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八年級學業水平調研抽測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本試卷共8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3.閉卷考試,不可查閱參考資料,應獨立答題。4.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民主黨派代表黃炎培曾形容說:“民眾游行,廣場三十萬人,紅旗、紅額、紅燈,一片紅色。燕都自遼金元明清以來,殆未有之盛典。”這一“盛典”的重要意義是A.確立了政治協商制度B.標志著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C.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D.意味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2.下列言論反映了志愿軍戰士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國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我在這里流點血不算什么,吃點苦又算什么哩!”“我們的身后就是祖國,為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后退一步!”A.不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B.互幫互助的國際主義精神C.積極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D.甘于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3.20世紀50年代,面對部分新解放區農民仍然遭受地主壓迫的情況,中共中央決定實施A.和平解放西藏B.“一五”計劃C.土地改革D.農業合作化歷史試卷第1頁(共8頁)4.陳云提出了編制五年計劃要正確規劃經濟建設的規模和速度,使經濟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同國力相適應??既要考慮到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到國際環境的影響等思想。這說明“一五”計劃的編制A.關注改善民生B.結合中國實際C.適應全球經濟D.奠定工業基礎5.《人民日報》記載:“……他們從車床邊來,從田地里來,從礦井來,從海岸的防哨來。放下鉗子,放下犁耙,放下鎬頭,放下筆桿、圓規……商量著國家的大事。”材料表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A.先進性B.廣泛性C.法制性D.具體性6.民族工商業代表榮毅仁曾對我國的一項變革談到他的認識:“像我們這樣一個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要搞企業、搞生產,一定要走社會主義道路,發展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國民經濟。”這一“變革”是A.三大改造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C.改革開放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7.1978年12月25日的《人民日報》報道:“二十三日晚上,廣播(會議)公報的聲音響徹家家戶戶;今天,刊載公報的報紙在街頭迅速銷售一空。”這一會議公報受到如此歡迎是由于該會議A.標志著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建立B.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C.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D.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8.1978年,河南全省糧食總產量僅2097.5萬噸,主要農產品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980年,河南省糧食產量基本上達到自給有余。從1981年開始,河南省開始部分地向外供給糧食。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B.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建立C.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9.經濟特區探索了我國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發展路徑,貢獻了由政策開放走向制度開放、由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的理念、做法以及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這說明經濟特區A.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促進了經濟實力大幅提升C.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經驗借鑒D.不斷推動人們的思想解放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10.出現下圖中數據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A.國企改革不斷深入發展B.四個經濟特區的建立C.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D.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11.以下年代尺反映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是堅持A.發展經濟B.理論創新C.敢于斗爭D.獨立自主12.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捕;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023年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這些措施體現了A.深化改革的舉措B.命運共同體理論C.綠色新發展理念D.中國夢宏偉藍圖13.國家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干部,不斷提升少數民族干部的能力和積極性。1978—2012年全國共建成15所民族院校,培養的少數民族干部由1萬多人增加到299萬余人。這反映出政府A.興邊富民政策成果顯著B.注重高等教育的發展C.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D.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14.澳門回歸以來,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社會取得全面進步,民生得到較大改善,與內地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加強。澳門取得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協商制度實行B.“一國兩制”的實踐C.地方治理水平提高D.改革開放政策實施15.由下表可知,海峽兩岸年份2004年2007年2010年2019年海峽兩岸貿易總額783.24億美元1244.8億美元1453.7億美元2280.8億美元歷史試卷第3頁(共8頁)靈勇A.經貿合作蓬勃發展B.文化認同不斷增強C.致力于實現“三通”D.經濟技術合作多元16.下表體現了我國國防建設時間事件1950年開始人民海軍先后購進美、英、日等超齡艦船48艘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2017年我國自主研制出口型武裝直升機直-19E在哈爾濱首飛成功2022年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出塢下水A.裝備技術水平已世界領先B.積極引進外國先進裝備C.軍隊正規化建設不斷發展D.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17.這一原則的提出是新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續和發展,促成了日內瓦會議的成功,提出了中國對亞洲集體安全的政策,為亞非會議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這一原則”是A.全方位外交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睦鄰友好原則D.“求同存異”方針18.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國,作為國際上一支重要的正義力量,可以在聯合國發聲發力,也使得聯合國更加具有普遍性與代表性。事實上,缺少中國的聯合國,必然會在多種全球性議題上出現功能性失調。由此可知,中國重返聯合國有利于A.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B.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C.推動聯合國工作展開D.壯大發展中國家力量19.下面這組郵票體現的主題是A.文學藝術成就B.航天科技成就C.農業科技成就D.教育發展成就歷史試卷第4頁(共8頁)20.據統計,自1994年以來,《牛津英語詞典》新增的英語詞語中,漢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了任何其他語言,如“addoil”(加油)、“hongbao”(紅包)、“wuxia”(武俠)等。這種情況反映了A.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B.現代英語單詞匱乏C.英語將成為漢語的一部分D.中式英語成為主流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21.(6分)紅色歌曲見證新中國的發展歷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創作的紅色歌曲(部分)歌曲創作時間歌詞(節選)《歌唱祖國》1950年9月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1950年11月25日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在希望的田野上》1981年初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一片冬麥那個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材料二紅色歌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之一,對于喚醒中國人民的集體記憶、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有著重要的意義。從紅色歌曲的旋律、歌詞,以及創作的歷史背景和政治立場去認識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及其豐富內涵。——摘編自徐靖彬《以紅色歌曲闡釋偉大建黨精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歌曲分別見證了新中國發展歷程上的哪些大事。(3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傳唱經典紅色歌曲有何重要意義。(2分)(3)綜上所述,請談談你從紅色歌曲中體會到的精神。(1分)歷史試卷22.(6分)英雄模范是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英雄模范的精神對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請你根據下面材料,任選兩位模范人物,提煉一個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材料新中國成立后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事跡人物事跡“鐵人”王進喜身為石油工人,當井噴的險情發生時,不顧傷腿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了井噴“黨的好干部”焦裕祿任蘭考縣委書記期間,親自帶隊到災區展開調研工作,頑強堅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兩彈元勛”鄧稼先一生從事原子彈與氫彈研究,默默無聞工作和奉獻著,最終積勞成疾,患癌癥去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雜交水稻事業奉獻一生,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23.(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90—2009年我國農村居民生活狀況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元)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年底耐用品消費量(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億人)空調機彩色電視機家用計算機1990年686.31一4.72一一1995年1577.740.1816.92一一2000年2253.421.3248.740.47一2005年3254.936.4084.082.101.792009年5153.1712.23108.947.468.33材料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養用好鄉村人才。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大力改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強充電樁、冷鏈物流、寄遞配送設施建設,加大農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歷史試卷第6頁(共8頁)(1)根據材料一,分析農村居民的生活有何變化。(2分)2525(2)根據材料二,概括我國為實現鄉村振興作出的努力。(3分)(3)綜上所述,請談談你從我國的鄉村建設中得到的認識。(1分)24.(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尋求共同點、保留差異點,是消除分歧、避免沖突,實現各自利益訴求的唯一原則和方法,新中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簡潔話語對這一原則進行了表達,展現了關于處理復雜國際關系的智慧。新中國以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為外交重點的形象在會議上開始得到了認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非國家后來成為支持新中國外交行動的重要力量。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臺灣問題、人權問題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斗爭中,發展中國家大多站在支持中國的立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摘編自謝迪斌《萬隆會議與新中國形象的國際塑造》材料二在新時代對外工作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一系列寶貴經驗……必須體現大國擔當,堅持引領和平發展,堅持促進世界穩定和繁榮……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堅決反對一切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有力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必須發揮制度優勢,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合力。——摘編自人民網《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是如何表達“這一原則”的,并概括萬隆會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3分)歷史試卷第7頁(共8頁)(2)根據材料二,歸納新時代我國外交的“寶貴經驗”。(2分)(3)綜上所述,指出影響外交政策的因素。(1分)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