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燦爛的青銅文明·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國歷史系列課件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它介于“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在青銅時代人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便被稱作“青銅文明”。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距今5000-4000年,相當于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制品。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器的發展演變過程出現原始社會末期發展夏朝繁榮商朝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很漂亮的,是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里生銹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的。由于青銅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器的主要制作工藝范鑄法普遍作法失蠟法精密鑄造渾鑄法一次澆鑄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隨著原始社會的發展,鼎由最初的燒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變為一種禮器,成為權利與財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輕重,標志著權力的大小。在商周時期,中國的青銅器形成了獨特的造型系列:容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等。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鸮尊鸮尊為古代盛酒器。銅尊,最早見于商代。鸮,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鸮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鸮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采用的原形。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銘文長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說),在目前所見青銅器銘文中為最長。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龍虎尊青銅器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禮器,這樣的紋飾應是巫師作法的情景紀實。張開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兩界的象征。此尊是商代青銅器中與四羊方尊齊名的珍品。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水平。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這套編鐘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被譽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跡”。此套編鐘共六十五件,總重量達到2500千克,編鐘分三層八組掛在鐘架上。經過對編鐘測音,證實了戰國時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樂音體系,打破了過去認為十二律是古希臘傳入的說法,從而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曾侯乙編鐘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青銅早期公元前2080~1580年青銅中期公元前16~13世紀青銅后期公元前13~前10世紀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想一想我國古代的青銅器都有哪些用途禮器食器酒器樂器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納是青銅器的第一位的基本功用,而納的基本目的是“示和”。所納對象即古文獻所謂“實物(所實之物)”,就是上面所說“三牲魚臘”,“四時之和氣”之屬,實際就是犧牲(肉食)、黍稷(主食)以及酒醴之類祖先生前生活必需品。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原來鑄鼎,制作青銅器不僅用來盛裝和調劑犧牲等給祖先奉獻的禮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銅器外表刻畫“物”的圖像。通常所說銅器花紋實質就是圖物象物。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想一想青銅文明就是指的青銅器工藝高超么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不僅僅表現在青銅制造業的興盛上,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共同形成了這一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農業和畜牧業那時已經五谷齊備,人們已經知道如何進行選種、施肥、治蟲害,并且開始使用青銅農具。我們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種,在商朝時已有了專供商王室和貴族的牧場。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陶瓷業在商朝,有理論認為是當時印歐語系的游牧民族帶來陶輪的技術,令陶器量產化。在周朝,以陶輪制作的陶器會以更高溫燒制,令其硬度增加,同時亦會使用綠色的釉料。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玉器業中華文明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傳承至今從未中斷,這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大奇跡,而作為文化載體的玉器真實地記錄了中華文明誕生、延續和發展的整個歷史進程,須臾不曾分離,這是奇跡中的奇跡。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于甘肅馬家窯文化。中國南方也在商朝前期進入了青銅時代。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并且漢字也已經發展成熟。青銅時代與青銅文明說一說選一件你熟悉的青銅器向大家進行介紹感謝您的觀看·第二單元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國歷史系列課件古代農業發達的中國是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10000年前中國原始農業已相當發達刀耕火種這個詞大家都聽說過,這是最原始的農業耕作方法。耒耜隨著生產工具的進步和使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漢朝以后,鐵犁牛耕成為主要的耕作方式隋唐時期江南出現了曲轅犁,至此,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一直為后世沿用。水利工程和灌溉技術也是中國古代一直重視的,它們的應用也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另外一個關鍵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