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全冊學案_第1頁
經濟生活全冊學案_第2頁
經濟生活全冊學案_第3頁
經濟生活全冊學案_第4頁
經濟生活全冊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1)

第一課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一、教育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

生活中的意義。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①知道商品的含義②了解由物物交換到以貨幣為媒介交換的必然性

③知道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基本屬性④理解貨幣的本質⑤理解

貨幣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⑥了解價格的含義⑦知道貨

幣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

2、能力目標:

①透過現象認識商品、貨幣的本質的能力②歷史地看待貨幣產生和

發展的能力③綜合認識貨幣職能的能力④正確判斷、識別有關商品

和貨幣的經濟現象的能力⑤認識商品一貨幣一貨幣職能的邏輯思維

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強平等意識②在了解貨幣作用的基礎上,

增強努力發展生產、增加財富的情感③培養作為商品生產者為用戶

著想的利他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商品的含義

2、貨幣的本質

3、貨幣的基本職能

二、自主探究

(一)商品

★1、含義

商品是用于O

2、基本屬性

(1)使用價值

含義:使用價值是

指o

(2)價值

含義:商品的價值就是

指o

★商品交換實質上是O

(二)貨幣

1、貨幣的產生:

貨幣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出現要比商品晚得

多。

★2、貨幣的含義

貨幣是從中分離出來,地充當的O

★3、貨幣的本質是。

一般等價物的含義:

4、貨幣的職能

(1)含義:貨幣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

體現。

(2)根源:在于貨幣的o

★(3)基本職能

①價值尺度

A.含義:貨幣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的

職能。

B.計量單位:

C.價格的含義:通過一定數量的表現出來的。

D.特點: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并不需要貨幣,只需要

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

A.含義:貨幣充當的職能。

B.商品流通的含義、公式及對生產者的啟示:

含義:以為媒介的?

公式:________________

啟示:

C.特點: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用的貨幣,不能用的

貨幣。

(4)其他職能:、、

5、貨幣流通規律:

合作探究

(一)根據商品的有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為商品,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鞏固練習】下列物品哪些屬于商品?

①原始森林②自產自用的蔬菜③商店里賣的衣服④贈送同學的

生日禮物⑤2004年4月24日中國向朝鮮提供的緊急援助物資⑥

家庭用的電、自來水

3.【思考】為什么要進行商品交換?為什么能夠進行商品交換?

(二)根據貨幣的相關知識思考下列問題:

1.【探究】P4要咖啡的拿珍珠來。

(1)

(2)

(3)

2.【判斷】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3.【探究】P5它們體現了貨幣的哪種取能?

(1)

(2)

4.【鞏固練習】

在商店里一支鋼筆標價為6元,這里,貨幣執行的是

—的職能。張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幣買了一件上衣,這里,貨幣執

行的是的職能。

5.【比較】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

6.【探究】P6摔壞的一定是商品生產者。

(1)

(2)

當堂檢測

單項選擇題:

1、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進行交換,是因為所

有商品()

A、都是具體勞動的結果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價值

C、都凝結著一般人類勞動D、都是腦力勞動的結果

2、眼下,“彩鈴”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消費時尚,“聽覺經濟”悄

然而生。通過“彩鈴”提供悅耳音樂或問候語,讓溝通從美妙的音

樂開始,讓熱愛生活的你有了表白心情的新方式。這表明“彩鈴”

()

A、具有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B、是用于交換的

一般物品

C、有使用價值但沒有價值D、有價值但不是

商品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據此回答3~4

3、《荷馬史詩》中提到,長發的希臘人賣酒,有的人用青銅去

換,有的人用鐵去換,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換,更有的人用奴隸去

交換。但是,這種物物交換往往不能成功,因為賣酒的人并不需要

所有對方的商品。因此,在物物交換的長期實踐中逐漸出現了

()

A、等價物B、一般等價物C、貨幣D、

擴大的物物交換

4、在貨幣出現以前,金銀()

A、不能充當一般等價物B、不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

C、沒有成為商品D、只是有使用價值,沒有價值

5、小張在商店里購買一件打折商品,原標價為人民幣50元,

實際支付40元。在這次購買活動中,貨幣執行的取能是()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價值尺度

D、貯藏手段

6、2008年農民張某利用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獲得了豐收。這

些蔬菜()

A.是商品,因為它花費了人類勞動

B.是商品,因為這些蔬菜是為了交換而生產出來的

C.是否為商品,關鍵是看是否用于交換

D.不是商品,因為他們不一定用于交換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2)

第一課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一、教育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

生活中的意義。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紙幣的含義及其優點②知道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

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2、能力目標:

①透過現象認識商品、貨幣的本質的能力②歷史地看待貨幣產生和

發展的能力③聯系人們對待貨幣的不同看法,說明應當如何對待金

錢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增強愛護人民幣的情感和辨別假幣假鈔的意識②憎惡制造假幣、

擾亂金融秩序等違法行為,增強法治意識③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

的商品貨幣觀念,認識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樹立正確的金錢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紙幣

2、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二、自主探究

(一)紙幣

1、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

義―

紙幣是O

3、紙幣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紙幣發行規律

(1)發行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憶:貨幣流通規律公式:

5、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⑴通貨膨脹

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貨緊縮

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愛護人民幣,反對假幣

(1)愛護人民幣的原因

(2)為什么要嚴懲制造假幣的行為?

7、電子貨幣

三、綜合探究

1、金錢是什么?

2、錢能做什么?

3、金錢應該如何獲得?

4、錢應該用到什么地方?

5、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是什么?

6、樹立正確金錢觀的意義

合作探究

1、判斷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紙幣的購買力也由國家決定。

2、紙幣發行的越多越好?

3、探究:比較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異同

4、綜合探究

辯題:甲方:金錢是萬能的

乙方:金錢是萬惡之源

1、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其發行量必須()

A、以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為基準B、以滿足人民的需

要為限度

C、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D、與待售商品的總

價格相一致

2、自從貨幣產生之后,貨幣的形式不斷發展變化。在貨幣的各種形

式中,更容易發生通貨膨脹的是O

A.鑄幣B.商品貨幣C.紙幣D.黃金

3、各國都要控制紙幣的發行量,說明()

A、各國都要按世界統一規定發行紙幣

B、紙幣流通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C、紙幣發行多少與國家財富多少有關

D、多發行紙幣可以增加國家財富

4、要避免通貨膨脹,最根本的措施是()

A、減少紙幣發行量B、發展生產,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

平衡

C、控制消費需要D、調控物價

5、目前,我國各商業銀行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開通了網上支付、

網上自動轉賬和網上繳費等業務,初步實現了真正的在線金融服

務。上述材料表明,貨幣的發展進入了()

A、金屬貨幣階段B、紙幣階段C、信用貨幣階段D、

電子貨幣階段

6、辨析題

甲同學認為,我國進行社會之以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之一就是資金不足,人民幣是我國政府發行的,所以只要多發行人

民幣,就可以解決問題。

乙同學認為,人民幣發行多了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人民幣發

行越少越好。

請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上述兩位同學的觀點。

當堂檢測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3)

第一課第二框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教育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解釋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匯率。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①了解兩種結算方式②信用卡的優點③知道兩種支票

的用途④懂得外匯的含義⑤理解匯率的變化⑥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

穩定的意義

2、能力目標: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信用卡

2、夕卜匯

3、匯率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㈠信用工具(一)根據信用工

1、結算方式和結算工具具的有關知識思

1)人們經常使用的結算方式考下列問題:

和________O【探究一】你使用

現金結算是過信用卡嗎?現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金消費和信用卡

轉帳結算是消費有什么不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

2)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和-----------

★2、信用卡

①含義:【探究二琢本P9

信用卡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支票

1)7張票據是什

等____或_____功能的__________.

②銀行信用卡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③優點2)如何把這張支

票兌換成現金?

3、支票

①含義

②分類:支票可以分為(二)根據外匯的

和O有關知識思考下

使用:列問題:

【鞏固練習】判

斷。

1)外匯就是外幣。

㈡外匯2)外匯執行的是

1、含義流通手段職能。

外匯

3)外匯就是兩種

2、匯率貨幣之間的兌換

1)含義比率。

匯率

是O【探究三】6月27

★2)變化日,人民幣對美元

匯率中間價報

國本國6.8610,創下年

外幣本幣率

匯率內第49個新高。至

不變更多貶值升高此,2008年以來人

民幣對美元匯率

不變更少累計升值幅度已

更多不變升值經接近6.5%。

1)人民幣升值則

更少不變跌落意味著()

①每100單位外

★3、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幣可以兌換更

1)含義多的人民幣②

是指對內,對外幣對人民幣

外。的匯率下降③

外幣看人民幣

2)意義

的匯率上升④

同樣多的人民

幣可以兌換更

多的外幣(不定

向選擇)

2)判斷:

①同殍數量的

人民幣能進口更

多的商品。()

②來華購物的

游客增多。()

③出口商品的

獲益增加。()

【鞏固練習】為什

么要保持人民幣

幣值穩定?

當堂檢測

1、下列關于信用卡的說法正確地是()

A、任何機構都可向社會發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費場所進行消費和購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費時就可不受存款數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

2、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換與人們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必

須在商業銀行開設()

A、個人活期賬戶B、定期儲蓄賬戶

C、活期存款賬戶D、定期存款賬戶

3、外匯的作用我們可以這樣來表述()

A、是用于同城結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結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電子計算機系統完成的支付手段

4、在我國外匯市場上,下列情況屬于外匯升高的是()

A、100歐元兌換的人民幣由原來的999元到1001元

B、100美元兌換的人民幣由原耒的827.3至j826元

C、100元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日元

D、人民幣幣值升值,外國貨幣幣值下降。

5、新華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更富彈性的浮動匯率制度,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人民幣升值將會()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進口

C、增加我國的外匯儲備D、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6、中國人民銀行2008年3月3日和4月1日的幾種主要外匯牌價情況

(單位:人民幣元/100外幣)

3月3日4月1日

貨幣名稱賣出價賣出價

英鎊1418.391391.31

美元712702.4

日元6.89267.0191

歐元1084.331102.79

(1)對我國而言,表中哪些貨幣屬于外匯?

(2)我國外匯匯率是升高了,還是跌落了?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4)

第二課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

一、教育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歸納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①理解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的影響②理解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③理解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④理解企業提高

勞動生產率的意義

⑤知道價值規律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2、能力目標:

①理解不同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商品價格的認識能力

②透過經濟現象認識“價值決定價格”這一本質的辯證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

②通過學習勞動價值論,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創造價值

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價值決定價格。

2、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3、價值規律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

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

(一)供求影響價格

1.造成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區

素1.【判斷】物美價廉與物豐價廉分別

(1)間接因素:__________表明了供求與價格的關系、商品使用

★(2)直接因素:各種因嗦價值與價值的最佳結合。()

對價格

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

的___________來實現的。

供不應求----價核

----------方市場

供過于求----價漱2、P5探究:決定價格既不能無限上漲,

----------方市場也不能無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系:畜

品的價

格由_________決定,并度

影響。

價值是價格的________價幫

是價3.【思考】生產同樣的茶杯,甲用1

值的_________O小時,乙用2小時,丙用3小時,三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茶杯在同一市場上出售。

商品的價(1)哪只茶杯價值最大?

值量與商品的價格方(2)若市場上2/3的茶杯是用2小時

比。生產的,那么甲、乙、丙誰在市場競

憶一憶:價格的含義是___爭中處于最有利的地位?

2.商品的價值量的決定區4.思考:

素:注:商品的價值總量=商品的價值量x

★(1)商品的價值量不是在商品數量

決定的,而是由勞變個社商商商

決定。動化別會品品品

(2)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農生勞必價數的

間?產動要值量價

率時勞量值

間動總

時量

_O間

\

★(3)商品的價值量與社社

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會

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勞

比。動

(注意:通常人們所說的商生

品的價值量即指單位商品產

的價值量。要特別注意個別率

勞動生產率及其對應的個個

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勞動生別

產率及其對應的社會必要勞

勞動時間的不同。個別勞動動

生產率與個別勞動時間不生

能改變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產

(4)對生產者的意義:率

能夠促使商品生產者努力編(1)社會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必要勞動

短生產時間成—比,與商品的價值量成

商品所用的_____________男比,與商品的價值總量

動時間,

提高____________O(2)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個別勞動時間

★4.價值規律是支配商品經成_____比

濟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______,與商品

(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水價值量____

基本經濟與商品的價值總量成_______

規律。

(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_5.思考: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否

違背價值規律?

_______O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_

當堂檢測

單項選擇題:

1.近年來,我國各空調廠家為了爭奪市場大打價格戰。目前我國國

內有近400家空調廠家,年產量達3000萬臺,而市場容量只有

1400萬臺左右,使生產廠家不得不采取低價策略。造成價格戰的

直接原因是:()

A.商品價值量降低

B.產品供過于求

C.產品供不應求

D.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

2.市場上的名牌產品,一般來說,價格都比較高,根本原因是:

()

A.名牌產品質量好,使用價值大

B.名牌產品可以滿足人們高層次的需要

C.生產名牌產品耗費的勞動量大

D.生產名牌產品的勞動生產率低

3.商品的市場價格是這樣形成的

()

A.由商品的價值決定,并受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

B.由商品的使用價值決定,使用價值大的商品就貴

C.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供求關系共同決定

D.由價值規律和買賣雙方討價還價而決定

4.作為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價格優勢,就要努力:

()

A.提高商品的價值量

B.注重市場信息,生產適銷對路的商品

C.減少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D.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5.在商品生產中,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

社會勞動生產率

越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

A.越大

B.小

C.能

D.確定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5)

第二課第二框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教育教學目標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理解價格變動的意義,評價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

響。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⑴識記替代品、互補品等概念。

⑵理解價格變動對消費需求、對生產的影響。

⑶運用有關知識說明價格變動箭后商品供應量和需求量會發生什么

變化。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進行消費選擇的能力。提高他們理解和

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價值規律的作用,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激發學習積極性,

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價格變動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2、價格與供求的相互影響關系。

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

(—)對人們生活的影響1、【讀圖】下圖反映了你所學的什么

經濟學觀點?請簡要加以分析。

1、價格變動會引起

-------------的變動價格(P)

需求曲線

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

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A數量(Q)

_______對它的購買;當這

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

會_________對它的購買。

2、【辨析】副食品價格的上漲必然使

2、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反人們減少對其的需求量。

映程度是--------的。

價格的變動對生活必需

品需求量影響------,對高

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

3、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3、【鞏固練習】下列商品構成互補商

求,不僅受__________價福品的是:()

變動的影響,而且凌

①印刷品與紙張②啤酒與小麥③家

____________價格變動的羞

具與木材④商品房和建

響。

筑材料

⑴含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

①互為替代品是指

④D、③④

②互補商品是指

4、【鞏固練習】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

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補品。

—如果市場上甲商品的價格大幅度下

降,那么,在其他條件不變時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減少

⑵影響: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

①④

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D.

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

升,消費者將對該商品的需

求量-------,轉而消費另

一種商品,導致對另一種商

品的需求量--------o反

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

費者將對該商品的需求量

-------,導致對另一種商

品的需求量

5、【探究】P16牛勞價格的漲落的影響

及措施。

②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

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⑴

使該商品的需求量

----------,也會使另一

種商品的需求量

我廉,人廉我轉。你如何是理解的?

2、提高------------------

目的:縮短其生產商品的

------------------,給自

己的產品提供

使其在價格競爭乃至生存

競爭中更具優勢。

3、促使

目的:獲得較大的

------------,從中獲取更

多的----------。

四、當堂檢測

單項選擇題:

1、政府給農民一定的家電購置補貼,會影響農民對家電的市場需求

量。下列曲線圖(橫軸為需求量,縱軸為價格,di為補貼前市場需求

曲線,dz為補貼后市場需求曲線)能正確反映這一信息的是

2、近年來我國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為了抑制房價漲幅,政府可以

選擇的措施有()

A.擴大商品房需求B.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給

C.規定商品房價格D.減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給

3、盛夏來臨,空調的價格提高了,導致風扇的銷售量增加,是因為:

()

A、風扇是空調的互補商品B、風扇是空調的替代品

C、風扇較受人們喜歡D、風扇的價格降低了

4、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表現在:()

①價格上升,購買減少②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③某種商品價格上升,互補商品需求減少④價格下降,生產規模縮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企業要在激烈“價格戰”中取勝,就要設法降低成本和產品消耗,

其主要措施是()

A、采用先進技術,提升管理水平B、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生

產資金

C、縮短勞動時間,減少工資支出D、提高產品質量,積極擴

大出口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6)

第三課第一框消費及其類型

一、教育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明確消費類型的劃分幾消費結構

(二)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價總體水平對消費水平的影響;

明確消費類型的劃分;理解恩格爾系數的含義。

2、能力目標

培養綜合認識影響消費水平因素的能力,辨證分析我國消費結構變

化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正確看待我國消費結構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及對消費的影響

2、消費結構與恩格爾系數

3、貸款消費

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

一、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1.【思考】

1.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影響消費水平的因

2.主要因素是素,總結提高居民的消

、O費水平的措施。

(1)居民收入是消費

的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的收入,

而且

受的影響。

2.【判斷】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

物價越低,居民的生活

的大小有密切的關系。

水平越高。

(2)物價總體水平

【回憶】物價變動對人

一般來說,物價,人們的購買力

們生活有何影響?

普遍降低,

會對商品的消費量;物

價,人們的購買力普遍提高,會

【判斷】

對商品的消費量。3.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

二、消費的類型

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

1.按照交易方式分為

存資料消費將逐步被發

展和享受資料消費所取

代。

4.【鞏固練習】

消費行交易方適用商品評價

旅游消費按照消費對象

為式

屬于_______________

一手交

按照消費目的屬于

錢,—

交貨

貸款買

房、上

學、買車

租賃婚

紗、玩

具、房屋

2.按照消費對象分為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為

、、5.【鞏固練習】

其中________消費滿足較低層次衣食住行下列對恩格爾系數的理

的需要,是最______的消費。隨著經濟發解,不正確的是()

展水平的提高,人們會越來越追求A.恩格爾系數指食品

和___________,這時__________資料和支出占家庭總支出

資料的消費將逐漸增加。的比重

三、消費結構B.通過恩格爾系數可

1.消費結構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

水平的高低

恩格爾系數越大,消

___OC.

2.消費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費層次和消費質量

消費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____越高

______________的發展,D.恩格爾系數越小,消

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費層次和消費質量

3.恩格爾系數越高

(1)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映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變化規律:

恩格爾系數過大,表明_________________

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

當堂檢測(006)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

1.消費類型有不同的劃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為:

)

①貸款消費②租賃消費③錢貨兩清消費④有形商品消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04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共接待旅游者1.01億人次,實

現旅游收入397億元,比2003年同期旅游收入增加14.7%o

據此回答9一11題。

2.節假日外出旅游人數增多,“假日經濟”掀起熱浪。這表明

)

①我國人民的生存資料得到完全滿足

②家庭消費開始由低級向高級的層次遞進

③人們的消費正由生存資料消費向發展享受資料消費發展

④享受資料消費逐步成為我國人民的主要消費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隨著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假日經濟”火爆。這主要說明

)

A.家庭消費從根本上說受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制約

B.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

C.旅游區各種商品價格低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D.消費者有一種從眾心理

4.近年來,我國居民食品消費和市場需求呈現一系列重要變化,

居民食品消費由單純追求數量轉向追求質量,城市居民在外就餐

的消費支出不斷提高。發生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家庭人口減少B.家庭收入水平

提高

C.物價水平持續下跌D.國民經濟健康

快速發展

5.下表是"2002-2006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統情況”。

根據材料,針對這段時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002200320042005200

份年年年年6年

項目

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37.737.137.736.735.

數(%)8

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46.245.647.745.543.

數(%)0

A.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總體呈下降趨勢B.城鄉居民生活水平

總體呈上升趨勢

C.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

D.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7)

第三課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教育教學目標

㈠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描述幾種消費心理;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㈡教育教學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①理解從眾消費心理、求異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理及求實消費

心理的基本特征。

②知道如何正確評價從眾消費心理、求異消費心理、攀比消費心

理及求實消費心理。

③理解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

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基本消費原則。

2.能力目標

①正確評價和對待各種消費觀及消費行為的能力。

②提高科學理財的意識和能力。

③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理性的消費方案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

②堅持正確的消費原則,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

③樹立生態文明觀念,自覺落實環境保護行動。

㈢教學重、難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

㈠消費心理面面觀【探究一】課本20頁

消費心理基本特征評價1.對同學互贈禮品的

認識。

2.小林的奇裝異服。

3.校園的攀比之風。

㈡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______消費

要在自己的____________之內進行作

費。

【探究二】課本21頁

既要反對-------------------------

該勤儉還是奢侈?

---------,這是缺乏理智的;又要友

對----------------,它使人們的一一

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推動_______9

皿。

2.避免盲從,______消費

-----------------------------,是不

理智的。

堅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避免——

___,避免__________,避免________

------------------的傾向。

3.保護環境,______消費【探究三】課本21頁

⑴綠色消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沖動帶來的消費。

_______為主旨,符合____________

------------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

稱,核心是-----------。

⑵綠色消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99

f)

—————O

⑶我們應該樹立-----------,保持一

與-------之間的和諧。【探究四】課本22頁

4.勤儉節約,__________由“白色污染”引發的

以_______為榮、以________為恥,美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_______作為思考。

一種-------,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為

大。

【探究五】課本22頁

關于“打包”。

四當堂檢測(007)

1.當箭,部分中學生在日常生活消費中出現了追求名牌的風氣。針

對這種現象,你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①摒棄盲目攀比,但不反對名牌②名牌就是現代、前衛,崇尚名

牌合情合理

③反對盲目攀比,摒棄名牌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對

待名牌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漫畫(見右圖)旨在勸誡年輕人

爸/媽!努力呀!

我又快沒“子兒”

啦!!7

①要體諒父母的艱辛②應該依賴父母③消費要量力而行

④要盡情享受生活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3.(雙項選擇)節儉是傳統美德。經濟學家凱思斯則提出了節儉悖論,

認為節儉對個人、家庭來說是美德,而對社會來說則意味著支出

減少,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造成失業增加,收入減

少。這啟示我們

①個人應該堅持節儉,社會應該擴大消費②消費決定生產,政

府應適當刺激消費

③既要勤儉節約,又要適度消費④應重視消費對生產

的影響,積極引導消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學生煙民已達數百萬之多,而且還在增加,

為此,專家建議教育部門掀起一場“拒絕第一支煙”活動。學生煙

民擴大主要是由

A.求實心理引發的B.享受心理引發的C.從眾心理引發的

D.攀比心理引發的

5.許多同學的手機、電腦、MP3、電子辭典等現代化裝備不斷升級,

由此帶來的“學費外支出”迅速增加。這種使用高科技產品的攀

比之風還有進一步蔓延之勢。對這一現象的正確認識是

A.消費是個人的私事,與社會無關

B.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消費心理,應該加以引導

C.這是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不值得提倡

D.這是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一種理智消費行為

6.在資源日趨緊張的條件下,循環經濟已成為現代經濟的一種趨勢。

循環經濟從消費的原則看,實際上是一種

A.適度消費B.理性消費C.綠色消費D.勤儉節約消費

高一經濟生活學案(008)

第四課第一框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課標導航】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1、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發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2、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二)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生產與消費的辨證關系;②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

要矛盾;

③懂得發展的意義;④了解我國的中心工作;⑤了解社會主義

改革的實質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對生產與消費之間辨證關系的學習,初步培養學生的辨

證思維能力;

②準確認識生產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決定作用,從而培養正確

認識我國當前為什么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深刻領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

礎;

②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觀念;

③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大力推進自主創新。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①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②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大力發展生產力

2、教學難點:社會生產總過程各環節之間的關系

【基礎過關】

1、生產與消費的辨證關系

(1)生產決定消費。表現在:

★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

基礎

(2)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

產的發展。表現在: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

(消費的調節導向作用)

(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消費為生產創造勞動力)

2、社會再生產過程

(1)社會再生產過程有哪些環節?

(2)各環節之間的關系?

3、大力發展生產力

(1)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①根本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

的o

②現實原因:第一,解決的要求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

盾)

第二,是的本質要求

(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

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③大力發展生產力的現實意義:

④發展,對于,具有決定性意

義。

2、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四要素:路線、人、技術、改革)

【合作探究】

1、劉大媽家的菜籃子不經意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往日冬季的

當家菜蘿卜白菜土豆少了,雞鴨魚肉蝦和各種蔬菜多了。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