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2篇)_第1頁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2篇)_第2頁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2篇)_第3頁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2篇)_第4頁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2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頁共2頁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一些常見的公用設施,知道它們給大家帶來的好處,是我們不說話的“朋友”。2.激發對公用設施的喜愛和愛護之情。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活動準備:1.自制多媒體課件《不說話的朋友》2.準備《未來小區》的畫板、各種公用設施的小圖片。活動過程:(一)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興趣。(課件1)2.參觀文化廣場的公用設施,交流生活中常見的公用設施。(課件2)提問:你看到有哪些東西是為我們服務的?(二)認識路燈和健身器材的作用,萌發愛護公用設施的意識。1.認識路燈的作用。(課件3)2.討論:路燈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朋友呢?3.了解健身器材及其作用。(課件4)小結:所有這些東西對我們都很有用,給予我們很大幫助。可真像我們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公用設施”。(三)引導幼兒回顧自己熟悉或曾經使用過的公用設施,進一步累積知識經驗。1.幼兒討論,說說自己認識的公用設施。2.欣賞各種公用設施。(課件5)(四)我為小區請“朋友”。1.展示“未來小區”畫板,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2.請幼兒為小區請朋友。幼兒操作,自由交流。活動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探索更多的公用設施,并和同伴一起分享。2、在美工區設計未來的公用設施。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活動方案簡單版(二)設計思路:1、5、12四川地震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為了能盡快地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活,支援災區的建設,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慷慨解囊。由于電視、電臺、報紙等都在報道四川地震的情況,幼兒對四川地震情況都非常關注,我們想借助這一教育契機,通過運動教學注入情感教育,所以我們設計了“小小志愿者”的運動教學。2、在此次活動中,幼兒用的運動器械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用品“飲水桶”,因為“飲水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用品,是幼兒熟悉的生活物品,而且我們發現它通過開發有一定的鍛煉價值,同時用“飲水桶”鍛煉也是一種創新之舉,裝了手柄的“水桶”更受幼兒喜愛。因此,我園利用“水桶”設計了本次運動教學。目的是想利用水桶這一物品在運動中的運用,提高中班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促進幼兒身體的素質發展,同時,利用玩“飲水桶”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養成同伴間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玩的良好品質。活動目標:1、提高幼兒動作協調性,并用多種方法“玩水桶”。2、引導幼兒能將同伴的經驗進行遷移,并能與同伴合作玩。3、通過此次運動教學,激發幼兒的情感與同情心。活動重點:觀察并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水桶”。活動難點:利用“飲水桶”物品能輕松的跳進跳出及靈活的鉆進鉆出。活動材料及創境創設:裝柄的水桶每人一個、游戲環境:醫院、幼兒園、超市、工地、背景音樂、優秀志愿者獎牌。活動過程:一、幼兒扮演角色,調動身心1、幼兒扮演小小志愿者推著水車去探路。幼兒沿場地四周推水車,再推水車過程中,聽信號推水車。(如教師說:“上高速公路啦”幼兒就將水車推的快。如教師說:“過小路了”,幼兒將水車推的慢。如教師又說:“爬山了”幼兒將水車拉在身體的后面,跨大步走……。2、幼兒在推水車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指導幼兒散開推水車。要點:指導幼兒散開推水車不和別人擠在一起。二、啟發引導1、啟發:我們小小志愿者要到災區去送水,要走過很遠的路,因此我們要練好本領,將身體練得棒棒的,才能把水送到災區。2、怎么樣用“飲水桶”練本領,組織幼兒討論。三、幼兒嘗試“玩水桶”活動1、幼兒自選“飲水桶”嘗試“玩水桶”活動。幼兒在嘗試過程中,教師進行觀察并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水桶”。觀察要點:1、觀察哪些幼兒會動腦經想辦法“玩水桶”2、哪些幼兒是跟著別人模仿玩找出難點重點練習1、幼兒集合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2、在幼兒示范中找出一至兩個難點動作。3、讓幼兒重點練習(集體練習、小組練習、個別練習)四、幼兒合作“玩水桶”活動1、幼兒結伴一起“玩水桶”活動。幼兒在嘗試過程中,教師進行觀察并進行適時引導。觀察要點:1、觀察哪些幼兒能合作玩,并玩的方法最多2、觀察哪些幼兒合作有困難。找出難點重點練習1、幼兒集合分別請兩對幼兒進行示范,2、在幼兒示范中找出一至兩個難點動作,并讓幼兒重點練習。五、游戲:“為災區運水”1、教師介紹游戲的方法與要求場地上四周設置若干大山(爬網)和醫院、幼兒園、超市、工地,中間放置若干“飲水桶”的圖片,幼兒扮演小小志愿者,聽到信號,推著水車為災區運水,在運送過程中,聽到“地震“的聲音時,就要進行躲避,直至將“飲水桶”全部運完為止。要點:1、運水過程中不能碰撞。2、幼兒在運水過程中如聽到地震的聲音時,必須在原地進行躲避,并用多種方法進行表現。規則:1、每次送水時只能送一瓶。2、設置的醫院、幼兒園、超市、工地處,小小志愿者都要為之送水。六、放松活動1、小小志愿者勝利的完成了運水的任務,教師用獎品進行鼓勵。2、幼兒推著水車繞場一周,活動結束。案例:小小志愿者在開展“小小志愿者”的運動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廢舊的飲用水的水桶和塑料水管做成的水車,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激發了幼兒很大的興趣。幼兒人手一個水桶探索著玩,教師不難發現,幼兒一開始只是想辦法托著水車向前、向后行走或跑,此時幼兒的思維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看到了這種狀況,教師連忙于暗示道:“孩子們你們讓水車滾動起來,這個辦法很好,那么,如果把它放在地上可以怎么樣玩呢?”幼兒聽了教師的啟發,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朱泰達把水車放在地上,時而單腳跳、時而又雙腳并攏用力向前跳躍;閻斯淇圍著水車學著青蛙跳躍一周;許亦斌圍著水車學小兔跳躍一周;居一航圍著水車學小鳥踮著腳飛翔一周;田仁彥用單腳跨的方法,不斷的挑戰自己,一次次的跨過水車;張樂瑤一手扶著水車的柄,身體輕松的鉆過水車。過了一會兒,教師又啟發幼兒合作游戲,幼兒的創造性有了更大的推進,只見,肖語和言羚把兩輛水車的桶并列放在一起,兩人各拿水車的柄推滾著水車,一個孩子向前推,一個孩子往后走,水車就在他們的合作下滾動了起來;此時教師鼓勵道:“你們合作的方法很好,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王奕和劉憲和把兩輛水車豎著放在地上,他們輪換著從水車的前端跳躍到后端;劉思麒和劉思涵把水車合攏舉高,做抬水車的游戲;王梓楊和金家滿,把水桶并攏,一個幼兒扒在水桶上,一個幼兒在不停的推滾水桶按摩著另一個幼兒的身體,;張一晨用兩手分別把兩輛水車間隔豎著擺放,徐志薪就做鉆的游戲,鉆過一輛又一輛的水車;幼兒想出了一種又一種的新方法,沒有一種是雷同的……分析:1、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孩子為主體,教師的位置是置后的,時而點撥幼兒的方法、時而拓展幼兒的思路、時而給予鼓勵,使幼兒的創造潛能得到了的發展。2、活動的環節是層層推進的:幼兒從獨自創新的玩到結伴玩,在每一次玩的時候,教師的暗示語是層層遞進,不斷的挑戰幼兒,激起幼兒思維的火花,挖掘了幼兒創意的潛能。3、對于幼兒的想象老師是出乎于意料之外的,幼兒從一開始不知道如何玩,到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