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企業財務審計實踐操作指引TOC\o"1-2"\h\u30333第1章審計準備 412041.1審計計劃制定 487441.1.1確定審計目標:根據企業特點及審計需求,明確審計目標,包括驗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規性及效益性。 4134931.1.2確定審計范圍:結合審計目標,界定審計范圍,包括審計期間、審計對象、審計業務活動等。 4129901.1.3制定審計時間安排:根據審計范圍及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審計時間表,明確各階段工作的時間節點。 4297661.1.4確定審計資源配置:合理配置審計人員、資金、設備等資源,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499131.2審計團隊組織 5277581.2.1確定審計團隊成員:根據審計計劃,挑選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審計人員組成審計團隊。 5321431.2.2分工與職責:明確各審計團隊成員的職責和任務,保證審計工作的高效協同。 5304891.2.3培訓與指導:對審計團隊成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審計技能,保證審計質量。 5185991.2.4審計團隊溝通與協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加強審計團隊內部的協作,提高審計效率。 527341.3審計資料收集與整理 533201.3.1資料收集:根據審計計劃,向企業相關部門收集財務報表、賬冊、憑證、合同等審計資料。 5101561.3.2資料整理:對收集到的審計資料進行分類、排序、歸檔,以便于審計過程中查閱。 5170951.3.3驗證資料完整性:檢查審計資料是否齊全、真實、合法,保證審計依據的可靠性。 541.3.4資料保管:對審計資料進行妥善保管,防止丟失、損壞或泄露。 5276691.4審計風險評估 536391.4.1識別風險因素: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識別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真實性的風險因素。 5163191.4.2評估風險程度: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確定其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 5170381.4.3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審計程序和方法,降低審計風險。 557271.4.4跟蹤風險變化:在審計過程中,關注風險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審計策略。 624290第2章審計程序與方法 6285232.1審計程序設計 676262.2審計抽樣方法 6225722.3審計證據收集與評價 6266762.4分析性復核程序 72943第3章貨幣資金審計 7134813.1庫存現金審計 762663.1.1審計目標 7178703.1.2審計程序 739503.2銀行存款審計 7271093.2.1審計目標 8286483.2.2審計程序 8110973.3其他貨幣資金審計 8101233.3.1審計目標 888533.3.2審計程序 8125493.4外幣業務審計 8234853.4.1審計目標 870223.4.2審計程序 85887第4章應收賬款審計 8178694.1應收賬款分析 883394.1.1審計目標 8142344.1.2審計程序 996454.2應收賬款函證 916494.2.1審計目標 9219824.2.2審計程序 9313254.3壞賬準備審計 9237474.3.1審計目標 9279914.3.2審計程序 9240534.4收入確認審計 920394.4.1審計目標 10116634.4.2審計程序 1019554第5章存貨與成本審計 1045485.1存貨盤點與監盤 10107505.1.1存貨盤點概述 10323545.1.2存貨監盤程序 10264835.1.3存貨盤點重點關注事項 103085.2存貨計價審計 10240645.2.1存貨計價方法 1037425.2.2存貨計價審計程序 1161925.3成本計算審計 1161205.3.1成本計算概述 11141875.3.2成本計算審計程序 11248495.4存貨跌價準備審計 11243245.4.1存貨跌價準備概述 11312745.4.2存貨跌價準備審計程序 116314第6章固定資產與投資審計 1183216.1固定資產盤點與監盤 1213826.1.1盤點程序 12118136.1.2盤點方法 1219376.1.3監盤過程 12129366.1.4盤點結果分析 12136636.2固定資產折舊審計 12259406.2.1折舊政策審查 1284436.2.2折舊計算準確性 12278116.2.3折舊記錄完整性 12108226.3在建工程審計 12312906.3.1工程項目合規性審查 12285936.3.2工程成本核算 1280696.3.3工程進度與質量 13242716.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 13302926.4.1投資權益確認 13108946.4.2投資收益核算 13278256.4.3投資減值測試 13236206.4.4投資退出機制 1313388第7章負債審計 1376497.1應付賬款審計 1367277.1.1審計目標 1338577.1.2審計程序 13292957.2應交稅費審計 13174277.2.1審計目標 13228147.2.2審計程序 14175427.3其他應付款審計 14269777.3.1審計目標 14208747.3.2審計程序 14125647.4長短期借款審計 14137857.4.1審計目標 14151197.4.2審計程序 1414284第8章所有者權益審計 1419548.1實收資本(股本)審計 14175148.1.1審計目標 15199428.1.2審計程序 15255768.2資本公積審計 15298768.2.1審計目標 15192758.2.2審計程序 15266918.3盈余公積審計 15153788.3.1審計目標 15229678.3.2審計程序 15107528.4未分配利潤審計 1582348.4.1審計目標 1683338.4.2審計程序 1628403第9章收入與費用審計 16277799.1銷售收入審計 16294989.1.1審計目標 16296469.1.2審計程序 16151319.2營業收入審計 16134529.2.1審計目標 1668809.2.2審計程序 16281269.3費用審計 17105309.3.1審計目標 17184469.3.2審計程序 17288769.4利潤總額與凈利潤審計 17161289.4.1審計目標 17123699.4.2審計程序 1726885第10章審計報告與后續跟蹤 173062510.1審計報告編制 171781210.1.1報告結構 171704710.1.2報告內容 172315110.1.3報告撰寫要求 182353710.2審計報告溝通 182335510.2.1溝通方式 182998410.2.2溝通內容 181397610.2.3溝通技巧 1836010.3審計后續跟蹤 183206010.3.1跟蹤目的 18592810.3.2跟蹤方式 183138710.3.3跟蹤要求 192874310.4審計檔案整理與歸檔 192154210.4.1檔案整理 191102610.4.2檔案歸檔 19第1章審計準備1.1審計計劃制定審計計劃制定是財務審計實踐操作的首要環節,旨在明確審計目標、范圍、時間安排及資源配置。以下為審計計劃制定的主要內容:1.1.1確定審計目標:根據企業特點及審計需求,明確審計目標,包括驗證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合規性及效益性。1.1.2確定審計范圍:結合審計目標,界定審計范圍,包括審計期間、審計對象、審計業務活動等。1.1.3制定審計時間安排:根據審計范圍及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審計時間表,明確各階段工作的時間節點。1.1.4確定審計資源配置:合理配置審計人員、資金、設備等資源,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1.2審計團隊組織審計團隊的組織結構對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審計團隊組織的相關內容:1.2.1確定審計團隊成員:根據審計計劃,挑選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審計人員組成審計團隊。1.2.2分工與職責:明確各審計團隊成員的職責和任務,保證審計工作的高效協同。1.2.3培訓與指導:對審計團隊成員進行必要的業務培訓,提高其審計技能,保證審計質量。1.2.4審計團隊溝通與協作: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加強審計團隊內部的協作,提高審計效率。1.3審計資料收集與整理審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是審計準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為相關內容:1.3.1資料收集:根據審計計劃,向企業相關部門收集財務報表、賬冊、憑證、合同等審計資料。1.3.2資料整理:對收集到的審計資料進行分類、排序、歸檔,以便于審計過程中查閱。1.3.3驗證資料完整性:檢查審計資料是否齊全、真實、合法,保證審計依據的可靠性。1.3.4資料保管:對審計資料進行妥善保管,防止丟失、損壞或泄露。1.4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評估是審計準備工作的關鍵環節,以下為相關內容:1.4.1識別風險因素: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識別可能影響財務報表真實性的風險因素。1.4.2評估風險程度:對識別出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確定其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程度。1.4.3制定風險應對措施: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審計程序和方法,降低審計風險。1.4.4跟蹤風險變化:在審計過程中,關注風險因素的變化,及時調整審計策略。第2章審計程序與方法2.1審計程序設計審計程序設計是保證審計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審計程序應包括以下環節:(1)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了解企業的業務性質、組織結構、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內部控制制度等,為后續審計工作提供基礎信息。(2)評估風險:分析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確定審計重點和審計范圍。(3)制定審計計劃: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具體的審計計劃,包括審計目標、審計程序、審計時間安排等。(4)實施審計程序:依據審計計劃,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包括檢查、詢問、觀察、分析等方法。(5)評價審計結果:對審計過程中發覺的問題進行評價,判斷其是否對財務報表產生影響,并形成審計結論。(6)編制審計報告:根據審計結論,編制審計報告,反映審計發覺的問題及建議。2.2審計抽樣方法審計抽樣方法是指在審計過程中,從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進行測試,以推斷總體特征的方法。審計抽樣方法包括:(1)隨機抽樣:隨機選擇樣本,使每個樣本具有相同的被選中概率。(2)分層抽樣:將總體按照某一特征進行分層,然后在每層內進行隨機抽樣。(3)系統抽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從總體中選取樣本。(4)判斷抽樣:根據審計人員的經驗和判斷,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5)貨幣單位抽樣:以貨幣單位為抽樣單元,選取樣本。2.3審計證據收集與評價審計證據是支持審計結論的重要依據。審計證據的收集與評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收集證據:通過檢查、詢問、觀察、分析等方法,獲取與審計目標相關的證據。(2)評價證據的充分性:判斷收集到的證據是否足以支持審計結論。(3)評價證據的適當性:判斷證據的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等,保證證據的適用性。(4)形成審計結論:依據充分、適當的證據,形成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的審計結論。2.4分析性復核程序分析性復核程序是指通過對財務數據及相關指標的比較、計算、分析,評價財務報表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分析性復核程序主要包括:(1)比較分析:對財務報表中的項目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分析其變動原因及合理性。(2)比率分析:計算并分析財務比率,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風險水平。(3)趨勢分析:分析財務指標的變化趨勢,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4)合理性測試:對財務報表中的異常項目或與預期不符的項目進行進一步調查,以保證其合理性。通過以上分析性復核程序,有助于發覺財務報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為審計工作提供有力支持。第3章貨幣資金審計3.1庫存現金審計3.1.1審計目標對庫存現金進行審計,旨在保證企業現金管理規范,現金余額真實、準確,以及現金收支活動合規。3.1.2審計程序(1)盤點庫存現金,與現金日記賬余額進行核對;(2)審查現金收支憑證,確認現金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3)分析現金余額的合理性,關注異常變動;(4)檢查現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3.2銀行存款審計3.2.1審計目標對銀行存款進行審計,旨在確認企業銀行存款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規性,以及銀行存款余額的完整性。3.2.2審計程序(1)獲取并分析企業銀行賬戶清單,確認銀行賬戶的合規性;(2)核對銀行存款余額與銀行對賬單,關注未達賬項;(3)審查銀行存款收支憑證,確認其真實性、合規性;(4)檢查企業銀行存款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3.3其他貨幣資金審計3.3.1審計目標對其他貨幣資金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其他貨幣資金的真實性、合規性及準確性。3.3.2審計程序(1)獲取其他貨幣資金明細表,分析其來源和性質;(2)審查其他貨幣資金的收支憑證,確認其真實性、合規性;(3)核對其他貨幣資金余額與相關賬戶,保證其準確性;(4)檢查其他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情況。3.4外幣業務審計3.4.1審計目標對外幣業務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外幣業務的真實性、準確性以及匯率變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3.4.2審計程序(1)審查外幣交易原始憑證,確認其真實性、合規性;(2)核對外幣業務折算匯率,分析匯率變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3)檢查外幣業務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政策和會計準則;(4)評估外幣業務相關風險,關注企業外匯風險管理措施的合理性。第4章應收賬款審計4.1應收賬款分析4.1.1審計目標應收賬款分析的審計目標主要包括:評價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及準確性;確定應收賬款余額的合理性;識別應收賬款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異常情況。4.1.2審計程序(1)獲取或編制應收賬款明細表,分析應收賬款賬齡、客戶分布、行業分布等情況。(2)分析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的關系,評估應收賬款增長的合理性。(3)對比歷史同期應收賬款數據,分析變動原因,關注異常變動。(4)評估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充分性和合理性。4.2應收賬款函證4.2.1審計目標應收賬款函證的審計目標主要是證實應收賬款的存在、權利和義務,以及評估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4.2.2審計程序(1)選擇函證對象,包括大額、異常、長期未收回的應收賬款。(2)設計函證內容,要求客戶確認應收賬款余額、交易條款、支付承諾等。(3)發送函證,跟蹤函證進度,保證函證結果的有效性。(4)分析函證結果,關注未回函、不符函、回函異常等情況,采取相應措施。4.3壞賬準備審計4.3.1審計目標壞賬準備審計的目標是評估壞賬準備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保證財務報表真實反映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4.3.2審計程序(1)了解企業壞賬政策,評價其合理性和一致性。(2)檢查壞賬準備的計提依據,如賬齡分析、歷史損失率等。(3)測試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確認其準確性。(4)評估壞賬準備的披露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要求。4.4收入確認審計4.4.1審計目標收入確認審計的目標是保證企業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條件,正確確認收入,防止虛增或提前確認收入。4.4.2審計程序(1)了解企業收入確認政策,評估其合規性。(2)檢查收入確認的依據,如銷售合同、發票、出庫單等。(3)測試收入確認的準確性,關注是否存在提前或延遲確認收入的情況。(4)評估收入確認的披露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要求。第5章存貨與成本審計5.1存貨盤點與監盤5.1.1存貨盤點概述存貨盤點是指對企業存貨進行實地清查、核對和計算的過程,以保證存貨賬面數據與實際數據的一致性。審計人員應深入了解企業存貨盤點的相關規定和流程,以便對存貨盤點實施有效監盤。5.1.2存貨監盤程序(1)制定監盤計劃,明確監盤范圍、時間、人員及職責;(2)審查企業存貨盤點制度,評價其合理性和有效性;(3)實地觀察存貨盤點過程,關注盤點方法的合理性、盤點數據的準確性;(4)核對存貨盤點記錄,驗證其與存貨賬面數據的一致性;(5)對盤點中發覺的差異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處理建議。5.1.3存貨盤點重點關注事項(1)存貨盤點范圍的完整性;(2)存貨盤點方法的合理性;(3)存貨盤點數據的準確性;(4)存貨盤點結果的及時性;(5)存貨盤點中發覺的異常情況的調查與處理。5.2存貨計價審計5.2.1存貨計價方法存貨計價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FIFO)、后進先出法(LIFO)、加權平均法等。審計人員應了解企業采用的存貨計價方法,評估其合理性和一致性。5.2.2存貨計價審計程序(1)審查企業存貨計價政策,評價其合規性和合理性;(2)測試存貨計價方法的實際應用,確認其與財務報表披露的一致性;(3)分析存貨計價變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關注是否存在存貨積壓、跌價準備不足等問題;(4)核對存貨成本核算準確性,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5.3成本計算審計5.3.1成本計算概述成本計算是指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成本進行歸集、分配和計算的過程。審計人員應關注成本計算的合規性、合理性和準確性。5.3.2成本計算審計程序(1)審查企業成本計算制度,評價其合規性和合理性;(2)檢查成本核算記錄,確認成本歸集、分配和計算的準確性;(3)分析成本結構,關注是否存在異常變動;(4)檢驗成本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包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等;(5)評估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進建議。5.4存貨跌價準備審計5.4.1存貨跌價準備概述存貨跌價準備是指企業為應對存貨可能發生的跌價風險,按照規定提取的預計損失準備。審計人員應關注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使用和披露情況。5.4.2存貨跌價準備審計程序(1)審查企業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政策,評價其合規性和合理性;(2)測試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包括跌價原因、計算過程等;(3)分析存貨跌價準備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關注是否存在過度計提或計提不足的情況;(4)核實存貨跌價準備的披露情況,保證其與實際計提金額一致;(5)評估存貨跌價準備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提出改進建議。第6章固定資產與投資審計6.1固定資產盤點與監盤6.1.1盤點程序審計人員應制定合理的固定資產盤點程序,包括編制固定資產清單、確定盤點時間、安排盤點人員及分工等。6.1.2盤點方法審計人員可采用實地盤點、復核賬面記錄、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等方法進行固定資產盤點。6.1.3監盤過程審計人員在監盤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盤點人員的操作,保證盤點結果的真實、準確。同時對盤點中發覺的異常情況,應及時調查、核實。6.1.4盤點結果分析審計人員應對盤點結果進行分析,關注固定資產的存在、完整性、準確性等方面,揭示潛在的風險。6.2固定資產折舊審計6.2.1折舊政策審查審計人員應審查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政策,評估其合規性、合理性和一致性。6.2.2折舊計算準確性審計人員應檢查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計算過程,確認其準確性,包括折舊方法、使用年限、凈殘值等。6.2.3折舊記錄完整性審計人員應檢查企業固定資產折舊記錄,確認其完整性,保證折舊已正確計入成本和損益。6.3在建工程審計6.3.1工程項目合規性審查審計人員應審查在建工程項目的合規性,包括項目審批、招投標、合同簽訂等環節。6.3.2工程成本核算審計人員應檢查在建工程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包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合同變更等。6.3.3工程進度與質量審計人員應關注在建工程的進度與質量,評估工程項目的風險。6.4長期股權投資審計6.4.1投資權益確認審計人員應確認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包括投資金額、持股比例、投資收益等。6.4.2投資收益核算審計人員應檢查企業長期股權投資收益的核算,包括投資收益確認、投資收益分配等。6.4.3投資減值測試審計人員應評估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審查企業是否進行了減值測試,確認減值準備的合理性。6.4.4投資退出機制審計人員應關注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退出機制,評估投資風險的可控性。第7章負債審計7.1應付賬款審計7.1.1審計目標對應付賬款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其存在性、完整性、權利和義務以及計價與分攤的準確性。7.1.2審計程序(1)獲取或編制應付賬款明細表,與總賬、明細賬進行核對。(2)選取樣本進行函證,確認應付賬款的余額和存在性。(3)檢查應付賬款相關的支持性文件,如購貨發票、合同等,以確認其真實性。(4)分析應付賬款的變化趨勢,關注異常波動。(5)對大額或異常的應付賬款實施詳細的審計程序。7.2應交稅費審計7.2.1審計目標對應交稅費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其計算、計提和繳納的準確性,以及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7.2.2審計程序(1)了解企業的稅收政策和稅收籌劃,評估其合理性。(2)獲取或編制應交稅費明細表,與總賬、明細賬進行核對。(3)檢查稅費計算的基礎數據和計算過程,確認其準確性。(4)審查稅費繳納的憑證,確認其及時性和合規性。(5)關注稅費優惠政策,評估企業是否充分享受。7.3其他應付款審計7.3.1審計目標對其他應付款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其真實性、合規性和計價與分攤的準確性。7.3.2審計程序(1)獲取或編制其他應付款明細表,與總賬、明細賬進行核對。(2)對大額或異常的其他應付款實施詳細的審計程序,確認其真實性。(3)檢查其他應付款的形成原因,評估其合規性。(4)分析其他應付款的變化趨勢,關注異常波動。(5)確認其他應付款的計價與分攤是否準確。7.4長短期借款審計7.4.1審計目標對長短期借款進行審計,旨在確認其存在性、權利和義務以及計價與分攤的準確性。7.4.2審計程序(1)獲取或編制長短期借款明細表,與總賬、明細賬進行核對。(2)檢查借款合同、借據等支持性文件,確認借款的真實性和合規性。(3)分析借款利率、還款期限等條款,評估借款條件的合理性。(4)對大額或異常的長短期借款實施詳細的審計程序,確認其權利和義務。(5)確認長短期借款的計價與分攤是否準確,關注利息費用和匯兌損益的核算。第8章所有者權益審計8.1實收資本(股本)審計8.1.1審計目標對實收資本(股本)進行審計,旨在確認企業實收資本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8.1.2審計程序(1)查閱企業設立時的有關法律文件、合同、章程等,確認實收資本的來源及合法性。(2)檢查實收資本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3)核實實收資本的變動情況,關注是否存在未經批準的增減變動。(4)對實收資本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分析實收資本的結構、比例及其變動趨勢。8.2資本公積審計8.2.1審計目標對資本公積進行審計,旨在確認企業資本公積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準確性。8.2.2審計程序(1)檢查資本公積的形成原因,確認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2)核實資本公積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重點關注資本公積的轉入、轉出及其變動情況。(3)分析資本公積的構成,關注是否存在不合規的資本公積項目。8.3盈余公積審計8.3.1審計目標對盈余公積進行審計,旨在確認企業盈余公積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準確性。8.3.2審計程序(1)檢查盈余公積的形成依據,確認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企業章程的規定。(2)核實盈余公積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重點關注盈余公積的提取、使用及其變動情況。(3)分析盈余公積的提取比例和用途,關注是否存在違規使用盈余公積的情況。8.4未分配利潤審計8.4.1審計目標對未分配利潤進行審計,旨在確認企業未分配利潤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準確性。8.4.2審計程序(1)檢查未分配利潤的形成依據,確認其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企業章程的規定。(2)核實未分配利潤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重點關注利潤分配的合規性和準確性。(3)分析未分配利潤的變動情況,關注是否存在未按期分配利潤、違規分配利潤等問題。(4)對未分配利潤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分析其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第9章收入與費用審計9.1銷售收入審計9.1.1審計目標銷售收入審計的目標是確認企業銷售收入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規性。9.1.2審計程序(1)獲取銷售收入明細表,檢查銷售收入的計算準確性。(2)對銷售收入進行實質性測試,分析銷售合同、發票、出庫單等支持性文件。(3)檢查銷售收入確認的時間,保證符合企業會計準則。(4)評估銷售收入的主要風險,包括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壞賬準備計提的合理性等。9.2營業收入審計9.2.1審計目標營業收入審計的目標是確認企業營業收入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規性。9.2.2審計程序(1)分析營業收入的結構,檢查營業收入來源的合理性。(2)獲取營業收入相關的支持性文件,如合同、發票、銀行回單等,核實營業收入的真實性。(3)檢查營業收入確認的方法和時點,保證符合企業會計準則。(4)評估營業收入的主要風險,如收入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等。9.3費用審計9.3.1審計目標費用審計的目標是確認企業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和合理性。9.3.2審計程序(1)獲取費用明細表,檢查費用計算和分配的準確性。(2)分析費用發生的合理性,關注異常費用項目。(3)核實費用報銷的合規性,檢查費用報銷手續是否齊全。(4)評估費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改進建議。9.4利潤總額與凈利潤審計9.4.1審計目標利潤總額與凈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