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課件 主題12-2.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_第1頁
地理 課件 主題12-2.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_第2頁
地理 課件 主題12-2.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_第3頁
地理 課件 主題12-2.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_第4頁
地理 課件 主題12-2.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節2主題12人類生存和發展之路在哪里?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課程標準

運用資料,認識當今人類面臨的生態破壞與全球變暖及其形成原因,理解人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與迫切性。目錄生態破壞及其后果全球變暖及其影響全球變暖的應對三一二目錄生態破壞及其后果全球變暖及其影響全球變暖的應對三一二一、生態破壞及其后果概念知識窗之拓展產生原因嚴重的生態危機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活動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強度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地表環境,在創造現代工業文明的同時,也導致了森林和草原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一系列生態問題。生態的破壞,不僅減少了可以供給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生物資源,而且威脅著人類生存的環境基礎。概念知識窗之拓展主要表現森林減少1990年以來全球共有4.2億公頃森林遭到毀壞,2015—2020年間全球每年的森林砍伐量約為1000萬公頃。森林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的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一、生態破壞及其后果概念知識窗之拓展主要表現土地荒漠化全球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積占陸地面積的29%,由于氣候的變干以及過度開墾和放牧,每年還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荒漠化。一、生態破壞及其后果概念知識窗之拓展主要表現生物多樣性銳減目前物種滅絕的速率已經高于化石記錄的1000倍,未來還將增大10倍(圖12-9)。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種。一、生態破壞及其后果概念知識窗之拓展主要表現北美的“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黑色風暴。這場風暴從美國西部土地破壞最嚴重的干旱地區刮起,向東部推進,形成了一個東西長2400千米、南北寬1440千米、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攜帶了3億多噸塵土,相當于200萬畝耕地的全部耕作層。一、生態破壞及其后果1.調查學校附近或居住地可能面臨的生態和環境問題。2.分析造成這些生態和環境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增長的極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長,由不可持續的能源使用、土地利用及其變化、生活方式及消費和生產模式產生。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1880年以來全球地面溫度的變化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人類活動是主要原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長,由不可持續的能源使用、土地利用及其變化、生活方式及消費和生產模式產生。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1700年以來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威脅嚴重全球變暖會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大、生物多樣性減弱,從而威脅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和人類的生存。一項研究表明,15個已知的全球氣候臨界點,已有9個被激活。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海平面上升會引發海水入侵、淹沒土地、土地鹽堿化、海岸侵蝕加劇、風暴潮影響增大、排污受阻、洪澇災害加劇等問題。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增大如果全球升溫幅度達到2.0℃,10年一遇和50年一遇的極端溫度事件發生的頻率,將會在目前基礎上再增大100%和190%;10年一遇的陸地一日強降水事件和10年一遇的農業和生態干旱事件,其發生頻率將會在目前基礎上再增大31%和41%。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概念主要影響產生原因加速物種的滅絕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升溫幅度達到1.5℃、2.0℃和3.0℃,生物多樣性將會一次減少30%、45%和60%左右。二、全球變暖及其影響目錄生態破壞及其后果全球變暖及其影響全球變暖的應對三一二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應對全球變暖,就是要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一方面要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增匯負排。酸雨的危害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應對全球變暖,就是要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一方面要節能減排,另一方面要增匯負排。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節能減排對制造業進行技術改造,降低能耗;大力發展和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農林畜牧業要改進工藝、低碳生產、循環利用;在交通方面,倡導綠色出行、低碳出行;在取暖和制冷方面,要創新技術、控制溫度、節約能源。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增匯負排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能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降低全球變暖的幅度。1.植樹造林,增加碳匯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增匯負排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能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降低全球變暖的幅度。2.海洋施肥,提高海洋生物固碳能力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增匯負排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能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降低全球變暖的幅度。3.增強陸表風化,提高巖石的固碳能力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增匯負排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才能降低其在大氣中的濃度,降低全球變暖的幅度。4.將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儲存于深海或封存于地殼巖石中中國首次將二氧化碳封存深海"巨碗三、全球變暖的應對基本原則知識窗之拓展主要措施碳達峰和碳中和應對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