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三(上)
月度檢測物理試卷(10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共28分。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用兩個基本的物理量的“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定義
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質的最本質的屬性,它不隨定義所用物理量的大小而改變,下面式子屬于比值定義
法的是()
D.C=
2.橘子洲大橋主橋長1156米,引橋長94米,引橋相當于從岸上搭到主橋的上一個斜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橘子洲大橋建很長的引橋是為了增大汽車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B.如果橘子洲大橋高度不變,增大引橋的長度,則停在引橋橋面上的汽車對橋面的壓力變小
C.如果橘子洲大橋高度不變,減小引橋的長度,則停在引橋橋面上的汽車對橋面的摩擦力變大
D.如果橘子洲大橋高度不變,減小引橋的長度,則停在引橋橋面上的汽車對橋面的最大靜摩擦力變大
3.如圖,甲將排球從離地面高為1根的。位置由靜止擊出并沿軌跡①運動,當排球運動到離地面高為2.8機
的P位置時,速度大小為10zn/s,此時,被乙擊回并以水平速度18m/s沿軌跡②運動,恰好落回到。位置。
已知排球的質量約為0.3kg,g取10m/s2,忽略空氣阻力,則()①
A.排球沿軌跡①運動的時間為0.6s£
B.0、P兩位置的水平距圖為10.8m甲介
4.北京時間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成功。假如“神舟十八號”僅受地球施加的萬
有引力作用下,繞地球沿如圖橢圓形軌道運動,它在人B、C三點以下關系正確的是
A.從4點運動至B點的過程中,“神舟十八號”的機械能不斷減少---------、
B.從4點運動至C點的時間小于從C點運動至B點的時間A(Q地球
c.“神舟十八號”在力點處的加速度最小
D.“神舟十八號”在B點處受到的地球施加的萬有引力最大C
5.如圖所示,靜止框架40B中的桿OB豎直,桿。力與水平面間的夾角a=60。,且桿04光滑。彈簧與豎直
方向間的夾角£=30。,上端用錢鏈與固定點B相連,下端與穿在。4桿上的質量為小的小環相連,已知。8
兩點間的距離為心則()
第1頁,共9頁
A.桿對小環的彈力大小為依小。
B.彈簧彈力的大小為mg
C.若整個框架以08為軸開始轉動,當小環穩定在與B點等高的4點時轉速為n-快
D.若整個框架以0B為軸開始轉動,若小環緩慢運動到與B點等高的4點,則此過程桿對小環做的功為
6.如圖,質量為200kg的小船在靜止水面上以3rn/s的速率向右勻速行駛,一質量為50M的救生員站在船
尾,相對小船靜止。若救生員以相對船6m/s的速率水平向左躍入水中,則救生員躍出后小船的速率為()
A.4.5m/sB.4.2m/sC,2.5m/sD.2.25m/s
7.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介質中相向傳播,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兩波源的平衡位置分別位于M、N兩
點處,。點為M、N連線的中點,兩波源的振動方向平行。已知M、N兩點的間距d=16m,振動頻率均為
f=2.5Hz,M處波源的振幅4=10cm,N處波源的振幅A?=5cm。t=1.2s時刻。處的質點開始振動。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列波的波速大小均為百7n/s
B.從t=0到t=2.2s,。處質點運動的路程為0.5機
C.從t=2.0s到t=2.2s,。處質點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經過足夠長的時間,MN間(不包括“、N兩點)振幅為15cm的點共有14個
第2頁,共9頁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8.蹦極也叫機索跳,是近年來新興的一項非常刺激的戶外休閑體育運動,其運動過程與下述模型相似,如
圖所示,質量為根的小球從與輕彈簧上端相距x處由靜止釋放,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匕重力加速度為g,不
計一切摩擦力,則在小球向下運動的過程中()
A.最大加速度為g
B,最大加速度大于g
C.最大速度為12gx+嗒
D.最大速度為jgx+嗒
9.如圖所示,傾角為a的光滑固定斜面底端有一固定擋板P,兩個用輕彈簧連接在一起的滑塊M、N置于斜
面上處于靜止狀態。現給滑塊M一個沿斜面向上的瞬時沖量使之沿斜面向上運動,當滑塊N剛要離開擋板
時滑塊M的速度為/已知M、N的質量均為小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則關于從物
塊M開始運動到物塊N剛要離開擋板的過程,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滑塊M的位移為即嚕吧
B.滑塊N剛要離開擋板的瞬間,滑塊M的加速度大小為2gsina
C.滑塊M獲得瞬時沖量的大小為產產。+徵2廿
D.重力對滑塊M做的功為網空火
k
10.如圖所示,傾角為a的斜面足夠長,現從斜面上。點以與斜面成相同的6角(6<90。),大小為以2。速度
分別拋出小球P、Q,小球P、Q剛要落在斜面上4、B兩點時的速度分別為"、vQ.設。、4間的距離為si,
。、8間的距離為S2,不計空氣阻力,當6取不同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Q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可能相等
B"Q方向與斜面的夾角一定等于"方向與斜面的夾角
C.%一定等于2外
D.S2可能大于4sl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4分。
11.某實驗小組用輕桿、小球和硬紙板等制作一個簡易加速度計,如圖甲所示。在輕桿上端裝上轉軸,固
定于豎直放置的標有角度的紙板上的。點,輕桿下端固定一小球,桿可在豎直紙面內自由轉動。將此裝置
固定于運動小車上,可粗略測量小車的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第3頁,共9頁
(1)先讓連著紙帶的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選取一條較理想的紙帶,紙
帶上計數點的間距如圖乙所示,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02s。根據數據求出當地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2)若輕桿從豎直位置突然向左擺動,則小車可能向(填“左”或“右”)加速運動;
(3)若輕桿擺動穩定時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仇則小車加速度a=(用g、。表示)。
12.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輕彈簧和小物塊(帶有遮光條)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圖中光電門安裝在
鐵架臺上且位置可調。物塊釋放前,細線與彈簧和物塊的栓接點(4、B)在同一水平線上,且彈簧處于原
長。滑輪質量不計且滑輪凹槽中涂有潤滑油.以保證細線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計,細線始終伸直。
小物塊連同遮光條的總質量為小,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彈性勢能“=女工2(%為彈簧形變量),重力加速度
為g,遮光條的寬度為d,小物塊釋放點與光電門之間的距離為Z(d遠遠小于1)。現將小物塊由靜止釋放,
…3二[-
i日光電門Li_i__LY_/
1
三tLOh4h
圖1圖2
(1)物塊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
(2)改變光電門的位置,重復實驗,每次滑塊均從B點靜止釋放,記錄多組1和對應的時間,做出總T圖像
如圖所示,若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尚-1滿足關系式時,可驗證輕彈簧和小物塊組成的
系統機械能守恒;
(3)在(2)中條件下,/=人和/=/3時,物塊通過光電門時彈簧具有的兩彈性勢能分別為Epi、Ep3,則E”-
EP3=(用八、m、b、9表示);
第4頁,共9頁
(4)在(2)中條件下,取某個值時,可以使物塊通過光電門時的速度最大,速度最大值為(小、
g、k表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
13.如圖所示,一傳送帶傾斜放置,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37。,傳送帶順時針勻速率運轉,速度大小
v=lm/so傳送帶上表面PQ兩點間的距離L=8m0t=0時亥!J,物塊1以初速度%=lm/s從Q點滑上傳送
帶向下運動、物塊2以初速度以=la/s從P點滑上傳送帶向上運動,經過時間以,物塊1、2在傳送帶上M
點(圖中未畫出)發生彈性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已知物塊1的質量mi=6kg,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11=0.5;物塊2的質量爪2=2kg,其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2=。.75,重力加速度g=lOm/s?,sin37°
=0.6,cos37°=0.8
(1)求P點到M點間的距離“2;
(2)求物塊2從0時刻到離開傳送帶經歷的時間以;
(3)從0時刻,到兩物塊恰好要相碰,求傳送帶多消耗的能量/瓦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4分。
14.某同學設計的拋射裝置如圖所示,固定傾斜長直導軌與水平面的夾角8=37。,開始滑塊和小球均位于
導軌底端。某時刻滑塊以%=14m/s的初速度沿導軌上滑,同時小球斜向上拋出,滑塊滑至軌道最高點時
恰好被小球擊中。已知滑塊與導軌間的動摩擦因數〃=0.125,不計空氣阻力,滑塊和小球均可視為質點。
2
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sin37°=0.6,cos37°=0.8o求:
(1)滑塊運動到最高點的時間t與位移工的大小;
(2)小球初速度〃的大小及初速度與導軌間夾角a的正切值。
15.如圖所示,內壁粗糙、半徑R=0.4m的四分之一圓弧軌道22在最低點B與足夠長光滑水平軌道BC相
切。質量加2=0.2kg的小球b左端連接一輕質彈簧,靜止在光滑水平軌道上,另一質量巾1=0.2kg的小球a
自圓弧軌道頂端由靜止釋放,運動到圓弧軌道最低點8時,對軌道的壓力為小球a重力的兩倍。忽略空氣阻
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第5頁,共9頁
(1)求小球a由4點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摩擦力做功勿尸
(2)求小球a通過彈簧與小球6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Ep;
(3)求小球a通過彈簧與小球6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中,彈簧對小球b的沖量/的大小。
第6頁,共9頁
參考答案
l.c
2.C
3.5
4.B
5.C
6.B
7.B
8.BC
9.SC
10.BC
11.(1)9.75;(2)右;(3)gtando
12.(1*;(2浩=一焉乒+熟
⑶mg(H);(4)g黑
13.解:(1)對物塊1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rgsind-^m^gcosQ=m1a1
代入數據解得:ai=2m/s2
同理對物塊2受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有:m2gsind-ii2m2gcosd=m2a2
代入數據解得:a2=0
故物塊1沿斜面向下做勻加速運動,物塊2沿斜面向上做勻速運動
在時間日內,物塊1的位移:久詔
物塊2的位移x2=v2ti
由位移關系Xi+%2=L
代入數據解得:x2=2m
(2)由(1)可知ti=2s則碰前物塊1的速度%=%+aiti
代入數據解得:%=5m/s
碰撞過程,由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以沿斜面向下為正方向有:m1v1-m2v2=m-^v'r+m2v'2
資+|m2V2=蘇+加2諺
聯立解二次方程得:v\=2m/s,v'2=8m/s
第7頁,共9頁
則物塊2將以8zn/s的速度沿傳送帶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直至離開傳送帶,向下運動的時間:切=昔
代入解得:t2=025s
故物塊2運動總時間:t=以+以=2s+0.25s=2.25s
(3)物塊1下滑的過程中,對傳送帶產生沿傳送帶向下的滑動摩擦力:fi=的migcos。
物塊2在上滑的過程中,對傳送帶產生沿傳送帶向下的最大靜摩擦力:/2=m2gsin0
電動機多消耗的能量等于傳送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則有4E=(%+/2)比1
代入數據得:AE=72/
答:(1)P點到M點間的距離久2為2小;
(2)求物塊2從0時刻到離開傳送帶經歷的時間均為與s;
(3)從0時刻,到兩物塊恰好要相碰,求傳送帶多消耗的能量4E為72人
14.(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imgcos3=ma
解得
a=7m/s2
滑塊運動到最高點的時間
,如
t=—=:2s
a
位移為
vo+0
X=——-——t=14m
(2)以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直角坐標系,則
22
ax=gsin。=6m/s,ay=gcosd=8m/s
由于它們同時到達最高點,則
t
0=Vy-C^2
1L2
X=vt--產力
xz
解得
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交通規劃合同管理數據庫咨詢重點基礎知識點
- 車貸合同狀態未簽署協議
- 澳門婚前協議書
- 軟件服務費合同協議
- 旅游退團協議書
- 品牌授權合作經營協議書條款細節分析
- 智能配送服務協議
- 足浴店入股運營合同協議
- 道路測量外包合同協議
- 車輛營運租賃合同協議
- 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詳細課件
- 房建項目檢驗和試驗計劃
- 脊髓損傷患者的坐起坐位及坐位平衡訓練
- 科技經費管理培訓
- 夯實基礎總結反思課件高三學習主題班會
- 《上海市奉賢區小區機動車停放管理工作調查報告》4300字
- 湖南裕能招股說明書梳理
- GB/T 7715-2014工業用乙烯
- GB/T 39560.702-2021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第7-2部分:六價鉻比色法測定聚合物和電子件中的六價鉻Cr(Ⅵ)
- GB/T 3715-2007煤質及煤分析有關術語
- GB/T 12944-2011高壓穿墻瓷套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