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單元復習(解析版)_第1頁
《木蘭詩》-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單元復習(解析版)_第2頁
《木蘭詩》-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單元復習(解析版)_第3頁
《木蘭詩》-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單元復習(解析版)_第4頁
《木蘭詩》-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單元復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期末考前總復習

《木蘭詩》知識點匯總講解+專題訓練

一、原文及翻譯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

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梭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

在想什么?在惦記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在想什么,也沒在惦記什么。昨天晚上看見了征兵的文書,君

主在大規模征兵,征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我沒有兄長,木

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從此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駿馬、馬鞍、鞍下的墊子、馬嚼子、韁繩和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

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黃河水奔騰流淌的聲音。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

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胡人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隘,越過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

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了很大的功勛,賞賜了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

蘭想要什么,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能騎著千里馬,快馬加鞭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

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開我東閣、西閣的門,坐在我的床上。脫去打仗時穿的戰

袍,穿上以前的女兒裝,面對窗戶和鏡子梳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頭發,額上貼上花黃。出門去見一起打仗的

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征戰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個女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

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二、字詞理解

(1)字詞注釋

唧唧(jljl):紡織機的聲音。一說為嘆息聲,意思是木蘭無心織布,停機嘆息。

當戶(ddngh£i):對著門。

機杼(zhti)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梭(su6)子。

唯:只。

何:什么。

憶:思念,惦記

軍帖(tig):征兵的文書。

可汗(k4han):古代西北地區民族對君主的稱呼

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二轉”、“十二年”,用法與

此相同。

爺:和下文的“阿爺”一樣,都指父親。

愿為市鞍(dn)馬:為,為此。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鞫(jian):馬鞍下的墊子。

轡(P即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韁繩。

辭:離開,辭行。

濺濺(jianjian):水流激射的聲音。

旦:早晨。

但聞:只聽見

胡騎(ji):胡人的戰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啾啾(jiujiu):馬叫的聲音。

天子:即前面所說的“可汗”。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指戰爭。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越過。

朔(shub)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tub),即刁斗。古代軍中用的一種

鐵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

寒光照鐵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

明堂:明亮的廳堂,此處指宮殿

策勛十二轉: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轉,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為最高的勛級。

賞賜百千強(qidng):賞賜很多的財物。百千:形容數量多。強,有余。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意做。

尚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

愿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

郭:外城。

扶:扶持。將:助詞,不譯。

姊(zi):姐姐。

理:梳理。

紅妝(zhuang):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霍霍(hudhud):擬聲詞,磨刀的聲音。

著(zhu6):通假字通“著”,穿。

云鬢(bin):像云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帖(tie)花黃:帖"通假字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

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爬搔,撲騰。迷離,瞇著眼。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火”:通“伙”。古時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個鍋吃飯,后意譯為同行的人。

行:讀hango

傍(bdng)地走:貼著地面并排跑。

(2)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粘貼。

(3)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⑤戶:古義為門,木蘭當戶織;今義人家、門第。

⑥迷離:古義為瞇著眼,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義為虛數多,今義數詞,十二。

(4)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駿馬;b.買,e.g.:愿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為市鞍馬;b希望,e.g.:愿馳千里足。

(5)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么。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成語:撲朔迷離

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現指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于辨別。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愿為市鞍馬。(愿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愿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所思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么?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不遠萬里,

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將軍和壯士身經百戰,歷經數年,有的戰死,

有的活下來凱旋。

④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當著窗戶對著鏡子整理頭發和貼上裝飾。

三、文章理解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

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

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

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

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四、實戰演練

1.選出下列對《木蘭詩》賞析有誤的一項()

A."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這兩句話點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原因。

B."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兩句贊美了將軍英勇善戰,為國捐軀;說明了戰士們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

戰斗,有幸生存,勝利歸來。

C."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兩句表現了木蘭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質。

D."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側面表現了木蘭功勞之大。

2.下面對《木蘭詩》節選部分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唉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A."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工具。

B."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C.節選部分還用夸張的手法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

D."且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已遠不再思親。

3.對下列修辭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④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⑥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A.反問排比夸張對偶互文借喻

B.反問排比夸張對偶互文借代

C.反問對偶比喻對偶對偶借代

D.反問排比比喻對偶對偶借喻

4.以下翻譯,符合原意的是()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A.將軍一百次地戰死,壯士十年之后回來。回來拜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

B.將軍經歷了百次戰爭的洗禮,壯士們十年之后勝利歸來。回來后拜見天子,天子坐在高高的殿堂上。

C.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明亮的廳堂上。

D.將軍一百次地戰死,壯士們十年后凱旋歸來。歸來后拜見天子,天子坐在高高的明堂上接見他們。

5.下面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木蘭詩》,又叫《木蘭歌》,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北朝民歌。

B.木蘭替父從軍既是為國盡忠,也是為父盡孝。

C.木蘭替父從軍,表現了古代戰爭的殘酷和對統治階級政策的否定。

D.最后一段用雙兔作比喻,妙趣橫生,對木蘭女扮男裝作了贊嘆,韻味無窮。

6.下面加點字注釋錯誤的一項是()

A.愿為市鞍馬市:買B.賞賜百千強強:強盛

C.雙兔傍地走走:跑D.出郭相扶將享B:外城

7.《木蘭詩》中對“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寫征程的遙遠和軍情的急迫。B.寫戰爭到來的悲涼氣氛。

C.以宿營地空曠寂涼烘托木蘭離家思親的情懷。D.寫行軍旅途的歡快。

閱讀下面古詩文《木蘭詩》,完成下面小題。

①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②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

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④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⑤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⑦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亞強的一項是()

A.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

B.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C.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D.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9.對下列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唯聞女嘆息(唯:只)

B.問女何所留(憶:回憶)

C.早辭爺娘去(旦:早晨)

D.對鏡帖花黃(帖:同"貼",粘貼)

10.翻譯下面句子。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11.《木蘭詩》是一首北方民歌,語言特色鮮明,請你結合詩句說一說有何特色?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攀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節選自《木蘭詩》)

(二)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①,長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當行②。

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

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選自《木蘭從軍》)

注:①習騎:練習騎馬。②當行:在征發之列。③驅馳:策馬疾馳。

12.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當戶理紅妝理:

(2)蓍我舊時裳著:

13.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14.語段(一)寫木蘭一連串富有女兒情態的行為有什么作用?

15.語段(一)與語段(二)分別側重塑造木蘭哪方面的人物形象?請簡要概括。

泱泱中華,英雄輩出。閱讀下列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

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

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

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

頷之。康肅問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目:

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

“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日:“爾安敢輕吾射!"翁日:

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

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日:“我亦無他,惟手熟

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

爾。”康肅笑而遣之。

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

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

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

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

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讀準字音是學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1)著我舊時裳

(2)公亦以此自冷

17.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賞賜百千強差強人意

B.出郢相扶將負郢窮巷

C.有賣油翁糅擔而立冰岸前嫌

D.康肅笑而道之遵詞造句

18.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徐以杓酌油瀝之。

19.比較閱讀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賣油

選文《木蘭詩》

翁》

提煉

熟能生

的成①

通過敘述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卻謝絕賞賜,請求回家團聚的故

概括

事,熱情贊揚了木蘭熱愛國家、不慕名利、深明大義的優良品格,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②

內容

勇敢、機智剛毅的優秀品質。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

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

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

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0.識木蘭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21.讀木蘭

請你根據情境,完成對話。

22.悟忠孝

鏈接材料一

木蘭者,古時一民間女子也。少習騎,長少而益精。值可汗點兵,其父名在軍書,與同里諸少年皆次

當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軍,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

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

鏈接材料二

木蘭姓魏氏,本處子也。世傳可汗募兵,木蘭之父耄贏,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

躍馬而往,歷年一紀,閱十有八戰,人莫識之。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及還家,釋其戎

服,衣其舊裳。同行者駭之,遂以事聞于朝,召復赴闕。欲納入宮中,木蘭日:“臣無媲君之禮。”以死

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帝驚憫,追贈將軍,謚“孝烈”。今商丘營郭鎮有廟存,蓋其故家云。

(選自: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志?列女》卷十一)

任務一:用"/"為下列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

任務二: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和它意思相同的一項。

(1)或還家,釋其戎服()

A.或魯肅過尋陽B.風馬牛不相及

(2)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斯信()

A.自以為大有所至B.精理求精

任務三:話說巾幗不讓須眉,課文《木蘭詩》中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

雄雌?",點明了主旨,請在鏈接材料一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結合該句子分析材料一的主旨。

任務四: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木蘭?請結合鏈接材料,作簡要分析。

節目組搜集了以下兩個人物的事跡材料,請你按相關要求完成任務。

【甲】

木蘭詩(節選)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唉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

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

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乙】

荀灌(節選)

荀正小女灌,幼有奇節。族為襄城太守,為杜曾所圍,力弱食盡,欲求救于故吏平南將軍石覽,計無從出。

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十人,逾城突圍夜出。賊追甚急,灌督厲①將士,且戰且前,得入魯陽山獲免②。

自詣覽乞師,又為然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仍結為兄弟,訪即遣子撫③率三千人會石覽俱救摩。賊聞兵至,

散走,灌之力也。時人嘆日:“以十三齡之弱女,獨能奮身而出,突圍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諸古今史乘④

中,得未曾有。”

(《晉書?卷九十六?列傳第六十六?列女?荀灌》)

【注釋】①督厲:勉勵。厲,通"勵"。②獲免:沒有被敵人追上。③撫:人名,周訪長子周撫。④史乘

(ch爸ng):指一般的史書。

23.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

⑴關山廖若飛

(2)賞賜百千罩

(3)又為松節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

(4)以十三齡之弱女

24.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賊聞兵至,散走,灌之力也。

25.時人贊嘆荀灌為"奇女子",請結合相關句子說說荀灌"奇"在何處。

26.兩文塑造的都是女英雄形象,為何【乙】文具體詳實地描寫了荀灌突圍救父的戰斗經過,而【甲】文

對木蘭沙場征戰的場面卻一筆帶過?請寫出你的發現。

唯其艱難,方顯勇毅;唯其赤誠,方顯珍貴!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木蘭詩(節選)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

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曹劌論戰(節選)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目:“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入。”對日:“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7.讀準字音,是學好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1)可汗大點兵

(2)犧牲玉帛

28.一詞多義是漢語中的常見現象。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愿為市鞍馬為城,為嶼,為幄為巖

B.衣食所家家求其能千里也

C.弗敢力.口也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D.可以一戰可加為師矣

29.把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30.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

選文《木蘭詩》(節選)《曹劌論戰》(節選)

成語積

磨刀霍霍、①______________再衰三竭、②__________

人物分木蘭雖非男兒身,卻勇于擔當重任,替父從軍,盡顯愛國愛家的曹劌雖非"肉食者",卻

析巾幗風采。③_____。

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滿江紅?小住京華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

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

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木蘭詩(節選)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唉女聲,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

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31.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

(1)但聞黃河流水鳴濺腳)

(2)俗子胸掌誰識我()

32.下列加點詞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八年風味徒思浙家徒四壁徒勞無益市井之徒

B.關山摩若飛虐德量力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C.二者不可得兼德才兼備軟硬兼施品學兼優

D.也不為荷得也一見如故故步自封溫故知新

3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1)萬里赴成機。

(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34.請將三篇古詩文進行比較閱讀,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舍取

秋瑾舍棄了舒適的家庭①

抉擇

木蘭②征戰沙場為國盡忠

孟子舍棄生命求取道義

35.文學常識填空。

《木蘭詩》選自北宋(人名)編的,它是時期的一首北方民歌。樂府原

是古代朝廷中的機構,負責采集民間的詩歌,后來把樂府采集的詩歌也叫作樂府。

36.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

⑴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2)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⑶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⑷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參考答案:

1.B

【詳解】考查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

B."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意思是: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詩句

應該按互文的修辭方法不理解。并不是選項中所說的將軍為國捐軀,戰士們有幸生存勝利歸來。

故選B=

2.D

【詳解】D."重復的句式""離家已遠不再思親”有錯。反復是一種修辭手法,重復是語言上的一種毛病,

這句的句式是反復,寫木蘭離家越遠思親越切。故選D。

3.B

【詳解】考查修辭方法。

①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一是用反詰的語氣表達一個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經蘊涵在問句中

了,不需要對方來回答,是反問。

②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連用四個結構相同、內容相關的短語或句子

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句子語氣,是排比。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萬里、若飛”是夸張。

④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阿爺"對"木蘭"、"無大兒"對"無長兄”是對偶

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

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

思,是互文、

⑥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千里足,指千里馬。作用以部分代表整體,千里足,足為蹄千里足代表

千里馬。借代的修辭手法。

故選B

4.C

【詳解】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容,譯文要通暢。注

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特別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句中重點詞語有:

"百、十”都是虛數。天子:即"可汗"。明堂:皇帝用來祭祀、接見諸侯、選拔等所用的殿堂。譯文:將士們

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歸來后拜見天子,天子坐在明亮的廳堂上。故選C。

【點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

時常采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最后根據上下疏通句子。(4)

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5.C

【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表現了古代戰爭的殘酷和對統治階級政策的否定”偏離文章主旨,文

章塑造一個英勇善戰,勤勞能干,不慕名利的巾幗英雄形象,并非"表現了古代戰爭的殘酷和對統治階級政

策的否定”。選項錯誤。

故選Cc

6.B

【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的翻譯。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于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

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

A.句意:木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市:買;選項正確;

B.句意: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余;"強"在這里是"有余"的意思;選項錯誤;

C.句意:雄雌兩兔一起并排跑;走:跑;選項正確;

D.句意: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郭:外城;選項正確;

故選Bo

7.C

【詳解】本題考查對文章的句子的理解。這里對環境的描寫,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

離家越遠思親越切。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之聲,襯托出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故選Cc

8.B9.B10.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1L①詩中多以口語

化的問答刻畫人物心理,例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②以鋪陳排比描

述行為情態,例如:"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寫出家人為迎接木蘭歸來做準備。③以風趣的比喻收束全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

能辨我是雄雌"比喻風趣又切合全文的內容。

【解析】8.本題考查斷句。要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A.有誤,正確的停頓應為: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

C.有誤,正確的停頓應為: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D.有誤,正確的停頓應為: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故選Bo

9.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

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B.有誤,"問女何所憶"的意思是"問木蘭在思念什么","憶"的意思是"思念";

故選Bo

10.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譯。所謂直譯,就是將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實到

譯文中,譯出原文中用詞造句的特點,甚至在表達方式上也要求與原文保持一致。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譯

出原文用詞的特點和句式的特點。"百戰(身經百戰)""死(為國捐軀)""歸(歸來)”是此句中的關鍵詞語,

一定要解釋準確。

11.此題考查作品的語言特色,結合具體語句分析即可。

如: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口語色彩明顯,如第②段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

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狀態,神氣躍然,如第③段中“東市買駿馬,

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以風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

人回味,如第⑦段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雙兔奔跑,難辨雌雄

的隱喻,對木蘭男扮女裝、代父從軍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點睛】參考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

問木蘭在想什么,問木蘭在思念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么,也沒有在思念什么。昨天晚

上看見征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

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

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

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

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余。

天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

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

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發,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

仗的伙伴,伙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分辨;雄

雌兩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12.整理,梳理穿13.(可汗給木蘭)記很大的功,賞賜很多的財物。14.示例:既寫出了

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又表現出她歸來后情不自禁的喜悅。15.語段(一)側重塑造木

蘭淡泊名利、珍惜親情的普通人形象;語段(二)側重塑造木蘭代父從軍、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的英雄形

象。(意思對即可)

【分析】1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對著門梳妝打扮起來。理:整理,梳理;

(2)句意: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著:穿。

13.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冊h調、換、

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

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本題中重點詞有:策勛(記功)、十二轉(形容功勞極高)、百千(形容數量多)、強(有余)。

14.本題考查句段作用。作答此題,首先要聯系全文,深刻理解句段含義;其次,要體會該段在文中

的作用,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分析。

選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一段即"木蘭一

連串富有女兒情態的行為”,句意為: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

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寫出木蘭對自己曾經生活的家充滿著親切的回憶與感情,抒發木蘭深深的思

鄉之情;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寫出木蘭從軍歸來,終于能以女孩兒形象示人,

迫不及待恢復女裝的情形,由此可見木蘭對女兒裝的喜愛和懷念;

"開、坐、脫、著、理、帖”連用六個動詞,生動具體寫出木蘭代父從軍歸來,衣錦還鄉恢復女兒裝后的

愉悅之情。

15.本題考查對比分析人物形象。

由選文(一)“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可知,木蘭不慕名利,不求功名利祿,只愿

和家人團聚。由此可見,選文(一)側重描寫木蘭作為一名普通女孩,對故鄉的思念、對家人牽掛的思想

感情;

由選文(二)"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嘻!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

信"可知,作者筆下的木蘭馳騁沙場、英勇善戰、不輸男子。

由此可知,選文(二)側重塑造一個驍勇善戰,能力超群,建功立業的英雄花木蘭形象。

【點睛】參考譯文

(一)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

子問木蘭有什么要求,木蘭不愿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出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門梳妝打扮起來。小

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

時穿的戰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

見同營的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二)木蘭是古時候的一位民間女子。她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當時正碰上

可汗點兵,她的父親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隊伍中。因為她的父親年老多病不能

勝任。木蘭于是女扮男裝,在集市買了馬和馬具,替父親出征。逆黃河而上,翻越黑山,騎馬四處征戰了

十二年,屢次建立功勛。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未必不能做,我看到木蘭從軍之事后便更加相信這個道理

了。

16.zhuojTn17.B18.(1)將士們經歷了很多次的戰斗,有的戰死在沙場,有的轉戰多年后勝利

歸來。

(2)(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蘆。19.①撲朔迷離;②通過陳堯咨與賣油翁之間的問答,

告訴人們"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誡人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即使有長處也不應該驕傲自滿。

【分析】16.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字音。

(1)句意:穿上以前的女兒裝。"著"有"穿"的意思,應讀"zhu6"。

(2)句意:他憑借射箭的本領自夸。"矜"有"自夸"之意,應讀"jin"。

17.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有余/振奮;

B.外城/外城;

C.放下/在此是指消散,誤會全部消除;

D.打發/運用;

故選Bo

18.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冊h調、換、

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

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應注意: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為互文句;歸:勝利歸來,凱旋歸來;

(2)徐:慢慢地;杓:同"勺",勺子;酌:斟酒,這里指倒油;瀝:滴。

19.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木蘭詩》中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意思是: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常動

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后來用"撲朔迷離”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不容易看清真相。

《賣油翁》中賣油翁在面對陳康肅公"爾安敢輕吾射”的質疑時,"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

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通過陳堯咨與賣油翁之間的問答及賣油翁倒油技術展示,最后點明"我

亦無他,惟手熟爾"(熟能生巧、學無止境)的道理;根據"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爾安

敢輕吾射"可知:陳堯咨因為射箭本領高強就以此自夸,輕視賣油翁,結果出丑;告誡我們山外有山人外有

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應該戒驕戒躁,虛心向他人學習。

【點睛】(一)譯文: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隘,越過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

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了很大的功勛,賞賜了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

蘭想要什么,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能騎著千里馬,快馬加鞭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

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開我東閣、西閣的門,坐在我的床上。脫去打仗時穿的戰

袍,穿上以前的女兒裝,面對窗戶和鏡子梳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頭發,額上貼上花黃。出門去見一起打仗的

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征戰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個女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

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二)譯文:

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借射箭的本領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

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

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的奧妙,只不過

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

知道這個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

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沒有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么其它奧妙,

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康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走了。

20.(木蘭)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聽到黃河流水聲。21.(1)

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2)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

北市買長鞭。(只要是文章中的互文句即可)22.任務一: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

親。任務二:(1)A(2)B任務三:男子可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

信。男子能夠做的事情女子未嘗不能夠做到,我看到木蘭從軍之事后,(因此)于是更加相信了。總結全文,

揭示主題。任務四:是一個孝順,機智勇敢,不圖名利的女子。材料一中"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

裝,市鞍馬,代父從軍”可見其孝順和勇敢。材料二中"操戈躍馬而往,歷年一紀,閱十有八戰,人莫識之。"

可見其機智勇敢。材料二中"木蘭曰:"臣無媲君之禮。"以死誓拒之。"可見其不圖名利。

【解析】20.本題考查翻譯重點句子。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然后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詞語:旦:早晨;但聞:只聽見;濺濺:流水的聲音。

21.(1)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句話的意思是: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

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這里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

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

將士中的一個。

(2)本題考查理解互文的句子。文中互文的句子很多,寫出一個即可。如"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當

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等。

22.任務一:本題考查斷句。

句意為:后來凱旋歸來,皇帝嘉獎她的功勞,但是木蘭不做尚書,懇請返回故鄉。"后凱還""天子嘉其

功”的主語分別是"木蘭"和"天子",這是兩個完整句子,應斷開;"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的主語都是木蘭,

也是兩個完整的句子,因此也應斷開,因此其斷句為:后凱還/天子嘉其功/除尚書不受/懇奏省親。

任務二:本題考查一詞多義。首先要明確句意,然后注意積累詞語的不同用法,最后結合句意理解詞

語的不同用法。

(1)句意為:等到回到家,脫去戎裝。及:等到。

A.句意為: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等到。

B.句意為: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及:到。

故選Ac

(2)句意為:我看到木蘭從軍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益:更加。

A.句意為:自己(把它)認為很有好處。益:好處。

B.意思是:(學術、技術、作品、產品等)好了還求更好。益:更加。

故選Bo

任務三: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選文的主要內容是記敘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其中"男子可為之

事女子未必不可為,余觀夫木蘭從軍之事,因益信。”是表明作者的觀點是文章的主旨句。該句的意思是:

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蘭從軍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與《木蘭詩》

中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免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句意思相近。

任務四:本題考查理解人物形象。鏈接材料一中"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蘭乃易男裝,市鞍馬,代父從

軍",表現了木蘭的孝道;"溯黃河,度黑山,轉戰驅馳凡十有二年,數建奇功”表現了木蘭的英勇善戰和對

國家的忠誠;材料二中"操戈躍馬而往,歷年一紀,閱十有八戰,人莫識之。"可見其機智勇敢;鏈接材料二

中"以死誓拒之。迫之不從,遂自盡",可見木蘭的堅貞不屈,不圖名利。結合分析概括答題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梭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

在想什么?在惦記什么?木蘭答道:我也沒在想什么,也沒在惦記什么。昨天晚上看見了征兵的文書,君

主在大規模征兵,征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我沒有兄長,木

蘭愿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從此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駿馬、馬鞍、鞍下的墊子、馬嚼子、韁繩和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

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黃河水奔騰流淌的聲音。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

聽不見父母呼叫女兒的聲音,只聽見胡人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飛一樣跨過一道道的關隘,越過一座座的山峰。夜晚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

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得勝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了很大的功勛,賞賜了很多的財物。天子問木

蘭想要什么,木蘭說不愿做尚書郎,希望能騎著千里馬,快馬加鞭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

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開我東閣、西閣的門,坐在我的床上。脫去打仗時穿的戰

袍,穿上以前的女兒裝,面對窗戶和鏡子梳理像云一樣柔美的頭發,額上貼上花黃。出門去見一起打仗的

伙伴,伙伴們都很吃驚,征戰同行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蘭是個女子。

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雄雌

兩只兔子貼著地面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鏈接材料一: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正碰到

皇帝招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

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買了駿馬和馬鞍,替父親出征。逆黃河而上,翻越黑山,騎馬轉戰共十余年,

多次建立功勛,屢建奇功。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蘭從軍的事情后就更加相

信這個道理了。

鏈接材料二:木蘭姓魏,是一個未出嫁的姑娘。當時傳著皇上招募士兵,木蘭的父親已經年邁體衰,

弟弟妹妹都還年幼。毅然替父從軍,披上鎧甲,帶上箭袋。拿起兵器,騎著馬馳騁疆場,經過了十多年,

經歷了十八次戰役,人們沒有認出她是女的。后來凱旋歸來,皇帝嘉獎她的功勞,但是木蘭不做尚書,懇

請返回故鄉。等到回到家,脫去軍裝,穿上原來的衣服。送她回家的人都大吃一驚,于是這件事傳到了朝

廷上,皇上又召她回朝,想將她收入后宮。木蘭說"臣沒有足以擔起您厚望的修養和能力。”用死來拒絕。強

迫她,木蘭不從,于是自殺身亡,皇上大驚,于是追贈追贈予她"將軍",號"孝烈"。現在在商丘縣營郭鎮建

有木蘭祠,這里大概是她的家鄉。

23.①越過②有余③寫信④憑,憑借24.敵人聽說救兵到了,四散逃跑,這是荀灌的功

勞。25.①荀灌年紀雖小,卻敢于挺身而出,有膽有識;②率領軍馬,突出重圍,勇武過人;③見石覽

請援兵,代父寫信與周訪,智謀過人。26.【乙】文對荀灌"突圍求援”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意在表

現其驍勇善戰、智勇雙全、有膽有識的品格,突出其"奇"。【甲】文花木蘭代父從軍,征戰生活一筆帶過,

重點鋪陳戰前及戰后情況,意在突出木蘭孝敬父母、勇于擔當以及不戀富貴,淡泊名利的高潔品性。

【分析】23.考查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

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1)句意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度:越過。

(2)句意為: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余。強:有余。

(3)句意為:又替荀感寫信給南中郎將周訪,請求援助。書:寫信。

(4)句意為:憑借十三歲年齡的弱女子。以:憑,憑借。

24.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

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得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

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意順

即可。本句重點詞語:聞:聽說;走:跑。句意:敵人聽說救兵到了,四散逃跑,這是荀灌的功勞。

25.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解答時,要全面把握文章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進行概括提取。說出荀

灌的"奇",通過"以十三齡之弱女,獨能奮身而出"可以看出荀灌年紀雖然很小,卻很勇敢,關鍵時刻挺身而

出,有膽識;通過“灌時年十三,乃率勇士數千人,逾城突圍夜出”可以看出她有大將之才,勇武過人,能夠

率領軍馬突出重圍;通過"自詣覽乞師,又為松書與南中郎將周訪請援,仍結為兄弟,訪即遣子撫率三千人

會石覽俱救程”,可以看出她智謀過人,危急時刻拜訪石覽請求援兵后,又代父寫信與周訪尋求援助,最終

取得勝利。

26.文中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征戰生活通過"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一筆帶過,通過"東市買駿馬,西

市買鞍鞫,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和"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當窗

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重點鋪陳戰前及戰后情況,意在突出木蘭不僅具有英雄品格,同樣還有女兒情態,歌

頌了她在國家危難時勇于擔當的愛國情懷和孝敬父母,不慕名利的高潔情操。

【點睛】參考譯文:

【甲】到東邊集市去買駿馬,到西邊集市去買馬鞍和墊子。到南邊集市去買馬嚼子和韁繩,到北邊集

市去買鞭子。早晨辭別了爹娘離開,晚上住在黃河邊,聽不到爹娘呼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