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統編版高中語文選修下冊下第一單元《臨安春雨初霽》課型新授課課時2課時教材分析《臨安春雨初霽》是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教材古詩詞誦讀“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學習任務群中的一篇課文。陸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業收復失地,但長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沙茫,即使起知嚴州、來京隆辭,也提不起太多興致.“誰令”一句,自問自悔,莫定了詩作的基調。領聯和頸聯細寫詩人一夜未眠靜聽春雨,次日清早又遙聞深卷中叫賣杏花之聲。白日漫長,所做之事無非是閑作草書,細乳分茶。雅則雅兵,卻非志士所好。這兩聯寫得細膩生動,閑適活靜,深為孝宗激賞,但其中的長夜不麻和日中無聊,其實都暗示著詩人的郁悶和帳。最后,詩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京城的風塵之惡了,還是爭取清明之前回到家鄉吧這既跟開篇兩句綜合照應,又和中間四句自然貫通詩作中間四句,通過一些日常細節含蓄自然地傳達出等待中的清閑落寞。教學目標1.了解陸游及本詩的寫作背景2.鑒賞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比較《臨安春雨初霽》與《書憤》的異同4.掌握高考中古詩詞中的比喻修辭,古詩詞中的常考意象,常見的情景特點,古詩詞中的用典教學重點鑒賞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高考中古詩詞中的比喻修辭,古詩詞中的常考意象,常見的情景特點,古詩詞中的用典教學難點比較《臨安春雨初霽》與《書憤》的異同導入在陸游的諸多詩作當中,往往以抒發報國之志為主題,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也以《示兒》示人。因此可以說這種慷慨激昂、金戈鐵馬的意象,構成了陸游詩作的主題。在如此之多的詩作當中,《臨安春雨初霽》可以說是別出一格,這首詩里有著美好情懷。統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引入了這首詩: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習慣了陸游詩作傳統風格之后再來讀這首詩,可以有新的感受,也會有新的發現。一、文學常識作者簡介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1]),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劉克莊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寫作背景陸游的這首《臨安春雨初霽》,寫于南宋淳熙十年(1186年),這個時候的陸游已六十二歲,已經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閑居了五年。就在這一年春天,陸游被重新起用為嚴州知府,赴任之前,他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就住在西湖邊上客棧里聽候召見。也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詩人重新燃起了建功立業的希望,因此在作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有所不同,所以詩中或者說詩之表面,至少透露出一派溫暖景象。初讀詩歌,理解詩意聽名家朗誦,反復吟誦,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并且理解詩詞大意譯文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得就好像一層薄紗;是誰讓我騎馬來到繁華的京城臨安作客?
一整個夜晚,我居住在小樓上,聽著屋外春雨聲淅淅瀝瀝;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幽深小巷里叫賣杏花的人吵醒了。
鋪開短紙,拿起毛筆斜斜寫寫,草書自有章法;在春雨新晴的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品茗。
我不必擔心京城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素衣;清明時節,我還來得及趕回紹興老家過節。三、鑒賞品讀,拓展提升1.鑒賞首聯“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運用了諷喻的手法,宦海沉浮,使陸游深感人生世事與生活的無趣與無奈,就連淳熙十三年的這一次奉召入京被再度起用為嚴州知事也覺得世味的淡薄和生活的荒唐,故詩的第一、二句就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憤懣與不平。“薄似紗”表達的是詩人對人情世事的透徹理解,“客京華”表明自己的身份不過是京城過客而已。回想當年在朝廷的進諫與上奏,還算是朝廷中一決策人,而如今在京城則只能是客居了。身份的變化透露出他思想上的變化,他從一個積極的進策進言者變成了一個旁觀者。全詩的基調在此也就奠定了。2.拓展提升,鏈接高考:古詩詞中的比喻修辭(一)明喻:注意比喻詞①喻詞式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杜牧《金谷園》②主謂式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入蜀》③同位式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④偏正式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暗喻:注意判斷詞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孔雀東南飛》(三)借喻:注意典型①月亮月波疑滴,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史達祖《喜遷鶯》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中秋月》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黃庭堅《念奴嬌》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蘇軾《西江月》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早屋東。——盧仝《月蝕》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賈至《早朝大明宮》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李樸《中秋》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釣理纖鉤。——吳文英《浣溪沙》②浪花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其二)》③波紋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小風吹水碧鱗開。——蘇軾《淮上早發》④水面東風吹雨晚潮生,疊鼓催船鏡里行。——范成大《晚潮》兩岸蒙蒙空翠合,玻璃鏡里一帆行。——紀昀《富春至佳》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蘇軾《虞美人·有關堂贈述古》⑤雨水雷公告天公,百物須膏油。——韓愈《雙鳥詩》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秦觀《春日》⑥山峰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唐玄宗《幸蜀至劍門》兒報夕陽明,環城碧簪立。——曾幾《夏雨應祈呈桂帥》⑦白發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李白《秋浦歌》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⑧雪花瓊英與玉蕊,片片落階墀。——元好問《續夷堅志·虞令公早慧》朔風卷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陸游《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招降諸城覺而有作》若逐微風起,誰言非玉塵。——何遜《和司徒博士詠雪》⑨旅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李白《送友人入蜀》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四)博喻: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博喻能將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內涵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出來,這是其他類型的比喻所無法達到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五)諷喻:帶有譏諷風格的比喻,用比喻進行諷刺。“早歲我栽桃,縣官嫌占地。今日果漫山,官功入縣志。”(陳志歲《桃》)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江城子秦觀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變做:縱使。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答案】共同點:都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湯湯江水,都抒發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不同點:李詞運用明喻和擬人手法,秦詞運用暗喻;李詞抒發的是亡國之痛,秦詞抒發的是離別之苦,可見手法和內容不同。4.通過意象鑒賞頷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帶著欣賞的心情傾聽著一夜春雨的淋瀝聲,并想象著翌日清晨長長的巷子內會傳出賣花的叫聲。這兩句雖是化用詩人陳與義“杏花消息雨聲中”的詩句,但此地使用正符合他客居旅舍小樓的幽靜環境和閑居的心情,同時又強化了江南美色的審美感染力,為杏花春雨江南的文化意象增添了更豐富深刻的內容。“小樓”本就是憂傷惆悵的代名詞,古人登高常生發一股悲涼的情緒。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寫道“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通過“小樓”的意象將離愁別緒、國難家仇的傷感抒發得淋漓盡致,陸游也是如此。“春雨”淅淅瀝瀝,纏纏綿綿的意象往往與“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情相互聯系,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旅泊愁春雨,春寒更北風”等。詩人在“小樓”聽了一夜的春雨。內心的郁悶與惆悵正如這春雨般悠遠綿長,詩人聽的不是春雨,而是寂寞和孤獨。“杏花”是一個常寫常新的意象。唐詩中的杏花秾華繁采,恣意綻放。宋詩中的杏花幽韻冷香,迷離空靈。而此時陸游的杏花是郁悶孤寂,表現了詩人旅居京城時壯志難酬的感傷與無奈。5.拓展提升,鏈接高考:古詩詞中的常考意象(一)植物類(二)動物類(三)景物類(四)器物類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送人歸京師①陳與義②門外子規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注】①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陳與義:南宋初年愛國詩人,河南洛陽人。【題目】指出詩中“子規”意象的含義。【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2014年全國新課標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阮郎歸無名氏①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②。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觀。②諱愁:隱瞞內心的痛苦。③劫:圍棋術語。【題目】詞上半闋的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什么作用?請結合內容分析。【答案】奠定了詞的情感基調。春風吹雨,殘紅滿地,詞一開始就給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來寫風雨雖停,紅日卻已西沉,凄涼的氛圍非但沒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層暗淡的暮色。6.頸聯表面寫詩人閑居的雅趣,實際有何深意?“閑作草”“戲分茶”,實際上背后包含著詩人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蹉跎歲月的無限感慨。正所謂空有報國志,無奈客京華。詩人沒有豪唱,沒有悲鳴,沒有憤憤之詞,也沒有盈盈酸淚,有的只是結腸難解的郁悶和萬般無奈的一聲輕嘆。7.鑒賞尾聯“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機的《為顧彥先贈婦》詩中云:“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運用“素衣化緇”的典故,寓京中惡濁,表明心志,潔身自好。詩人聲稱清明不遠,應早日回家,不愿在臨安久留,因京中閑居無聊,故不如回鄉躬耕。明寫羈旅之苦,實際是說官場的濁惡及歸鄉避世的愿望。8.拓展提升,鏈接高考:古詩詞中的用典①語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文天祥《酹江月·和》②事典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莊》槐陰午夢誰驚破,離了利名場,鉆人安樂窩,閑快活。——關漢卿《[南呂]四塊玉·閑適》(2014年江西卷)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蘇軾總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蔥葉送迎翁②。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注】①被酒:剛喝過酒,帶著醉意。四黎:子云等四人皆姓黎,海南黎族人。②翁:蘇軾自稱。【題目】指出“溪邊自有舞雩風”一句所用典故的出處。簡括用典的作用。【答案】《論語》。含蓄委婉,簡潔凝練,抒情言志,借古喻今,有表現力,有感染力。【解析】“溪邊自有舞雩風”中的“舞雩風”出自《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原文為曾晳表達自己人生理想的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運用典故,可使詩歌語言含蓄委婉,簡潔凝練。本詩借這一典故,表現出曾點曾有的那種逍遙自在、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四、深入探究詩人內心陸游的這首《臨安春雨初霽》,寫于南宋淳熙十年(1186年),這個時候的陸游已六十二歲,已經在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閑居了五年。就在這一年春天,陸游被重新起用為嚴州知府,赴任之前,他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就住在西湖邊上客棧里聽候召見。也許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詩人重新燃起了建功立業的希望,因此在作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有所不同,所以詩中或者說詩之表面,至少透露出一派溫暖景象。這種溫暖的景象發生在最繁華的地方——京城臨安,發生于最好的季節——春節,發生于最有意境的情境——雨境,并且是春雨初霽。因此就只從詩之標題,就可以讀出一片春色。那么,這種由金戈鐵馬向春色的切換中,又有著怎樣的內心活動呢?小組討論概括解釋。(一)金戈鐵馬氣在作者看來,“世味年來薄似紗”,為什么作者會有世態人情淡得像一層薄紗這樣的感覺?很顯然,軍旅生涯中將士并肩作戰、浴血沙場所形成的感情,才是比天高、比海深的,就不可能“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中,作者騎馬來到京城沾染繁華,看似一片風花雪月,但有過軍旅經歷的作者,騎上馬,心中又怎么可能不回想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沙場狼煙?由此可以發現,盡管這首詩所寫的是“臨安春雨初霽”,看起來描寫了京城臨安春雨初霽的時候呈現出來的一派充滿生命活力的景象,但是就是人的內心而言,卻難掩心底的那份金戈鐵馬之氣。(二)春雨初霽景陸游一生憂國憂民,渴望在戰場上一展身手,這種情懷是毋庸置疑的。作為生命中唯一的主旋律,即使遇到春雨初霽之景,也只能激起內心的一絲漣漪。于是這個時候對于作者陸游而言,春雨初霽之景卻也成為其日常生活當中的一筆點綴。這種點綴實際上體現了一種高超的寫作手法,也就是“以樂景寫哀情”,這是借景抒情的一種常見寫作手法。王夫之曾經在《羌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倍增其哀樂”,也就是說,運用反襯的手法抒情,可以讓情感更加雋永濃烈,更能打動人心。拓展提升,鏈接高考:常見的情景特點古詩歌的內容是情、事、景高度統一的表達,表現出的基本特點是情景結合。1.情景結合的兩種形態(1)景情對應一致,如樂景表樂情,哀景表哀情。(2)景情相關、相反、相襯等,如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等。2.情與景的三種關系(1)以景結情(先情后景,以景為情作結)。(2)借景抒情(先景后情,有景有情)。(3)融情于景(情含于景中)。切實把握古詩歌的情景結合的基本特點,是體悟詩歌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徑。[針對訓練]從景、事、情三方面對王安石的《太湖恬亭》進行賞析,請在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文字。參考答案:高高低低綠樹圍繞站立在斷橋上獨自欣賞美景清游靜處閑適之情(三)戈馬向春色詩人內心的金戈鐵馬與筆下的春雨初霽,形成了兩幅風格迥異但是又同時存在于一人內心的畫面。這看起來是矛盾的,但實際上又是現實的。對于陸游這樣的大詩人而言,其所處的年代正值風云激蕩之時,這個時候要想內心沒有矛盾,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像基層百姓那樣沒有憂國之意,一種是像當時的統治階層那樣沒有復國之念,只圖一片歌舞升平。而陸游以及類似于陸游這樣的人,恰恰是介于兩者之間:一方面他們沒有忘記山河破碎,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親執戈矛走上前線。因此內心空有報國之志,但是卻又沒有施展空間。因此內心的金戈鐵馬之志,總不受控制地被外界的春雨初霽之景色而遮蔽。這種看似矛盾的一對事物,卻客觀的存在于現實當中。作者并沒有太多的選擇空間!于是,借助于《臨安春雨初霽》這樣一首詩,作者用睿智的目光穿透了臨安春雨初季景色,看到了歌舞升平之下的亡國隱憂。感受到了內心金戈鐵馬之力,即敵不過春雨初霽的美景。如此,陸游以其時文人日常生活細致生動的描寫,將這首詩鍛造成了宋詩中文人詩的名篇。然而,在諸本文學史稱賞這首詩的閑情雅致之時,對其背后隱藏著陸游在特定時間與空間下形成的惆悵“無聊”情緒又不能忽視,因為這首詩確實是英雄失意的另一種表達。小結從金戈鐵馬走向春色,既是一種現實,又是一種無奈。縱觀整個歷史,陸游的這種心境,其實不止體現在他一個人身上,類似于陸游的憂國憂民者也不在少數。要想真正做到化劍為犁,最理想的境界莫過于陸游這樣的人能夠有施展的空間,當真正做到這一點時,往往又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個中復雜情形,卻也是一言難盡。五、對比閱讀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斗生活情景。后四句抒發壯心未遂、時光虛擲、功業難成的悲憤之氣,但悲憤而不感傷頹廢。這首詩意境開闊,感情沉郁,氣韻渾厚。比較《臨安春雨初霽》和《書憤》的異同1.內容不同,主旨相近《書憤》內容上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雙重感情,全詩以“憤”為意脈,沉郁頓挫,深沉蘊藉。首聯因“世事艱”而“憤”。頷聯寫兩次抗金斗爭的勝利,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家,而之后的多年投降派把持朝政卻無意收復中原,詩人因此“憤”。頸聯寫因懷才不遇,歲月蹉跎而“憤”。尾聯寫烈士暮年,壯心不己,詩人在悲憤中自勉,愿為收復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整首詩,句句是憤,字字是憤。《臨安春雨初霽》寫明媚春光下客居京華的恬靜閑適生活,表達詩人對京華生活的厭倦和不能上前線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悲憤心情。“憤”之情同樣貫穿全詩。首聯因“世味薄”與“客京華”的落寞無聊而“憤”。頷聯寫一夜未眠的落寞情懷,是“憤”。頸聯寫恬靜閑適中不能抗金復國,徒然消磨時光的“憤”。尾聯寫京中風塵惡濁,志不得伸,故不如回鄉躬耕,悲憤之情見于言外。2.風格不同,主旨相近從意境變化上看,《書憤》的風格,近似杜甫。《書憤》的遣詞造句及沉郁的思想感情又近似杜甫的《登高》:《書憤》中的“早歲那知世事艱”“鏡中衰鬢已先斑”和杜甫《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的沉郁之情何其相似,《書憤》中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與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渾壯闊又何其相似。《臨安春雨初霽》風格近似蘇軾,清新雋永,優美自然。其風格特點均在于把個人的愁苦不得志隱藏于優美動人、富于情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填埋廢棄水井施工方案
- 高分考生經驗分享試題及答案
- 跌倒墜床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信息系統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的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案例分析綜合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理論的新發展試題及答案
- 項目計劃中資源使用的試題及答案
- 花藝師考試應試策略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期間時間分配建議試題及答案
- 工業物聯網安全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 2024年機場廣告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 《洗地機培訓方案》課件
- 手術室護理新進展
- 2025年華僑港澳臺學生聯招考試英語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恙蟲病正式》課件
- 2025中國海油春季校園招聘筆試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微通道內納米流體傳熱流動特性
- 衛生院鄉村醫保培訓課件
- 微陣列技術在腫瘤標志物研究-洞察分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氣力輸送系統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