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大綱
課程編碼:171140401
課程名稱:細胞生物學實驗
學時/學分:18學時
關聯課程:生物化學
適用專業:生物技術
開課教研室:生物技術教研室
課程類別與性質:必修課
一、課時分配與考核權重
基于對教學目標以及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素養的分析,合理分配各
實驗所需課時,科學確定過程性評價(占比60%-70%)的分配權重及評價方法。
設置綜合技能測試(30獷40強)要突出基于多元能力評價的非標準答案實驗考試
改革,重在考核學生的動手技能、創新思維和實驗設計能力。考評考核,要體現
對學術誠信的基本要求。
課時分配與考核權重一覽表
序號實驗名稱課時數評價方法及考核權重
1普通顯微鏡的使用及細2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胞形態觀察、大小測量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和死活細胞鑒定實驗報告占50%□
2葉綠體的分離與觀察2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o
3細胞凝集2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o
4細胞骨架的光學顯微觀4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察和永久切片的制作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o
5DNA的顯示(Feulgen)2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反應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o
6植物原生質體的制備及4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融合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o
7細胞內堿性蛋白和總體2實驗態度與考勤占20%,選
蛋白的原位顯示題報告占30%,實驗記錄和
實驗報告占50%。
二、課程資源庫
包括實驗指導書、知識包、優秀學生作品、參考著作、近2年的前沿文章、
網絡資源等。每門課程需推薦優秀專著5本以上(不包括教材),國內本專業頂
尖級或國際知名期刊10種以上(至少包括外文期刊2種),網絡資源5項以上,
其中要包括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共享資源。
1.參考書:
李芬.《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科學出版社.2007.
王崇英、高清祥.《細胞生物學實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期刊:《CellResearch》、《PlantCell》、《JMOLCELLBIOL》、《CELL
MOLIMMUNOL》、《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分
子生物學報》.
3.網絡資源:作者.文題.更新和修改日期.訪問路徑.
美國細胞生物學會的ibioseminar欄目:http:〃/ibioseminars/小木蟲/美
國國家基因組資源中心/科學網
三、教學內容及教學基本要求
第1-2學時(以實驗概論3學時為例,實驗概論內容非3學時參考此模式調整或順延)
實驗概論(內容、時間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安排,該部分完成后直接進行第一個實驗)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1實驗課程屬性與教學目標分析: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四大基礎學科之
一,它從細胞水平、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個不同層次上研究細胞的結構功能
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細胞生物學實驗是細胞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
驗操作和直觀的感性認識,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使學
生開拓思路,鍛煉實驗動手能力。掌握基本的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有助于形成
正確的科學研究思路和觀念。
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加深對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扎實掌握觀察研究細胞結構和功能的
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扎實的動手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
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今后獨立進行科研工作打下堅實
的基礎。
愛護顯微鏡,小心玻璃用品。
L2學習對象分析:授課對象為生物技術專業大三學生,在學習實驗課的同
時,同學們也在學習細胞生物學的理論課,并且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一些專業課及
相關實驗課程,有一定的實驗室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但在每節課前仍需給
同學們加強相關安全事項。
1.3主要實驗教學條件
水浴鍋,分析天平、玻璃儀器、顯微鏡等實驗條件均已具備。
1.4實驗教學方案設計:依據實驗課程屬性、教學目標(預期學習效果)和
學習對象分析,準確把握本門實驗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并對本實驗課程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教學手段、考核辦法等進行總體規劃。綜合優化實驗教學內容,科學
設計實驗教學流程,高效利用教學資源,合理選擇教學手段和方法,及時開展考
核評價與反饋。
結合理論課講授,安排驗證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
實驗一普通顯微鏡的使用及細胞形態觀察、大小測量和死活細胞鑒定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1.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1.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1.熟悉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性能,掌握使用方法。
2.了解細胞的一般形態和基本結構。
3.掌握顯微測微尺的使用,對細胞大小有一直觀認識。
4.了解鑒定死活細胞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顯微測微尺的使用
鏡臺測微尺:表示絕對長度,長1mm,分成100小格,每小格為0.01mm。
不被用來直接測量,而是用它來校正目鏡測微尺,故其質量對所測微體影響極大。
目鏡測微尺:是一塊比目鏡筒內徑稍小的有標尺的圓形玻璃片,標尺長
10毫米、分為100格。需要鏡臺測微尺校正為絕對長度再測定細胞大小。
2.死活細胞鑒定:臺盼藍是一種低毒的活體染色劑,只能透過質膜受損的細
胞或死細胞。
三、實驗用品
1.試驗材料:
洋蔥內表皮細胞口腔上皮細胞、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扁平、
多邊形的,形狀不很規)
2.試劑
0.2%臺盼藍溶液
3.儀器
測微尺(2套)、普通光學顯微鏡、刀片、鏡子、玻璃滴管、吸水紙、
牙簽。
四、試驗方法
一、細胞死活的鑒定
0.2%臺盼藍染色5-10分鐘后進行觀察。
二、細胞大小測量
1)測量時,鏡臺測微尺換成樣本,
2)目鏡測微尺來測量細胞的大小
3)改變顯微鏡的放大倍率,則需對目鏡測微尺重新進行標定。
三、細胞形態的觀察
五、注意事項
取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注意的問題
1.口腔上皮細胞主要分布在口腔兩側頰部。用消毒牙簽的鈍端,在漱凈的
口腔任意一側的頰部,輕輕刮幾下。
2.取材前,口腔一定要用清水漱凈,去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
3.用方簽在口腔壁上輕輕刮動,不要刮在牙縫里,因為牙齒上刮下來的是
食物碎屑,不是口腔上皮細胞。
2.2教學方法:結合PPT講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果,然后具體
演示,最后同學們按照分組單獨實驗,實驗過程中各組間調查,回答解決同學們
遇到的問題。
2.3課內小結:(時間10-15分鐘)包括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學評價尤其是學生實驗技能習
得情況評價等要素。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
期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其中要包括國家級、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的相關共享資源,并確定課后學習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
法,制定利用開放實驗室相關計劃。明確下次課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
鍵知識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1.繪制口腔黏膜上皮細胞及洋蔥內表皮細胞圖(2-3個細胞)
2.列表寫出3個細胞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直徑,并計算平均值。
3.取口腔黏膜上皮細胞注意的問題
4.生物繪圖注意事項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100%
第3-4學時(以第一個實驗3學時為例,非3學時的參考此模式調整或順延)
實驗二葉綠體的分離與觀察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1.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L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通過植物細胞葉綠體的分離,了解細胞器分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細胞器分離的過程包括兩個主要階段:破碎細胞和細胞組分的分離。細胞破
碎采用在等滲溶液中進行組織勻漿、分離。葉綠體的分離采用差速離心或密度梯
度離心法進行。差速離心主要是采取逐漸提高離心速度的方法分離不同大小的細
胞器。起始的離心速度較低,讓較大的顆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顆粒仍然懸浮在上
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較高的離心速度離心懸浮液,將較小的顆粒沉降,以此
類推,達到分離不同大小顆粒的目的。差速離心的分辨率不高,沉降系數在同一
個數量級內的各種粒子不容易分開,常用于其他分離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
三、實驗用品
1.材料:菠菜葉片
2.試劑:蒸儲水,0.35mol/L氯化鈉溶液
3.儀器:普通離心機、天平、顯微鏡、鏡子、載玻片、蓋玻片、離心管、吸
水紙等
四、實驗方法
1.菠菜葉片(去葉脈)1.5g一研磨(冰浴)-*0.35mol/L氯化鈉15ml-研
磨混勻f勻漿過濾(6層紗布)一濾液在1000rpm離心2min一棄沉淀,上清液
3000rpm離心5minf去上清液f沉淀為葉綠體(混有部分細胞核),用0.35
mol/L氯化鈉溶液懸浮(0.5ml)一滴片觀察
2.取葉綠體懸液1滴置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后用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葉
綠體的形態結構
3.菠菜葉手切片觀察
新鮮菠菜葉,刀片切出一斜面置于載玻片上,滴加1-2滴NaCl溶液,蓋上蓋
片,顯微鏡下觀察。用鑲子攝取或刀片刮取新鮮菠菜葉片葉肉,滴加1-2滴NaCl
溶液,作臨時裝片。
五、實驗結果
L普通光鏡下,可看到葉綠體為綠色橄欖型,高倍鏡下可看到葉綠體內部含
有較深的綠色顆粒,即基粒。
2.菠菜葉手切片在普通光鏡下可以看到三種細胞:表皮細胞、保衛細胞、葉
肉細胞。葉肉細胞呈長方形或類方形,內含大量帶有綠色的葉綠體顆粒。另外,
視野下還可見到大量散在的點狀或類圓狀葉綠體顆粒。
六、注意事項
L葉綠體的分離應在等滲溶液(0.35mol/L氯化鈉)中進行,以免滲透壓的改
變使葉綠體受到損傷。
2.分離過程最好在0-5℃的條件下進行;如果在室溫下,要迅速分離和觀察。
3.離心機使用:離心管要平衡
2.3教學方法:聚焦雙向互動,聚力教學全過程。學生動手訓練為主,教師
及時引導,開展實驗訓練、探究、討論、糾錯等,尤其是要對出現的多元化實驗
結果進行析因。
2.4課內小結:(時間10-15分鐘)圍繞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核心內容、教學理念等要素進行概括總結或師生、生生互動,對實驗中出現
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強化學生動手技能。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期
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并確定課后學習、訓
練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法。明確下次實驗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鍵知識
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出現實驗操作或結果不達標時,要有原因分析和重做實驗的措施。
作業
L根據顯微觀察結果,繪制菠菜葉的結構模式圖。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
第5—6學時
實驗三細胞凝集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1.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1.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通過植物細胞葉綠體的分離,了解細胞器分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細胞器分離的過程包括兩個主要階段:破碎細胞和細胞組分的分離。細胞破
碎采用在等滲溶液中進行組織勻漿、分離。葉綠體的分離采用差速離心或密度梯
度離心法進行。差速離心主要是采取逐漸提高離心速度的方法分離不同大小的細
胞器。起始的離心速度較低,讓較大的顆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顆粒仍然懸浮在上
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較高的離心速度離心懸浮液,將較小的顆粒沉降,以此
類推,達到分離不同大小顆粒的目的。差速離心的分辨率不高,沉降系數在同一
個數量級內的各種粒子不容易分開,常用于其他分離手段之前的粗制品提取。
三、實驗用品
1.材料:菠菜葉片
2.試劑:蒸儲水,0.35mol/L氯化鈉溶液
3.儀器:普通離心機、天平、顯微鏡、鑲子、載玻片、蓋玻片、離心管、吸
水紙等
四、實驗方法
1.菠菜葉片(去葉脈)1.5g一研磨(冰浴)-0.35mol/L氯化鈉15ml-研
磨混勻一勻漿過濾(6層紗布)一濾液在1000rpm離心2min一棄沉淀,上清液
3000rpm離心5min一去上清液一沉淀為葉綠體(混有部分細胞核),用0.35
mol/L氯化鈉溶液懸浮(0.5ml)一滴片觀察
2.取葉綠體懸液1滴置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后用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葉
綠體的形態結構
3.菠菜葉手切片觀察
新鮮菠菜葉,刀片切出一斜面置于載玻片上,滴加1-2滴NaCl溶液,蓋上蓋
片,顯微鏡下觀察。用鑲子攝取或刀片刮取新鮮菠菜葉片葉肉,滴加上2滴NaCl
溶液,作臨時裝片。
五、實驗結果
1.普通光鏡下,可看到葉綠體為綠色橄欖型,高倍鏡下可看到葉綠體內部含
有較深的綠色顆粒,即基粒。
2.菠菜葉手切片在普通光鏡下可以看到三種細胞:表皮細胞、保衛細胞、葉
肉細胞。葉肉細胞呈長方形或類方形,內含大量帶有綠色的葉綠體顆粒。另外,
視野下還可見到大量散在的點狀或類圓狀葉綠體顆粒。
六、注意事項
L葉綠體的分離應在等滲溶液(0.35mol/L氯化鈉)中進行,以免滲透壓的改
變使葉綠體受到損傷。
2.分離過程最好在0-5C的條件下進行;如果在室溫下,要迅速分離和觀察。
3.離心機使用:離心管要平衡
2.3教學方法:聚焦雙向互動,聚力教學全過程。學生動手訓練為主,教師
及時引導,開展實驗訓練、探究、討論、糾錯等,尤其是要對出現的多元化實驗
結果進行析因。
2.4課內小結:(時間10-15分鐘)圍繞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核心內容、教學理念等要素進行概括總結或師生、生生互動,對實驗中出現
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強化學生動手技能。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期
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并確定課后學習、訓
練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法。明確下次實驗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鍵知識
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出現實驗操作或結果不達標時,要有原因分析和重做實驗的措施。
1.哪些因素影響細胞凝集反應?
答:
(1)溫度。溫度影響酶的活性。
(2)時間。隨著時間的延長細胞聚集程度增大。
(3)凝集素。不同的凝集素凝集程度不同。
(4)反應底物。
(5)細胞類型。
(6)反應培養板的質量。
(7)人為因素。
2.結合凝集素的特性,簡述凝集素在生物學中有何應用?研究凝集素有何意
義?
答:人們利用凝集素與不同的糖蛋白特異性結合的原理,識別和研究不同類
型膜結構的生物學特征,以及進行血型鑒定。ABO血型鑒定主要用于臨床輸血,
在皮膚、腎等器官移植的時候選擇ABO血型相符的供體;不孕癥和新生兒溶血癥
病因的分析及親子鑒定等。另外,凝集素在臨床疾病防治、機體生理活動調控以
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展示出了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植物凝集素可抑制受精;
蕓豆凝集素可直接抑制HIVT反轉錄酶的活性,減少HIV感染者的病毒載量;細
胞膜表面糖復合物的糖鏈結構與腫瘤細胞增殖、侵染、轉移等發展過程密切相關,
凝集素芯片技術實現了對癌癥的快速、高通量檢測,有助于篩選出癌癥相關的糖
鏈標志物。1.根據顯微觀察結果,繪制菠菜葉的結構模式圖。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
第7-10學時
實驗四細胞骨架的光學顯微觀察和永久切片的制作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L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L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掌握植物細胞內細胞骨架的光學觀察方法,了解細胞骨架在細胞內的分布特
點。
二、實驗原理
細胞內脂質和大部分蛋白質可與去污劑TritonXTOO形成去污劑-蛋白/脂質
復合物,從而溶于水中被提取,而結合成纖維狀的微絲束屬于不可溶性蛋白,就
不會被TritonXTOO破壞而保持其在活細胞中存在的狀態。之后用考馬斯亮藍
R250對蛋白質染色,使骨架系統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從而對其進行觀察研究。
三、實驗用品
1.實驗材料
新鮮洋蔥鱗莖的內表皮。
2.實驗器材
普通光學顯微鏡、10mL小燒杯、鏡子、刀片、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
擦鏡紙、PH計、水浴鍋。
3.試劑:
M一緩沖液、磷酸緩沖液(PBS)、3%戊二醛、KTriton-100、0.2%考馬斯亮
藍R250、乙醇、二甲苯、中性樹膠。
四、實驗方法
1.用鑲子撕取洋蔥鱗葉內側的表皮若干片(約0.5cm2大小若干片),置于1.5ml
離心管中,加入PBS(1.5mL左右),使其下沉(5min左右)。
2.吸去緩沖液,用KTriotnXT00處理20min。
3.吸去TritonX-100,用M緩沖液洗3次,每次5T0min。
4.用3%戊二醛固定30min。
5.PBS(1.5ml左右)洗3次,每次5T0min,濾紙吸去殘液。
6.0.2%考馬斯亮藍R250染色至少30min。
7.蒸儲水洗滌2次,然后將樣品置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
觀察。
8.選取骨架形態清晰、典型的細胞或細胞群,適當放大倍數下拍照。
9.選取觀察效果好的制作永久切片
50%乙醇-70強乙醇一95%乙醇一100%乙醇一二甲苯
每級5~10min然后將樣品平展于載玻片上,加一滴中性樹膠,蓋上蓋玻片封
片,制成永久切片。
五、實驗結果
觀察:鏡下可見洋蔥表皮細胞輪廓,微絲束呈深藍色。轉換高倍鏡觀察,轉
動微調,可見細胞骨架的立體結構。
六、注意事項:
1.撕取洋蔥鱗莖內表皮不可帶莖肉,樣本要展開鋪平。
2.去垢時間不要超過30min。
3.染色時間需掌握好,必要時可分別設不同染色時間比較。
4.由微絲組成的應力纖維(張力纖維)是一種動態結構,細胞充分貼壁鋪展時纖
維挺直、豐富;反之,細胞收縮變圓,應力纖維彎曲,甚至部分解聚消失而顯稀
少。
2.3教學方法:聚焦雙向互動,聚力教學全過程。學生動手訓練為主,教師
及時引導,開展實驗訓練、探究、討論、糾錯等,尤其是要對出現的多元化實驗
結果進行析因。
2.4課內小結:(時間10-15分鐘)圍繞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核心內容、教學理念等要素進行概括總結或師生、生生互動,對實驗中出現
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強化學生動手技能。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期
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并確定課后學習、訓
練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法。明確下次實驗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鍵知識
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出現實驗操作或結果不達標時,要有原因分析和重做實驗的措施。
繪出植物細胞骨架微絲的分布圖。(2-3個細胞)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
第11-12學時
實驗五DNA的顯示(Feulgen)反應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1.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1.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1、了解Feulgen染色反應原理;
2、掌握Feulgen染色的方法,觀察染色結果。
二、實驗原理
根據DNA經鹽酸水解后,打開了喋吟堿基和脫氧核糖連接的鍵,在脫氧核糖
的一端形成游離的醛基。這些醛基就在原位與Schiff試劑結合,形成紫紅色的化
合物。所以凡有DNA的部位,就呈現為紫紅色。
Feulgen反應是特異性顯示DNA的最經典方法,即可進行DNA定位顯示,又可
用顯微分光光度計進行定量分析。Feulgen反應對組織中DNA的檢測具有高度專一
性。組織中除DNA外還有多糖、RNA和其他自由醛基可以被鹽酸酸解掉。
小NHH-C=O
《噫嶺底基)H-C-H
B
HO-CH2
NH.sa-尸
HH
圖6噪吟脫氧核昔水解反應式圖7Fwilgen反應原理
三、實驗用品
1、儀器:顯微鏡、刀片、鎰子、載玻片、蓋玻片、吸水紙、水浴鍋
2、材料:洋蔥鱗莖表皮
3.試劑:INHCKschiff試劑、亞硫酸水
四、實驗方法
①取小麥根尖和洋蔥內表皮(綠豆大小)浸入預熱至60℃的1NHC1中水解,時間
10min。
②蒸儲水洗后,轉入Schiff液中避光染30min,待根尖變為深紅色;
③在新配亞硫酸水中洗3次,每次1min;
④蒸儲水洗5min,在載玻片上切下深紅色根尖備用;
⑤根尖鑲子搗碎壓片,制片鏡下觀察。
五、注意事項
按上述操作,細胞中水溶性糖類已喪失,被染色的是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
2.3教學方法:聚焦雙向互動,聚力教學全過程。學生動手訓練為主,教師及時
引導,開展實驗訓練、探究、討論、糾錯等,尤其是要對出現的多元化實驗結果
進行析因。
2.4課內小結:(時間10T5分鐘)圍繞本次實驗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核心內容、教學理念等要素進行概括總結或師生、生生互動,對實驗中出現
的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強化學生動手技能。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期
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并確定課后學習、訓
練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法。明確下次實驗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鍵知識
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出現實驗操作或結果不達標時,要有原因分析和重做實驗的措施。
作業
繪圖描述所觀察到的試驗結果。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
第13-16學時
實驗六植物原生質體的制備與融合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1.2主要實驗教學條件:本次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項目大多不同,用的主要
儀器有:顯微鏡、恒溫水浴鍋、離心機、天分析天平。在儀器使用之前,會根據
不同小組使用的儀器進行安全培訓及使用注意事項。實驗室在沒有實驗課安排時
對學生進行開放,學生可先提出實驗室使用申請,預約實驗時間,經審批后方可
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
1.3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1)回顧本次課程的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
(2)介紹實驗過程中的重難點、注意事項和數據的處理;
(3)教學手段主要是借助PPT和講義完成;
(4)明確教學目標和考核要點;
(5)要求學生課下完成指定的拓展資料和線下作業。
2.課內教學(加強實驗課堂組織與管理,注重生成性教學,突出過程性評價)
2.1實驗教學內容:明確本實驗課程各實驗的內容設置、課時分配及考核權
重;建立與實驗相關聯的前修、后習技能鏈,并進一步闡述其內在聯系;引導學
生了解本實驗課程與專業或行業、產業的結合點及關聯度;明確指出本實驗課程
的重點內容和難點所在;確立本實驗課程所適合的教學范式;指導學生熟悉實驗
室環境,認識主要設備,強調實驗室安全防控風險點和應對措施,科學規范處置
實驗廢棄物,結合生動案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本學科領域近現代實驗技術進展
狀況,詳細介紹本實驗課程資源庫的特色及使用方法;傳授有效的學習路徑,明
確考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實驗目的
1.學習植物原生質體的分離制備技術,觀察原生質體形態。
二、實驗原理
除去植物細胞壁的裸露細胞,稱為原生質體,是開展基礎研究的理想材料。
植物細胞壁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組成,常用酶解法分離原生質體,
其原理是使用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能降解細胞壁成分,除去細胞壁。
三、實驗用品
1.器具:顯微鏡、離心機、離心管、剪刀、鏡子、吸管、小培養皿、載片、蓋片、
300目濾網。
2.試劑:酶混合液、洗滌液、20%蔗糖液
⑴酶混合液(9CPW):⑵洗滌液(9CPW)
1%纖維素酶pH5.6
0.5-0.7%果膠酶
27.2mg/LKH2PO4
101.0mg/LKNO3
1480.0mg/LCaCl2-2H2O
246.0mg/LMgSO4
0.16mg/LKI
0.025mg/LCuSO4
9%W/V甘露醇
500mg/LMES
pH5.6
3.材料:菠菜、韭菜葉片
四、實驗方法
1、分離原生質體
①撕葉下表皮
②酶解將撕去下表皮的葉片剪成0.5mm寬小塊,放在盛有5mL酶液的小培
養皿或帶蓋三
角瓶中,讓去除下表皮的一面接觸酶液,輔滿一層,在25-28C下酶解60-90分鐘。
可鏡檢有較
多原生質體后停止。
2、收集純化
①用300目網過濾除去未完全消化的殘渣。
②酶解液轉移至10mL離心管中,配平,以800rpm離心5分鐘以上,使原
生質體沉降。
移液管吸上清,剩下原生質體及殘渣于管底。
③加入3nlicPW洗滌液,輕輕吹打均勻,相同條件下離心2-5分鐘,棄上清,
以徹底去除酶液。
④加入少量CPW洗滌液,輕輕吹打均勻,用注射器向離心管底部緩緩注入
20%蔗糖約2—3mL,出現下部蔗糖液,上部原生質體懸浮液。
⑤以600rpm離心10分鐘,在兩液相之間出現一條綠色帶,便是純凈的原生
質體,注射器針頭輕輕插入離心管底部吸取碎片和蔗糖溶液,再吸去上清。
3、制備效果檢測
(1)血球計數板計數
(2)原生質體活力測定
形態識別(完整、飽滿、顏色鮮艷)
中性紅染色(液泡變紅)
臺盼藍染色(不能顯色)
觀察10個視野計算:
存活率=(活性原生質體/原生質體總數)X100%
3.課后鞏固與拓展
明確課后需要鞏固復習、拓展學習的實驗技能,列出對應的資料來源,如期
刊及文章名稱,著作的章節頁碼,網絡資源的獲取路徑等,并確定課后學習、訓
練效果的反饋與考核辦法。明確下次實驗前需要前置預習的相關內容和關鍵知識
點,列出對應的學習資源。
出現實驗操作或結果不達標時,要有原因分析和重做實驗的措施。
1.按鏡下觀察繪制2-3個原生質體。
2.計算原生質體濃度和存活率。
4.實驗考核與評價
圍繞課內教與學、課外導與做等環節,建立本實驗考核細則,明確本實驗評
價權重及各技能點所占分值,落實過程性評價各項措施。
(對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小組與團隊合作,服務學生開展實驗,在實驗準備、
實驗結束后清場等表現突出者,有獎勵激勵措施。)
考核方式與權重比例列表
考核方式評價權重備注
實驗態度與出勤20%
選題報告30%
實驗記錄與實驗50%
報告
合計
第17-18學時
實驗七細胞內堿性蛋白和總體蛋白的原位顯示
1.課前準備(針對任課教師備課提出基本要求)
(1)加強課程的網絡資源庫建設;
(2)熟悉課程的講授內容和方式
(3)整理好課程教學中用到的實驗耗材、藥品及儀器等;
(4)做好準備實驗及預實驗,及時調整實驗試劑及實驗數據;提前檢查
實驗室水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避免出現實驗室安全事故。
1.1課外學習評價:針對上次實驗要求鞏固、拓展的知識及技能,依據實際
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便下次課上及時開展互動和反饋。對于要求課前準備
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測試的方式檢查預習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家莊工程職業學院《消化系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末學習能力診斷英語試題及答含解析
-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調研數學試卷含解析
- 天津仁愛學院《漢語語音及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音響工程技術專業技能測試試卷及答案
-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酒水知識與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學2025年初三二輪語文試題同步訓練:小題壓軸突破練含解析
-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大數據采集與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圖書管理與信息資源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醫治未病課件
- 房建技術員施工員考試參考題庫(含各題型)
- 建筑物理-采光設計課件
- DB32-T 2355-2022 綜合交通建設試驗檢測用表編制規范(修)
- 八年級體育教案(全冊)
- 2022新高考卷小說《江上》 答案+評點
- 裝配式擋墻專項施工方案
- 年成都遠洋太古里案例解析(p)PPT課件
- 知識產權戰略案例分析
- 滬科七年級數學下冊 實數單元綜合測試卷解析
- 污水廠設備管理培訓(共110頁).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