結合以下路線回答:

i—>|cH3cn=CFh|->-……TCHKH-COOHI

催化劑

已知:2cH3CIIO+O2-2CH3C00II

(1)D是高分子,用來制造包裝材料,其結構簡式是。

(2)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有香味,實驗室用A和C反應制取E的裝置如圖所示。

飽和Na2cO,溶液

①反應IV的化學方程式是,其反應類型是

②分離出試管乙中油狀液體需要用到的儀器是(填序號).

a.漏斗b.分液漏斗c.長頸漏斗

③實驗結束,振蕩試管乙,有無色氣泡產生,其主要原因是(用

化學方程式表示)。

(4)產物CH2=CH—COOH可能發生的反應有(填序號)。

a.加成反應b.取代反應c.氧化反應d.中和反應

19.(12分)某溫度時,在2L容器中,某一反應中A、B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如圖所示,由圖中數據分析得: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從反應開始至4min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3)反應3Fe(s)+4HQ(g)邈Fe3O.+dlL(g),在一可變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填“增

大”“不變”或,,減小”)。

①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使體系壓強增大,其正反應速率。

②保持壓強不變,充入附使容器的體積增大,逆反應速率。

(4)將等物質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3A(g)+B(g)=AC(g)

+2D(g),經過5min后測得D的濃度為0.5mol?L-1,c(A):c(B)=3:5,C的反應速率是

0.1mol,L1,min,A在5min末的濃度是,x的值是。

20.(12分)在眾多的化學反應現象中,化學振蕩現象最為令人驚奇,化學振蕩實驗很多,

其中酸與鐵絲的反應就是其中一例。某合作小組的同學查閱文獻資料后,擬做鐵絲與酸的化

學振蕩實驗并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

①將2cm左右的鐵絲夾成多段,放在培養皿中,先用熱的碳酸鈉溶液除去鐵絲表面的油

污,用蒸儲水沖洗后,再用某種試劑X浸泡到有大量氣泡時取出,用蒸儲水沖洗干凈。

②在細口瓶中加入30mL1.0mol-的WSO,、3mL30%的比。2溶液,將處理后的鐵絲

放入其中。

③觀察現象:鐵絲表面產生氣泡,隨后消失,再產生氣泡,再消失的周而往復的化學振

蕩現象出現,振蕩周期約20秒,可維持數小時。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用試劑X可除去鐵釘表面的鐵的氧化物或鍍層,所用的試劑X可能是

(填序號)。

A.NaOIIB.鹽酸C.酒精

(2)對振蕩中產生的氣體的成分,甲、乙兩同學分別提出了假設,丙同學進行了驗證。

甲同學認為是上,其可能的理由是。

乙同學認為是其可能的理由是o

丙同學在細口瓶中插入數據采集器氧氣傳感器,密封進行實驗一小時,結果發現瓶中氧

氣的百分含量呈現逐漸減小的趨勢,從而證明產生的氣體是。

(3)丁同學猜想酸與鐵絲振蕩體系中的反應機理及過程:

2+

(a)Fe+2ir=Fe+H2

2++

(b)2Fe+H202+H20=Fe203+4H

+3+

(c)Fe203+6H=2Fe+3H20

2++

(d)2Fe升+H2=2Fe+2H

依據過程:(a)—(b)-(c)-(d)-(a)…周而復始。

依據此機理,四步反應總的反應方程式為。

(4)戊同學對本次實驗中的所用鐵釘中單質鐵的含量進行測定,他們先配制一定物質的量

濃度的硫酸,然后將一定質量的鐵與硫酸(加入適量的銅粉)充分反應,并收集產生的氣體,

有關數據如下表:

①②③

硫酸溶液體積/mL505050

稱取鐵釘質量/g

投入銅粉質量/g

標準狀況下的體積/L

所配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鐵釘中單質鐵的質量分數為

期末質量檢測卷

1.答案:B

解析:由信息可知,綠磯為硫酸亞鐵的結晶水合物,即FeSO,?7H20,加熱發生氧化還原

反應,Fe元素的化合價升高,S元素的化合價降低,Fe的氧化物只有氧化鐵為紅色,則“色

赤”物質可能是Fe。,故生成氧化鐵、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氣,三氧化硫與水結合可

生成硫酸,不涉及的物質是S,答案選B。

2.答案:D

解析:-遇HC1生成氯化鍍晶體,產生白煙,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HC1=NH42

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氣體,溶液呈酸性,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O2+1M)=2HNO3Q溶于

+3+

稀HfO,中生成硫酸鐵和水,溶液變黃,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0;(+6H=2Fe+3H23

+2+

混合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U+2N03+4H=CU+2N02

t+2HO故D錯誤。故答案選D。

3.答案:B

解析:A.“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金的化學性質

穩定,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態存在,故A正確;B.葡萄糖是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在釀酒

過程中葡萄糖轉化為酒精不是水解反應,故B錯誤;C.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燒、環烷燒和芳香

嫌組成的混合物,燃燒有濃煙,故C正確;D.“玉”的成分是硅酸鹽,熔點很高,不易分解,

故D正確。答案為B。

4.答案:A

解析:A.乙烯分子為平面型分子,其鍵角為120。,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個平面上,A正確;

B.通常情況下,甲烷比較穩定,不能使酸性高缽酸鉀溶液褪色,B錯誤;C.乙醇屬于非電解

質,不能發生電離,故乙醇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C錯誤;D.硝基苯中含有硝基,其結

NO,

A

構簡式為9,故硝基苯中含有c、H、0、N四種元素,D錯誤。故選A。

5.答案:A

解析:A.乙醇含一0H,乙酸含一COOH,均與Na反應生成氫氣,均為置換反應,且二者可

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故A正確。B.乙烯、氯乙烯均含碳碳雙鍵,而聚乙烯不含雙鍵,

則只有乙烯、氯乙烯可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故B錯誤。C.分儲是根據石油中各成分沸

點的不同將其分離開,是物理變化,干鐲是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

化,裂化、裂解都是化學變化,故C錯誤。D.光導纖維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機高分子,

故D錯誤。本題正確選項為A。

6.答案:D

解析:NIL被氧化為常見無毒物質即N2,則氨氣在負極失去電子,電極反應式為:2NH3

--

—6e+60H^=N2+6H20,在正極氧氣得電子,電極反應式為:02+4e+2H20=40H,氫氧

根離子在正極產生,在負極消耗,則溶液中0H向電極a移動,A正確;電極b上發生還原

反應,B正確;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H3—6?-+60k=弗+6也0,C正確;由得失電子守

恒計算,理論上反應消耗的NIL與G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D錯誤。答案選D。

7.答案:A

解析:A.炫及燃的含氧衍生物燃燒產物都為二氧化碳和水,題中判斷和理由都正確,故

A正確;B.乙醵的酯化反應為取代反應,也可與氯化氫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氯乙烷,故B錯

誤;C.淀粉和纖維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介于較大范圍之間,不確定,則〃值不同,不

是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D.乙烯和二氧化硫都可與酸性高鎬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應

用氫氧化鈉除雜,故D錯誤。故選A。

8.答案:C

解析:A.石油的分儲時溫度計應測蒸氣溫度,插到支管口,故A錯誤;B.原電池里盛放

的是電解質溶液,酒精是非電解質,故B錯誤;C.利用鋁熱反應可以制高熔點金屬鐳,故C

正確;D.右側試管里盛放飽和碳酸鈉溶液,且導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下,故D錯誤,答案為C。

9.答案:A

解析:A.對于任何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A正確;B.對于氣相反應,降

低壓強反應速率減小,故B錯誤;C.對于氣相反應,改變壓強能改變反應速率,故C錯誤:

D.使用適當的催化劑能改變反應速率,故D錯誤;故選A。

10.答案:B

解析:A.根據圖像可知,反應過程中A的濃度減小,B、C的濃度增大,因此A為反應物,

B、C為生成物,根據濃度的變化量可以確定反應為2A(g)=2B(g)+C(g),A選項正確,

不符合題意;B.前2minA的分解速率r(A)=°".22。1j.

zmin=0molL

min,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C.2min時,A的轉化率a(A)二°,4?、二0?:'匕

X100%=50%,C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D.據圖可知2min時,c(A)=0.2mol/L,c(B)

-0.3mol/L,c(C)=0.1mol/L,濃度之比為2:3:1,D選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答案選

B?

11.答案:C

解析:A.達到平衡時、4v(02)正=5v(NO)逆,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正確;B.達到

平衡狀態后,陽3、。2、NO、FbxmolNO的同時,生成xmolNH3,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正確。

12.答案:BD

解析:氯化鈉沒有變價,故錯誤;B.鎂電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故正確:C.電流

從正極流向負極,鎂為負極,故錯誤;I).正極為氯化銀得到電子生成銀,電極反應為AgCl+

e~=Ag+CP,故正確。故選BD。

13.答案:B

解析:甲組:檢驗含Fe計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Fe?+具有還原性能使高鎰酸鉀溶液褪

色,F/+不能使高鎰酸鉀褪色,所以檢驗是否含有Fe"可以選用高鎰酸鉀溶液;乙組:檢驗

含Fe?+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1+,Fe3+遇到KSCN溶液會變紅色,而Fe"不能使KSCN溶液變色,

所以檢驗是否含有Fe'+,可以選用KSCN溶液。故答案為B。

14.答案:C

解析:2進入裝置B中,一段時間后,可排凈裝置中的在,防止生成的Fe(OH)z被氧化;

然后關閉止水夾C,裝置A中產生也,壓強增大,將溶液壓入裝置B中,FeSOi和NaOH溶液

反應可生成Fe(OH)22O3和HC1反應生成FeCh和H20,Fe,+與SCM反應生成Fe(SCN)3,溶

液變為紅色,B正確;C.”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說明原溶液中不含Fe'+,“滴加少

量稀HN03后溶液顯紅色”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含Fe'+,其原因只能是稀HNQ;具有強氧化性,

將Fe"氧化為Fea+,說明原溶液中含Fe?+3+與鐵反應生成Fe",向FeCl?溶液中加入少量鐵

粉是為了防止Fe"被氧化,D正確。故選C。

15.答案:BC

解析:£1是氮肥,NaHCOsiCl受熱易分解生成HC1和NH”HNQ,受熱時分解生成二氧化氮、

氧氣和水,NaHCOg跟陽可以發生反應:6NO2+8NH3=7N2+12H,O,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故C正確:D.NaCl和氫氧化鈣之間不會反應,故D錯誤。故答案為BC。

16.答案:(1)②(2)A(3)吸收釋放245(4)相同質量的甲烷和煤相比,

甲烷燃燒放出熱量更高;甲烷燃燒充分,燃料利用率高,且污染小;甲烷中不含硫等雜質,

不會造成酸雨等環境問題,因此甲烷是國家大力推廣的清潔能源

解析:(1)①鋅與稀硫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②檸檬酸和碳酸氫鈉反應屬于吸熱反應;

③所有的燃燒都是放熱反應;故②符合題意;(2)放熱反應: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

能量,因此表示放熱反應能量變化的是A;(3)①為斷鍵,斷鍵吸收能量,②為形成化學鍵,

形成化學鍵放出能量;斷裂1molH?和;molOz中的化學鍵吸收的總能量為(436+249)kJ

=685kJ,形成1molHQ中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930kJ,因此生成1mol上0時放出熱

量為930kJ—685kj=245kJ;(4)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由表中數據可以知道,相同質

量的甲烷和煤相比,甲烷燃燒放出熱量更高;而且甲烷中含氧量最高的燒,燃燒充分,燃料

利用率高,且污染小;甲烷中不含硫等雜質,不會造成酸雨等環境問題,因此甲烷是國家大

力推廣的清潔能源。

17.答案:(1)NHIHC03HQNO?HNO3(2)2C02+2Na202=2Na2C03+024NH3+

催化劑

56丁4N0+61L0(3)3Cu+8H++2N0,=3Cu-+2NOt+倔。Cu+4H++22=市

A高溫高壓

+

+2N02t+2H20(4)2NHtCl+Ca(OH)CaCl2+2NH3t+2H20沖+3七催化劑2N4

解析:C是無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C是氨氣。氨氣和無色氣體D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E,此反應為氨的催化氧化,D為氧氣,E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

氣生成二氧化氮,F為二氧化氮。A和過氧化鈉生成氧氣,A是無色氣體,則A為二氧化碳。

X分解得到CO?、B、NHs各Imol,所以X是碳酸氫筱,B是水。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硝酸,則G

為硝酸。硝酸加水稀釋和銅生成一氧化氮,濃硝酸和銅生成二氧化氮。(1)根據以上分析,

可以分別寫出X、B、F、G的化學式:NH4HCO3、HQ、NG、HNO3;(2)AfD為二氧化碳和過

氧化鈉反應,反應方程式為:2C02+2Na202=2Na2C03+02;C-E為氨的催化氧化反應,化學

催化劑

方程式為:4NH3+5O2-=4N0+6H20;(3)G-E為銅和稀硝酸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Cu

2++

+8H++2N0,=3CU+2N0t+4H20;G-F為銅和濃硝酸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u+4H+

2+

2N0:i=CU+2NO2t+2上0;(4)實驗室制氨氣是利用NH.C1和熟石灰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2NH1C1+Ca(OH)CaCL+2NH3t+2H20?工業上制氨氣,是利用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

高溫高壓

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得:Nz+3H2;崔啟:|j2NH:,。

Cu或Ag

18.答案:(1)CI12CH2⑵2cH3cHzOH+O?2CH:tCHO+2H2O(3)CHaCOOH

濃硫酸

+C21150H△CH3COOC2%+&0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b2CH3COOH+Na2CO3--?

2CH3C00Na+H20+C02t(4)abcd

解析:乙烯與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得到B(乙醛);乙醛催化氧

化得到C(乙酸);乙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產生E,E是有香味的乙酸乙酯。(1)乙烯發生

加聚反應產生聚乙烯D,聚乙烯的結構簡式是CH£Hz;(2)反應H的化學方程式是乙醇

Cu或Ag

催化氧化得到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H3cHQH+Oz工*2aheH0+2H2O;(3)①反應

IV是乙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BCOOII+

濃硫酸

C2H50H△CHOOC2H5+H2O;該反應類型是酯化反應,也是取代反應;②乙酸乙酯不溶

于水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離出來,需要用到的儀器是分液漏斗,答案

選b;③實驗結束,振蕩試管乙,醋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有無色氣泡產生,其

主要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cH3C00H+Na2c0,-2cHEOONa+HzO+COzt;(4)CH2=CH—

COOH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含有較基具有酸性,能發生中和反應,也

能發生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答案選abed。

19.答案:(1)2AWB(2)0.05mol?minT(3)不變減小(4)0.75mol*L

t2

解析:(1)根據圖像,4min時A物質減少0.8mol—0.4moi=0.4mol,B物質增加0.4

mol—0.2moi=0.2mol,由于反應的物質的量變化量比等于化學計量數比,則該反應的反應

方程式為2AWB;(2)從反應開始到4min時,A物質減少0.4mol,則這段時間內A物質的

△n0.4mol

△cV2L-

反應速率=—=?=0.05mol-L-1-min7(3)①體積不變充入氮氣,反

△t△t74tmin

應的單位體積中活化分子百分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