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20.99
Z00
團體標準
T/CSTMXXXXX-202X
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
Generalprinciplesforgreenandlow-carbonproductevaluation
202X-XX-XX發布202X-XX-XX實施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發布
T/CSTMXXXXX-2022
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綠色低碳產品評價(以下簡稱“評價”)的原則、對象、要求、程序、方法和結果判
定等。
本文件適用于綠色低碳產品的評價,并作為工業行業制定具體綠色低碳產品評價標準或具體要求的
總體要求。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XXXXXXX(宋體,5號,單倍行距)
GB/TXXXXXXX(宋體,5號,單倍行距)
3術語和定義
3.1溫室氣體greenhousegas(GHG)
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
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波的氣態成分。
注: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
和三氟化氮(NF3)等。
[來源:GB/T32150-2015,3.1]
3.2綠色低碳產品lowcarbonproduct
指與同類產品或相同功能的產品相比,符合該類產品綠色低碳評價指標要求的產品。
3.3用能產品energy-usingproduct
指在使用過程中使用并消耗能源的產品。
3.4直接排放directemissions
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排放。例如化石能源燃燒活動造成或工業過程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3.5間接排放indirectemissions
指因企業活動所致排放,但該排放源由其他企業擁有或控制。例如外購電力或熱力等產生的溫室氣
體排放。
3.6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
1
T/CSTMXXXXX-2022
指單位活動水平數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4評價原則
4.1系統性
評價應全面覆蓋低碳產品的基本要求(5.1)與評價指標要求(5.2),形成完整的綜合性評價指標
體系。
4.2獨立性
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始終堅持第三方立場,不應與申請單位有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系,確保評價工
作不受有關利益方的干擾和影響
4.3公正性
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在評價過程中應以事實為依據,依據真實可靠的資料、文件和數據,給出公正
的評價結果。
4.4規范性
評價機構和評價人員應按規定的評價方法和標準開展評價活動,使評價結果合理準確。
5評價要求
5.1基本要求
產品質量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或安全標準的規定。
5.2評價指標要求
產品的綠色低碳評價指標可從資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角度進行選取,
通常可包括資源屬性、能源屬性指標、環境屬性指標、產品屬性指標和低碳屬性。綠色低碳產品評價指
標體系示例,如附錄A表A.1。權重確定的常見方法參見附錄B。評價綠色低碳產品應綜合考量指標體系
中所有要求。由于不同行業包含的產品門類復雜多樣,本文不規定具體碳排放量計算方法,產品碳排放
量計算方法示例見附錄C。
6評價方法與流程
6.1評價方法
采用符合性評價與指標加權綜合評分的方式,具體綠色低碳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或評價要求的內容框
架見附錄A。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產品應:
a)滿足基本要求(5.1);
b)開展評價指標要求(5.2)加權綜合評分,并按照表1確定綠色低碳產品評價等級。加權綜合
評分計算方法參見附錄D。
表1綠色低碳產品評價等級
分值綠色低碳產品評價等級
x≥90A+
80≤x<90A
70≤x<80B
60≤x<70C
x<60D
6.2評價流程
2
T/CSTMXXXXX-2022
7評價報告
在完成綠色低碳產品評價后,應編制低碳產品評價報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生產企業/組織的描述;
b)產品描述;
c)功能單位;
d)評價范圍;
e)報告覆蓋的時間段;
f)數據收集清單及情況壽命
g)產品各階段碳排放的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
h)是否達到低碳產品評價要求;
i)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建議。
3
T/CSTMXXXXX-2022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綠色低碳產品評價指標示例
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要求
1材料選擇
2可回收利用標識
3資源屬性可回收利用率
4產品包裝
5……
6能效等級
7能源屬性能源效率(cd/W)
8……
9限用物質的限量要求
10包裝中有害物質
環境屬性
11其他有害物質含量
12……
13品質屬性……
14產品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低碳屬性
15……
4
T/CSTMXXXXX-2022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指標權重確定方法
B.1導言
不同的計算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條件,應依據行業特點,單獨使用某種計算方法或綜合使用
多種計算方法。
B.2權重值的確定方法
B.2.1層次分析法(AHP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方法。AHP本質上是一種決策思維方
式,它把復雜的問題分解為各個組成因素,將這些因素按支配關系分組形成有序的遞階層次結構,通過
兩兩比較的方式確定層次中諸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然后綜合人的判斷以決定諸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
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1)遞階層次的建立,即要把問題條理化、層次化,構造出一個層次分析的結構模型;
2)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通過對同一層次的各元素關于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
比較賦值;
3)由判斷矩陣計算被比較元素對于該準則的相對權重,宜采用和法、根法、特征根法和最小平方
等方法計算;
4)計算各層元素對系統目標的合成權重,并進行排序;
5)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需要計算一致性指標;
6)對方案進行綜合評價。
B.2.2專家咨詢法(Delphi法)
專家咨詢法是一種匿名反復函詢的方法,采用背對背的通信方式征詢專家小組成員的預測意見,經
過幾輪征詢,使專家小組的預測意見趨于集中,最后得到具有較高一致性的集體判斷結果。包括如下幾
個步驟:
1)明確進行效能評價的目標,借助人的邏輯思維和經驗能對目標的評價收到很好的效果;
2)選聘專家,專家的構成要科學合理,人數不少于5人;
3)就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值,分發調查表向專家函詢意見;
4)組織者匯總整理意見后生成報表或文檔,將調查結果作為參考意見再次分發給各位專家,供他
們分析判斷并提出新的意見;
5)反復多次直到意見趨于一致,最后得出結論。
B.2.3熵權法
熵權法是利用各指標的熵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來決定指標權重的一種客觀賦權方法,利用數據
攜帶的信息量大小計算權重,得到較為客觀的指標權重。熵值是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熵越小,數據攜
帶的信息量越大,權重越大;相反熵越大,信息量越小,權重越小。
B.2.4CRITIC法
5
T/CSTMXXXXX-2022
CRITIC法是以對比強度和評價指標之間的沖突性為基礎確定指標的客觀權重賦權法。對比強度表示同
一個指標各個評價方案之間取值差距的大小,以標準差表示,標準差越小說明各專家評分差距越小,所
賦權重應越大,反之則越小。
6
T/CSTMXXXXX-2022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碳排放量計算方法示例
C.1計算范圍
綠色低碳產品評價的二氧化碳排放計算范圍包括從原材料與燃料的開采、運輸到產品出廠整個生產
過程的直接排放與間接排放,對于用能產品,還包括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排放。
C.2計算單元
綠色低碳產品評價以單位產品作為評價單元,計算單元包括:
表5.1計算單元
項目符號計算單元備注
E0原材料與燃料的開采、運輸過程上游排放
產生的溫室氣體
E1來自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包括直接排放
煤、汽油、天然氣等)
E2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工藝排放直接排放
E3外購電力消耗產生的溫室氣體間接排放
E4用能產品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溫使用排放
室氣體
C.3原材料與燃料的開采、運輸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
原材料與燃料的開采、運輸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按照原材料或燃料的品種、開采方式、運輸方式等
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計算。
C.4來自化石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包括煤、汽油、天然氣等)
生產過程中化石燃料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
1??
式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博白县| 社会| 凤台县| 三亚市| 廉江市| 华坪县| 濉溪县| 吐鲁番市| 墨脱县| 怀宁县| 巴青县| 宿松县| 江津市| 武强县| 济宁市| 通渭县| 长泰县| 垫江县| 喀喇| 辽源市| 丹寨县| 广平县| 泌阳县| 弥渡县| 宁波市| 新田县| 贵南县| 泽州县| 桦川县| 闽清县| 武宁县| 织金县| 祁连县| 泽州县| 大丰市| 庐江县| 邛崃市| 湛江市| 菏泽市|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