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圖文課件_第1頁
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圖文課件_第2頁
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圖文課件_第3頁
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圖文課件_第4頁
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圖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母乳喂養知識及喂哺技巧_圖文內容1、嬰兒喂養術語2、產后不同時期所泌乳汁3、母乳喂養的好處4、支持母乳喂養的措施5、喂哺技巧6、哺乳期乳房保健7、擠奶(目的、準備、操作手法)[適時添加輔食]嬰兒6個月后,須為嬰兒添加輔食又稱過渡期食品、斷乳食品。

盡管母乳是嬰兒最合適的營養品,但4~6個月后,由于嬰兒消化器官和功能逐漸完善,神經系統進一步發育成熟,對食物的質和量有了新的要求,若不適時添加輔食,則易導致嬰兒營養缺乏,體重減輕及容易感染疾病等。[初乳]產后5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稱初乳。

產后不同時期所泌乳汁主要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補體,維生素A、牛磺酸和礦物質的含量頗豐富,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初乳量少,每天約10~40ml,色黃質略稠,而蛋白為質量,成熟乳2倍以上,脂肪較少。

[過渡乳]產后6~10天的乳汁稱為過渡乳。

乳量有所增加,含脂肪最高。蛋白質與礦物質含量逐漸減,其中乳鐵蛋白和溶菌酶仍保持穩定水平,IgA、IgG、IgM和C3、C4則迅速下降。

[成熟乳]產后11天~9個月的乳汁為成熟乳。

蛋白質含量更低,但每日泌乳總量多達700-1000ml。

[晚乳]產后10個月以后的乳汁為晚乳。

晚乳的總量和營養成分都較少。

各期乳汁中乳糖含量變化不大

[前奶]是在嬰兒一次哺乳過程中先產生的帶黃色的奶。脂肪蛋白質乳糖脂肪蛋白質乳糖[前奶][后奶][后奶]是在嬰兒一次哺乳過程中后產生的較白的奶。

何謂“母乳喂養”?(母親用乳汁喂哺自己的孩子)

母乳喂養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㈠、可提供嬰兒不同時期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母乳最營養:是嬰兒最合理天然食物的來源。促進嬰兒生長發育:母乳所含營養素如乳糖(乳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碳物質、維生素、水,最適宜寶寶消化、吸收。

一、對寶寶(子代)的好處:

㈡、提供生命最早期的免疫物質,增強抗感染性疾病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免疫活性等物質,可增加嬰兒抗感染能力。

初乳與過渡乳中含有較高的分泌型免疫蛋白(SIgA)等,能增強呼吸道、胃腸道抵抗力。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積極提倡母乳喂養的重要原因。預防感染1、母親被感染2、乳母體內白細胞,產生抗體保護乳母3、某些白細胞進入乳房并在該處產生抗體4、母體感染產生的抗體分泌進入乳汁保護嬰兒→←←↗

母乳中所含的生長因子、胃動素、胃泌素、乳糖、雙歧因子 促進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在腸道的生長存。㈢.促進寶寶胃腸道的發育,提高對母乳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利用。母乳中所含的消化酶、乳糖酶、脂肪酶促進消化、吸收

㈣、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母乳中的必需營養素:如牛黃酸、DHA寶寶腦神經發育重要物質。母乳喂養能促進嬰兒嗅覺、味覺、溫度覺、聽覺、視覺、觸覺的發育。

㈤、減少成年后患代謝性疾病幾率母乳喂養兒生后1~2年生長發育正常成年后患代謝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幾率明顯下降.㈥、緊急狀態下的母乳喂養是一種挽救生命的措施,也是對嬰兒最好保護。

1、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2、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純母乳喂養的嬰兒發生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的幾率少;3、母乳中還含有嬰兒大腦發育所必須的各種氨基酸;4、母親在哺乳過程中的聲音、擁抱和肌膚的接觸能刺激嬰兒的大腦反射,促進嬰兒早期智力發展,有利于促進心理發育與外界適應能力的提高。純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㈠、增進母子間情感。母乳喂養有助于母嬰結合,即產生一種密切并充滿愛心的聯系。二、對乳母的好處:

泌乳素反射

血液中的泌乳素嬰兒吮吸來自乳頭的神經沖動

泌乳素夜間分泌較多抑制排卵

血液中的泌乳素<有利于泌乳細胞分泌乳汁抑制卵巢排卵自然避孕。㈡、促進乳汁分泌暨生育調節。

催產素反射使子宮收縮

來自乳頭的神經沖動血液中的催產素嬰兒吮吸

㈢、促進母親康復血液中的催產素<促進子宮的復原,防止產后出血。可使乳腺肌細胞收縮,有利乳汁排出。乳房解剖示意圖(縮宮素促使肌細胞收縮)肌細胞泌乳細胞(催乳素使泌乳細胞分泌乳汁)小導管大導管乳頭乳竇蒙哥馬利腺

腺泡支持組織和脂肪

㈣、母乳喂養可減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㈤、有助于降低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風險。

三、對家庭及社會均有益

更重要的是還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人口素質,有利于社會和諧。減少家庭不必要的開支,減輕家庭其他成員的勞動,有利于家庭和睦。母乳溫度及泌乳速度適宜,新鮮無細菌污染,直接喂哺簡便、省時省力,十分經濟。

四、對人類遠期健康質量有好處

“人類疾病與健康起源”研究:母乳喂養可減少乳兒(生后1~2年)生長發育遲緩及加速,有利于成年期代謝性疾病的預防。許多成年疾病,特別是影響健康與壽命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與胎兒宮內營養、乳兒期喂養方式生后1~2年追趕生長速度及第二脂肪存積(青春前期)密切相關。

腹瀉及呼吸道感染較多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易過敏及乳汁不耐受體重超重智力測驗評分較低干擾嬰母感情結合患某些慢性疾病的危險增加>可能死亡對寶寶的危害{人工喂養的缺陷

干擾母嬰感情結合增加患貧血、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險可能很快再次受孕對母親的危害增加家庭負擔{

不向母親提供免費配方奶粉的原因有哪些?①《守則》和國家法律法規所禁止;②不利于母乳喂養;③會鼓勵混合喂養;④使母親認為醫院同意使用配方奶粉供應;⑤使得配方奶粉會加重母乳喂養困難;⑥樣品用完后母親不能得到充足的配方奶粉供應。幫助母親在產后1小時內開始母乳喂養。

皮膚早接觸、早吸吮:新生兒出生后,盡早于30分鐘內將生兒裸體抱放在母親(產婦)胸前,幫助新生兒含吮到乳頭的過程。

支持母乳喂養的措施皮膚早接觸、早吸吮的操作方法:

自然產:

凡無母乳喂養禁忌癥的新生兒于出生后的30分鐘內,經清理呼吸道,揩干頭面部和軀干羊水、血跡,斷臍后即將新生兒裸體抱放在母親(產婦)胸前,讓新生兒的嘴靠近乳頭,待其產生覓食反射后幫助含吮到乳頭,全過程不少于30分鐘。

皮膚早接觸、早吸吮的操作方法:

剖宮產:

產科病區:凡無母乳喂養禁忌癥的剖宮產兒,待產婦回母嬰室后,有答反應的即幫助母嬰部分皮膚早接觸和早吸吮。時間不少于30分鐘。

手術室:剖宮產兒娩出并經常規處置后,將寶寶臉面與其母臉面親貼;

早開奶的重要性:

嬰兒出生后一小時內母親開始給寶寶哺乳,不僅可刺激母親乳汁及早的分泌,增強子宮收縮,促進胎盤排出,還能使寶寶獲得免疫物質極高的初乳,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母親和嬰兒皮膚接觸的重要性:①給嬰兒保暖;②促進母子關系;③母乳喂養的良好開端;④規律心跳和呼吸;⑤使嬰兒∕母親平靜;⑥鼓勵母乳喂養;⑦按需哺乳.實行母嬰同室

母嬰同室:讓母親和嬰兒一天24小時同處一室。重要性:①母親學會觀察喂養征象;②能做到按需喂哺;③母親學會如何安慰嬰兒,使母嬰有安全感;④嬰兒學會識別母親,有利于建立母愛情感和母嬰結合;⑤嬰兒睡得更好⑥可減少嬰兒感染。

鼓勵按需喂哺

什么是按需喂哺:每當嬰兒啼哭(表示他餓了)或母親的奶脹(表示要喂奶了)就喂奶,不限時,不限量。按需喂哺的重要性:①可滿足母嬰雙方母乳喂養的生理需求;②保持有足夠的乳汁分泌;③嬰兒體重增長快;④易于建立母乳喂養,母親很少出現乳房腫脹等問題。

如何識別嬰兒饑餓的征象?①嬰兒張開嘴(尋找乳房);②發出吸吮動作或響聲(咂嘴唇、伸舌頭);③吃手;④快速動眼或甚至閉著雙眼;⑤轉頭或…;⑥煩躁,或哭鬧。

如何識別嬰兒吃好奶的征象?①;哺乳前乳母有乳房充滿感,哺乳時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松軟。②孩子慢而深的吸吮及吞咽(吃到母乳重要征象);③嬰兒自己放開乳頭看上去滿足而有睡意;④嬰兒停止吸吮,卻仍含著乳頭不松,可試著輕揉其耳垂或額頭,若繼續吸吮表明還要吃,若仍有睡意。

1、喂乳次數:

⑴.出生頭1—2月嬰兒每天喂乳8—12次

⑵.

3個月的嬰兒,24小時內哺乳次數至少不少于8次。(嬰兒吃奶時尚可聽見吞咽聲)

2、排泄情況:每天可換及嬰兒尿布6塊或更多濕尿布。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質軟大便。如何判斷母乳量是否足夠?3、睡眠:嬰兒睡得很安詳,常在吸吮

中入睡,直至自發放棄乳頭。

4、體重:每月增重<600克,出生兩周后,體重低于出生體重,說明母乳量不足。5、神情:可見嬰兒眼睛明亮,反應靈敏。

不給母乳喂養的嬰兒喂配方奶粉的重要性①嬰兒的饑餓感雖得到了滿足,然而對母乳的渴求感反而降低;②嬰兒對乳房的吸吮和刺激減少,使乳汁分泌也相應減少;③母親易發生母乳喂養困難,如乳房腫脹、乳汁不足等;④削弱母親對母乳喂養的信心;⑤嬰兒易發生感染如腹瀉等。

不給母乳喂養的嬰兒使用奶瓶和人工奶頭

理由:這是因為橡皮奶頭較長,出奶孔大,瓶中的乳汁容易流出,故吸吮方便。而母親的乳頭較短而大,加之頭幾天泌乳量有限,新生兒一旦習慣橡皮奶頭后,將對吸吮母乳必須花勞動不感興趣,進而拒絕吃母乳。①嬰兒習慣用帶橡皮奶頭的奶瓶喂養,就會導致乳房含接困難(乳頭錯覺),而拒絕吃母乳;②嬰兒對乳房的吸吮和刺激少了,使建立母乳喂養更困難;③母親會因失去信心而停止母乳喂養。重要性:

嬰兒發育到6個月時,母奶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礦物質的含量逐漸減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若不添加輔食,則易導致嬰兒營養缺乏,體重減輕及容易感染疾病等。因此,寶寶從6個月起必須逐步由完全母乳喂養過渡到以母乳為主、輔食為副的喂養方式。現在不主張完全斷奶,只要母乳充足,寶寶愛吃,就可盡情地延長哺喂寶寶到二歲,只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要逐步添加輔食的品種及數量。斷奶新概念喂哺技巧常用的幾種喂奶體位正確的哺乳姿勢幫助嬰兒含接嬰兒正確的含接姿勢母親正確托乳房的姿勢哺乳期的乳房保健擠奶坐位坐椅側臥位環抱式

母親正確托乳房的姿勢

將大拇指與其它四指分開;示指至小指四指并攏、并緊貼在乳房下的胸壁上,用示指托住乳房的底部;用大拇指輕壓乳房的上部,以免堵住嬰兒鼻孔而影響呼吸;托乳房的手不要離乳頭太近,以免影響嬰兒的含接。正確的哺乳姿勢

嬰兒頭與身體成一直線;嬰兒的身體面對并貼近母親身體;

母親抱緊嬰兒,使嬰兒的頭和頸得到支撐;(剛出生的孩子則應托著他的臂部)嬰兒的臉朝向乳房。幫助嬰兒含接

順勢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送入嬰兒口腔。母親用乳頭觸碰刺激嬰兒的嘴唇;待嬰兒產生覓食反射張大嘴時;

嬰兒正確的含接姿勢嬰兒的嘴張的很大,下唇向外伸。能看到嬰兒慢而深的吸吮動作和聽到吞咽的聲音。嬰兒的雙面頰飽滿。嬰兒的下巴緊貼乳房;嬰兒口下露出的乳暈比口上多;正確的含接姿勢

不正確的含接姿勢

每次喂哺前需常規清潔雙手。

切忌用肥皂或酒精之類物品,以免引起局部皮膚干燥、皸裂;如需要可用溫揩奶巾清潔乳頭和乳暈。不必常規的清潔乳頭.哺乳期的乳房保健

喂哺時,乳母掌握正確的喂哺技巧,以使嬰兒有效吸吮。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每次哺乳,應左右乳房交替著喂。先喂一側,再喂另一側;如另一側未哺完,待下次喂哺時先喂。乳糖蛋白質脂肪前奶乳糖脂肪后奶蛋白質

哺乳結束時,不要強行用力拉出乳頭,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皮損。

每次喂完奶后:

常規擠一至二滴乳汁均勻地涂在乳頭與乳暈上,可預防乳頭皸裂或感染。

哺乳期間乳母應配戴合適的棉質胸罩,以起支托乳房和改善乳房血液循環的作用。×(以前胸開扣為宜)擠奶1、緩解奶脹或解除乳腺管堵塞及乳汁淤積;2、喂養低體重兒(不會吸吮)或病嬰(吸吮力差);3、在母親或嬰兒生病時,需保持泌乳;4、在母親因工作或外出時,留母乳給嬰兒;5、防止乳頭及乳暈干燥、皸裂。目的:

*擠奶前的準備

1、乳母喝一杯熱飲料,如“果珍”湯飲等;2、乳母把雙手徹底清洗干凈;3、先用溫熱水清潔雙乳,然后再溫熱敷雙側乳房3-5分鐘;4、按摩后背

*擠奶的體位姿勢

1、乳母坐或站著均可,以她自己感到舒適為準;2、乳母的身體略向前傾,將大口徑的、清潔的盛奶容器靠近乳房;3、乳母用手將乳房托起,乳頭對著容器的開口。

擠奶的操作手法

1、將拇指和示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距乳頭根部2公分的乳暈上.

2、將拇指與示指先向胸壁方向(內側)輕輕下壓,壓力應作用在拇指與示指間乳暈下方的乳竇上,然后向外有節奏擠壓放松。放松時,手不應離開皮膚。如此數次,重復進行。

3、以逆時針的順序沿著乳頭,依次按照同樣擠奶的手法,將乳暈下方乳竇內的乳汁擠出。擠奶操作時應注意的護理問題

1.擠奶應讓母親自己做,不應讓他人代勞。只是在示教時方可輕輕觸摸其乳房,(事先應征得同意),動作要輕柔。2.操作不應引起疼痛。否則說明操作方法不正確。3.擠奶時,不要擠壓乳頭,因為乳汁是儲存于乳暈下方的乳竇內,故擠乳頭是無用的。4.一側乳房至少擠壓3~5分鐘,待乳汁少了,就可擠另一側乳房。如此反復交替進行,雙手可交換使用,以免疲勞。5.由于分娩后的頭幾天,泌乳量有限,因此一次持續擠奶的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

①向醫院尋求幫助;②向衛生專業人員尋求幫助;③打幫助熱線電話;④向母親支持組織或同伴產婦咨詢尋求幫助;⑤向社區服務尋求幫助。母親回家后遇到嬰兒喂養問題,如何尋求幫助?

教會∕掌握母乳喂養有關知識與喂哺技巧、擠奶手法等,就一定能促進∕使得母親順利成功母乳喂養。

小結

“母乳”不僅是嬰兒不可或缺的物質營養,更是一種精神營養。經過母親哺乳的全過程,將對寶寶一生的心理產生重要影響。

“母乳”最營養,是嬰兒最合理的天然營養來源,應大力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堅持給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有利于母嬰身心健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生活愉快!祝各位朋友:謝謝介紹協調控制系統CCS協調控制系統的定義概括地說就是把鍋爐和汽輪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控制,共同適應電網對負荷的需求,并能保證機組本身安全運行的一種策略。協調控制系統是一種總稱,包括單元機組的主控系統和子控系統。單元機組協調控制系統的有關名稱

協調控制系統CCS名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CCS又稱為MCS系統:模擬量控制系統

MCS(modulatingcontrolsystem)

單元機組的MCS系統包括機組負荷主控系統及子系統。但是,習慣上說CCS往往狹義的,是指的MCS系統中的主控系統部分。協調控制系統概述MCS(CCS)主控系統子控制系統負荷指令管理(LMCC)機爐主控回路負荷指令運算鍋爐子控制系統汽機子控制系統給水控制燃燒控制汽溫控制DEH輔機子控制系統除氧器水位壓力控制、高低加水位控制等負荷指令處理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及術語被控對象――被控制的生產過程或設備,也稱為調節對象或簡稱對象。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統中的汽包。被控量――控制系統所要控制的參數,又稱為被調量,例如汽包水位。設定值――被控量所要達到或保持的數值。例如汽包水位定值。擾動量――破壞被控量與設定值相一致的一切作用,例如汽包水位控制系統中的蒸汽流量、給水量。調節器――用于自動控制系統中的控制裝置、或具有相似作用的軟件。例如P、PI、PID調節器。控制指令――或稱調節指令。一般是調節器的輸出信號,也可是運行人員手動給出的控制信號,該信號被送往執行機構。執行機構――接受控制指令、對被控對象施加作用的機構。也稱為執行元件、執行器。例如,機械執行機構、電動執行機構、液壓執行機構。控制機構――其動作可以改變進入對象的質量或能量的裝置,例如給水閥門、空氣擋板。協調控制系統概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電網因用電結構變化,負荷峰谷差逐步加大,為保證電網安全經濟運行,必須實施自動發電控制(AGC),即根據發電機組本身的調節能力及其在電網中的作用,分類進行控制,自動維持電網中發供電功率的平衡,從而保證電能質量。

自動發電控制需要由電網調度所對機組負荷實施遙控,整個單元機組與電網側一起納入AGC系統,AGC系統要求單元機組必須作為一個協調整體來實施控制。為此,必須提高電廠自動化水平,在保證機組主要運行參數在允許范圍內變化的前提下,使機組的輸出電功率盡快適電網負荷變化的需要。

AGC控制概述AGC系統稱為自動發電控制系統,它完成電網側與發電機組側的自動控制,可稱為大協調控制。而MCS(或CCS)系統稱為單元機組的協調控制,它完成發電機組側的自動控制,也可稱為小協調控制。

AGC: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電網調度中心EMS()RTUDCS系統MCS系統微波通道DIDIAIDODOAOAGC請求AGC解除調度負荷指令(ADS)AGC投入協調控制方式機組實際功率單元機組電廠端EDC(經濟調度控制)+ACE(區域控制偏差)=ADS指令AGC示意AGC系統主要組成電網調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統EMS電廠端的遠方終端RTU和微波通道DCS系統的MCS控制系統維持系統頻率在允許偏差范圍內。維持互聯電網凈交換功率在預定值附近。按一定周期對全網發電功率在各機組間進行經濟分配。

AGC完成的主要功能AGC系統投入的基本條件電廠單元機組的MCS系統必須在協調控制方式下運行各組成設備正常。電網調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統、微波通道、電廠端的遠方終端RTU必須都在正常工作狀態,并能從電網調度中心的能量管理系統的終端CRT上直接改變機爐協調控制系統中的調度負荷指令。接口通暢。機爐協調控制系統能直接接收到從能量管理系統下發的要求執行自動發電控制的“請求”和“解除”信號、調度負荷指令的模擬量信號(標準接口為4~20mA)。能量管理系統能接收到機組協調控制系統的反饋信號:協調控制方式信號和AGC已投入信號。AGC系統投入的基本條件

能量管理系統下達的“調度負荷指令”信號與電廠機組實際出力的絕對偏差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以內。就地控制和遠方控制之間相互切換是雙向無擾的。機組在協調控制方式下運行,負荷由運行人員設定稱就地控制;接受調度負荷指令,直接由電網調度中心控制稱遠方控制。在就地控制時,調度負荷指令自動跟蹤機組實發功率;在遠方控制時,協調控制系統的手動負荷設定器的輸出負荷指令自動跟蹤調度負荷指令。就單元機組自身看,對單元機組實施控制時,由于鍋爐與汽機的動態特性不同,鍋爐的主汽壓、汽機的進汽量、發電功率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為了能使單元機組能快速適應負荷的變化,必須對這三個量協同考慮,即實行協調控制。從而保證主汽壓力在允許范圍內變化的前提下,盡快適應電網負荷變化的需要。控制方式1、協調控制的基本原則及方案2、主要控制方式3、定壓和滑壓運行控制方式

原則:在保證機組安全運行(即汽壓在允許范圍內變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機組的蓄熱能力。即在負荷變動時,通過汽輪機調門的適當動作,允許汽壓有一定波動而釋放或吸收部分蓄能,加快機組初期負荷的響應速度。與此同時,加強對鍋爐側燃燒率(及相應的給水流量)的調節,及時恢復蓄能,使鍋爐蒸發量保持與機組負荷一致。控制方式

方案:

協調控制的基本方案是一個以前饋—反饋控制為主的多變量協調控制方案。其中,反饋控制是協調控制的基礎,通過它來確保機組內、外兩個能量供求平衡關系,以及實現各種協調控制方式的選擇切換。前饋控制主要是為了補償機組的動態遲延,加快負荷響應,同時為了保證有關運行參數的穩態值與指令一致。控制方式機爐分別控制方式機爐協調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1、鍋爐跟隨方式(BF-BOILERFOLLOW)2、汽機跟隨方式(TF-TURBINEFOLLOW)

3、手動方式控制方式鍋爐跟隨和汽輪機跟隨方式的主要優缺點比較控制方式

手動方式又稱基礎控制方式。此時,鍋爐和汽機負荷都由操作員手動控制。控制方式

鍋爐跟隨和汽輪機跟隨方式在輸出電功率和汽壓的控制性能方面存在顧此失彼的問題。為此,必須采用機爐協調控制方式。常見的機爐協調控制方式有三種方案:以鍋爐跟隨為基礎的協調控制方式、以汽輪機跟隨為基礎的協調控制方式和綜合型協調控制方式。

基本方式(BASE):鍋爐主控制器、汽機主控制器均在手動狀態,由汽機DEH控制機組功率,鍋爐控制主汽壓力。機組在任何狀態下均可采用基本方式運行。

汽機跟隨方式(TF):鍋爐主控制器處于手動狀態,控制機組功率,汽機主控制器投入自動,維持主汽壓力。鍋爐跟隨方式(BF):鍋爐主控制器投入自動,維持主汽壓力;汽機主控制器處于手動狀態,DEH以負荷控制方式或負荷調節方式控制機組負荷。

機爐協調方式(COORD):鍋爐主控制器和汽機主控制器同時投入自動,鍋爐和汽機同時響應負荷指令,并以一種預置的方式去協調機、爐運行,使機組負荷和主汽壓力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切換條件控制效果分析鍋爐跟隨控制方式、汽輪機跟隨控制方式和協調控制方式通常是可供單元機組控制系統選擇切換的三種基本控制方式。一般說來,協調控制方式的控制效果介于鍋爐跟隨控制方式和汽輪機跟隨控制方式之間,使輸出電功率和主汽壓的控制得到兼顧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經常采用協調控制方式,其他控制方式一般起輔助作用或備用。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根據主蒸汽壓力給定值的不同,單元機組有定壓與滑壓兩種運行方式。它們的協調控制方案有所區別,但協調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相同的。主控系統優點:工況穩定,負荷響應快,允許較大的變負荷率,控制系統簡單缺點:節流損失大主控系統滑壓運行:機組運行中主汽壓給定值隨負荷而變。優點:(1)節流損失小;(2)汽輪機可保持較高的內效率;(3)降低了汽輪機的熱應力和熱變形;(4)減少了給泵的功耗缺點:滑壓運行時汽包內外壁溫差大,運行時的變負荷速率較低,控制系統較復雜主控系統

最大/最小允許負荷限制(MAX/MIN)

負荷快速返回(RunBack—RB)負荷指令限制回路按照功能劃分大致上可以分為

負荷快速切斷(FastCutBack—FCB)

負荷閉鎖增/減(BlockIncrease/Decrease)

負荷迫升/迫降(RUNUP/DOWN——RU/RD)I類故障:跳閘或切除(來源明確,根據切投狀況直接確定)II類故障:設備工作異常(無法直接確定,根據運行參數的偏差間接確定)最大最小負荷限制(是最基本的負荷限制,與主輔機的故障無關)負荷返回(RB)(適用于一類故障,輔機故障處理)負荷指令閉鎖增減(BI/BD)(適用于二類故障處理)負荷迫升迫降(RU/RD)(適用于二類故障處理)負荷快速切斷(FCB)(適用于一類故障,主設備故障處理)單元機組主輔機故障類型單元機組負荷指令限制主控系統主輔設備不同,故障類型不同,采用的限制方法不同主控系統最大/最小允許負荷限制回路(MAX/MIN)保證機組的實際負荷指令不超越機組的最大和最小允許負荷值。主控系統負荷快速返回(RunBack

即RB)根據主要輔機的切投狀況,在線地識別與計算出機組的最大可能出力值。若實際負荷指令大于最大可能出力值,則發生負荷快速返回,將實際負荷指令降至最大可能出力值,同時規定機組的負荷返回速率。主控系統(1)最大可能出力值的在線識別與計算機組的最大可能出力值與主要輔機的切投狀況直接有關。機組的最大可能出力可由投入運行的主要輸機的臺數確定。對于某一種輔機,每臺都有一個對應機組容量的負荷百分數。根據共同運行的臺數,將它們的負荷百分數相加,即可確定該種輔機所能承擔的最大可能出力。T050%送風機A在運行T050%送風機B在運行+送風機所能承擔的最大可能出力送風機所能承擔的最大可能出力Δ機組負荷指令H/送風機RB-+主控系統(2)負荷返回速率的規定當機組發生負荷快速返回時,為了保證機組在此過程種能夠安全、穩定地繼續運行,必須對最大可能出力值的變化速度進行限制。每種設備對應一種RB速率,當發生幾種設備RB時,比較取最大者為最終減負荷速率,將機組負荷指令減下來,直到新的負荷指令等于或小于單臺輔機的承受能力。在非協調方式下,發生RB條件雖不能減機組負荷指令,但可以發出類似RB的信號給FSSS,以便切除若干層給煤機。主控系統<V≯目標負荷(經負荷最大/最小限制)機組最大可能出力實際負荷指令NO下降速率TRB速率上升速率T正常變負荷速率正常變負荷速率主控系統負荷快速切斷回路(FASTCUTBACK—FCB)當主機(汽輪發電機)發生跳閘時,快速切斷負荷指令,維持機組繼續運行。FCB處理單元機組主設備跳閘故障時的負荷限制,單元機組主設備跳閘故障可發生在爐、機、電及電網側,FCB限制的是發電機前后的主設備出現跳閘故障時的負荷,分兩種情況:一、電網側跳閘,發電機解列,單元機組維持廠用電運行二、發電機側跳閘,汽機停運,爐維持最小負荷運行,啟動旁路,維持汽壓,準備重新帶負荷。FCB的限制回路實現結合在RB回路中考慮由于實際中,FCB時降負荷過大,所以這種負荷限制功能很難實現,一般就由FSSS系統當作保護來處理。主控系統主控系統負荷閉鎖增/減回路(BlockINC/DEC)對主要運行參數的偏差大小和方向進行監視。如果其中任何一個超出規定限值,則根據偏差的方向,對實際負荷指令實施增或減方向的閉鎖,以防止故障危害的進一步擴大,直至偏差回到規定限值內才解除閉鎖。主控系統第一類故障和第二類故障第一類故障:設備跳閘或切除,可直接識別第二類故障:設備工作異常,無法直接識別運行參數監視主控系統機組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一些不明原因可能造成執行機構工作到極限狀態,如燃燒器噴嘴堵塞、風機擋板卡澀、給水調節機構故障等,這類故障屬設備工作異常情況,即II類故障。具體處理時,由于造成這類故障的因素不能直接識別,但一般這類故障會造成參數的偏差增大(主要為燃料量、送風量、給水流量),通過對參數的偏差進行監視來對實際目標負荷指令實施增或減方向的閉鎖(當定值減實際值偏差變大越限時,為防止實際值進一步變小,使偏差進一步變大越限,實施增閉鎖。反之則實施減閉鎖。因為機組負荷減小,運行參數增加。),以防止故障危害的進一步擴大,直至偏差回到規定值時解除閉鎖閉鎖邏輯由參數偏差來產生¨

燃料量為最大值¨

送風機指令為最大值¨

送風機送風量比極限值高一個預定值¨

引風機指令為最大值¨

給水流量比設定值小一個預定值¨

給水指令在最大¨

汽機調門位置在最大¨

機組指令比實發功率大一定值¨

機前壓力比設定值低一定值(暫定1MPa)¨

燃料量比設定值低一定值¨

風量比設定值低一定值¨

爐膛壓力比設定值低一定值¨

爐膛壓力比設定值高一定值¨

機組指令達上限幅在下列情況下機組負荷指令閉鎖增:在下列情況下機組負荷指令閉鎖減:¨

燃料量在最低點¨

兩臺電泵的指令都在最低點¨

機前壓力比設定值高一定值(暫定0.5MPa)¨

實發MW比機組指令高一定值¨

燃料量比設定值高一定值¨

給水流量比設定值高一定值¨

爐膛壓力比設定值高一定值¨

爐膛壓力比設定值低一定值¨

風量在最低點¨

機組負荷指令達低限幅

¨

兩臺送風機的指令都在最低點¨

汽機調門開度在最低點¨

引風機指令在最低點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機組運行值班員可通過CRT上的GO/HOLD按鈕的操作,強制使機組處于負荷保持狀態。當按下HOLD時,同時發生閉鎖增和閉鎖減。

主控系統除氧器水位控制簡介如圖所示,凝水經過凝結水泵升壓,送往軸封加熱器,在軸封加熱器的出口,有一個流量元件,用于測量凝結水流量,此后,再經過除氧器水位控制閥送往8、7、6、5號低加,進入除氧器。在除氧器水位控制閥旁有一個旁路閥,由SCS控制,這是一可中間停的電動門,用于在凝結水量不夠時,協助除氧器水位控制閥向除氧器補水。除氧器貯水箱中的水由給水泵升壓,成為給水,送往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