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1頁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2頁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3頁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4頁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模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列不屬于光源的是(

)。

A.

B.

C.2.下列活動中流逝的時間最接近一分鐘的是(

)。A.短跑50米B.心跳75次C.做一遍眼保健操3.龍龍和華華交流分享暑假的旅游體驗,龍龍去了甘肅敦煌看到了美麗壯觀的雅丹地貌,華華去了長白山看到了蔚藍廣闊的天池,關于以上兩地的地形形成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A.雅丹地貌主要是因為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長白山天池主要是因為火山噴發形成的B.雅丹地貌主要是因為風的侵蝕作用形成的,長白山天池主要是因為火山噴發形成的C.雅丹地貌主要是因為風的沉積作用形成的,長白山天池主要是因為地震形成的4.當考試來臨晚上睡不著覺時,下面給出的方法不合適的是(

)。A.制訂合理的復習計劃B.放棄一切玩和休息的時間,抓緊時間學習C.適當進行運動,學習、娛樂兩結合5.箭手很難射中水中的魚,主要原因是(

)。A.水會反光B.波光粼粼C.魚反射的光進入空氣產生折射6.可以用于夜間計時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計時工具是(

)。A.日晷B.蠟燭C.水鐘二.填空題(共6題,共22分)1.被稱為人體“司令部”的器官是(

),被稱為電話線的器官是(

)。2.(

)是最重要的光源。3.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時,河水所攜帶的泥沙會(

),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這種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

)。

4.“世界屋脊”指的是(

)高原,科學家在這個地方發現了一些遠古時代得海洋生物的化石,證明這個地方在古代是(

)。

5.已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一億五千萬千米,我們在中午12點見到的太陽光大約是在(

)(填寫幾點幾分)發出的。6.在探究影響擺的擺動速度因素時,小明在教師的指導下多次調整擺的長短,根據實驗結果可知,下圖所示的擺擺動速度最快的是(

),擺動速度最慢的是(

)。如果不改變擺的長短,只改變擺的重量,擺動的速度(

)(填“會”或“不會”)發生改變。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要使眼睛看到物體,這個物體一定要是光源。(

)2.人的心臟位于右胸部。(

)3.我們能看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的折射。(

)4.我們人體受到刺激時的神經傳遞過程是接收信號→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做出反應。(

)5.大理巖是變質巖。(

6.光由空氣垂直射入水中,光的傳播方向不會發生改變。(

)四.連線題(共1題,共10分)1.將下列地貌與其主要形成原因連線。長江三峽

地殼巖層變動戈壁雅丹地貌

水流沖刷珠江下游平坦的三角洲

風力作用日本錐形的富士山

水流沉積黃土高原溝壑縱橫

火山噴發五.簡答題(共2題,共8分)1.簡述白光通過三棱鏡后發生的變化。2.寫出兩種晚上能記錄時間的簡易時鐘。六.綜合題(共4題,共34分)1.如圖為我國古代的水鐘。(1)隨著時間的流逝,浮標的位置會_____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變”)。(2)漏斗邊上的泄水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從而讓水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2.如圖,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白墻壁上留下了圓柱體的影子。1.圖中的手電筒稱為(

)。A.光源B.電源C.燈源2.白墻壁上出現的影子的形狀是(

)。A.圓形B.長方形C.橢圓形3.當手電筒逐漸靠近圓柱體時,影子(

)。A.變大B.不變C.變小4.如果手電筒是從圓柱體的正上方照下來,在圓柱體下方的“屏”上留下影子,影子的形狀應該是(

)。A.圓形B.長方形C.橢圓形3.古代人們曾經用水鐘計時,仔細看圖,回答問題:1.這個水鐘是(

)。A.“受水型”水鐘B.“泄水型”水鐘C.“流水型”水鐘2.漏斗上方“溢水口”的作用是(

)。A.防止水流入漏斗太少B.使漏斗內水面保持不變C.讓臟水、雜質從溢水口中流出3.水從漏斗底部出水口流入容器的速度是(

)A.保持不變的B.不斷加快的C.不斷減慢的4.這個水鐘上的刻度是(

)。A.不均勻的 B.隨意劃分的 C.均勻的4.模擬火山噴發實驗。【材料】土豆泥、番茄醬、罐頭盒(或不銹鋼小盆)、鐵架臺、酒精燈、護目鏡等。1.【實驗過程】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模擬___________,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模擬___________,用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鐵盒子放在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模擬地殼深處___________的狀態),觀察現象。4.【注意事項】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___________(填“厚”或“薄”),要佩戴好護目鏡,番茄醬要適當稀釋等。5.【實驗現象】加熱一段時間,有熱氣冒出;受熱后___________向外噴發。6.【實驗結論】火山噴發現象是由于地球內部的巖漿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沿著地殼的___________地帶噴發形成的自然現象。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B3.B4.B5.C6.B二.填空題1.腦;神經2.太陽3.大量堆積下來;三角洲

4.青藏;海洋

5.11點52分6.乙;甲;不會三.判斷題1.×2.×3.×4.√5.√6.√四.連線題1.五.簡答題1.分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