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磨課版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獲獎公開課教學設計_第1頁
團隊磨課版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獲獎公開課教學設計_第2頁
團隊磨課版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獲獎公開課教學設計_第3頁
團隊磨課版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獲獎公開課教學設計_第4頁
團隊磨課版部編三年級上冊語文《大青樹下的小學》獲獎公開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青樹下的小學

本教案為省級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一、教學目標

(-)借助“畫一畫”的活動,梳理文本內容,發現事物特點,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二)借助“秀一秀”的活動,學習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介紹,

內化積累的語言,感受民族團結。

(三)借助“夸一夸”的活動,進一步學習“抓住事物的特點寫

具體”的方法,培養“段”的意識,抒發個人情感。

二、教學準備

學生的畫,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畫一畫

(一)鏈接生活,導入新課

1.介紹自己所熟悉的學校生活。

2.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3.聚焦疑問。

同學們很想知道這所小學是什么樣的,有些什么不一樣的景致。

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大青樹下的小學》,去一探究竟。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自由、大聲地讀課文,思考:大青樹下的小學里有什么?邊讀

邊把相關的詞語畫出來。

2.交流,出示詞語。

同學們小鳥老師們國旗大青樹銅鐘

教室蝴蝶猴子松鼠山貍鳳尾竹

(1)齊讀詞語。

(2)看圖片認識山貍、鳳尾竹。

(3)用句式說一說:

大青樹下的小學里有,有,有,還有。

(三)以“畫”導學,發現特點

1.出示學生作品,思考:怎么畫才能突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的

特點呢?

如果把這些事物都畫在一張紙上,大青樹下的小學一定非常漂亮!

預習的時候,老師請大家畫了一幅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2.再讀課文,完成練習。

我們再去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點?可以

找到課文中的詞語來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詞語形容。(完成練習)

()的同學()的老師()的小鳥

()的國旗()的大青樹()的銅鐘

()的教室()的蝴蝶()的猴子

()的山貍()的鳳尾竹()的粉墻

3.交流學生發現的詞語。

重點交流“()的同學“,聯系課文語段,發現不同時間、

不同角度,形容同學們特點的詞語不同。

4.抓住特點,再次補畫。

抓住特點,我們就可以把民族小學畫得更美麗。請大家用最簡單

的方式再畫一畫大青樹下的小學。(選擇一到兩個事物,抓住特點畫,

時間2分鐘)

5.交流板貼。

選擇特點明顯的畫在黑板上貼成三個場景,發現課文描繪的三個

場景:上學時、上課時、下課時。

6.小結。

借助語言,我們把課文讀成了三幅畫:一幅是同學們上學時的場

景,一幅是他們上課時的場景,還有一幅是下課后的場景。大青樹下

的小學,無論什么時候都是一幅美麗的畫。

第二板塊秀一秀

(四)以“說”導學,積累語言

1.結合課文內容和畫面,介紹學校。

如果你就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你一定會為自己的學校感到自

豪吧!如果有人來學校參觀,看到我們墻上的這三幅畫,想讓你給大

家介紹一下,你會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當一回小主人,為客人們介紹

介紹,“秀一秀”大青樹下的小學。

2.學生嘗試說。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邊看第一幅畫,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

想:民族小學的孩子上學時的場景跟我們平時的場景有什么不一樣?

3.交流反饋。

(1)預設一:上學路上的環境不同,他們從山坡、坪壩、小路

上走來。

①說說山坡、小路的特點。

②看圖片理解“坪壩”,相機學習生字“壩二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孩子們上學路上的情形。

(2)預設二:不同民族的孩子穿戴不同、語言不同。

①拓展各民族服飾,說說他們穿戴的特點。(相機學習生字“戴”)

②出示句子,聯系課文朗讀體會: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

扮得絢麗多彩。

③資料補充各民族的語言。

④嘗試說話:看,那的,是族的孩子。

⑤指導朗讀。

這么多的孩子穿著各民族的服裝,校園就顯得更加美麗了。我們

再讀句子:那鮮艷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3)預設三:校園里的環境不同,引導學生把特點講清楚。

抓住這些事物獨有的特點,我們就能把孩子們上學時的場景說生

動、說具體。

4.情感升華,指導朗讀。

(1)再讀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除了這些不同的地方,民族

小學有沒有跟我們基本相同的地方?

(2)交流發現相同之處:友好相處、尊敬師長、熱愛祖國。

(3)小結:無論是哪個民族的孩子,都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

們都一樣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老師,也熱愛自己的同學。(再

次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第三板塊夸一夸

(五)以“寫”導學,運用語言

1.用一個詞語夸一夸大青樹下的小學。

從你們剛才的介紹中,老師發現,你們已經深深愛上這樣的學校

了。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夸一夸大青樹下的小學,你最想用哪個詞

呢?

2.交流,板書:絢麗多彩、特別、熱鬧、快樂……

3.寫話練習。

請大家抓住學校的特點,選擇上面的詞語(出示第一板塊中的詞

語),來夸一夸大青樹下的小學。

大青樹下的小學真!你們看,

4.交流寫話內容。

(六)結課,延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大青樹下的小學》,我們借助

課文的語言文字,畫了這所學校,說了這所學校,還夸了這所學校。

下節課我們將跟隨作者再次走進這所學校,去教室里聽課,到大青樹

下游戲……

附板書:

大青樹下的小學

(學生貼圖區域)抓特點,說具體

絢麗多彩

特別

熱鬧

快樂

在柏林

本教案為省級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質疑發問、想象猜讀,了解小說的主要內容,領會小

說對于殘酷戰爭的控訴這一深刻的主旨。

(二)細讀文本,了解微型小說“故事以小見大、結尾發人深思”

的特點。

(三)感受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和難以彌合的創傷。

二、教學準備

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談話。我們一起來學習美國作家奧萊爾的經典微型小說,題目

是一一(板書:在柏林)

2.齊讀課題,交流對柏林的了解。

3.教師補充出示柏林的資料。

柏林,位于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

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

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墻圍

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

4.再讀課題,由題目展開猜想。

(二)聚焦開頭,引導質疑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出示語段)

一列火車緩慢地駛出柏林,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

一個健壯的男子。在一節車廂里,坐著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

兵,坐在他身旁的是個身體虛弱而多病的老婦人。顯然她在獨自沉思,

旅客們聽到她在數著“一、二、三”,聲音蓋過了車輪的咔嚓咔嚓聲。

停頓了一會兒,她又重復起來。兩個小姑娘看到這奇特的舉動,指手

畫腳,不假思索地嗤笑起來。一個老頭狠狠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

里平靜了。

2.指名讀。

①讀準“嗤”和“嚓”兩個生字的讀音。

②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嘗試理解“嗤笑”的意思。(嗤笑:譏笑,

嘲笑。有諷刺之意)

3.引導學生質疑提問。讀這一段的時候,你的腦海里冒出了哪些

問題?

4.反饋交流,提煉歸納學生問題。(出示問題)

(1)為什么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

子?

(2)為什么身體虛弱的老婦人數數聲能蓋過火車車輪的咔嚓

聲?

(3)老婦人究竟在數什么?

5.選擇其中一個問題,自由猜測答案。

(三)解決疑惑,揭示主題

1.請學生默讀小說后面的情節,嘗試自主解決疑惑。

2.全班交流解決了哪些疑惑。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是什么讓車廂里盡是婦女和

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子?是什么使身體虛弱的老婦人失去

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是什么讓老婦人徹底地瘋了?是一一戰爭!(板

書:戰爭)是戰爭讓老婦人一次又一次地接到兒子陣亡的消息。她接

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最后徹底地瘋了,她只會一一(學生接讀:一、

二、三……)她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身邊的一切,她只會一

—(學生接讀:一、二、三……)”一、二、三……”包含著老婦人

多少的心酸,讓我們一起來讀。(齊讀:一、二、三……)

(四)深度解讀,體會“以小見大”

1.默讀課文,關注哪些文字和細節讓你進一步感受到戰爭帶來的

摧殘。

2.學生交流反饋。

(1)預設一。

在一節車廂里,坐著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兵,坐在他身

旁的是個身體虛弱而多病的老婦人。

①引導理解“后備役”的意思,體會“頭發灰白”的含義。

②提問。像這樣介紹老人外貌和身份的語句出現了幾次?為什么

要反復出現?

(2)預設二。

“小姐,”他說,“當我告訴你們這位可憐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時,

你們大概不會再笑了。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爭中死

去的。現在輪到我上前線了。走之前,我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進瘋人

院啊!”

①自由說理由。

②填空。(出示句子)

“小姐,”他說“……”

點撥:這里應該填寫什么詞比較合適,你能不能讀一讀?為什么

作者不這樣寫呢?(因為所有的詞語都無法形容老人此刻的心情)

③齊讀老人的話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

3.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直觀感受戰爭的殘酷。

第二次世界大戰于德國閃擊波蘭開始(1939年9月1日),是人

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涉及五大洲,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的20

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軍民傷亡9000余萬人。

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據統

計,德國一共有1000多萬人的死傷。

柏林戰役是世界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柏林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