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課件_第1頁
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課件_第2頁
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課件_第3頁
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課件_第4頁
第二章 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研究困難所在:1、幼兒言語表達能力的低2、幼兒言語理解能力也較低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第一節嬰幼兒感知覺研究的方法一、視崖

二、注視偏好三、習慣化和去習慣化四、高振幅吸吮技術法五、操作性條件反射法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視崖由吉布森夫人研究嬰兒深度知覺發展的裝置。自變量:視崖的深淺因變量:爬與不爬(防御行為或肌肉緊張、心率)控制變量:有無深度知覺經驗另一種設計:中間有由寬變窄的木板圖形,看嬰兒爬向哪?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注視偏好偏愛方法:范茨,1958發明,研究兒童視覺能力的發展。理論假設:同時呈現兩個刺激,如更多選擇看其中一個,則表明嬰兒能夠對兩個刺激進行區分。如:母親比陌生人的照片,表現出更多的偏愛顏色、光線、氣味等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注視偏愛優點:1、對被試做出反應的要求簡單,便于操作。2、用于研究嬰兒分辨刺激的知覺能力發展來說,是一種好的方法。缺點:1、結果的原因是什么?2、沒有偏好行為的結果不好解釋。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是一種研究知覺能力發展的方法,觀察注意變化的情況,注意力下降表明已經習慣化了。產生習慣化心理加工過程:1、對刺激產生了內部心理表征。2、刺激與表征比較匹配時,已經知道該刺激了。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習慣化是對一個重復出現的刺激逐漸熟悉時,興趣下降。去習慣化是當刺激發生改變后再次引起興趣。是一種特定的偏好。此方法能夠提供的信息:1、嬰兒知覺上的辨別能力。2、嬰兒的知覺偏好。3、嬰兒的再認記憶能力。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習慣化和去習慣化優點:1、可適用于研究各種感覺道引發的知覺2、獲得的結果比較好解釋缺點:1、操作時間長,可能睡著了2、刺激的變化量不易控制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高振幅吸吮技術法是指根據吸吮頻率變化來研究知覺能力發展原理:一個特制的奶嘴,安裝了一個對壓力敏感且與外部記錄相聯系的裝置。嬰兒看到新刺激時,吸吮頻率發生變化,以此來衡量對刺激物的知覺能力發展情況。具體操作程序:1、基線階段2、呈現新刺激階段3、飽和階段4、呈現另一新刺激階段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高振幅吸吮技術法優點:1、能夠在被試的視力發展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了解他們的知覺發展情況。2、能夠在被試不能做出明顯大的動作時(轉頭)。3、只要被試能對聲音做出反應,就可采用此方法(出生后幾個小時)。缺點:1、實驗需要持續10分鐘左右,新生兒很難堅持;2、標準吸吮基線20-40次/分,高于這個基線,第二階段很難達到;3、需要其他方面的行為資料的支持。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操作性條件反射法根據斯金納的原理為基礎。三種形式:飽和法、條件性轉頭法、泛化法(一)飽和法是指某些強化結果一再出現,他的價值就會降低的現象。與習慣化-去習慣化的區別:習慣化是定向反應行為隨刺激的反復出現而消失;飽和是強化效果隨強化物的反復出現而消失。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操作性條件反射法(二)條件性轉頭法是根據嬰兒能夠學會將某種反應與某種特定刺激聯系起來。視覺強化物桌子玩具E1E2實驗程序:1、訓練階段2、條件化階段3、測試階段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操作性條件反射法優點:1、轉頭可作為聽覺功能的指標2、結果可區分刺激物還是強化物的反應;3、檢測嬰兒的聽覺障礙;4、可用于研究被試的聽覺發展。缺點:1、損失率大,要找特定的被試的強化物,很難做到。2、呈現刺激的時間長,則不靈敏。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操作性條件反射法(三)泛化法即把已經學會的對某個刺激的反應,運用于相似的刺激中。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第二節兒童視覺發展一、視覺的發展;

二、視知覺的發展;

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視覺的發展一、視覺生理機制的發展妊辰22周對光有反應,23周視桿和視錐細胞能分辨出來,視覺成熟最晚,二、基本視覺過程的發展1、視覺模式的適應能力新生兒對近物體不能聚焦,6個月達正常。2、視覺敏銳程度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2、視覺敏銳程度1)、用間隔排列的黑白條紋圖:(偏愛法)2)、視覺運動震蕩:(當條紋圖變得越來越窄時,眼睛對輪廓產生眼球的不自主運動,表明其視敏度高。新生兒為20/200-8006月能辨0.08cm的條紋圖,視敏度20/100)3)、誘發電位技術:測大腦皮層在視覺刺激下的波形變化。結果與前一致。機制:1視錐細胞的發展,2視覺皮層神經纖維長度變短。研究價值:及早診斷,防止誤診。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視知覺的發展一、大小和形狀恒常性的發展1、大小恒常性用轉頭法,在1米處呈現30厘米的立方體形成條件強化,實驗時看在3米遠處呈現30和90厘米的立方體,發現3個月就已經出現。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看正方形,結果大小變化的刺激并沒有更多的習慣化。2、形狀恒常性熟悉化階段:分別熟悉兩種正方形和梯形以及偏轉形狀,分組進行。測驗階段:兩種圖形同時出現,更偏愛哪種結果:只對不熟悉的圖形感興趣,表明新生兒已具有了形狀恒常性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二、形狀知覺的發展1、嬰兒形狀知覺的發展范茨的研究:材料:人臉、報紙、靶心圖、純紅色圓形、白色圓形和黃色圓形被試:2-3月嬰兒、出生48小時方法:偏愛法結果:人臉的注視時間最長,報紙和靶心圖一樣。(對人臉和靶心圖比其他材料時間長)用眼動記錄法研究新生兒注視三角形的過程,結果發現,傾向于注視三角形的頂角。2、幼兒形狀知覺的發展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三、立體視覺的發展6個月的嬰兒已經有了立體視覺(帶偏振眼鏡,用手抓物體)躲避碰撞的投影裝置:通過改變物體和光源的距離,使物體的投影產生大小變化。新生兒能躲避接近的物體。一大一小物體,大的物體在遠處停下,小的物體接近被試,成像相同,但會躲避接近的小物體。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四、顏色知覺的發展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研究發現:2月能區分紅綠,3月能區分藍色,4月區分紅綠藍黃,并偏愛紅和藍。張增慧等人有關幼兒同色配對、顏色愛好及顏色命名的研究。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五、深度知覺能力的發展動物一出生就有深度知覺能力。人類的深度知覺發展視崖實驗生理指標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第三節兒童聽覺發展一、聽覺的發展

二、聽知覺的發展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聽覺的發展一、胎兒的聽力1、胎兒無聽覺論代表人物弗拉維爾,1對聲音的頻率范圍有什么樣敏感性不清楚,2可能聽不到語音,3子宮噪音85分貝。2、胎兒有聽覺論

24周對聲音有眨眼反應;新生兒對母親的聲音和聽過的童話故事更偏愛吸吮頻率更快。二、新生兒的聽力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方法,表明新生兒能區分512-102HZ的純音。24小時內的新生兒83.3%對刺激聲音有較快的反應。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三、聽覺敏度的發展低頻(200HZ),嬰兒聽覺閾限高于成人中頻(1000HZ),與成人接近高頻(10000HZ),高于成人。

20歲以前在不斷提高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聽知覺的發展一、聲音刺激辨別能力的發展用聲音出現的間隔時間的方法,被試分辨一個還是兩個聲音,8歲才能達成人水平。二、聲音定位能力的發展一出生就有,發展是不均衡的呈U型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三、識別語音能力的發展一、人聲及母親聲音的識別能力的發展新生兒對人類的聲音、自己母親、以及自己的聲音格外敏感。二、語音知覺能力的發展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嬰兒能區分相近的音嬰兒很小就已經表現出與成人接近的語音辨別能力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四、知覺音樂能力的發展一、知覺音樂能力的發生新生兒表現出對樂音的偏愛,5個月能辨別音樂的某些特征二、知覺音樂能力的發展三、音樂知覺的大腦一側化右腦更擅長加工音樂刺激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第四節其他感知覺味覺的發展胎兒3個月味覺感受器可是發育,4月開始接受刺激,6個月發育完全。一出生就有發達的味覺,更偏愛甜,本能拒絕味道不好的食物。胖嬰和女嬰更偏愛甜不同味道的刺激會引起不同的面部表情。第二章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嗅覺的發展胎兒30天,出現鼻基板,7周形成鼻腔上部,6個月開始接受刺激,7-8月形成嗅覺用呼吸描記器來測呼吸,不同氣味的呼吸變化。注意防止嗅覺適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