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課件_第1頁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課件_第2頁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課件_第3頁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課件_第4頁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Chapter19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目的與要求:

掌握:慢性病的概念;慢性病的防控管理。熟悉:慢性病的三級預防;慢性病的篩查;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危害。了解:高血壓的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內容安排第三節慢性病的篩查和社區診斷第一節慢性病概述第四節慢性病的防控管理4第二節慢性病的三級預防21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Section1慢性病概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慢性病與急性傳染病的比較區別點慢性病急性傳染病病因病因不甚明確有特異的生物學病因病因預防必須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干預措施,直接效果不明顯,需要常時間評價、觀察特異性預防有效,直接效果明確、迅速、可測量發病機制復雜、不容易阻斷相對單純、容易阻斷病程及所需的衛生服務長、甚至終生帶病,需要持續性的預防保健康復服務短,治愈或死亡,所需服務時間較短傳播多無傳染性,人群預防與個人預防結合,人群預防正在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但效果尚不突出具有傳染性,人群預防效果、效益極佳,預防手段以公共衛生人員和政府的行為為主預后多器官、多系統損害,需要持續性、綜合性的康復服務多數后遺癥少,需要單一的軀體功能康復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6慢性病的概念1987年,美國慢性病委員會首次提出,具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征的疾病可視為慢性病。1.患病時間是長期的;2.病后常留下功能障礙;3.疾病的原因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改變;4.因病情不同,需要不同的醫療處理;5.因病情差異需要不同的康復訓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7符合慢性病特征的疾病包括:①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②惡性腫瘤,如胃癌;③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⑤心理異常和精神病,如抑郁癥;⑥慢性肝、腎疾病,如肝硬化;⑦其他各種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損害。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8

通常所說的慢性病主要指心臟病、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導致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慢性非傳染性流行病,因此又稱為慢性非傳染性疾?。╟hronicnon-communicablediseases)。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9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時間分布地區分布人群分布病種構成慢病自然史危險因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0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時間分布近50年來,我國慢性病引起的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不斷增加。慢性病人數不斷增加,患病率高居不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1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地區分布2008年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表明,城市地區慢性病患病率為28.3%,比農村高65.4%,慢性病患病率隨城市規模的增大而增高,農村地區從東到西逐步下降且差異程度有增大的趨勢,一類農村的慢性病患病率最高,四類農村最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2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人群分布(2008年)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男性患病率17.7%(城市26.6%,農村14.7%),女性患病率22.2%(城市29.9%,農村19.4%);慢性病患病率隨年齡的上升而增高;5~45歲年齡段農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城市,45歲及以上年齡段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農村;年齡組越高,城市與農村慢性病患病率的差距越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3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病種構成

2008年的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患病率居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為:高血壓、心臟病、胃炎、類關節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占慢性病患病總數的48.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4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疾病自然史①無危險階段;②出現危險因素;③致病因素出現;④癥狀出現;⑤體征出現;⑥勞動力喪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5慢性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慢性病的危險因素:①環境危險因素;②心理、行為危險因素;③生物遺傳危險因素;④醫療衛生服務中的危險因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6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危險因素

冠心病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部分腫瘤COPD/肺氣腫終點中間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超重

糖尿病行為危險因素吸煙飲食

飲酒體育活動不能改變的因素年齡性別

基因社會經濟因素文化&環境條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7慢性病的社會危害我國每天約20000人死于營養不平衡導致的慢病,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慢病的發展趨勢非常嚴峻,十年中,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305%,高血壓上升了176%,腦血管病上升了106%,冠心病、腫瘤上升了60%。將各種因素、各種慢病不完全統計,至少有七八億人,幾乎占我們人口的一半。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負擔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8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19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糖尿病并發癥30%-40%60%-70%90%

40%-50%70%-80%10年20年10年15年5年

糖尿病發病后10年,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并發癥。青年期發病的糖尿病患者到50歲時有40%發展為嚴重腎病,需要血液透析和腎移植,否則只能坐待死亡。我國每年死于高血壓并發癥在150萬人以上,致殘人數達百萬之多。

10%嚴重損失2%失明15年后慢病的致殘率高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0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腦卒中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慢性病死亡率高-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10月《預防慢性病一項重要的投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1慢性病對全球健康的威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3

1997年美國糖尿病的直接費用(醫療支出)和間接支出(誤工、勞動力損失)是951億美元,而2002年用在糖尿病這上面直接和間接的支出是1320億,而且還在繼續上升,到2020年的時候,用于糖尿病的支出會增加到1920億美元。

2009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慢病導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負擔,而中國已達到60%以上,慢性非傳染疾病是今后我國居民主要疾病負擔。國際慢病負擔情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41993200520093.5334萬億元18.3868萬億元34.0507萬億元GDPGDP增速衛生總費用增速每年增長9%左右

衛生總費用11.3%,醫療費用12.9%。GDPGDPGDP經濟收入增長與慢病增長狀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5

當一個城市或國家60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重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或超過總人口數的7%人口老齡化

行為生活方式環境

如吸煙、酗酒、高脂肪飲食、高脂血癥、肥胖和超重、體力活動少、焦慮、緊張以及關注自己健康等增多。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的生態環境改變,空氣、水、土壤的污染,自然生態的平衡的破壞。慢性病上升的主要原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6慢性病的三級預防Section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7全球慢性病預防控制目標在未來的10年里,通過努力每年減少2%的慢性病死亡率;從科學的角度講,這是可以實現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8三級預防策略及體系病因預防臨床前期預防臨床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29慢性病的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屬于綜合性預防保健,涉及預防、醫療、康復、心理、行為、社會多個領域,需要多學科協同分擔完成。慢性病的預防不僅僅是阻止疾病的發生,還包括疾病發生后阻止或延緩其發展,最大限度的減少疾病造成的損害。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0一、一級預防

又稱病因預防,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的根本措施。

高危策略highriskstrategy:----高危人群的重點預防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strategy:---全人群的普遍預防

雙向策略(twoprongedstrategy)無病防病——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的疾病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1一級預防的目的和具體內容保護環境改善居住條件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中老年精神心理衛生指導適度體力運動控制超重普及科學營養膳食認識和收集慢性病危險因素開展中老年保健和婦幼保健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2二、二級預防

又稱發病前期的預防,在臨床前期,為了阻止或延緩疾病的發展而采用的措施,目的是阻止疾病向臨床階段發展,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3二級預防的基本策略

三早(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二級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向群眾宣傳慢性病防治知識和有病早治的好處提高醫務人員對慢性病三早的業務水平開發適宜慢性病篩查的檢測技術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4三、慢病的三級預防

發病期(臨床期)的預防,為了減少疾病的危害而采用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傷殘和促進功能恢復,延長壽命,提高生命質量。慢性病三級預防.住院治療(對癥治療)社區家庭康復(康復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5殘疾期一級預防

二級預防健康促進健康教育合理營養良好行為方式婚姻性教育保護環境適度體育運動定期體檢特殊保護預防接種培養習慣改進環境避免職業傷害預防傷害特殊營養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隔離)(早期報告)病例發現篩查特殊體檢治療疾病避免蔓延避免并發癥縮短殘疾期防止病殘積極治療遏止疾病惡化避免并發癥恢復喪失功能力爭殘而不廢限制殘疾避免死亡終末期照顧康復治療殘疾就業長期照顧心理康復生理康復社區康復三級預防易感受期臨床前期癥候前期臨床期死亡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6Section3慢性病的篩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7一、篩查的概念(screening)通過快速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措施,將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無病的人區分開來。(1951年,美國慢性病委員會提出)篩查試驗不是診斷試驗,僅是一種初步檢查,對篩查試驗陽性者或可疑陽性者,必須進行進一步確診,以便對確診病人采取必要的措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8診斷試驗評價某種疾病診斷方法的臨床試驗。診斷試驗的用途:診斷疾病篩選無癥狀的病人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估計疾病臨床過程及預后估計對治療的反應判斷治療效果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39篩查的目的早期發現可疑患者,以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提高治愈率,實現疾病的二級預防,如糖尿病、宮頸癌、乳腺癌的篩查;發現某種疾病的高危人群,以便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降低疾病發病率,預防疾病發生,促進群體健康,如篩查高血壓預防腦卒中,篩查高膽固醇血癥預防冠心?。辉谝恍┨厥馊巳汉吐殬I人群中探查和控制傳染源,發現隱性感染者,以保護人群的大多數免受傷害和影響。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0篩查的原則本地區危害較大的慢性病;選擇高危人群為重點進行篩查;所篩查的疾病在無癥狀期診治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所篩查的疾病在無癥狀期治療可有更好的效果;盡可能采用安全價廉的無創傷檢查方法;篩查試驗應符合安全、快速、簡便、準確、可靠、可行、經濟及群眾易于接受的標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1篩查的分類根據篩查對象的范圍:整群篩查選擇性篩查根據篩查的目的:治療性篩查預防性篩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2二、慢性病篩查的主要內容(一)個人健康史(二)體格檢查測量血壓測量體重和身高皮膚檢查乳腺檢查睪丸檢查直腸檢查(三)實驗室檢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3

篩查三、周期性健康體檢內容(項目)固定針對性不強總體效益并不理想推薦1.冠心病2.腦血管疾病3.高血壓4.膽固醇血癥5.肝癌6.直腸結腸癌7.肺結核8.糖尿病9.吸煙10.體力活動不夠體檢周期性的健康檢查按年齡、性別和可能的健康問題而設計的個性化的健康檢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4四、篩查異常結果的處理采取健康教育、醫學咨詢和進一步診斷、治療達到臨床預防的目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5異常結果的處理原則1.提供包括生物、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全面咨詢和支持。5、實施臨床預防項目4、分發健康教育資料,使人群了解篩查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3、列入隨訪2、根據需要和可能選擇進一步的篩查,特別是實驗室和儀器檢查。異常結果的處理原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6Section4慢性病的防控管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7慢性病的防控管理為了應對慢性病所帶來的持續加重的疾病負擔,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了《預防和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全球戰略,明確了慢性病防控戰略的總目標:減少過早死亡和改善生活質量;具體目標:①繪制慢性病的現況流行圖,分析社會、經濟等影響因素,為政策、規劃、立法等提供依據;②減少個人和人群的慢性病危險因素的暴露水平;③制定成本效益好的慢性病干預措施,加強慢性病患者保健。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8一、慢性病監測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慢性病發病或患病監測死因監測

①行為危險因素:吸煙、飲酒、膳食、身體活動等;②身體測量和生化指標: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③社會決定因素:社會、經濟、文化等。①發病登記:以腫瘤、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為主;②患病監測:以糖尿病、高血壓等為主。各級各類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為死因監測工作的責任報告單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49二、慢性病危險因素干預1.培養健康生活方式2.煙草控制3.合理膳食4.身體活動促進5.減少有害飲酒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0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1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2三、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一)高風險個體的發現①血壓水平為130~139/85~89mmHg;②現在吸煙者;③空腹血糖水平為6.1≤FBG<7.0mmol/L;④血清總膽固醇水平為5.2≤TC<6.2mmol/L;⑤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3三、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二)高風險人群的健康管理1.動態監測危險因素指標變化2.生活方式自我調整和強化干預3.控制其他并存的疾病或危險步驟:①確定個體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所處水平,了解其知識、態度和行為改變狀況;②分析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對預防慢性病作用的大小,提出循證醫學建議;③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危險因素控制的難度和可行性,制定危險因素控制優先順序、階段目標和干預計劃;④創造方便的危險因素監測、咨詢和隨訪管理的支持性環境;鼓勵高風險個體爭取親友、同事的配合,積極參與有關活動組織;⑤結合經常性的監測與評價,適時調整干預策略和措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4四、慢性病病人管理早發現隨訪自我管理支持早期發現和管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患者,是提高慢性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重要前提。內容:①了解患者病情及危險因素信息,相關指標及治療隨訪情況;②評價治療情況;③開展非藥物治療,包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心理治療等;④指導合理用藥、定期復查;⑤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①為患者提供信息;②傳授患者保健康復的技能;③鼓勵患者選擇健康生活方式;④訓練患者解決問題的技能;⑤幫助因慢性病而受情感影響的患者;⑥提供規律而持續的跟蹤隨訪;⑦鼓勵病人積極參與疾病的控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5五、高血壓患者管理(一)高血壓篩查(二)高血壓患者隨訪(三)高血壓患者管理評價指標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156(三)高血壓患者管理評價指標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內已管理高血壓人數/年內轄區內高血壓患者總人數×100%。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按照要求進行高血壓患者管理的人數/年內管理高血壓患者人數×100%。管理人群血壓控制率=最近一次隨訪血壓達標人數/已管理的高血壓人數×100%。管理人群規律服藥率=最近一次隨訪規律服藥人數/已管理的高血壓人數×100%。管理人群遵醫良好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