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教案全冊_第1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教案全冊_第2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教案全冊_第3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教案全冊_第4頁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人文與社會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16學年度下學期教科版

三年級人文教案

2015-2016學年度下學期教學進度計劃

科目:人文年級:3

周次月日教學內容

13.01-3.04奶奶的大秧歌:1.民間大秧歌

23.07-3.11

33.14—3.182.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它

43.21—3.25

53.28—4.013.我們的發現

64.04—4.08

74.11—4.15民間奇葩;1.探訪龍江劇

84.18—4.22

94.25—4.292.贊美家鄉

105.04—5.06

115.09—5.13復習

125.16—5.20

135.23—5.27珍藏記憶;1.爸爸.媽媽的禮物

145.30—6.03

156.06—6.102.六一節收獲多

166.13—6.17

17

6.20—6.243.我的小收藏

18

6.27—7.01

19

7.04—7.08復習

20

7.11—7.15復習

學期總備課

教學內容1-8

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讓學生民間大秧歌.

民間奇葩探訪龍江劇,珍藏記憶爸爸.媽媽的禮物等知識。培養學

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進一部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人文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

教材分析

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

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通過調查

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了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

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

自己的學習成績。

走進中年級一一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三年級的學生對自己的家

學情分析

鄉能有初步的了解,但對家鄉黑龍江還缺乏整體的、全貌的認識;對課外

拓展性的知識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生活環境與家長層次的不同,學

生在家長和生活環境中了解到的知識也不同。而且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相

對來說還比較短,所以結合新課標在本冊書的教學中設計了制作手抄報的

活動,提高有效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

的教育。

教學重點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課件

教學準備

9

總課時

詳見教學進度計劃表

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單元備課

教學內容奶奶的大秧歌1--3課

.了解民間大秧歌的由來。

教學目標1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了解民間大秧歌的由來。

教學重點

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

總課時3

課時安排見計劃表

第課、民間大秧歌

課題1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民間大秧歌的由來。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了解民間大秧歌的由來。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模式合作探究

課件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一、導入

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住在一起,一家人

樂融融的,最有趣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所以家里總是充滿了愉快

的氣氛。我奶奶是秧歌隊的隊長,每當看到奶奶扭秧歌,都會被他感染。

奶奶說:扭秧歌讓我又年輕,又快活。伴隨歡快的樂曲扭秧歌,真的什么煩

惱都沒有了,這可是很多人的感受,作為最疼愛的小孫女,我也從秧歌中

得到了快樂!

播放課件:扭秧歌的畫面

看到扭秧歌的場面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民間大秧歌。

二、授新課

1、秧歌的來歷:

來自民間,起源于農民稻田里勞動的田地,適合東北人娛樂,強身健

體。據說,秧歌起源于農民在稻田里插秧時唱的歌,所以叫做秧歌。東北

的氣候寒冷,原來沒有稻田,因此它不是出自咱們本地的東西。可是,現

在一提到秧歌就不能不說東北大秧歌。

2、老百姓的秧歌

龍舞,表演者拿著龍的道具進行表演。高蹺,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

跑旱船,表演時艄公劃槳引船,做出各種劃船動作。

三、拓展

秧歌的歷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間有記載。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

唱,又叫唱秧歌。因為農村的秧歌隊游屯走,又叫跑秧歌。城鎮的秧歌則

光扭不唱,就叫扭秧歌。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淳樸的靈

性和鄉土風情,融潑辣、幽默、奔放、穩重于一體,將東北人熱情質樸、

剛柔相濟的性格特征表現的淋漓盡致。

板書設計第1課、民間大秧種類:龍舞、高蹺、旱船。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時,在教師的精心準備下,這節課上的比預想的

要好得多。重點要加強對這些孩子的培養,讓課堂上,每一個角

落都充滿陽光

第課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它

課題2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民間大秧歌的由來。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課件

教學準備

教學流程一、回顧課文內容:

1、指名各秧歌歷史起源

2、討論:秧歌為什么受人歡迎。

二、新課:

“在平時,扭秧歌可以讓爺爺奶奶強身健體,扭秧歌不僅屬于老年人,

大人、小孩、年輕人都可以扭。在秧歌隊里,人人都很開心,跳起來的時

候,誰還在煩惱呢?

1、教唱秧歌曲調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秧歌的曲調,它最能表現喜慶熱鬧的氣氛。這樣,

我們伴著樂譜就可以扭起來了。

2、學一學秧歌基本動作。

3、拓展

觀看奧運會秧歌表演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暖場表演中的大秧歌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時下,在東北,大秧歌作為一種民間的健身和娛樂方式也越扭越紅火。

4、討論:扭秧歌的好處

東北大秧歌的風格,以火爆熱烈,歡快、奔放著稱。它不但舞姿

要優美,而且腰胯擺動的幅度要大,節奏感要強,表情要有感染力,

總之,不能平淡,而要盡可能夸張,這樣才能表現出關東粗獷豪爽熱情奔

放的民風。

5、拓展:上網查詢更多關于秧歌的知識。

板書設計第2課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它

學一學秧歌基本動作。

教學反思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和家鄉的

特點,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課題第3課我們的發現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民間大秧歌不僅東北人喜歡,海外華人都喜歡。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了解民間大秧歌不僅東北人喜歡,海外華人都喜歡。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模式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一、有關大秧歌的發現

1、海外華人在扭秧歌。

2、大秧歌展示了中國人民新風彩。

秧歌不但容易學,而且跳起來很快樂。秧歌隊里中老年人居多。

是啊!喜歡大秧歌,就要了解它!在咱們東北還不只大秧歌這一項民

間娛樂活動需要大家去認識、了解、繼承。下面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你們

還知道那些展現東北鮮活的民風、民俗的舞蹈和音樂嗎?做一個調查,然

后把你們的調查結果記錄下來,在和同學們一同分享。

二、我們的調查。

1、你還知道哪些展現東北風情的民俗活動嗎?作個調查。

2、東北二人轉,全國人民都知道。

3、東北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很多。

4、不能忘了東北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寶貝可多了?我國民族的寶貝都

很多,還有哪些?請寫在下面?

是啊,喜歡大秧歌,就要了解它!咱們東北還不止大秧歌這一項民間娛樂

活動需要大家去認識、了解、繼承。下面老師提一個問題:你們還知道哪

些能夠展現東北鮮活的民風、民俗的舞蹈和音樂嗎?做一個調查吧,然后

把你們的調查結果記錄下來,在和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第3課我們的發現

我們的調查。

1、你還知道哪些展現東北風情的民俗活動嗎?作個調查。

2、東北二人轉,全國人民都知道。

3、東北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很多。

4、不能忘了東北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寶貝可多了?

本課教學我感受最深刻是:學生積極參與,興趣盎然,情緒隨著教學的推

教學反思進不斷高漲,快樂地尋找,通過“看一一找一一說”的教學活動,一步一

步加深對“黑龍江”的了解。我想今后在自己的課堂上要注意尊重學生個

性,為學生多提供探索的空間,創新自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

師生在課堂上得以充分互動交流。

課題第二單元民間奇葩第1課探訪龍江劇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東北民俗文化中的秧歌活動的來歷、意義。

2.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熱愛家鄉的感情

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一、導入

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住在一起,一家人

樂融融的,最有趣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所以家里總是充滿了愉快

的氣氛。我奶奶是秧歌隊的隊長,每當看到奶奶扭秧歌,都會被他感染。

奶奶說:扭秧歌讓我又年輕,又快活。伴隨歡快的樂曲扭秧歌,真的什么煩

惱都沒有了,這可是很多人的感受,作為最疼愛的小孫女,我也從秧歌中

得到了快樂!

播放課件:扭秧歌的畫面

看到扭秧歌的場面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民間大秧歌。

二、授新課

1、秧歌的來歷:

來自民間,起源于農民稻田里勞動的田地,適合東北人娛樂,強身健

體。據說,秧歌起源于農民在稻田里插秧時唱的歌,所以叫做秧歌。東北

的氣候寒冷,原來沒有稻田,因此它不是出自咱們本地的東西。可是,現

在一提到秧歌就不能不說東北大秧歌。

2、老百姓的秧歌

種類:龍舞、高蹺、旱船。

龍舞,表演者拿著龍的道具進行表演。高蹺,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

跑旱船,表演時艄公劃槳引船,做出各種劃船動作。

三、拓展

秧歌的歷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間有記載。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

唱,又叫唱秧歌。因為農村的秧歌隊游屯走,又叫跑秧歌。城鎮的秧歌則

光扭不唱,就叫扭秧歌。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淳樸的靈

性和鄉土風情,融潑辣、幽默、奔放、穩重于一體,將東北人熱情質樸、

剛柔相濟的性格特征表現的淋漓盡致。

板書設計第1課探訪龍江劇

種類:龍舞、高蹺、旱船。

龍舞,表演者拿著龍的道具進行表演。高蹺,表演者腳踩木蹺表演。

跑旱船,表演時艄公劃槳引船,做出各種劃船動作。

我想今后在自己的課堂上要注意尊重學生個性,為學生多提供探索的空間,

教學反思創新自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師生在課堂上得以充分互動交流。

課題第2課贊美家鄉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自己家鄉的風貌,

2.2.介紹自己的家鄉,

3.3.為家鄉的昌盛而自豪。

教學重點能夠介紹自己的家鄉。

教學難點能夠介紹自己的家鄉。

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一、了解家鄉

哈爾濱對于本地人來說,是一個美麗的家園,對于外地人來說,就是

一個驚奇。松花江的壯美、中央大街的浪漫,龍塔的高聳,索菲亞教堂的

肅穆,冰城的典雅。還有爛漫的歐洲氣質與瀟灑的現代氣派,讓人不能忘

懷!

二、描繪自己的家鄉:

1、描繪家鄉

2、說一說喜愛家鄉的原因

(1)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2)農村綠油油的一望無際。

(3)松花江畔紀念塔雄偉壯麗。

(4)哈爾濱氣候寒冷但冷得有味道也冷得有情趣,也冷得讓人流連。

(5)哈爾濱的特色殺豬菜真好吃?

三、拓展學習:你能以什么方式贊美家鄉。

大家還能從哪方面、用什么方式贊美家鄉?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更多

的人看,讓大家通過你們的介紹了解黑龍江!

板書設計第2課贊美家鄉(1)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2)農村綠油油的一望無際。

(3)松花江畔紀念塔雄偉壯麗。

(4)哈爾濱氣候寒冷但冷得有味道也冷得有情趣,也冷得讓人流連。

(5)哈爾濱的特色殺豬菜真好吃?

教學反思面向學生,既要讓學生喜歡,又不等于遷就學生,既要注意學生

的即時興趣,又要致力于培養學生長期的學習興趣與志趣。

課題第三單元珍藏記憶第1課爸爸媽媽的禮物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1.了解黑龍江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品、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

教學重點了解黑龍江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品、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

教學模式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一、特殊的生日禮物

1、龍龍的父母為什么要送給他一個愿望盒:

今天是龍龍的生日,龍龍邀請好朋友到家里看爸爸媽媽送給

他的禮物。他把愿望盒拿出來。開心的向大家介紹這件特殊的禮

物。

2、了解北方民族的手工藝品。

龍龍的媽媽說,其實在很早偶的時候,我國的北方民族就是

用樺樹皮制作各種生活器物了,現在用樺樹皮可以做成去多民間

手工藝品。她又拿出了一些圖片給大家看。她說,這樣的工藝品

來源于民間的生活和民間的創造力,所以特別具有我們民族文化

的特征。

二、我們的了解

1、黑龍江傳統剪紙的鮮明特色。

黑龍江海倫剪紙有著肩高的藝術成就。滿族剪紙藝術家付作

仁創作的大型剪紙《東方紅》18幅,就曾進京展出。

2、了解望奎皮影歷史。

在清朝后期傳入望奎地區的望奎皮影,歷史悠久,他們表演

的皮影戲《三請樊梨花》《紅月額做夢》劇目多次被省電視臺采

錄實況。

3、粗獷飽滿的刺繡

古稱針繡,用繡針引彩線,按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運針,以繡

跡構成花紋圖案的一種工藝。

三、課堂討論

1、通過條手動作,你掌握了哪方面知識?

2、送別人禮物時,有哪些禮貌要注意呢?

板書設計第三單元珍藏記憶第1課爸爸媽媽的禮物

了解北方民族的手工藝品。

我想今后在自己的課堂上要注意尊重學生個性,為學生多提供探索的空間,

教學反思創新自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潛能,師生在課堂上得以充分互動交流。

課題第2課“六一”收獲多

課時1備課時間月日

教學目標通過同學們自己組織,并親手裝扮慶祝活動。

教學重點如何組織慶祝活動。

教學難點如何組織慶祝活動。

合作探究

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一、開始準備在展覽之后,和

六一國際兒童節快到了,學校要舉辦慶祝活動,要求同學們自

己組織,并親手裝扮這次慶祝活動。

在征求大家的意見,聽老師的意見。

二、行動開始了

剪紙、布置展板、共同完成圖畫

我和奶奶學了刺繡。我想在展覽之后,和同學們交換我的作品。

三、我們的收獲

1、總結

我從豐富的作品中,看到了同學們的創造力,那么多作品都是我們自

己創作的,只要努力、用心,還有什么事不能做好呢?

2、我得到了誰的幫助?

3、我學到了什么知識?

4、討論、交流

我們黑龍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非常豐富,產生了不少優秀作品,

你們還知道哪些?

板書設計剪紙、布置展板、共同完成圖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