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峨眉山月歌》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
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峨眉山月歌》
《課外古詩詞誦讀》是統編版2024新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內容。包括《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龜年》《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夜上受降城聞笛》四首絕句。與第一單元“四時之景"主題下的《古代詩歌四首》相比,這四首詩都是唐代詩歌,形式短小,題材豐富,或即景抒情,或行軍感懷,或征人思鄉。
四首絕句中,有三首七言,有一首五言。七言相對于五言,信息量增大,表意更豐富。以《峨眉山月歌》為例,如果前兩句變為“山月半輪秋,影入江水流”,似乎很精煉,但缺失了地名,作者遠行時對故鄉的眷戀情感就弱化了,后文的地名也缺少貫通一氣的呼應。絕句的特點是前后兩句的“宛轉變化”,《峨眉山月歌》前兩句寫月下景,后兩句寫詩人的行中意;《江南逢李龜年》前兩句對仗,敘述往事,后兩句寫景中感慨當今;《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前兩句用聯想寫個人,后兩句用想象思家國;《夜上受降城聞笛》前兩句以視覺寫邊塞之景,后兩句以聽覺抒征人之情。形式的異同,在朗讀中感受比較,不求全面,促進背誦熟記為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詩句意思。
3、展開聯想和想象,描繪詩歌中的畫面。
同學們,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中,古詩詞猶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課堂上的詩詞,讓我們領略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而今天的課外古詩詞誦讀課,將帶我們走進更廣闊的詩詞天地,去探尋那些未被熟知的珍寶。讓我們一同開啟這美妙的詩詞之旅吧!
古代有許多文人墨客喜歡月亮、吟詠月亮,唐代詩人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們學過他的《靜夜思》《古朗月行》,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描繪月夜美景的詩——《峨眉山月歌》,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詩,感受李白筆下的峨眉山月之美。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峨眉山月歌》。
2、一起回顧過去我們是如何學習詩詞的?
明確:
識詩人。
明詩意。
賞詩句。
悟詩情。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李白詩歌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有《李太白集》傳世。代表作品: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
李白生平經歷:
1歲出生于富商人家
10歲攻讀諸子百家(少年天才)
15歲隱居大明寺學書習見劍,好神仙縱橫之術
24歲去蜀遠游
27歲在安陸被許梓芝員外相中,入贅許門
29歲多次請求裴長史舉薦,終為所拒。(自暴自棄,開荒種田)
31歲窮困潦倒與長安
42歲因解金龜換酒為樂,復推薦于朝廷,得玄宗優遇命為翰林院供奉(完美逆轉)
43歲厭煩官場齷齪,玄宗對李白漸疏遠(縱酒失寵)
44歲自知不為朝廷所用,上書離長安而去二區
56歲安祿山反,玄宗逃亡。李白攜妻南奔避難。(流放夜郎)
62歲或飲酒而亡,或因病去世。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是蜀中大山,常被當作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李白二十幾歲時離開故鄉,四處游歷,從長江下游到中原和華北地區都有他的足跡。這一次漫游使他開闊了眼界,豐富了閱歷,這個時期他的藝術創作日臻成熟。這首詩即李白初次離開蜀地時的作品。
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唐以后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
(1)律詩,每首八句。
分為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五言律詩,每句五個字。
七言律詩,每句七個字。
(2)絕句,每首四句。
五言絕句,每句五個字。
七言絕句,每句七個字。
朗讀詩歌注意讀音和節奏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讀準:羌:qiānɡ渝:yú
“峨眉山月歌”的“歌"字如何理解?詩要寫什么?
明確:
“歌”歌詠,“峨眉山月"是歌詠對象,歌詠內容,詩要寫月。
1、請同學們反復朗讀詩歌,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二句詩的意思。
【詞語釋義】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
【譯文】:秋高氣爽,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清澈的水面,伴隨著“我”順流而下。
2、齊讀: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思考詩句出現哪些意象?
明確:
出現了:峨眉山半輪秋月月影平羌江水
【知識回顧】意象,是指詩中寫的物或景,可以直接數出來的,寄托著詩人的情感,如日月星辰、湖光山色、田園桑植、大漠孤煙等,只要傾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單個的,也有群組的。
3、思考一個年輕人出離故土,想象他坐在小船上抬頭看到了什么?低頭看到了什么?這時,他會怎么想,心情怎么樣?
明確:
他坐在小船上,抬頭看到了高懸的峨眉山月,低頭則看到了流動的江水。此時,他可能會感到離鄉之情,思念家鄉和親人。他可能會想家,想那座山、那輪月、那片水,以及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同時,他也會對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希望自己能夠在新環境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
4、賞析: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高氣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
5、“入”和“流"兩個動詞寫出峨眉山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
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看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看的人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6、請同學們反復朗讀第三、四句詩,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①夜:今夜。發:出發。
②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
③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④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⑤下:順流而下。
⑥渝州:治所在巴縣,今重慶一帶。
譯文:夜晚我從清溪出發,乘船駛向三峽,想你卻難見面,只好依依不舍去渝州了。
1、作為主要歌詠對象的“月”似乎與大家玩起了“捉迷藏”,一起來找找月。齊讀: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明確:
出發的時間:夜
途中經過的地方:清溪三峽渝州
表達作者的情感:思念之情
2、李白為什么寫“峨眉山月”?“君"指“親友”還是指“月"?思考“月”在詩中的妙用。
明確:
“君"既是“友”又是“月"。峨眉山是作者的故鄉,寫峨眉山月,就是寫故鄉寫親友。離開鄉土,對故鄉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古人。以月擬人富含詩意。這樣理解,詩歌的情感跟深沉,意境也更悠遠。
3、賞析: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明確:
第三句中一直看不見臉的詩人終于露面了,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這位“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而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表達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4、這首詩28字中連用五個地名12字。乾隆皇帝探曰:“但見其工,則妙處不傳。"意思是這樣寫妙不可言。其精妙之處表現在哪里?
明確: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
(山名)(江名)(地名)
五個地名連用,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精巧地點出行程,造成空間迅速轉換之感,讓人感覺到行船之快。既傳達出詩人江行的獨特體驗,又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5、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明確:
一、二句從“峨眉山月”寫起,描繪了月映平羌江的美景,點出了遠游的時令——秋天。三、四句記敘了詩人從青溪驛連夜出發駛向三峽的情形,表達了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
6、《峨眉山月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
①熱愛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②他對故地(四川)的戀戀不舍之情;
③對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7、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什么?后兩句寫的是什么?用了什
么表達方式?
明確:
兩兩句:秋高氣爽,月色特明。(寫景)
后兩句:故國故人,戀戀不舍。(抒情)
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知識回顧】常見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8、如何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歌中的畫面?
明確:
描述詩歌畫面,要先把詩歌的語言轉換為一般的口語,把古詩換成現代白話文。然后再對其進行潤色和加工,用優美的言辭將其敘述出來就可以了。語言一定要生動,不能僅僅是翻譯,要進行合理的想象,用優美的語言,描繪出動人的意境。
9、試著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詩歌中一二句的畫面?
明確:
深秋時節,仰望那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的影子就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月影蕩漾在船頭,我的船兒也跟著江水緩緩流動。
10、《峨眉山月歌》借哪兩個意象寫盡對故鄉故人的眷戀的?
明確:
詩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兩個意象,來傳送眷念之情。
另外,詩歌意境清朗秀美,風致自然天成,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寫盡對故鄉、故人的眷戀。
【知識回顧】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景物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與景、景與人景與情構成,情景交融。需要“悟"才能獲得。
11、《峨眉山月歌》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運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作者將自然景物的特征與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過對峨眉山月這一自然現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將景色與離情融為一體,寫得妙趣橫生。
12、有人說“月”是這首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你這種說法?
同意。
“月"這一藝術形象貫穿全詩,其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望而不可及,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1、詩歌連用五處地名,構思精巧,意境晴朗秀美,充分展示了李白的藝術天賦。
2、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副千里蜀江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
1、欣賞李白筆下的月光世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渡荊門送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2、李白軼事
李白5歲時,跟父親從西域回到四川青蓮地區定居。有年春天,客人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客人失望,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便坐了下來。
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使我轉告父親。"客人有心要試李白才學,便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李白回答說:““有人偷"去掉單人旁,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3、請大聲朗讀:《尋李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和要求
- 2025玻璃棉采購合同
- 2025物流服務合同變更申請表
- 2025供需合同文本模板
- 《2025工程項目前期開發合同》
- 2025年運載火箭跟蹤、遙測及測控設備合作協議書
- 2025年氯氟氰菊酯合作協議書
- 2025年玻璃制光學元件項目建議書
- 2025年真空離子鍍膜設備合作協議書
- 立繪買斷合同協議
- 挖礦委托協議書范本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本科《人文英語3》一平臺在線形考綜合測試(形考任務)試題及答案
- 針灸推拿治療失眠的禁忌
- 利達消防L0188EL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使用說明書
- 河南省駐馬店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2025江蘇鹽城市射陽縣臨港工業區投資限公司招聘8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0年中國聲音感應控制電筒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DB50T 1041-2020 城鎮地質安全監測規范
- 2025-2030年中國冰激凌市場需求分析與投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體育賽事運營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