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_第1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_第2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_第3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_第4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湘教版高中地理習題-2009年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PAGEPAGE12009年下學期隆回二中高二第三次段考地理試題(文科)命題范圍:湘教版必修Ⅲ與選修Ⅲ試題分值:100分考試時量: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下列區域中有明確界線的是A、文化區域 B、行政區域 C、氣候區域 D、商業區和住宅區2.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這是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A、發展水平B、生活特點C、發展方向D、發展條件3.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這件事說明了區域的發展明顯受:A、區域外部環境的影響B、區域結構的影響C、區域競爭的影響D、區域空間特征的影響4、如果將GIS用來監測森林火災,可以A、用來分析、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B、預測森林火災的發生的地點C、預測森林火災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時知道火災地點、范圍,分析火勢蔓延方向,制定滅火方案位于長江中上游的某茶場,茶園面積600畝,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鋤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園“消瘦”了,同時,鋤草需要大量勞動力,困惑之際,茶場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卻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進茶園,既節約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園,可謂一舉兩得。完成5~7題。5.長江中上游植被破壞后,給下游地區帶來的危害是A、泥沙淤積河、湖,洪水排泄不暢,致使洪澇災害頻繁B、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C、氣候惡化,導致全球變暖D、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6.根據長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鋤草中,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7.茶園“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葉C、土壤中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D、表層土壤被大量沖走110°40°①人類對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反映了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過程。右圖所示省區是我國著名的能源基地,回答110°40°①8.該省能源基地建設的優勢有①資源優勢②農業基地優勢③區間。回答18--19題。18.從欣賞南、北方山水風景的角度,湯姆應該選擇在什么季節?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9.從感受地域遼闊氣候差異顯著的角度,湯姆應該選擇在什么季節出行?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三清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東經117°59′一118°30′,北緯28°54′~28°58′,素有“天作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之殊譽,景觀布局“東險、西奇、南絕、北秀”,“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并稱四絕。三清山和黃山屬同一地貌,故又有小黃山之稱。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經、猴王獻寶都是其著名景觀。據此回答20~22題。20.三清山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是A.高原高山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21.三清山主要屬于A.花崗巖地貌B.喀斯特地貌C.冰川地貌D.風蝕地貌22、.觀賞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經、猴王獻寶景觀,應遵循的原則是①選擇適當位置②把握觀賞時機③置身其中近觀④發揮想象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五·一節放了七天長假,北京某中學上高中的小明想約本班幾個同學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暉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陳敏想去武夷山,小華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們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費,又想讓旅行社全包。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回答判斷23-24題。23.他們最宜選擇的旅游風景地是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24.選擇的主要理由是A.旅游費用B.交通條件C.身體狀況D.旅游觀光地25.我國部分旅游資源與所在省區搭配正確的是()A.①路南石林②承德避暑山莊③敦煌石窟④歌婆節B.①桂林山水②云岡石窟③長城嘉裕關④蘇州園林C.①梵凈山②龍門石窟③酒泉航天中心④杭州西湖D.①黎族風情②蘇州園林③秦陵兵馬俑④無錫太湖上海、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是我國著名“紅色"旅游區。據下圖10和表格,完成問題紅色旅游區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區(2005年)延安北京、陜西、山西、河南、天津井岡山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廣東26.關于圖10中①旅游區的敘述,錯誤的是A.雪山連綿、冰川廣布,自然風光獨特B.許多旅游景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C.地區接待能力不足是其旅游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D.位于西部經濟地帶27.“客源抽樣統計情況”表反映了我國兩大“紅色”旅游地A.旅游資源具有可創造性和非凡性B.地區接待能力制約著客流量的多少C.最優吸引半徑是有限的D.旅游業發展速度趨緩某大城市郊區,山巒起伏,林木蒼郁,水庫明凈,溫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風景如畫。山麓地帶古宅成片,民風淳樸,瓜果飄香,魚蝦滿塘。為吸引游客,當地的旅游區規劃在中心服務區興建音樂噴泉、疊水假山、休閑廣場等景點,還增加了“西游記宮”和大型游樂場。但景區建成開放以后,游客遠未達到預期的人數,尤其是“西游記宮”幾乎無人光顧。據上述材料,回答28~29題:28.該旅游規劃不成功,其主要問題有()①缺乏對旅游資源的科學分析與評估,未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②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通達性差③旅游區空間布局不盡合理,中心區布局過多的接待服務設施不利于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④“西游記宮”等人造景觀重復建設、內容雷同,在當地缺乏文化根基⑤旅游開發沒有形成特色,旅游區形象不明,游客市場及產品定位不準⑥環境污染嚴重,很難吸引游客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29.關于本區旅游發展的目標和開發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A.本區發展應以農業為主導,以農業基地建設為目標B.本區旅游產品應定位為人文旅游資源為主、自然風景為輔C.鑒于長期發展的需求,本區賓館的等級應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級賓館D.該旅游區應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溫泉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開發觀光和度假旅游產品30、公元前120年左右,張騫等人到達地中海沿岸,恰好當地為陰雨紛紛的天氣,此時當地所處的季節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第Ⅱ卷非選擇題部分(40分)二、綜合題(4道大題,共40分)3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該區正以香港、 、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分)(2)分析圖示地區發展工業有利條件。(4分)(3)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率先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原因何在?(2分)3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圖一為德國著名工業區,圖二為遼中南工業基地。材料二:材料一中圖一所示工業區是以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但在20世紀50年代以后,該工業基地經濟開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的衰落最為明顯。為改造和振興該工業區,該國從60年代開始對其進行綜合整治,采取了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工業布局;拓展亝通,完善亝通網等措施,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工業區目前已從煤鋼中心”逐步變成一個煤鋼產業及信息、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相結合,多種行業協調發展,環境優美的新經濟區。(1)根據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兩地工業發展的共同條件。(6分)(2)鞍山鋼鐵企業擁有職工50萬人,20世紀70年代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等興建的寶山鋼鐵企業,規模與鞍山鋼鐵企業差不多,但職工不足2萬人。這反映了工業區位因素出現了什么變化?(2分)(3)請借鑒德國傳統工業區的整治措施,說說你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的改革建議:(至少說出三條建議)(6分)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中新網2007年10月8日電:隨著第25個黃金周落幕,內地再掀對“黃金周”的存廢爭議。香港《文匯報》報道,從“黃金周”實施9年來持續攀升的統計數據可見,長假對釋放潛在消費需求,拉動內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當國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時段,旅游景點和相關公共設施的“超負荷”以及隨之衍生的連串問題也開始凸顯,社會上改革“黃金周”的呼聲日高。材料二:九寨溝是我國著名風景旅游勝地,并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兩項國際桂冠。九寨溝“水光浮翠,倒影林嵐”,翠海、疊瀑、彩林、銀峰以及特異的藏族風情,相互交融成一個令人神往的“神話世界”、“人間仙境”。九寨溝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為生態旅游區,旅游者蜂擁而至,2000年以來,每年游客量都超過100萬人次。“黃金周”期間游客塞滿九寨溝,車隊排成了長龍;大量的飯店、商場、賓館、旅行社等涌進溝內;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溝管理局的監測結果表明九寨溝的水體已經有富營養化的趨勢,湖泊有沼澤化傾向。101112(月)101112(月)05101520客流量百分比(%)1995年2005年九寨溝客流量季節分布曲線101112(月)05101520客流量百分比(%)1995年2005年三亞客流量季節分布曲線(1)九寨溝發展旅游的條件是具有豐富的景觀和獨特的風情及他們的傳統文化。(2分)(2)材料三反映出九寨溝和三亞旅游高峰出現的共同時間為,原因是。(4分)(3)旅游旺季時,九寨溝景區人滿為患,超過了其環境承載量。你認為解決這一問題措施有。(3分)(4)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是旅游、環保、建設等部門的共同工作目標。有關九寨溝開展生態旅游所采取的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多項選擇,2分)A.關閉景區內的賓館飯店,執行“溝內游,溝外住”B.在景區內多移植世界各地奇花異草,形成新的生態景觀C.進行旅游功能區的規劃,把旅游活動的線路、范圍限定在核心區以外的地域D.停止生態旅游區的對外開放,促使生態環境的恢復34、右圖所反是“雪、沙、濕小麥的反射波譜曲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1)在圖中,反射率最高和最低的地物分別是和 。(2分)(2)結合該圖和所學知識思考,利用遙感圖像進行地物判讀的原因是什么?(3分)(3)、現代地理信息技術,除了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以外,還有和(2分)PAGEPAGE9姓名班級姓名班級考號一、機讀卡部分注意事項:請保持卷面清潔平整,不要在答題卡周圍2厘米范圍內書寫文字。請務必規范填涂,一定要涂濃點,否則可能造成漏選而失分。謝謝合作!座位號二、綜合題(4道大題,共40分)31、讀右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2分)(2)、(4分)(3)、(2分)32、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4分)(1)、(6分)(2)、(2分)(3)、(6分)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1)、、(2分)(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