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江南》漢樂府.................................................................
(-)《敕勒歌》北朝民歌............................................................
(三)《鵝》(唐)駱賓王.............................................................
(四)《風》(唐)李嬌................................................................
(五)《詠柳》(唐)賀知章...........................................................
(六)《涼州詞》(唐)王之渙..........................................................
(七)《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八)《春曉》(唐)孟浩然............................................................
(九)《涼州詞》(唐)王翰............................................................
(+)《出塞》(唐)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十二)《鹿柴》(唐)王維..........................................................
(十三)《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十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十五)《清明》(唐)杜牧......................................................
(十六)《古朗月行》節選(唐)李白.................................................
(十七)《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十八)《贈汪倫》(唐)李白..........................................................
(十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二十)《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二十一)《望天門山》(唐)李白......................................................
(二十二)《別董大》(唐)高適....................................................
(二十三)《絕句》(唐)杜甫.......................................................
(二十四)《春夜喜雨》(唐)杜甫.....................................................
(二十五)《絕句》(唐)杜甫.......................................................
(二十六)《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二十七)《楓橋夜泊》(唐)張繼....................................................
(二十八)《游子吟》(唐)孟郊......................................................
(二十九)《江雪》(唐)柳宗元.........................................................
(三十)《漁歌子》(唐)張志和.....................................................
(三1一一)《塞下曲》(唐)盧綸.......................................................
(三十二)《望洞庭》(唐)劉禹錫....................................................
(三十三)《浪淘沙》(唐)劉禹錫....................................................
(三十四)《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三十五)《池上》(唐)白居易......................................................
(三十六)《憶江南》(唐)白居易............................................
(三十七)《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三十八)《憫農》其一(唐)李紳...................................................
(三十九)《憫農》其二(唐)李紳....................................................
(四十)《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四H-一)《山行》(唐)杜牧....................................................
(四十二)《靜夜思》(唐)李白........................................................
(四十三)《江南春》(唐)杜牧......................................................
(四十四)《登樂游原》(唐)李商隱
(四十五)《峰》(唐)羅隱
(四十六)《江上漁者》(北宋)范仲淹
(四十七)《元日》(北宋)王安石
船
瓜洲
安
石
)王
(四十八)《泊
湖
先
陰
安
北
王
(四十九)《書*)石
梯
松
宋
七
樓
湖
醉
月
I日望
二
(五十)《六蘇蘇軾
軾
剌
初
雨
北
青
南
湖±1
(五十一)《飲
蘇軾
崇春
匕
江m>T
RT
(五十二)《惠z
林
西
壁(
宋
"匕x
xT)
(五十三)《題Vz
(五十四)《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五十五)《示兒》(南宋)陸游.......
籬門
有感
南
秋
夜將
曉出
迎涼
z宋\
(五十六)x(7Pili游
(五十七)《四時田園雜興》(1)(木)氾成大
(五十八)《四時田園雜興》(2)(宋)范成大
(五十九)《商山早行》(唐)溫庭筠
(六十)《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楊萬里
(六H-一)《春日》(南宋)朱熹.....
(六十二)《題臨安邸》(南宋)林升
(六十三)《游園不值》(南宋)葉紹翁
(六十四)《鄉村四月》(宋)翁卷........
(六十五)《墨梅》(元)王冕.......
(六十六)《觀書有感》(南宋)朱熹
(六十七)《竹石》(清)鄭燮......
(六十八)《所見》(清)袁枚..
(六十九)《村居》(清)高鼎
(七十)《已亥雜詩》(清)龔自珍
(七十一)《石灰吟》(明)于謙......
(七十二)《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七十三)《三衢道中》(南宋)曾幾......
(七十四)《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七十五)《早春呈水部十八員外》(唐)韓愈
(七十六)《長歌行》漢樂府..........
(七十七)《七步詩》曹植...............
(七十八)《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七十九)《從軍行》(唐)王昌齡........
(八十)《竹里館》(唐)王維..........
(八十一)《獨坐敬亭山》(唐)杜甫
(八十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八十三)《贈花卿》(唐)杜甫......
(八十四)《竹枝詞》(唐)劉禹錫......
(八十五)《烏衣巷》(唐)劉禹錫
(八十六)《秋夕》(唐)杜牧
(八十七)《梅花》(北宋)王安石
(八十八)《小池》(南宋)楊萬里........................
(八十九)《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南宋)辛棄疾
(九十)《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九十一)《朝天子?詠喇叭》(明)王磐
(九十二)《少年行》(其一)(唐)王維.....
(九十三)《山居秋暝》(唐)王維..........
(九十四)《夜宿山寺》(唐)李白.........
(九十五)《月下獨酌》(唐)李白...........
(九十六)《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楊萬里
(九十七)《夜書所見》(南宋)葉紹翁........
(九十八)《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九十九)《沁園春?雪》(近代)毛澤東........
(一百)《卜算子?詠梅》(近代)毛澤東
(一百零一)觀滄海東漢曹操.......................................................................
(一百零二)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一百零三)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一百零四)西江月南宋?辛棄疾..................................................................
(一百零五)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一百零六)龜雖壽東漢?曹操.....................................................................
(一百零七)畫雞明?唐寅.....................................................................
(一百零八)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
(一百零九)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
(一百一十)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一百一十一)泊秦淮唐?杜牧...................................................................
(一百一十二)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百一十三)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南宋?楊萬里....................................................
(一百一-四)如夢令宋?李清照...............................................................
(一百一十五)東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唐?韓愈.....................................................
(一百一十六)山中雜詩南朝?吳均...............................................................
(一百一十七)雁門太守行唐?李賀..............................................................
(一百一十八)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一百一十九)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一百二十)逢入京使唐?岑參..................................................................
(一百二十一)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一百二十二)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一百二十三)送靈澈上人唐?劉長卿….
(一百二十四)約客南宋?趙師秀
(一百二十五)論詩清?趙翼......
(一百二十六)望岳唐?杜甫......
(一百二十七)春望唐?杜甫......
(一百二十八)石壕吏唐?杜甫....
(一百二十九)歸園田居(其三)東晉?陶淵明
(一百三十)使至塞上唐?王維...................................................................
(一百三十一)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一百三十二)游山西村南宋?陸游..............................................................
(一百三十三)長歌行漢樂府.................................................................
(一百三十四)野望隋?王績.................................................................
(一百三十五)早寒江上有懷唐?孟浩然
(一百三十六)望洞庭贈張丞相唐?孟浩然
(一百三十七)黃鶴樓唐?崔潁..............................................................
(一百三十八)送友人唐?李白..............................................................
(一百三十九)秋詞唐?劉禹錫..............................................................
(一百四十)魯山山行北宋?梅堯臣..........................................................
(一百四十一)浣溪沙北宋?蘇軾.............................................................
(一百四十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南宋?陸游..............................................
(一百四十三)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
(一百四十四)赤壁唐?杜牧.................................................................
(一百四十五)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一百四十六)水調歌頭北宋?蘇軾............................................................
(一百四十七)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
(一百四十八)飲酒(其五)東晉?陶淵明....................................................
(一百四十九)行路難(其一)唐?李白......................................................
(一百五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杜甫......................................................
(一百五I-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一百五十二)醉花陰宋?李清照...............
(一百五十三)贈從弟東漢?劉楨...............
(一百五十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一百五十五)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一百五十六)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唐?李白
(一百五十七)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北宋?王觀
(一百五十八)別云間明?夏完淳
(一百五十九)無題唐?李商隱..
(一百六十)相見歡南唐?李煜..
(一百六十一)登飛來峰北宋?王安石........................................................
(一百六十二)清平樂村居南宋?辛棄疾................
(一百六十三)望江南唐?溫庭筠......................
(一百六十四)漁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一百六十五)江城子密州出獵北宋?蘇軾..............
(一百六十六)武陵春宋?李清照.........................
(一百六十七)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宋?辛棄疾
(一百六十八)觀刈麥唐?白居易........................
(一百六十九)月夜唐?劉方平.........................
(一百七十)卜算子詠梅南宋?陸游..........................................................
(一百七十一)破陣子?春景北宋?晏殊....................................................
(一百七十二)浣溪沙北宋?蘇軾............................................................
(一百七十三)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宋?辛棄疾........................................
(一百七十四)山坡羊驪山懷古元?張養浩...................................................
(一百七十五)《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一百七十六)關雎詩經.....................................................................
(一百七十七)兼葭詩經....................................................................
(一百七十八)從軍行唐?楊炯.............................................................
(一百七十九)羌村三首(之三)唐?杜甫...................................................
(一百八十)登樓唐?杜甫................................................................
(一百八十一)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唐?岑參........................................
(一百八十二)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江南》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簡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
譯文:
江南正是采蓮的季節,人們正在愉快地采蓮,碧綠的荷葉一望無際,魚兒游動在荷葉之間。一會
兒魚兒在荷葉的東邊嬉戲,一會兒又追逐在荷葉的西邊,一會兒再荷葉的南邊跳,一會兒又竄往荷葉
的北邊。
chi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
xian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作者背景:
相傳這是北齊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敕勒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
古詩今譯:
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蒼天遼遠空曠,草原一望
無際,微風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三)《鵝》(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背景:
WU
駱賓王(約640-684),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
時就有詩名,擅長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詩,是“初唐四杰”之一。
古詩今譯:
鵝,高昂著頭頸朝著天,唱著歌。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動在綠水上,紅色的鵝掌劃動著清清的水波。
(四)《風》(唐)李嬌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簡介:
李嶗(644?713),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矯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
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古詩今譯:
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
竿傾斜。
(五)《詠柳》(唐)賀知章
too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者背景: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年青時就因為詩文寫得
好而聞名。為人狂歡,與李白、張旭等合稱“飲中八仙”。他的詩清新疏朗而富有機趣,以《回鄉偶
書》、《詠柳》等傳誦最廣。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
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六)《涼州詞》(唐)王之渙
r6nqiang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作者背景:
王之渙(668-742),唐代詩人。字季陵,晉陽(今山西太原)人。豪放不%,常擊劍悲歌。他
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并多被當時樂工傳唱。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等。
古詩今譯:
奔騰的黃河就來自云端,一座孤城外是萬仞高山。吹羌笛的就不要怨楊柳不綠,春風從來未到過
玉門關。
(七)《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古詩今譯:
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名句賞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并不滿足于對眼前景物的流連,還想探究更遠的景色,從這
里可以看出詩人不斷進取的精神。
(A)《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詩淡雅清新,多寫田園隱逸
生活。和王維齊名,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曉》、《宿建德江》等。
(九)《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作者背景:
bTng
王翰(生卒不詳),唐代詩人。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詩。
與后來的大詩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詩流麗暢達,七絕《涼州詞》是流傳很廣的名篇。
古詩今譯:
甘醇的葡萄酒裝滿了夜光杯,剛準備喝時馬上傳來琵琶的催促聲。我醉倒在沙場上你不要見笑,
自古以來出征打仗的有幾個人還能回來?
(十)《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背景:
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亦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
凝練,表現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寫七言絕句,《出塞》、《從軍行》是著名的代
表作。
古詩今譯:
還是秦時的明月和邊關,萬里出生的將士們仍未歸還。只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還在,決不能讓敵
人軍隊越過陰山。
(十一)《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間,一片冰心在玉壺。
古詩今譯:
滿江寒雨綿綿,連夜來到鎮江,黎明送客時楚山也形單影孤。遠在洛陽的親友如果問起我,就說
是心地純潔,如冰心玉壺。
zhdi
(十二)《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作者背景:
王維(701-760),唐代詩人。字摩詰,被稱為“詩佛”。他有多方面的藝術成就,人們稱贊他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并稱“王孟”。
古詩今譯:
空曠的山中看不見人,只是能聽見說話的聲音。夕陽的光線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十三)《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yi
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詩今譯:
早晨的細雨潤濕了渭城浮塵,旅館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勸您再多飲一杯離別的酒,出陽關
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十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zhuyu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詩今譯:
獨居他鄉是外來的客,每逢佳節更加懷念家鄉和親人。遙想弟兄們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
少了我一個人。
(十五)《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背景: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
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
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詩今譯:
清明時候偏趕上細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悶。問一聲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
的杏花小村。
(十六)《古朗月行》節選(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作品
極富浪漫色彩,感情強烈,善用比興、夸張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豪放縱逸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詩仙”。
古詩今譯:
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云彩中間。
(十七)《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古詩今譯:
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直瀉
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銀河水落自九天。
(十八)《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古詩今譯:
李白坐船正準備出行,忽然聽到岸上的以腳踏為節拍的唱歌聲。桃花潭的水深達千尺,比不上汪
倫送我的深情。
(十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古詩今譯:
老朋友離開西邊黃鶴樓,在明媚的春天里去往揚州。孤帆遠去在水天盡頭,只見長江向天邊奔流。
(二十)《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今譯:
早晨告別彩云間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兩岸的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響,一
葉小舟已駛過萬重山巒。
(二十一)《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古詩今譯:
楚江東來沖開天門奔騰澎湃,一路奔流的長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門山東西默然相對,一片白
帆從旭日東升的遠處駛來。
(二十二)《別董大》(唐)高適
xun
千里黃云白日喋,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者背景:
tiao
高適(702-765),唐代詩人。字達夫,渤海<縣(今河北景縣)人。性格落拓,不拘小節。
他半生漂泊,熟悉邊疆生活,邊塞詩寫得慷慨蒼涼,真實而有氣魄。
古詩今譯:
千里塵云籠罩著昏暗的天地,北風吹雁南飛大雪紛紛。不要愁前邊沒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沒有不
賞識您的人。
(二十三)《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他被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人稱為“詩史”。與李
白并稱“大李杜”。
古詩今譯:
兩只黃鵡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的青天。窗口遠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
泊著萬里赴吳的航船。
(二十四)《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古詩今譯:
及時雨是知道時節的,在春天它應運催生。隨著春風潛入夜色,滋潤萬物悄然無聲。鄉間路與云
一樣黑,江船漁燈孤影獨明。早晨看見被雨打濕的紅花,花枝擁簇錦官城中。
(二十五)《絕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古詩今譯:
春天的太陽映照得江山如此秀麗,隨風吹來了各種花草的芳香。濕軟的泥土引來只只飛燕,溫暖
的沙灘上睡著對對鴛鴦。
(二十六)《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古詩今譯:
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壓垂了枝條。嬉戲流連的彩蝶不停地飛舞,自在嬌媚的
黃鶯啼鳴恰恰。
(二十七)《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作者背景:
張繼(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詩多登臨記行,不假雕
琢。《楓橋夜泊》是廣為流傳的名作。
古詩今譯:
月已落下,烏鴉啼叫,秋霜滿天,江邊楓樹,漁火點點,對愁而眠。姑蘇城外,寂寞清靜的寒山
古寺,半夜里鐘聲悠揚傳到了客船。
(二十八)《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時居蒿山,與韓愈是
好朋友。一生窮困,近50歲時才中進士。孟郊寫詩以寒苦之音著稱,追求奇特的構思和瘦硬的語言
風格,多表現下層民眾和自己的貧寒生活及遭遇,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
古詩今譯:
慈愛的母親手中的針線,離家遠行人身上的衣服。要遠行時密密地縫呵縫,心中擔憂兒子遲遲才
回。誰說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報答得了春天的光輝?
(二十九)《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者背景:
柳宗元,唐代詩人。字子厚。參加永貞變法,失敗后屢被流放,最終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
世又稱“柳柳州”。是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
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之一詩也寫得很好,古詩和韋應物齊名,世稱“韋柳”。
古詩今譯:
千山寂靜鳥兒都飛走不見了,萬條小路上已經人跡杳渺。小船上漁翁穿戴蓑衣斗笠,獨自一人
冒寒在江上垂釣。
(三十)《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蹶魚肥。
青箸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背景:
張志和,唐代詩人。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少年有才學,擅長音樂和書畫,很受
唐肅宗重視,后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作品多寫閑散生活,詩歌風格清新自然。
古詩今譯:
西塞山前群群白鷺高飛,桃花盛開水中鰥魚肥美。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在斜細雨中流連不
歸。
(三十一)《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作者背景:
盧綸,唐代詩人。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人。”大歷十才子”之一,他的送別詩、寫
景詩很有特色。
古詩今譯:
夜靜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單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竄。正要帶領輕騎兵去追趕,大雪紛飛沾滿了身上
的弓刀。
(三十二)《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作者背景: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
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
“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點,為唐詩中
別開生面之作。
古詩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三十三)《浪淘沙》(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古詩今譯: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
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三十四)《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作者背景: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出生在新鄭(今河南新鄭)。
他的詩風格平易清新,質樸自然,常以揭發當時政治上的黑暗現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題材,如《新樂
府》、《秦中吟》等均為反映社會疾苦的優秀之作。其他如《長恨歌》、《焚琶行》等長篇歌行,傳
誦尤廣。
古詩今譯:
茂盛的野草長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熊熊野火不能將它燒盡,春風吹
過它又重新獲生命。草香無邊彌漫古老道路,一片綠色連接遠處荒城。又要送別朋友去遠游,春草茂
盛好像滿含深情。
(三十五)《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詩今譯: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
兒劃過的痕跡。
(三十六)《憶江南》(唐)白居易
on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古詩今譯: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春天里,一江綠水仿佛被
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三十七)《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作者簡介:
胡令能(758——826),唐朝詩人,隱居莆田(今河南中牟)。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少時家貧,
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較”,傳說有一天他夢見有人往他腹中放了一卷書,從此就
會寫詩了,《全唐詩》中現存其詩四首。
古詩今譯:
一個蓬頭稚面的小孩學著用絲線釣魚,斜著身子坐在野草從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聽到有
過路的人問路,連忙遠遠地招了招手,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三十八)《憫農》其一(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
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無錫(今江蘇無錫)人。他是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而且是寫新樂府詩,最早的實踐者,和白居易、元稹的關系很密切。
古詩今譯:
春天種下一料粟種,秋天收獲萬顆糧食。四海之內沒有荒田,還有農民活活餓死。
(三十九)《憫農》其二(唐)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