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_第1頁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_第2頁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_第3頁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_第4頁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范文8篇

無論什么時代,愛國都有它肯定的內涵。關于愛國的人物及事跡不知道你了解的有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8篇,歡迎大家閱讀共享借鑒,盼望對大家有所關心。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1

“七七事變”后,日寇處處燒殺搶掠,使數以萬計的難民逃離家鄉。徐悲鴻冥思苦想:“該如何為國家。為人民、為抗戰出一點力呢?”他打算去新加坡舉辦畫展,籌款捐助難民,同時向海外華僑宣揚抗戰的道理。

1938年歲末,他來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氣。為了預備大量作品在畫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畫案前,揮汗如雨地作畫,夜以繼日地工作起來。一位華僑伴侶勸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晝夜地作畫,徐悲鴻說:“我是在為祖國苦難中的同胞作畫啊!”

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鴻突然病倒了,腰部猛烈痛苦,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來。腰疼尚未痊愈,他又堅韌地拿起了畫筆。畫展如期開幕,華僑們踴躍支持祖國抗戰,競相購買徐悲鴻的作品。畫展結束后,他把賣得的巨額畫款,全部捐獻用來救濟難氏,自己分文不取,連路費也是自己負擔。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2

鄧恩銘16時,由在濟南做官的二叔父接到濟南來讀書。家里人都盼望他將來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但是,他在離開家鄉貴州省荔波縣時,就寫下了“志在黎民”的詩句,決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在濟南一中讀書的鄧恩銘成天和同學們到街頭演講,宣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他被選為“同學自治會”的負責人,結識了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讀書的王燼美,兩人成了親熱的戰友。

1920年9月,他倆發起了“馬克思學說討論會”(后改名為山東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6、7月間參與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來,敵人處處搜捕他,親友勸他回鄉或升學。鄧恩銘矢志不移,用“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間處處有青山”的豪壯詩句來表達他為革命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3

聞名數學家陳景潤不斷攀登科學高峰,1979年在美國短期工作時,又取得了新的討論成果寫出了新的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在這一討論中,他把最小素數從80推動到16,達到了當前世界上的最新水平。

國外伴侶盼望陳景潤在美國發表這一論文,他拒絕了,特意把論文用包裹寄回祖國。他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陳景潤回國以后,有人問他:“你聽說了嗎?有人造謠說你不回來了!”陳景潤冷笑一聲答道:“聽說了。這怎么可能呢?我是中國人,怎么能不回來呢?”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4

邱少云(1926~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誕生于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1949年12月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與埋伏部隊,并擔當了發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埋伏區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為了不暴露埋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邱少云犧牲后,被部隊黨委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5

今日,我閑來無事,便翻開了一本少兒讀物,當讀完了《英雄楊靖宇》這篇文章后,我不禁大為震憾,我實在是佩服他堅韌的偏偏和愛國的熱忱。

東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國最早的地方,在東北抗日軍隊是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給日軍以同學的打擊。日軍海派大部隊進行“圍剿”,楊靖宇帶著部隊轉移到了長白山的叢林中,在高寒缺氧、糧食、服裝、藥品完全斷絕的狀況下,堅持同日寇日夜鏖戰,最終,只剩下7個人,結果還是被敵人發覺。可楊靖宇以堅韌的毅力同敵人周旋,直到最終無情的子彈穿透了楊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熱血染紅了這塊黑土。他死后,殘暴的敵人剝開他的腹部,發覺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樹皮和棉絮。就連兇殘的日軍也感到震動。

在抗日戰斗時期,有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前赴后繼,獻出自己珍貴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堅貞不屈的雨來,他們都是令人敬重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氣讓他們如此英勇頑強?當然是劇烈的愛國之情!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處于危難之中的祖國。中華兒女沒有屈服,為了保家衛國而勇敢戰斗。讓我們永久記住他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為祖國貢獻一份力氣。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信任大家對這首詩再熟識不過了,這就是清代詩人寫的《竹石》。眾所周知,鄭燮,號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以畫竹出名。他的為人和品行又如何呢?我要講的故事就是“一塵不染的鄭板橋”。

乾隆元年,鄭板橋在們的關心下去應試,中了進士,擔當濰縣縣令。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安靜”牌子,不許鳴鑼開道。有時還穿著布衣草鞋,微服訪貧問苦。有一次夜里出去,聽到有間茅草屋里傳出陣陣讀書聲。一看原來是一個叫韓夢周的貧困青年在苦讀。鄭板橋就拿出自己的銀子資助他,后來韓夢周參與科舉中了進士。縣學里的孩子放學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讓人給送飯,又想到孩子們走泥路簡單壞鞋,就讓人找些舊鞋送給他們。

在遇到災荒時,鄭板橋都具實呈報,力請救濟百姓。他還責令富戶輪番舍粥供饑民糊口。他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他刻了一方圖章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饑債”。在災情嚴峻時,他毅然打算開官倉借糧給百姓應急。下屬們都勸他慎重從事,由于假如沒有上報批準,擅自打開官倉,要受懲處。鄭板橋說:“等批下來百姓早就餓死了,這責任由我一人來擔當!”鄭板橋的堅決救活了許多人。秋后,假如遇上了災年,百姓們無法歸還糧食,鄭板橋干脆讓人把債券燒了,百姓們都很感謝他這個體恤百姓、愛民如子的清官。鄭板橋做官不講排場,這也給他帶來一些麻煩。在乾隆十七年時濰縣發生了大災難,鄭板橋由于申請救濟而觸怒了上司,結果被罷了官。臨行前,百姓都來送行,鄭板橋雇了三頭毛驢,一頭自己騎,一頭讓人騎著前邊領路,一頭馱行李。鄭板橋向濰縣的百姓贈畫留念,畫上題詩一首:烏紗擲去不為官,囊(nang)橐(tuo)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桿。

從今,鄭板橋回鄉以畫竹為生度過了他貧寒而有氣節的一生。他一生只畫蘭、竹、石。他認為蘭四時不謝,竹百節長青,石萬古不敗。這正好與他倔強不馴的性格相合,與他一塵不染的性情相符。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7

蘇武是漢朝時候的一位官員。有一年,他作為漢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辦事。不料,匈奴人違反諾言,不放蘇武返回漢鑰,扣留了他,還勸他投降。蘇武嚴辭拒絕,說:“我奉國家命令出訪匈奴,丟失氣節就是污辱了使命,丟大漢朝的臉。我假如那樣,還有什么臉見人!”匈奴人用刀威逼他,他干脆把脖子伸過去,寧死不從。

匈奴人把他放進地窖,不給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堅韌地活著。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遙遠的北海(今貝加爾湖),叫他放羊,說不投降就讓他在那里待一輩子。蘇武沒有遺忘自己是漢朝的使臣,代表著國家。他堅決不做有辱國格的事,寧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餓,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而且,那根代表漢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節”(一根長棍,上面掛著穗子),他始終放在身邊,放羊的時候也拿在手中。天長日久,“使節”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舊緊握不放。

蘇武在匈奴度過了19個年頭,始終沒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漢朝。他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受到人們的敬重。

愛國人物及其事跡簡短篇8

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前期,由于蒙古族當權者和明朝政府有沖突,常常發生武裝沖突,雙方的關系疏遠了,傳統的貿易往來也停止了。這樣,明朝擔心寧,蒙古族百姓也得不到內地的產品,生活上受到很大影響。

后來,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重新和明朝和好,聽從明朝的統一管理,蒙漢關系改善了。俺答去世后,他的夫人三娘子掌權,更是堅持與明朝的友好關系。在三娘子的促進下,蒙漢的互市貿易又恢復了。每當大集的時候,蒙古族百姓都到集市上購買和換取內地的絲綢、茶葉和各種生活用品,他們的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