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讀書筆記_第1頁
君主論讀書筆記_第2頁
君主論讀書筆記_第3頁
君主論讀書筆記_第4頁
君主論讀書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君主論讀書筆記君主論讀書筆記

從十五世紀下半葉起,以意大利為發源地,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正如恩格斯曾經指出的,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化,是一個需要巨人的時代,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的巨人的時代。尼科洛·馬基雅維里(NiccloloMachiavelli1469---1527)正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巨人之一。馬基雅維里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的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他是第一個使政治學獨立,同倫理家徹底分家的人,有資產階級政治學奠基人之稱。

《君主論》是馬基雅維里對意大利幾百年來的政治實驗和當時激烈的政治斗爭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自己實際從政經驗的理論概括。他對國家政治生活本質的赤裸裸揭露,扭轉了當時人們對傳統政之本質的虛假認識,把傳統政治從倫理道德的陰影下成功地引導到權力上來,對于人們客觀、正確地認識當時政治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標志著文藝復興時期世俗政治國家觀正在擺脫基督教神學的束縛,揭穿了傳統政治倫理化的虛偽面紗,不僅成為后人反封建教會的思想武器,而且也為歷代君主們提出了一整套統治策略和政治權術,成為他們的行動指南。

《君主論》的主要論點是:國家的福利證明任何行動路線的正當性。在政治事務中,政治需要壓倒倫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標準是不同于私人生活中的道德準則的。馬基雅維里認為,對于統治者來說,公平交易可能是一種代價太高的奢侈的行為,為了便于交易,也許有必要采取欺詐和暴力行為,這種做法在人們看來似乎是難以接受的,并且可能是有罪的,但在政治領域卻是例外。這體現了馬基雅維里的“國家與道德毫不相關,政治和倫理應該彼此分離”的中心觀點。馬基雅維里相信,政治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成功。

馬基雅維里在《君主論》第一章中談到了二種國家形式,君主制和共和制并分析了君主國的具體形式,根據君主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法去獲得他的地位分為世襲的和新奠基締造的兩種。馬基雅維里深刻論述了君主制的存在合理性。針對不同的上臺方式,馬基雅維里對君主國進行了分類,并對君主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國家方案,教一個君主怎么樣去治理他的國家和人民。在談到如何爭取做一個君主,以及做了一個君主之后又應該怎么做的問題上,馬基雅維里語出驚人。他在書中提到了如何看待法律與武力(戰爭、軍隊)之間的關系,如何利用宗教的力量,做一個具有狐貍和獅子特征的人,君主的吝嗇和慷慨之間的關系,以及民眾與君主的關系。馬基雅維里認為,只有按照他在書中所提出的去做,才是一個理想的君主。

馬基雅維里所處的時代正值意大利遭受法國入侵、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他痛感需要一位強有力的君主來挽救意大利。于是,他極力稱頌羅馬納公爵切薩雷·博幾亞的欺騙、陰謀、暗殺和其他暴力手段,希望君主效法他,以卑鄙的手段達到正確的目的。總之,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慈悲心是危險的,人類愛足以滅國。”馬基雅維里有句名言:“一個君主被人懼怕比起被人愛,更為安全些。”但有時又有必要讓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他主張,君主不僅必須善于騙人,“必須做一個偉大的偽裝者和假好人”,而且還要善于為其背信棄義的行為涂脂抹粉。也就是說,統治者在公開場合應表現出愛民如子和仁德寬厚的樣子。懲罰人的事應該讓其他人去干,最后還可嫁禍于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

國民的譴責。獎賞別人的事應當親自出面,以免讓下屬行私惠。在第八章“關于以邪惡手段獲得君主權位者”中,馬基雅維利提出:“惡行應該一次干完,恩惠應該一點一點地賜予。”他以亞歷山大六世為例,說明任何一個想要欺騙人的統治者總是可以找到某些甘愿上當受騙的人。“一位君主如果能夠征服并且保持那個國家的話,他所采取的手段總是被人們認為是光榮的,并且將受到每一個人的贊揚。因為群氓總是被外表的事物所吸引,而這個世界里盡是群氓。”

馬基雅維里對政治家的果斷、狡詐、虛偽和獲得的成功表示贊賞。他認為: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是正確的。一位君主為了達到政治目的,就應該完全摒棄道德,運用權術,采取軟硬兼施、背信棄義的手段,高壓和懷柔雙管齊下。他說:

人們必須承認世界上有兩種斗爭方法:一種是運用法律,一種是運用武力。前種方法是人類特有的理性行為,而后者則是獸性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現實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從心,迫使人們必須訴諸后者。這就要求君王必須懂得如何善于運用野獸的行為進行斗爭,懂得效仿狐貍和獅子。因為獅子不能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貍又不能夠抵御豺狼。因此,成功的君主必須是一頭能識別陷阱的狐貍,同時又必須是一頭能使豺狼驚駭的獅子。

成功的政治家必然是一位藝術家:他要能夠安撫躁動的民眾,通過各種渠道揣摩對手的意圖,利用外交手腕做出讓步和妥協以換取己方陣營的穩固----這些行為,在大多數時候,是難以用道德和倫理明確加以判斷的。歷史上杰出的宗教領袖可以通過高尚的道德情操將人們團結起來----但是他們如果囿于道德范圍而不是使用政治手段的話,他們在政治上就不可能活動成功。

馬基雅維里在《君主論》中較多地論述了為了長久地維持和鞏固統治,君主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一是要重視分配給人民以利益。特別是“如果一個人是受民眾的擁戴而成為君主的,他應該時刻也不能忘掉他們,并和他們保持聯系??否則,當他遇到困境的時候,轟他下臺的也是民眾”。二是要進行制度革新。取得國家政權之后,君主們為了鞏固地位,并使國家健全,不得不策劃規定與之相應的新規章、新制度。但馬基雅維利強調,在任何體制的一種國家中,要推行一種新的制度,其難度均是要超過其他所有項目。三是要對威脅到統治的敵對勢力必須堅決,甚至斬草除根,要不留隱患。這一點特別表現在武力征服新的土地后。四是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不能依賴客軍和雇傭軍,因為那無異于自掘墳墓。馬基雅維里堅決指出,“世上最弱和最不穩定的東西,莫過于不依賴自己的力量來建立自己的權勢和聲譽了。”

馬基雅維里的軍事思想,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社會進步思想在軍事上的反映,體現了當時軍事變革中的創新精神,受到后世軍事理論界普遍關注,對于歐洲近代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被恩格斯譽為第一位值得一提的近代軍事著作家。其軍事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軍隊組織建設理論上,他主張建立步兵與騎兵相結合的軍隊建制;其次,在軍事訓練觀上,他主張無論戰時還是和平期,君主都應重視軍隊訓練;最后,在軍隊思想建設觀上,他在擇將時雖不大考慮道德因素,但在軍隊的思想建設上卻極力主張把勇敢、大公無私的美德灌輸到軍隊中,用愛國精神武裝官兵頭腦。

在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學說中,特別強調實力。他認為,一切國家,無論其政體如何,也不論他是新是舊還是混合國,他都有兩個主要的基礎:一是良好的法律;二是良好的軍隊。一個國家如果缺少這兩樣東西,不僅不能建立穩固的統治,甚至“必然地招致死亡”。在構成一個國家的兩個主要基礎中,他認為良好的軍隊比良好的法律更為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良好的軍隊,那里就沒有良好的法律”。

這一論斷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出發來分析不無道理。

當時的意大利還停留在雇傭軍制度上。馬基雅維里是同時代人中最早認識到雇傭軍弊端的政治家。他認為雇傭軍腐化墮落不僅有害于國家的統一,而且對意大利各個城邦國家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第十二章馬基雅維里馬基雅維里論述了除雇傭軍外其他多種類型的軍隊。就當時歐洲各國所擁有的軍隊而言,就有本國公民組成的國民軍、由外國雇傭軍和本國軍隊組成的混合軍以及外國雇傭軍和援軍四種類型。他在《君主論》第十三章一開頭就明確指出,外國援軍也是不可依靠的軍隊,“因為如果他們打敗了,你就完蛋了;反之如果他們贏得勝利,你就要成為他們的俘虜。”為了說明外國援軍是一支無益的軍隊,他一方面援引古代和當時大量的實例來論證。另一方面他把雇傭軍和外國援軍進行了比較。通過比較,他認為利用援軍比利用雇傭軍更為危險。“他們完全團結一致,而且完全聽從外國人的命令”,因此,他勸告君主“寧可依靠自己的軍隊打敗,而不愿意依靠他人的武力取勝”。只要由本國臣民、市民或屬民組成的軍隊才是良好的軍隊。因為他認為,只有在一支公民軍隊中,“才有可能激發起必不可少的人類之愛和必不可少的愛國熱情”。進而在第十四章:君主在軍事方面的責任中提出君主必須把軍隊的重視放在首位,作為自己唯一應關注的專業。

在談到命運的時候,馬基雅維里說,命運是稍縱即逝的,可它的影響卻使人終生難忘。那么,命運在人世事物上有多大力量?怎樣對抗?馬基雅維里在此給命運概念注入現實的因素,強調人的行動應該緊密結合自己的具體行動。“因此我得出的結論是:當命運正在變化之中而人們仍然頑強地堅持自己的方法時,如果人們同命運密切地協調,他們就成功了;而如果不協調,他們就不成功”。假使一位君主的做法符合時代的特性,他就得心應手;同樣地,如果他的行徑同時代不協調,他就不順利。馬基雅維里在談到怎樣對待命運時說:“迅猛勝于小心謹慎,因為命運之神是一個女子,你想要壓倒她,就必須打她,沖擊她。”

在命運的世事無常面前,馬基雅維里再一次給我們來了警言,他說,我們無法把人的本性抹滅掉,“正確的是:命運是我們半個行動的主宰,但是它留下其余一半或者幾乎一半歸我們支配”。那就要看我們怎樣操縱,一味依賴命運,將永遠成不了命運的主宰,人的意志一旦堅定,奇勇無比,還有什么不能做成功的。馬基雅維里確實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沖破了神學和道德傳統,說出了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有卻不敢說出的話,打破了世俗社會的平靜。他一心想要說明的是,“人們的實際生活是一回事,而應當如何生活則是另一回事”。馬基雅維里相信人的意志,反對基督教和天神思想,因此,在第二十五章中,他用力撕開了命運的面紗,鞭打命運女神。

馬基雅維里對人性惡的一面作了淋漓盡致的解剖。他認為人類愚不可及,總有填不滿的欲望、膨脹的野心;總是受利害關系的左右,趨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義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們偶爾行善只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人都是“忘恩負義、心懷二志、弄虛作假,偽裝好人,見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是最優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墮落,因為作惡事更有利于自己,講假話更能取悅別人。所以每個人不是流氓就是傻瓜,不是騙人者就是被騙者,他們的卑鄙和愚昧的本性被一層修養和學問的華麗外衣所掩蓋了。這種觀點可以說是直指人性,不憚說出人性的普遍弱點。但是。馬基雅維里這里所談之人性,是特別針對立法前提所作的設定。也就是說,所有的立法者必須假定人的惡的一面,立法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壞事的發生。在其思想體系里,善惡總是相伴而行。正是基于上述人性的多樣性、不確定性和惡的巨大力量等情況,馬基雅維

里主張人需要理性和立法者的指引,必須以法治國。政治家為了社會的穩定,不能簡單地順從人性,還應當引導和駕馭人性去實現實踐理性的要求和現實政治的要求。我們必須認清人性的弱點,承認貪婪、自私、權利欲是每個人不可更改的屬性。為了盡量減少這些不良情感的危害,我們就需要坦然地面對它,然后將之納入理性的軌道,順勢利用這些情感來獲得穩定與繁榮。

《君主論》以飽含激情的疑問結束,該書最后一章是“關于怎樣解放蠻族手中的意大利”。不幸的是,過了三個半世紀,馬基雅維里的這一夢想才得以實現。不管世人如何評說,馬基雅維里留給了我們無形亦無盡的資產,我們應該采取拿來主義的姿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吸收和利用。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吸收馬基雅維里式的精神,他的執著與干勁,他的慎密的思維,哲理的思辨能力,帶著深沉的愛國思想,排斥僅僅沉浸在馬基雅維里所談的暴力與陰謀當中。還是先人有言,凡以暴力和陰謀維持的權力與地位,最終必將為暴力和陰謀所毀;凡是效仿馬基雅維里權術的人必將最終為馬基雅維里式的權術所害。馬基雅維里留下無盡的遺產,可喜也可憂。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美好的,陽光四溢,雖然道德滑落和人性淪喪有時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充滿陰霾,可那畢竟是生活的另一面,我們應該積極面對。馬基雅維里在《君主論》中把人性的陰暗面暴露于我們眼前,他其實更希望看到人世間的和平與強大,只是在他那個動蕩的年代,離他心中的愿望還有一段距離,因此他不停地堅持和奮斗。為了國家和人民,他用自己的智慧去實現他心中的理想,持之以恒,這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是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東西。

第二篇:君主論3100字

《君主論》讀書筆記

書名:《西方學術經典文庫君主論》

作者:【意】尼科洛·馬基雅弗利著李修建譯

九州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馬基雅弗利(1469—1527)生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祖輩乃佛羅倫薩的貴族,愛好研讀古典著作,在家庭環境與文藝復興氛圍的浸染下,受到了良好的人文學科教育。

約1515年,馬基雅弗利懷著臣下的謙卑,向意大利君主小洛倫佐敬獻上他悉心寫成的這部書,想借此官復原職,東山再起。本書凝結了他從政十余年的見識心得,但小洛倫佐君主殿下沒有識人之慧眼,馬基雅弗利最終在貧困中死去,沒有得到重用。但在他死后,這本書獲得了世界性的研讀,此書衍生出較其最初意義遠為深厚的價值。

本書公有二十六章。第一章君主國有幾種?它們是用什么方式獲得的?第二章論世襲君主國;第三章論混合式君主國;第四章為什么亞歷山大大帝所征服的大流士王國在他死后沒有背叛其后繼者;第五章應該如何治理被占領前生活在各自法律下的城邦和君主國;第六章論以自己的武力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第七章論以他人的武力和運氣而獲得的新君主國;第八章論以邪惡之道獲取軍權的人;第九章論公民君主國;第十章如何衡量所有君主國的實力;第十一章論教會君主國;第十二章軍隊的種類及雇傭軍;第十三章論外國援軍、混合軍及本國軍隊;第十四章君主關于軍事方面的責任;第十五章論人們——尤其是君主——為何受人褒貶;第十六章論慷慨和吝嗇;第十七章論殘暴與仁慈,受人愛戴是否好于令人畏懼,抑或相反;第十八章君主應當如何守信;第十九章論免遭蔑視與憎恨;第二十章堡壘與君主的許多日常作為是否有用;第二十一章君主怎樣做才能贏得人們尊敬;第二十二章論君主選拔的大臣;第二十三章論如何避開諂媚者;第二十四章意大利的君主們何以失國;第二十五章人類事務中命運的分量以及如何抗爭;第二十六章奉勸將意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放出來

前十五章從君主國的類型及獲取君主國的方法等,后十五章主要講述君主對待臣民和朋友應該采取的方法和行動,君主維系其君主國的各種因素,以及君主本身應具備的性格特征等等。最后一章分析時局,提出要將意大利從蠻族中解放出來。由于本書的“讀者”與“文體”所限,文中并沒有賣弄華麗的辭藻,也不敢展示玄奧的理論,只是用簡潔平實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正如馬基雅弗利在開篇獻洛倫佐·梅第奇殿下書里寫道:“沒有虛情假意的華詞麗句,也沒有華而不實的諂媚之辭。”

在論混合式君主國中,馬基雅弗利的觀點“誰促使他人強大,誰就自取滅亡。”(第29頁)他取例于法國國王路易十二世向教皇亞歷山大伸出援手,幫他占領了羅馬涅,使教廷變得強盛,又伙同西班牙國王瓜分了那不勒斯王國。助長教廷勢力,把西班牙引入了意大利,最終才導致了法國的覆滅。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在競爭中,最終的強者只有一個,就是最終勝利的一方。統治者在內部培養人才和賦予權力時,必須考慮其后果:如果使他人強大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那對方就極有可能成為自己的隱患。正如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外戚專權,宦官專權的現象。權力的下放需要掌握一個度,使其受到制衡才不會出亂子,畢竟權力的誘惑是巨大的,保不準對方會覬覦君主的權力而發動叛亂。

對鄰國也是一樣。中國古代軍事上有句話“遠交近攻”,也就是要防止自己周邊的勢力的強大。君主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在強大的時候不能貪圖享樂,而使周邊國家勢力不斷擴大,由此而來的結果必定是對自己不利的。除非是在別人強大的同時,自己的國家也必須不斷得有所發展。

在論以邪惡之道獲取軍權的人的時候,馬基雅弗利指出:“損害行為應該一次干完,人們便會少受一些損害,怨恨就會少些,而恩惠應該循序漸進地施與,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品嘗到滋味。”(第73頁)作者取例于阿加托克雷與利偉羅托,他們都是以邪惡之道獲取君權的。他們善用殘暴,偶一為之,之后不去不去反復擾民,使民眾具備了安全感進而對民眾施以恩惠,就會贏得他們的支持。

正如“新官上任三把火”,領導者剛上臺往往雷厲風行,運用一些嚴厲的手段去加強管理,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使下屬們產生畏懼感。當時也必定引起部分人的反感,但是在新規則的制定之后,管理者再持續地施以一些優惠政策,那么下屬不用說感恩戴德,但起碼不會群起而攻之。因此在適宜威嚴之后應當給予一定的利益的。

當然我是不贊同以卑鄙的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的,因為那樣會使自己內心受到煎熬,自然也會受到人們的譴責,這種滋味是不好受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可以把作者所說的善用殘暴,改成善用嚴厲,用一些嚴厲的手段,而并非卑鄙是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某些品質貌似美德,如果君主力行實踐,只會導致毀亡;而某些品質貌似惡行,如果君主力行實踐,卻能帶來安寧與幸福。”(第121頁)君主的品德也主要由其人民來進行評價。如果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則它就是好的,如果違逆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則絕對不能獲得好評。

但是,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就如慷慨與吝嗇,君主如果一味地慷慨,比如為百姓減賦

稅,各項支出都是大手筆,當時的百姓的確是安居樂業,幸福感上升。但是,國家的財富是有限的,國庫很快空虛了,之后百姓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這時又將是民怨深厚了。而相反的吝嗇,在君主進行了穩定的征賦之后,國家有足夠的資財供給日常開支,那么也就不需要增加賦稅,人民自然也生活的很好。因此君主也需要有“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的。

在論免遭蔑視與憎恨時,馬基雅弗利提出“只要君主深得民心,他就不必擔心陰謀叛亂;而一旦人民對他充滿敵意、心懷怨恨,那么每件事、每個人都會讓他憂懼不安。”(第147頁)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