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商中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檢測題和答案
在化學的學習中,化學的反應速率和平衡都是學習的重點,下面我將為
大家帶來化學的反應速率和平衡的檢測題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檢測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11天津高考)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02和N02,在一定條件
下使反應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
變化的示意圖如下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
B.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
C.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tl=t2時,SO2的轉化率:a?b段小于b?c段
解析:這是一個反應前后體積不變的可逆反應,由于容器恒容,因此壓
強不影響反應速率,所以在本題中只考慮溫度和濃度的影響。由圖可以看
出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因為只要開始反應,反應物濃度
就要降低,反應速率應該降低,但此時正反應卻是升高的,這說明此時溫
度影響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絕熱的,因此只能是放熱反應,從而導致容
器內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所以選項C不正確;但當到達c點后正反應
反而降低,這么說此時反應物濃度的影響是主要的,因此反應物濃度越來
越小了。但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所以選項A、B均不正確;正反應速
率越快,消耗的二氧化硫就越多,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
答案:D
2.將4molA氣體和2molB氣體在2L的密閉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條
件下發生如下反應__________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此時測得C的濃度為0.6mol/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當A、B、C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2:1:2時,反應即
達到平衡狀態
B.4s內用物質B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75mol/(Ls)
C.達平衡后若增大壓強,A的轉化率降低
D.達平衡后若升高溫度,C的濃度將增大
解析:v(C)=0.15mol/(Ls),vCvB=21,B正確。A項,達平衡狀態時A、
B、C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此時,A、B、C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不是化學
計量系數之比。C項,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A的轉化率增大。D項,
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的濃度將變小。
答案:B
3.在相同條件下,做H202分解對比實驗,其中⑴加入Mn02催化,(2)
不加Mn02催化。下圖是反應放出02的體積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示意圖,其
中正確的是0
A.B.C.D.
解析:使用催化劑縮短平衡所需時間,但不影響平衡的移動。
答案:A
4.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
表:
物質XYZ
初始濃度/mol/L0.10.20
平衡濃度/mol/L0.050.050.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解析:題中有一明顯的錯誤,就是C選項中平衡常數增大,增大壓強不
可能使K增大。其他選項均為平衡中的基礎計算和基礎知識,關鍵是根據
表中數據(0.1-0.05):(0.2-0.05):(0.1-0)=1:3:2可推出
答案:C
5.已知,若化學反應速率分別用v(NH3)、
v(02),v(NO)>v(H20)[單位:mol/(Ls)]表示,則正確關系是()
A.45v(NH3)=v(02)B.56v(02)=v(H20)
C.23v(NH3)=v(H20)D.45v(02)=v(NO)
解析:v(NH3):v(02):v(N0):v(H20)=4:5:4:6。
答案:D
6.升高溫度時,化學反應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
A.分子運動速率加快,使該反應物分子的碰撞機會增多
B.反應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大,有效碰撞次數增多
C.該化學反應的過程是吸熱的
D.該化學反應的過程是放熱的
解析:升高溫度,相當于向反應體系中補充能量,反應物分子能量增加,
使部分非活化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數,有效碰撞次數
增多,加快了反應速率,這是主要原因,故A錯誤,B正確;溫度升高,反
應速率加快,與反應的熱效應無關,C、D錯誤。
答案:B
7.某溫度下,反應開始進行時,c(N205)=0.0408
mol/Lo經1min后,c(N205)=0.030mol/Lo則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為()
A.v(N205)=l.8X10-4mol/(Ls)
B.v(N205)=l.08X10-2mol/(Ls)
C.v(N02)=l.8X104mol/(Ls)
D.v(02)=1.8X104mol/(Ls)
解析:v(N205)=ct=0.0408mol/L-0.030mol/Llmin=l.08X10-2
mol/(Lmin)=1.8X10-4mol/(Ls),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
求用其他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
答案:A
8.在恒溫時,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充入1molN02(g),發生如下反應:
4(g),達平衡時,再向容器內通入ImolN02(g),重新達
到平衡后,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容器內的壓強()
A.不變B.增大不到原來2倍
C.增大到原來2倍D.無法判斷
解析:化學平衡的移動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假設是兩個相同的反應,
如果把它壓入一個容器中,則平衡向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達到新平衡后
壓強小于原來的2倍。
答案:B
9.常溫常壓下,在帶有相同質量的活塞且容積相等的甲、乙兩容器里,
分別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氣(如下圖),現分別進行兩項實驗*
H>0)
(a)將兩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熱;
(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祛碼。
在以上兩種情況下,甲和乙兩容器的體積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0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
D.(a)甲〉乙,(b)甲〈乙
解析:H>0正反應是吸熱反應,置于沸水中加熱時,平
衡右移,使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多,所以(a)甲>乙H>0也是
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加壓時平衡左移,使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所以⑹
甲〈乙(因為乙氣體體積的變化較小可忽略)。
答案:D
10.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已知X2、Y2、
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條件下,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有可能是()
A.Z為0.3mol/LB.Y2為0.4mol/L
C.X2為0.2mol/LD.Z為0.4mol/L
解析:本題考查可逆反應的特點與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物質換算的能
力。可逆反應不可能進行徹底,所以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可能為零,
B、C項數據表明,它們增加的物質的量由Z完全反應才能生成,故錯誤;D
項數據表明,它增加的物質的量應由X完全反應才能生成,故錯誤。
答案:A
11.下列變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工業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氧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轉化率
B.H2、12(g)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變深
C.紅棕色的N0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再變淺
D.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解析:H2、12(g)、HI混合氣體加壓后平衡不移動,顏色變深是因為碘
單質的濃度隨壓強增大而加深;其他選項都涉及平衡的移動,故都能用勒
夏特列原理解釋。
答案:B
12.在一密閉容器中有如下反應:,某化學興趣
小組的同學根據此反應在不同條件下的實驗數據,作出了如下曲線圖:
其中,w(W)表示W在反應混合物中的體積分數,t表示反應時間。當其
他條件不變時,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I可能是不同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p2>pl,a+b
B.圖II可能是不同壓強對反應的影響,且pl〉p2,n
C.圖II可能是在同溫同壓下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且1使用的催化劑效
果好
D.圖III可能是不同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T1>T2,H<0
解析:若圖II為壓強對反應的影響,則反應應為等體積反應;圖III若為
溫度對反應的影響,且TDT2,升高溫度平衡左移,n(W)應減小。
答案:AC
13.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NO(g)+C0(g)
H=-373.2kJ/moL達到平衡后,為提高該反應的
速率和NO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外界條件的改變對反應速率以及平衡移動的影響。
降低溫度會減慢反應速率;上述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
應,增大壓強或降低溫度均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NO的轉化
率,所以選B。
答案:B
14.某溫度下,C和H2O(g)在密閉容器中發生下列反應:
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c(H2)=L9mol/L,c(CO)=O.1mol/L,則C02
的濃度為()
A.0.1mol/LB.0.9mol/L
C.1.8mol/LD.1.8mol/L
解析:設反應①中生成的H2濃度為x,反應②中生成的H2濃度為y,
則
XXXX
yyyy
根據題意,有x+y=l.9mol/LH2的平衡濃度x-y=0.1mol/LCO的平衡濃
度
解得y=0.9mol/Lo則C02的濃度0.9mol/L。
答案:B
15.已知一定溫度下,H=-akj/mol(a>0),現有
甲、乙兩容積相等且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在保持該溫度下,向密閉容器
中通入2molX和1molY,達到平衡狀態時,放出熱量bkJ,向密閉容
器乙中通入1molX和0.5molY,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ckJ,且b>2c,
貝Ija、b、m的值或關系正確的是()
A.m=4B.a=b
C.a
解析:
由于b>2c,則表明加壓向正方向移動,即正方向為氣體體積縮小的反應,
則m〈3,m為正整數。則D中m2正確。
答案:D
第n卷(非選擇題,共55分)
二、非選擇題
16.(6分)如下圖所示,在容器A中裝有20℃的水50mL,容器B中裝有
1mol/L的鹽酸50mL,試管C、D相連通,且其中裝有紅棕色N02和無色
N204的混合氣體,并處于下列平衡:H=-57kJ/moL
當向A中加入50gNH4N03晶體使之溶解;向B中加入2g苛性鈉時:
(DC中的氣體顏色_________;D中的氣體顏色__________(填〃變淺〃或
〃變深〃)。
(2)若25℃時,起始時僅有N02氣體,到平衡時,
c(N02)=0.0125mol/L,c(N204)=0.0321mol/L,則N02的起始濃度為
,N02的轉化率為。
解析:在A中加入NH4N03晶體時,溫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中氣體顏色變淺;在B中加入苛性鈉時,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
動,D中氣體顏色變深。
答案:(1)變淺變深
(2)0.0767mol/L83.7%
17.(12分)(2011全國高考)反應催化劑
cC(g)(H〈0)在等容條件下進行。改變其他反應條件,在I、II、III階段體
系中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
Imu
回答問題:
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為;
⑵A的平均反應速率vI(A)、vII(A)、vIII(A)從大到小排列次序為
(3)B的平衡轉化率I(B)、II(B)、111(B)中最小的是,其值是
(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5)比較第II階段反應溫度(T2)和第III階段反應溫度(T3)的高低:
T2T3(填〃>〃、〃=〃、〃〈〃),判斷的理由是
(6)達到第三次平衡后,將容器的體積擴大一倍,假定10min后達到新
的平衡,請在下圖中用曲線表示IV階段體系中各物質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
趨勢(曲線上必須標出A、B、C)o
解析:(1)任意的選I或II或III進行計算求比例可得1:3:2;
(2)vI(A)=c(A)/t=2-lmol/L20min=
0.05mol(Lmin)-1;
vII(A)=c(A)/t=l-0.62mol/L15min
0.0253mol(Lmin)-1
vIII(A)=c(A)/t=0.62-0.50mol/L10min=
0.012mol(Lmin)T所以易知反應速率的大小;
(3)由圖上數據可知,III(B)最小,經計算得III(B)=1.86-1.501.86X
100%19.35%;
(4)由圖易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因為反應物的濃度在降低,生成
物的濃度在增加,采取的措施是將生成物移走,降低了生成物的濃度;
(5)T2>T3,題干已給出正反應是放熱的氣體反應且為恒容容器,不可能
縮小容積來增大壓強,又由于生成物的濃度在增大,所以使平衡向正方向
移動的措施只能是降低溫度;
(6)容積加倍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具體作圖見答案
答案:(1)1:3:2
(2)vI(A)>vII(A)>vIII(A)
(3)III(B)19.35%
(4)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從反應體系中移出產物C
(5)>此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6)
(注:只要曲線能表示出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及各物質濃度的相對變化比例即可)
18.(12分)現有反應,達到平衡后,當升高溫度
時,B的轉化率變大;當減小壓強時,混合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也減小,則
(1)該反應的逆反應是熱反應,且m+np(填〃>〃、
或〃=〃)。
(2)減壓時,A的質量分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
同),正反應速率。
(3)若加入B(體積不變),則A的轉化率,B的轉化率
(4)若升高溫度,則平衡時,B、C的濃度之比cBcC將o
(5)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_______。
(6)若B是有色物質,A、C均為無色物質,則加入C(體積不變)時混合
物的顏色_________,而維持容器內氣體的壓強不變,充入氮氣時,混合
物的顏色_________(填〃變淺〃、〃變深〃、或〃不變〃)。
解析:升高溫度,B的轉化率變大,說明此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減小壓強,混合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變小,說明減小壓強時平衡向逆反應
方向移動,則m+n>p;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無影響;若B為有色物質,體積不
變時加入C,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生成更多的B而使混合物的顏色加
深。如維持容器內壓強不變,充入氨氣可使容器體積增大,雖然平衡向逆
反應方向移動,B的物質的量增加,但B的濃度比原平衡時小,因而混合
物的顏色變淺。
答案:⑴放〉(2)增大減小(3)增大減小(4)減小(5)不變
⑹變深變淺
19.(6分)兩種氣態單質X和Y能直接化合生成Z(可逆反應),如將X和
Y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壓入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溫度下經過一段時間后,反
應混合物中X的含量變化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X與Y化合生成Z的反應是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
(2)溫度低于rc時,反應混合物中X的含量_________,原因是
;溫度高于rc時,反應混合物中X的含
量,原因是。
解析:rc時的狀態恰好為平衡狀態。
答案:(1)放熱(2)較高且逐漸減少溫度低,反應慢,生成物少逐
漸升高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20.(10分)科學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溫、常壓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
曾有實驗報道:在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Fe2O3
的TiO2)表面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的主要產物為NH3。進一步研究NH3生
成量與溫度的關系,部分實驗數據見下表(光照、N2壓力1.0X105Pa、
反應時間3h):
T/K303313323353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相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N2(g)+3H20(1)===2NH3(g)+3202(g)
H=+765.2kj/mol
回答下列問題:
(1)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工業合成氨方法相比,該方法中固氮反應速率慢。
請提出可提高其反應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議:。
(2)工業合成氨的反應為。設在容積為2.0L
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60molN2(g)和1.60molH2(g),反應在一定條件
下達到平衡時,NH3的物質的量分數(NH3的物質的量與反應體系中的總的
物質的量之比)為47。計算(寫出計算過程):
①該條件下N2的平衡轉化率;
②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在合成氨中的應用及化學
平衡的簡單計算。(1)根據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這一原理即可畫出
相應能量變化曲線。
(2)根據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可分析出具體措施。
(3)①設反應過程中消耗xmolN2(g)o
起始物質的量/molO.601.600
平衡時物質的量/mol0.60-x1.60-3x2x
平衡時反應體系總物質的量=[(0.60-x)+(l.60-3x)+2x]mol=⑵20-2x)
molo
NH3(g)的物質的量分數=2x:⑵20-2x)=47o
x=0.40
N2的平衡轉化率=0.40molO.60molX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購相關安全協議書
- 車庫出售定金協議書
- 解除車貸合同協議書
- 健身俱樂部預售協議書
- 項目合股承包協議書
- 配偶同意賣房協議書
- 餐廳人身安全協議書
- 酒店訂餐免責協議書
- 餐廳員工持股協議書
- 退休人員免責協議書
- 租賃法律知識講座課件
- 2025屆吉林省長春市高三質量監測(三)政治試題及答案
- GB/T 24894-2025動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組分的測定
- 2024年江蘇常州中考滿分作文《那么舊那樣新》8
- 4P營銷理論課件
- 幕墻工程施工方案及述標文件
- 《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中雙渠道模式合作演化博弈實證研究》17000字
- 湖北省武漢市華師一附中2025屆中考生物押題試卷含解析
- 竣工結算審計服務投標方案(2024修訂版)(技術方案)
- 某藥業公司管理制度匯編
- 《佛與保險》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