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_第1頁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_第2頁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_第3頁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_第4頁
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10篇)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篇1水質化驗工操作規程一、準備工作1.確保化驗室環境乾凈,設備完好無損。2.核實化驗樣品來源、手記時間和條件,記錄相關信息。3.檢查化驗試劑的有效期,準備必需的玻璃器皿和試驗室耗材。二、樣品處理1.依照標準程序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如過濾、稀釋或沉淀等。2.對處理后的樣品進行分裝,確保每個測試項目有獨立的樣品。三、試驗操作1.依據化驗項目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如滴定法、光度法或色譜法。2.準確量取樣品和試劑,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化學品濺出或吸入。3.在操作過程中,定期校準儀器,確保結果準確無誤。四、數據記錄與分析1.記錄試驗過程中的緊要參數,如溫度、時間、讀數等。2.使用科學計算器或軟件計算試驗結果,保存有效數字。3.對比標準曲線或已知值,評估樣品的水質情形。五、報告編寫1.編寫認真的化驗報告,包含樣品信息、試驗方法、數據和結論。2.校對報告,確保無誤后提交給相關部門。六、設備清潔與維護1.試驗結束后,清理試驗臺面,正確處理廢棄物。2.對化驗設備進行保養,確保下次使用時能正常運行。篇2:鍋爐水質化驗工操作規程一、準備工作1.檢查化驗設備:確保酸堿滴定儀、電導率儀、硬度計等設備完好無損,電量充分。2.準備試劑:配制好所需的硫酸、氫氧化鈉、緩沖液等標準溶液。3.樣品手記:從鍋爐運行系統中取樣,保證樣品的代表性。二、水質分析1.硬度測定:利用絡合滴定法,測定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2.ph值測定:使用ph試紙或ph計,測量水樣的酸堿度。3.電導率測定:通過電導率儀測量水中離子濃度。4.溶解氧測定:采用碘量法,評估水中氧氣含量。5.氨氮及磷酸鹽檢測:分別進行氨氮和磷酸鹽的化學反應,察看顏色變動或使用比色卡對比。三、數據分析1.數據記錄:準確記錄每個測試結果,包含數值和測量時間。2.數據處理:依據相關標準,計算出各項指標的實際值,推斷水質是否達標。3.報告編寫:將化驗結果整理成報告,包含異常情況的描述和可能的原因分析。篇3水質化驗工崗位操作規程1.樣品手記—確保樣品來源的準確性,記錄手記時間和地方。—使用清潔無污染的容器收集,避開樣品污染。—依據不同水質參數,采取相應手記方法。2.試驗室準備—保持試驗室乾凈,設備定期維護和校準。—配備必需的個人防護裝備,如試驗服、手套、護目鏡等。—確保試劑和標準溶液的有效期及濃度。3.檢測步驟—遵從標準操作程序(sop),逐項進行化驗。—對每個檢測項目,準確記錄原始數據,包含測量值、日期和時間。—對異常結果進行復核,分析可能原因。4.數據處理與報告—使用專業軟件或手工計算,得出化驗結果。—結果需與標準限值比較,確定水質是否達標。—編寫清楚、準確的化驗報告,包含分析方法、數據和結論。5.儲存與處理—樣品保管應遵從規定條件,防止變質。—廢棄物應按規定安全處理,遵守環保法規。篇4鍋爐水質化驗工的操作規程重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1.樣品手記:正確選取和手記鍋爐水樣,確保樣品的代表性。2.試驗室準備:確保試驗室環境清潔,設備完好,試劑齊全且在有效期內。3.水質測定:進行ph值、硬度、堿度、氯離子、溶解氧等關鍵指標的測定。4.數據記錄:準確記錄每個測試結果,防止誤差。5.結果分析:對比標準值,分析水質情形,推斷是否需要調整處理。6.報告編寫:編寫化驗報告,認真描述化驗過程及結果。7.溝通反饋:將化驗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提出改善建議。篇5鍋爐水質化驗工操作規程重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樣品手記:正確選取樣品來源,確保樣品代表性。2.試驗室準備:保證試驗室環境清潔,設備完好,試劑充分。3.檢測項目:測定水的ph值、硬度、堿度、氯離子含量等關鍵指標。4.操作步驟:嚴格依照標準方法進行試驗操作。5.數據記錄:準確無誤地記錄試驗數據。6.結果分析:依據數據推斷水質情形,提出改善建議。7.報告編寫:編制水質化驗報告,包含結果和處理措施。篇6水質化驗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水質化驗工作涉及多種化學試劑和精密設備,確保化驗人員的安全至關緊要。本規程旨在為水質化驗工供應認真的操作引導,以保障試驗過程中的個人安全和環境安全。1.試驗室準備—確保試驗室通風良好,必需時開啟通風設備。—檢查全部化學品容器標簽是否清楚,試劑是否過期。—清理工作臺,避開雜物干擾。2.化學品處理—佩戴適當的防護裝備,如防護眼鏡、手套和試驗服。—雙手濕滑時禁止接觸化學品。—嚴格依照msds(料子安全數據表)操作,避開直接吸入或接觸皮膚。3.儀器操作—在操作前熟識并理解設備的使用說明。—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如有異常立刻停止使用并報告。—使用完畢后,清潔并妥當存放設備。4.廢棄物處理—分類收集廢棄物,不行混合。—使用專用容器儲存化學廢棄物,并及時交由專業人員處理。—不得隨便傾倒或丟棄廢棄物。5.緊急情況應對—學習并了解試驗室應急預案。—發生化學品泄漏或火災,立刻啟動應急程序,快速撤離并報警。篇7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水質化驗工作是確保公共用水安全的緊要環節,涉及一系列嚴格的步驟和程序。重要包含:1.樣品手記:正確選擇和準備采樣容器,確保樣品的代表性。2.試驗室準備:保持試驗室清潔,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合理使用個人防護裝備。3.檢測操作:執行標準檢測方法,如化學滴定、光度分析、電導率測量等。4.數據記錄:準確記錄試驗結果,遵守試驗室記錄管理規定。5.報告編寫:依據化驗結果,編寫清楚、準確的水質報告。6.廢棄物處理:安全處理化學廢棄物,遵守環保法規。篇8煤礦鍋爐水質化驗工操作規程重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樣品手記:正確選取和準備樣品,確保其代表性。2.試驗室準備:保證試驗室清潔,設備正常運行,試劑充分。3.化驗流程:執行標準的水質化驗步驟,包含預處理、測定、記錄。4.數據分析:準確解讀化驗結果,對比標準值,推斷水質情形。5.報告編寫:認真記錄化驗過程和結果,及時上報。6.安全操作:遵守試驗室安全規定,防備意外事故。篇9鍋爐水質化驗工操作規程重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樣品手記:準確及時地從鍋爐系統中取樣,確保樣本代表性的關鍵。2.試驗室準備:確保試驗室環境清潔,設備正常運行,試劑充分且有效期內。3.化驗步驟:依照標準方法進行各項水質指標的測定,如ph值、硬度、氯離子濃度、溶解氧等。4.數據記錄:認真記錄每個測試結果,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5.結果分析:對化驗結果進行分析,推斷水質是否符合標準,如有異常需查找原因。6.報告編寫:編寫化驗報告,包含化驗日期、時間、樣品來源、測試結果和結論。7.溝通反饋:將化驗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提出改善建議。篇10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一、試驗準備1.檢查試驗室設備:確保全部儀器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無破損、漏電等問題。2.熟識化驗項目:了解待測水質參數,掌握相應測試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項。3.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包含試驗服、防護眼鏡、防化手套等。二、樣品處理1.安全取樣:使用專用取樣器,避開直接接觸有害物質。2.樣品儲存:正確標記,依照指定條件存儲,防止交叉污染。三、試驗操作1.溶液配制:遵從標準操作程序,精準明確稱量藥品,避開吸入或接觸皮膚。2.試驗操作:遵從操作規程,小心操作,防止濺溢或爆炸。3.儀器使用:熟識儀器操作,注意電源、壓力、溫度等安全指標。四、廢棄物處理1.分類收集:依據廢物性質,分別存放,避開混合。2.安全處理:依照規定程序進行廢棄化學品處理,不得隨便丟棄。五、應急措施1.緊急情況:熟識應急預案,如化學品泄漏、火災等,能快速響應。2.損害處理:了解急救知識,如化學品濺到皮膚或眼睛,立刻沖洗并尋求醫療幫忙。水質化驗工安全操作規程范文二、操作規程:(一)鈉離子交換器的操作:1、啟動前,檢查水源是否充分,交換器閥門是否完好。2、先打開空氣閥和進水閥。3、待空氣閥有水流出后,打開正洗排水閥,關閉空氣閥,至出水合格后,打開軟水出水閥,關閉正洗排水閥,調整好壓力、流量。4、運行中要每小時分析一次出水硬度,察看壓力、流量變動,及時用進水閥調整流量。5、當出水硬度上升時,要勤取樣化驗,當硬度快速上升,塊要接近水質標準線時,即為環氧樹脂失效,關閉進出水閥,停止交換器運行,進行再生操作。6、再生操作:(1)反洗:①反洗目的是為了松動相互緊壓的交換劑和除掉粘連在交換劑表層的懸浮物及其它雜物,保證鹽水自由充分地進入交換劑顆粒之間進行最好的接觸,可實現良好的再生效果。②操作:打開空氣閥,并緩慢打開反洗進水閥,待空氣閥有水流出時,關閉空氣閥,并緩慢打開洗進水閥。③反洗強度:在反洗出水中不帶入大顆粒交換劑的前提下,以最大強度沖洗,一般采用10~15m/s的流速。④反洗時間:以反洗出水澄清為止,一般在15~30分鐘,依據出水質量和需要可延長或縮短,關閉反洗進出水閥,反洗結束。(2)還原:①目的是為了使失效的交換劑恢復其軟化本領,需采用肯定濃度的食鹽進行再生還原。②操作:a、打開正洗排污閥和監視閥,待監視管不流水時關閉正洗排污閥。b、打開交換器進水閥、鹽水池出水閥、鹽水泵的進出口閥,盤車后,啟動鹽水泵,待壓力上升(不得超出運行交換器的壓力)后,打開正洗排污閥,其開度大小,以監視管不絕水,空氣閥不流水為宜,防止交換劑露在空氣中。c、待正洗排污閥有鹽液流出,既變為苦咸時,關閉正洗排污閥、監視閥、空氣閥,停止鹽水泵,關閉交換器進水、鹽水閥,待反應20~30分鐘。d、打開正洗排污閥、空氣閥至監視管不流水時,關閉正洗排污閥進行正洗。(3)正洗:①目的是為了把充塞交換劑顆粒間的殘余鹽液和還原再生物洗掉。②打開交換器正洗進水閥,至空氣閥有水流出,關閉空氣閥,打開正洗排污閥,既進行正洗,正洗一段時間后取樣分析至硬度<0.04㎎n/l,氧根接近原水含量是即洗沖合格,關閉進水閥和排污閥,再生操作完畢,處于備用狀態。7、交換器運行中的注意事項:(1)交換器運行中,壓力不宜過大,流量穩定,以防軟化不徹底。(2)再生還原后,嚴防鹽水漏入交換器或軟水內造成污染進入鍋爐。(3)掌握運行周期,特別是交換劑塊失效前的水質變動。(4)鹽水濃度要適合,不能忽大忽小,量要充分,鹽液不應渾濁。(5)不得用酸性水源或有酸性水混入,ph值大于7,水源中不得有油類混入,溫度不宜過高。(6)在運行和再生操作中,若有閥門損壞應及時修理,特別是鹽水閥。8、除氧器的操作:(1)啟動前先檢查除氧器工作場合的各種儀表,汽水管路系統法門是否完好,尤其是玻璃液位計的上下考克應開通。(2)開啟水管路上的閥門,啟動水泵,使水緩緩注入,并記錄進水溫度和壓力,微開頂部氣閥。(3)開啟水箱底部輔佑襄助加熱管閥門,加熱水箱內的水。(4)檢查除氧器壓力,工作溫度、水位,當水位達正常水位且溫度達102~104℃時開始向鍋爐進水。(5)關閉除氧器底部供氣閥,每隔肯定時間化驗一次進出水溫度,記錄各種檢測儀表數值,保證除氧器正常運行。9、硬度測定(edta滴定法):(1)取100ml水樣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5ml氨緩沖液和5滴鉻黑t指示劑。(2)用0.1n(或0.01n)edta溶液滴定,滴定時要充分搖蕩,到溶液由酒紅色為藍色,即為終點,記錄edta的ml數。(3)若水樣含co2大時,可煮沸數分鐘以除掉,冷卻至40℃左右再滴定。(4)若無鉻黑t時,可用鉻藍黑替換,使用酸性鉻藍指示劑時,終點應為紫藍色。10、堿度測定:(1)酚酞堿度(以p表示):①量取100ml試水樣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劑,若溶液呈紅色,則用0.05n或0.1n的h2so4標準液滴定至紅色消失,記錄此時h2so4消耗的毫升數a。②若加入酚酞指示劑后不呈紅色,說明該水樣無酚酞堿度,即p為零。③加入甲基橙指示劑2~3滴,然后用0.5n或0.1nh2so4標準液滴定呈橙紅色為止,記錄h2so4消耗數b(不含a)。(二)全堿度(即甲基橙堿度以m表示):①量取100ml試水樣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劑,此時水溶液呈黃色,然后用0.5n或0.1nh2so4溶液滴定至黃色剛剛變為橙紅色為止,記錄h2so4消耗毫升數m(m=a+b).②堿度計算:p堿度=(kan)/v(1000㎎/l)m堿度=[k(a+b)n]/v(1000㎎/l)m=a+b當a=0時b=m式中:k為h2so4標準溶液濃度系數a、b—分別為第一、二次h2so4消耗的毫升數n—為h2so4標準液的當量濃度v—水樣的體積ml數1000—變為一升水中的堿度含量(3)注意事項:①試驗較混堿度大的水樣時,應先過濾,否則引起誤差。②試驗堿度小的水樣時,應用低濃度h2so4微量滴定,用茜素紅為指示劑。③茜素紅指示劑的ph值為3.7~4.2,加入水后呈淡紫色,用烯酸滴定至由紫變為淡黃色即為終點。11、氯離子測定(容量法):(1)取肯定體積的水樣至250ml三角瓶中,加入1ml鉻酸鉀的指示劑時,水溶液呈黃色。(2)用agno3溶液自棕色滴管中滴定使水溶液呈微紅色為終,記錄agno3的消耗數ml。(3)[ci]=[(nv1)/v]1000㎎n/l式中:n—agno3溶液的當量濃度㎎n/lv1—消耗agno3的體積數mlv—水樣體積ml(4)若水樣不是中性,而呈堿性時,水中的氫氧化物能與鉻酸銀反應而生成agno,其連續分解,成為黑褐色的agno沉淀,使終點色不易察看,因此先加入酚酞指示劑呈紅色,用0.1nh2so4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