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課件_第1頁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課件_第2頁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課件_第3頁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課件_第4頁
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項素養綜合練(一)生物多樣性類型一植物世界1.(2023陜西中考B卷)桫欏(suōluó)是植食性恐龍食物中唯

一幸存下來的木本蕨類植物。下列關于桫欏特征的敘述,正

確的是

(

)A.用孢子繁殖B.無輸導組織C.無根、莖和葉D.有花和果實A解析桫欏屬于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

體內具有輸導組織,沒有花、果實和種子。蕨類植物用孢子

繁殖后代。2.(2024山西運城期末)“世界沙棘在中國,中國沙棘在山

西”。沙棘是山西自然生長的鄉土樹種,其果實中維生素C

含量很高。沙棘屬于

(

)A.被子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藻類植物A解析沙棘有果實,果實是被子植物區別于裸子植物最顯著

的特點之一,A符合題意。3.(2023廣東高州部分學校質檢)生物圈中有50多萬種植物,

它們與人類關系密切。如圖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找到的幾

種植物,據圖回答:(1)圖中所示植物中,幾乎全身都可以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

機鹽的是

(填名稱),該植物所屬的植物類群是

植物。(2)圖中具有根、莖、葉分化的植物是

(填字母)。(3)圖中能監測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植物是

(填名

稱);我們今天使用的煤主要是由古代

植物等的遺體

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形成的,圖中

(填字母)屬于此

類群。海帶藻類A、B、C、E葫蘆蘚蕨類C

(4)腎蕨、海帶、葫蘆蘚這些植物,它們不能產生種子,依靠

進行繁殖;而向日葵、玉米和銀杏雖然都用種子繁

殖后代,但銀杏屬于裸子植物,原因是

。孢子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解析

(1)D海帶屬于藻類植物,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

葉的分化,幾乎全身都可以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A向日葵、B玉米屬于被子植物,C腎蕨屬于蕨類植物,E銀杏屬于裸子植物,都具有根、莖、葉的分化。(3)F葫蘆蘚屬于

苔蘚植物,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古代蕨類

植物的遺體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C腎

蕨屬于蕨類植物。(4)蕨類植物、藻類植物、苔蘚植物都是

靠孢子來繁殖后代的。銀杏的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屬于裸

子植物。類型二動物世界4.(2022山西太原中考改編)海葵就像一朵小小的向日葵“綻放”在淺海的礁石上,它“花瓣”似的觸手能捕捉獵物并送入口中。海葵觸手上捕殺小動物的“秘密武器”是

(

)A.黏液B.纖毛

C.刺細胞D.鞭毛C解析海葵屬于腔腸動物,觸手上長有很多刺細胞,是捕食和

防御的利器。5.(2024河南洛寧四校月考)蚯蚓、沙蠶、蛭等環節動物具有

的共同特征是

(

)A.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B.有足或剛毛C.有環帶和吸盤D.沒有足A解析蚯蚓、沙蠶、蛭都屬于環節動物,身體都是由許多相

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A符合題意。6.(2024河北蔚縣衡實學校月考)蝗蟲可以生活在干燥的陸地

上,是因為它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這個結構是

(

)A.體表的革質翅B.體表的大量鱗片C.覆蓋全身的表皮D.堅硬的外骨骼D解析蝗蟲生活在陸地上,身體表面有堅硬的外骨骼,外骨骼

可以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以

便適應陸地環境,D符合題意。7.(2023河南禹州期中)哺乳動物能適應多種多樣的生活環

境,下列有關哺乳動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哺乳動物都是體表被毛的B.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動物數量很多,人類可以隨意捕獲它們

從中獲得動物蛋白C.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較發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D.蝙蝠被劃分為哺乳動物的主要原因是該動物可以飛翔C解析體表被毛是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并不是所有

的哺乳動物都體表被毛,如鯨魚,A錯誤;每種哺乳動物都是生

物圈中的一員,我們不能隨意捕獲它們,B錯誤;蝙蝠屬于哺乳

動物的主要原因是該動物的生殖發育方式為胎生、哺乳,D

錯誤。8.(教材變式·P18觀察變式)鯽魚是我國主要的優良淡水魚品

種,如圖是鯽魚的外部形態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鯽魚的身體分為頭、

和尾三個部分,身體多呈

型,有利于減小游泳時的阻力。(2)鯽魚是典型的水生脊椎動物,在游泳過程中,能感知水流方向的是[

]

。軀干流線①側線(3)輕輕掀起鯽魚的鰓蓋,發現魚鰓呈鮮紅色,原因是鰓絲上

布滿了

。(4)在藻類植物生長繁茂的池塘,常常看到魚在黎明時浮頭,

養魚人會用長竹竿拍打魚塘水面,拍打的目的是

。A.將魚趕入水面下,讓魚躲過中午的高溫B.降低水溫,因為水下溫度高,水面溫度低C.振動水面和空氣,增加水中含氧量D.讓魚群散開,充分利用水體毛細血管C解析

(1)魚類的身體可分為頭、軀干和尾三個部分;身體多

呈流線型,有利于減小魚在水中游泳時的阻力。(2)圖中①為

側線,②為鰓蓋,③為尾鰭。魚類身體兩側的側線,能感知水

流的方向。(3)魚的呼吸器官是鰓,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鰓

絲上布滿了毛細血管,所以魚鰓呈鮮紅色。(4)在藻類植物生

長繁茂的池塘,夜間藻類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氧氣,黎

明時水中含氧量低,養魚人用長竹竿拍打魚塘水面的目的是

振動水面和空氣,增加水中含氧量,防止魚因缺氧而窒息死

亡,故選C。類型三微生物世界9.(2023云南中考)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分布極其廣泛。下

列關于細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單細胞生物

B.不具有細胞壁C.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進行分裂生殖B解析細菌都是單細胞的,細胞結構一般包括細胞壁、細胞

膜、細胞質等,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B符

合題意。10.木耳、花菇、猴頭都是我們日常食物中的真菌,它們的細

胞與植物細胞最大的區別是沒有

(

)A.細胞壁B.細胞膜C.細胞核D.葉綠體D解析真菌沒有葉綠體,只能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11.(2023山東聊城中考)噬菌體是一類病毒的統稱,其形態包

括蝌蚪形、微球形和細桿形等。如圖為蝌蚪形噬菌體結構

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圖示形態B.某些種類的噬菌體可用于治療燒傷病人的化膿性細菌感染C.噬菌體只有在相應活細胞內才能進行生命活動D.蝌蚪形噬菌體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D解析噬菌體是病毒,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原核生物,D

錯誤。類型四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12.(2024廣東韶關期末)袁隆平院士帶領的團隊利用雜交技術,成功培育出南優2號、海水稻等多品種水稻,為我國糧食產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海水稻的培育利用了

(

)A.遺傳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C.生態系統多樣性D.棲息環境多樣性A解析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存在差別,同種生物如野生水

稻和栽培水稻之間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

基因庫。袁隆平院士帶領的團隊利用雜交技術,成功培育出

南優2號、海水稻等多品種水稻,海水稻的培育利用了遺傳

多樣性。13.(2024陜西藍田期末)每年春夏之際,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

嘴白鷺會在海驢島上筑巢、產卵和育雛。下列屬于保護黃

嘴白鷺最根本的措施的是

(

)A.保護其棲息地海驢島及周邊環境B.將黃嘴白鷺移入瀕危動物繁育中心C.將黃嘴白鷺的精子收入種質庫D.將黃嘴白鷺移入鄰近的野生動物園A解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地,保

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因此A符合題意。14.(2024湖南長沙期末)如圖是五類脊椎動物進化的歷程,根

據如圖無法得出的生物進化規律為

(

)

A.水生→陸生

B.無卵殼→有卵殼C.鰓呼吸→肺呼吸

D.身體不分節→身體分節D類型五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解析魚類生活在水中,兩棲類是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爬

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都是陸生生物。因此,據圖可以得出水

生→陸生的生物進化規律,A正確。魚類和兩棲類的卵無卵

殼,爬行類和鳥類的卵有卵殼,哺乳動物為胎生。因此,據圖

可以得出無卵殼→有卵殼的生物進化規律,B正確。魚類用

鰓呼吸;兩棲類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都用肺呼吸。因此,據圖可以得出鰓

呼吸→肺呼吸的生物進化規律,C正確。魚類、兩棲類、爬

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身體都不分節,D錯誤。15.(2024山東諸城期末)用殺蟲劑控制消滅某種害蟲,實驗結

果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施用后的前兩代殺蟲效果比較明顯B.施用后的第4代,殺蟲劑幾乎沒有殺蟲效果了C.施用殺蟲劑的過程中,殺蟲劑對害蟲起了選擇作用D.害蟲從第4代開始出現抗藥性強的變異個體D解析這種害蟲本來就存在抗藥性強的個體,殺蟲劑對抗藥

性強的個體進行了選擇,而不是殺蟲劑使用之后才產生抗藥

性強的變異個體,D錯誤。16.(2024山東膠州期末)地球上本來是沒有生命的,從出現原

始的生命到形成豐富多彩的生物界,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進化

過程。科學家們從分子生物學、解剖學、古生物學等方面進行研究,推斷出了圖一所示的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圖二表示不同年代形成的地層,圖三及表格表示一些生物與人類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異數目。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物種黑猩猩狗雞烏龜金槍魚果蠅酵母菌差異氨基酸數

目0111315212745(1)根據圖一進化樹寫出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

(用圖中文字、序號和箭頭表示)。(2)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生物進化是

的結

果。結合圖一分析,生物在生活環境方面進化的總體趨勢是

。(3)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如圖二所示,若在B地

層中發現圖一類群③的化石,則圖一中魚類的化石最有可能

出現在

(填“A”或“C”)地層中。自然選擇由水生到陸生

A

魚類→②→爬爬行類→鳥類和①

(4)表格中的數字表示相應物種的細胞色素c與人的細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數目,分析表格數據,比較研究生物親緣關系,

得到圖三折線圖,請推測圖三中的①是表格中的

。果蠅解析

(1)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古代的魚類,某些古

代魚類進化為原始兩棲類,某些古代兩棲類進化為原始爬行

類,某些古代爬行類進化為原始鳥類和哺乳類。所以脊椎動

物進化的大致歷程是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

→原始鳥類和哺乳類。結合題圖一可知,①為哺乳類,②為兩棲類。(2)達爾文認為,自然選擇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

續的過程。生物多樣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通過自然選擇,

可遺傳的有利變異逐漸積累,不斷出現適應各種環境的生物

新物種。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結合圖一可知,生物在生活環境方面進

化的總體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