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_第1頁
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_第2頁
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_第3頁
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_第4頁
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基于教育哲學的品牌學校發展哲學是教育學的立論基礎,教育實踐是教育實踐者教育哲學思想的表達。因此,一所學校的發展和建設處處折射出辦學者教育哲學的思想光芒。然而,在現代教育不斷完善發展的今天,由于過度的教育行政化、機械的教育技術化和浮躁的教育功利化,造成很多學校越來越看不出辦學者的教育哲學思想,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模式化的千校一面。學校似乎成為灌輸知識的人力資源加工廠,課堂似乎成為教師的工作車間,學生似乎成為這個工廠的加工成品,而考試成為對產品質量檢驗的程序。這種背離教育本真價值的教育行為,正是脫離了教育哲學基礎的異化教育,需要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警醒。

令人欣慰的是,20世紀末以來,我國的教育理論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實踐者,逐步意識到教育的本真價值,逐步回歸了教育哲學的真諦。從1999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到2001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再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出臺,我國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持續發展和教育公平,教育實踐也越來越回歸到追求教育本真價值的軌道。一批尊重教育規律、回歸教育本真、體現教育哲學真諦的品牌學校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成為引領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典范。北京大峪中學就是其中的一所品牌學校。該校坐落于京西門頭溝區永定河谷,故命名“大峪”,曾經是京西“最高學府”。學校順應山谷“地利”,把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天時”,整合校外專家、本校教師和學生的“人和”,提出了“山谷教育”的辦學思想,構建了“山谷課程”的育人模式,展現了教育的本真價值和哲學回歸。

基于教育哲學要回歸教育本真價值

價值論是哲學基本問題之一。教育的價值是教育哲學的核心議題,更是教育實踐的基本動力。由于教育實踐者的教育價值取向不同,教育實踐也有著不同的表現。如有的教育行為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體現了政治性價值取向;有的教育行為強調選拔人才,關注人的技能培訓,表現為經濟性的價值取向。教育價值論認為,教育既有政治性的價值,也有經濟性價值、社會性價值、文化性價值,但教育的最根本價值是教育性價值,即教育的本真價值,或稱教育的元價值。教育的本真價值是對人的生命的發展價值,即通過教育使人得到身心健康發展,智能和潛能能夠逐步開發。教育的本真價值是其他價值實現的基礎,沒有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就沒有了教育的其他價值。大峪中學提出的“山谷教育”,形成了“山谷相生、自然天成”的教育理念。“山谷相生”本指高山與深谷相輔相成,喻指學校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共同體,互助共進,教學相長;“自然天成”既是順應教育的自然規律,充分挖掘每個人的天賦才華,又是后天教師吐哺不倦的教育引導和個人跬步千里的自然累積。“山谷相生、自然天成”的教育理念體現了對師生生命本真的尊重和回歸,使教育成為師生生命發展的自然過程。這是回歸教育本真價值的哲學實踐。

基于教育哲學要順應認知規律

認識論是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對于教育哲學來說,認識論是教育實踐的邏輯起點。教育的本質就是教師引領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過程。教育實踐中從課程建構到教材編寫,從課堂教學到考試測量,這些主要的教育行為都要遵循認識論的哲學基礎。偏離認識論基礎,教育行為就會走彎路,教育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大峪中學“山谷課程”的編制和組織過程,體現了對教育哲學認識論的遵循,體現了對學生認知規律、知識體系建構規律的遵循。他們認為,教室本源于自然,但是當師生在教室里的時間長久之后,教室的圍墻就成了阻隔師生與自然相通的屏障。于是,“山谷課程”成為讓師生們自由穿越山谷內外的通道,用山谷內的實踐問題做探索發現的起點,用山谷外的先進思想和技術解決山谷內的問題;用山谷內的自然生活孕育靈動清澈、樸質方正的人格,用山谷外的廣闊天空強化大器如山、虛懷若谷的追求;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求學道路上形成大峪中學師生的行為準則――樂山樂水樂自然、敬人敬事敬學問。“山谷課程”從實踐基地萃取案例、問題、活動,從科研院所獲取研究方法與手段,師生在用科研前沿的方法解決實踐案例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山谷課程”的開發遵循著人的認知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因此,大峪中學帶領學生從身邊實踐環境和實踐問題入手的課程建構體現了教育哲學的認識論基本規律。這里面,我們仿佛看到了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哲學的理論思想,也仿佛看到了陶行知創建的鄉村學校的影子。

基于教育哲學要統一理論與實踐邏輯

教育實踐中往往提出一個口號容易,但要把教育的口號和理念真正落實,就需要厘清教育理念的理論體系,并建構與理論邏輯相適應的實踐與邏輯。沒有理論體系的教育實踐是“盲人摸象”,沒有實踐落實的理論邏輯是“紙上談兵”。基于教育哲學的教育實踐,需要厘清教育實踐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并實現兩者統一。大峪中學提出的“山谷課程”是基于教育認識論基礎的課程實踐。學校在課程構建中準確認識學生的認知規律,構建了實踐起點、理論支持、師生相生、價值引領的四棱錐型課程建構邏輯。這一課程建構邏輯,把課程生成與產出、過程與結果、資源和空間、主體與客體有效整合為一個邏輯整體,構成了課程建構穩定有效的理論與實踐整體,為“山谷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奠定了堅實有效的理論邏輯。基于這樣的邏輯,各學科教師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優勢,帶領學生在山谷的真實環境和問題中盡情遨游。學生們在自然的遨游中到達知識、認知和情感的彼岸,教育過程在自然環境和自然過程中完成。

基于教育哲學要把握教育真諦

教育真諦就是教育本體,其核心是如何認識教育的問題。自從有教育學這門學科開始,對教育本體的認識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一般認為,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教育行為由三個基本元素組成,即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的過程與媒介(或教育的影響)。對教育的本體認識,就是如何認識這三個基本元素及其關系的問題。我們認為,被教育者是教育三元素的根本。從生物科學知道,高級生命誕生伊始就本能地具有了生理性學習屬性和需求。人作為高級生命從誕生伊始也具有強烈的學習本能和需求,教育正是在這樣的生命背景下被動誕生的社會現象。教育者對被教育者實施的教育影響始終在探尋一個能讓被教育者有效接受的過程和媒介。教育哲學也是在努力回答教育的這一真諦,探尋教育的真正本體。大峪中學的“山谷教育”也在努力探尋著教育哲學的這一真諦。他們在實踐中勇敢探索,逐步找到了他們認為的教育真諦。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與生俱來的天賦才華,發現并發展每個人的天賦才華,是教育的天然責任。自然天成的“山谷教育”包含三層含義:其一,發現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順水推舟,順勢而為,不做學生天賦發展的阻力,即教育順應學生的天賦方向;其二,發展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順應學生的天賦方向,施加教育者的外在推動力,啟迪學生主動發展的內在力量,為學生的天賦發展施加助推力,增加加速度,即教育加強學生的天賦發展;其三,成就每個學生的天賦才華,每個學生的成長最終都是“自+然”的過程,即自我完成的過程。“發現、發展、成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