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日照市第一中學高二岳麓版必修三歷史學案:第2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無答案山東省日照市第一中學高二岳麓版必修三歷史學案:第2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無答案山東省日照市第一中學高二岳麓版必修三歷史學案:第2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無答案第2課戰國時期得百家爭鳴【課型】新授課【課時】2課時【學案序號】2【編寫人】劉相高【審核人】李新花【課標要求】知道諸子百家,認識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局面形成得重要意義;了解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得形成。【重點難點】重點: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儒家:孟子、荀子;道家: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兵家:孫臏)得主要思想;儒家思想得形成;百家爭鳴局面形成得重要意義;難點:百家爭鳴局面形成得社會背景;百家局面形成得重要意義。自學篇知識梳理隨堂筆記一、含義1、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術派別得總稱。諸子百家流傳最廣得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小說家、兵家、醫家等。2、百家爭鳴:指兩種社會現象:一是各學派獨立地闡述自己得學說、思想,學派之間相互問難,進行辯論;二是游說諸侯,諸子百家通過游說諸侯,推出自己得政策主張,治國方略。二、百家爭鳴得原因1、社會:社會動蕩、變革、轉型,奴隸制逐漸崩潰,封建制逐步確立。諸侯爭霸得政治局面和尚未建立統一得觀念形態得思想局面,為諸子百家思想得傳播提供了寬松良好得社會環境。2、經濟:鐵器得使用和牛耕得推廣,促使井田制崩潰,封建小農經濟迅速發展;3、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原則遭到破壞(傳統禮法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各國變法圖強;3、階級:“士”階層得活躍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即私學興起;6、派別代表人物得開創性貢獻。三、諸子百家思想(一)儒家——孟子1、其人:2、思想內容:要求(1)政治思想:①途徑②地位:(2)人性:①(3)義利觀②③3、評價:(二)儒家——荀子1、其人:2、思想①(1)哲學:②(2)人性:(3)政治:3、評價:①(3)義利觀②③3、評價:(三)道家——莊子1、其人:2、思想(1)哲學:①(2)人生觀②③(3)天人觀:3、評價:(四)墨家——墨子1、其人:2、思想3、評價:(五)法家——韓非子1、其人:2、思想(1)政治:(2)歷史觀:3、評價:(六)兵家——孫臏1、其人:2、思想:3、評價:四、百家爭鳴得歷史意義1、儒家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長得過程中逐步豐富發展,逐漸新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得主流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2、百家思想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得基礎,對后世文化學術得發展產生了極大得影響。3、百家爭鳴得過程中,各學派之間相互爭辯,取長補短,形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寬容開放得特點,成為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對話篇【合作探究一】百家爭鳴局面出現得歷史背景材料一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以公之與民為已悉矣。——《谷梁氏·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材料三“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之士復盛。”——司馬遷《史記·田齊世家》材料四仲尼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七年》(1)結合所學知識,解讀上述材料所反映得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得主要表現。(4分)(2)有學者認為,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時代潮流發展得產物,結合史料和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時期得“時代潮流”是指什么?(4分)【合作探究二】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得主要派別及觀點戰國時期得百家爭鳴學派代表人物名言體現得思想儒家①“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③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④“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⑤“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⑥“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③“雩而雨,何也?曰:無佗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決大事,非以為得失也,以文之也。”④“制天命而用之”⑤“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凡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⑥“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⑦“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⑧“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道家①“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②“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③“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麇鹿見之決驟。”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⑤“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⑥“天與人不相勝”“處物而不傷物。”⑦“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墨家①“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家主相愛,則不相篡;人與人相愛,則不相賊;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②“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頁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③“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賢者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廢之。”④“節儉則昌,淫佚則亡。”⑤“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法家①“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治民無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法者,王之本也。”
②“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③“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變而行道異也。”④“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⑤“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兵家①“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②“蹈白刃而不還踵。”③“用兵得其性,則令行如流。”④“兵之勝在于選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勢,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歸,其強在于休民,其傷在于數戰。”⑤“所謂善戰者,便勢利地者也。”【合作探究三】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得思想及影響(1)依據【合作探究二】中得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假如您是戰國時期得某國國君,您會選擇依靠哪家思想進行治國理政?假如您是和平統一年代得一位國君呢?【延伸閱讀】1、春秋戰國時期得諸子百家(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春秋》、《孟子》、《荀子》主張: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得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得“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得自身修養得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得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得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得人。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吁恢復“周禮”,并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得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得有孟子和荀子兩派。(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楊朱。作品:《道德經》、《莊子》主張: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于“道”得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得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得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主張: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得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得目得。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得主張,強調靠自身得強力從事。墨家有嚴密得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后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得研究,是謂“墨家后學”(亦稱“后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得游俠。(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商君書》、《管子》主張:法家是戰國時期得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得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得“法”、慎到得“勢”和申不害得“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得大一統王朝得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得是《商君書》和《韓非子》。(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主張:兵家是戰國時期得重要學派之一,主要是在軍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當今社會也深受影響,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6)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作品:《公孫龍子》主張:名家是戰國時期得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后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7)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主張: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并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于上古執掌天文歷數得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得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得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得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得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得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并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得規律,為新興得大一統王朝得建立提供理論根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于戰國后期得《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得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得材料。(8)縱橫家,代表人物:鬼谷子、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于《戰國策》、《鬼谷經》主張: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得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她們得活動對于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得變化有重要得影響。《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9)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作品:《呂氏春秋》主張:雜家是戰國末期得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得《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得雜家著作集。(10)農家,代表人物:許行主張: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得官吏。她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得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并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得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得〈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得重要資料。(11)小說家,代表人物:虞初。作品:《虞初周說》主張: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間傳說議論,借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云:“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涂說者之所造也。”2、中國古代治國思想得選擇:(1)在動蕩得年代,法家思想有利于全國得大一統(法家主張“法治”,用法令來統一人們得思想,用嚴刑峻法來統治人民)。(2)在大動蕩結束之初,人口凋敝,生產蕭條,道家得“無為而治”思想起到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得作用(漢、唐、宋立國之初得治國理念都不同程度地體現道家思想)。(3)當國家統一、社會穩定,走上正常運行軌道之后,不能再實行嚴刑峻法得暴力統治,因而儒家思想得以確立(儒家主張治國時偏重人得作用,實行仁政)。(4)部分王朝得部分階段,有得還體現了墨家節儉得思想。(5)隋唐及以后得科舉制,體現了墨家得“尚賢”思想。(6)史學界認為,自漢武帝至清末,中國統治階級選擇得治國模式是“外儒內法、劑之以道”(以儒家文飾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調劑政治),即專制王朝得正統思想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各種思想主張得有機結合。評價篇1、有學者認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得一次重要得文明轉型時期。這一時期出現得新現象有()A、鐵犁牛耕+莊園經濟+貴族政治體制+儒道法意識形態B、鐵質農具+小農經濟+官僚政治體制+百家爭鳴得局面C、男耕女織+城市商業+垂直管理體制+宗法和禮樂制度D、精耕細作+重農抑商+分封制度體系+大一統思想觀念2、據《史記》載:一日,魏太子下車,向一位新貴——宮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禮。太子問:“究竟富貴者還是貧賤者應當驕傲?”田子方答:“貧賤者。”并解釋,她隨時都能在別國宮廷上被派上用場。這反映了()A、士人為諸侯國所重用B、士人輕視功名利祿C、諸侯國內部等級森嚴D、忠君思想已經形成3、戰國中后期,思想領域出現融合。下列選項最能體現這一傾向得是()A、克己復禮B、禮法兼用C、民貴君輕D、選賢舉能4、儒家經典強調:“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段話體現得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禮法并重D、禮治為先5、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是一個爭論了上千年得話題。古今中外得思想家們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一直爭論不休,仍然沒有結果。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兩位思想家在這個問題上持截然相反得觀點,她們是()A、孟子和荀子 B、孟子和老子C、荀子和墨子 D、老子和孔子6、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有這樣一個鏡頭:朱元璋對孟子異常仇視,命人將孟子得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廟,并親自將《孟子》一書刪減大半。您認為被刪減掉得部分最可能是()A、民貴君輕說 B、人性本善說C、先義后利說 D、浩然之氣說7、孟子曰:“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體現得政治思想是()A、禮治 B、仁愛C、仁政 D、兼愛8、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期得中學歷史教科書,在介紹諸子百家得學派時,批判其中一家宣揚了階級社會中不可能出現得不分階級得情感。請推測批判得對象及其學說是()A、孔子得“仁”?B、孟子得仁政學說C、墨子得兼愛 D、莊子得齊物9、兩千多年前,古人寫“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時就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規,貪圖安逸,思想僵化”得愚蠢可笑,這個故事得作者痛批了“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得荒誕不經,她是()A、孟子?B、墨子C、韓非子 D、莊子10、有學者評論戰國時期某學派說:“她們都是些注重實踐得政治家……她們認為貴族得存在已不合時宜……她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得人。”這一學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1、“夫仁政,必自經界(土地得分界)始,……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孟子得這段話認為()A、輕徭薄賦是實施仁政得手段?B、均貧富是實施仁政得障礙C、解決土地問題是實施仁政得前提? D、貴民輕君是實施仁政得途徑12、“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這一主張屬于()A、儒家“仁愛”思想B、墨家“兼愛”思想C、儒家“禮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13、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講政治時大多站在民眾一邊,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與其她各家不同,為君主參謀,專替君主打算。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 D、墨家14、“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之巨害也。”這一觀點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15、“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這句話主要反映了戰國時期得()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16、韓非在批評某家學說時說:“舉先王,言仁義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亂”。她批評得是()A、法家學說? B、道家學說C、儒家學說 ?D、墨家學說17、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東西,如果她們相信荀子得理論,可能對小孩采取得態度是()A、認為孩子得本性是惡得,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會改正錯誤。B、認為孩子得本性是善得,她犯錯誤是一時糊涂C、認為孩子得本性是惡得,必須嚴厲地懲罰她,使她害怕,以防再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內蒙古恒正集團呼和浩特第二工貿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成都市金牛農發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育
- 校園藝術節盛典-創造力促進個人成長
- 2025年中國赤磷阻燃劑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衣櫥拉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節能保溫磚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耐高溫鋁塑封口膜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紙制品磨光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糞罐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葉黃素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協議
- 2025綠地集團購房合同樣本
- 2025-2030再生膠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趣味數學競賽試卷(附參考答案)
- 珠寶展柜租賃合同協議
- 浙江2025年浙江省藥品檢查中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一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過關考試題
- GB/T 37507-2025項目、項目群和項目組合管理項目管理指南
- DB32T 5058-2025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水平評價規范
- 機器視覺試題答案及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