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天津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天津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天津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天津市河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

七年級語文

本試卷分為第I卷和第n卷兩部分,試卷滿分loo分。考試時間90分鐘。答題時,將第I卷選

擇題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將第n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

在試卷上無效。祝你考試順利。

第I卷(30分)

注意事項:

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8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的信息點。

2.本卷共11題,共30分。

一、(本大題共11小題。1-5小題,每題3分,6-8小題,每題2分,9-11小題,每題3分,共30分。)

1.下面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滑稽5)唇耀(xuan)大相徑庭(jing)

B.匍胤(fii)為熱(zhao)參差不齊(ci)

C.慫恿(cong)附和(he)拈輕怕重(ni^n)

D.庇護(bi)恍惚(huang)畏罪潛逃(qiWn)

2.下面各組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詢職非凡小心翼翼

B.辨別流淌不可救藥

C.欽差氣概害人聽聞

D.冤枉愛幕驚慌失措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舉辦的燈光秀活動,以燈光秀和演出全景式多角度展示天津前世今生及城市風光。演出將

古詩詞及天津經典文化名著作為_________全篇的脈絡,天津“風、雅、頌”全新篇章,通過名人

名篇現場誦讀、國樂表演、國風歌曲、情境舞蹈等表演形式,天津619年來風云變幻和天津人欣欣

向榮、自信達觀的城市性格。

A.貫穿制造展現

B.貫串打造顯現

C.貫串制造顯現

D.貫穿打造展現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A.科學研究表明,人們在生活中獲取的信息,75%左右是靠視覺獲得的。

B.讀書與寫作密不可分,一個人寫作水平的提高,關鍵在于能夠進行大量閱讀。

C.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使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D.千百年來,茶文化不僅在中國得到傳承和發展,在歐洲的歷史文化中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5.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F9的一項是

1

A.《誡子書》中的“書”是書信的意思,此文一般被認為是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家信。誠,有告誠、勸

勉的意思。

B.《狼》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的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一篇。

C.《皇帝的新裝》選自《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一位古希臘作家。

D.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

6.下列對《次北固山下》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湖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宿”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邊三面臨江。

B.“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第一句指明了詩人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來的情況。

C.“潮平”潮水上漲,水與岸平,“風正”風向既順,風力又不猛。

D.“歸雁洛陽邊”意即詩人想學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洛陽。

閱讀課文《紀念白求思》中的文字,完成7?8題。

①白求恩同態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被端的熱忱。

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

,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

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呼本不午。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共產黨員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翼邊區的軍民,凡親

身受過白求思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

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

明的。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訓。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

有。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

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

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7.最能準確概括第①段中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B.白求思同志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不

是滿腔熱忱。

C.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

D.從前線回來的人,都為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動。

8.下列對選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麻木不仁”在第①段中的意思是指缺乏熱情,對集體和人民的利益不關心。

2

B.選文的前兩段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凸顯白求恩的優秀品德。

C.第③段,作者先按時間順序記敘了自己同白求思的交往,后用一組排比強調了學習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義,

D.選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夾敘夾議,層次清晰,感情真摯。閱讀《穿井得一人》一文,回答9?

11小題。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級,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

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口:“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9.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家無井而出淮汲溉:澆灌,灌溉

B.吾穿井得一人穿:挖掘,開鑿

C.及其家穿井及:和,與

D.丁氏對曰對:應答,回答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宋書丁氏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

B.不若無聞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C.有用而傳之者國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同名詩)

D.國人道之古道西風瘦馬(《天凈沙?秋思》)

11.下面對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姓丁的宋國人家因為要到外面打井水,常要占一個勞動力,后來自家打了井,便趣說為“穿井得一人”。

B.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丁家的意思是,他家打井的時候得到了一個人。

C.因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所以派人向丁家詢問此事。

D.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信傳言,要實事求是,尤其不要以訛傳訛。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0分)

二、古詩文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8分)

12.在橫線上填寫古詩文(8分)

(1),,百草豐茂,,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毒》)

(2)我寄愁心與明月,=(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誡子書》)

(5)夜闌臥聽風吹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誡子書》中寫要學習君子行為操守,先要修身養德的句子是“,

三、課外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7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14題。

賓客承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李而竊。炊忘著算力飯落釜中。

太丘問:“炊何不儲②”元方、季方長跪目:“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算,飯今成糜③。"太丘日:“爾

頗有所識④不?”對目:“仿佛志之。”二于長跪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目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一《世說新語?夙惠》

【注釋】①算:蒸飯的工具。②儲:把事物蒸熟。③糜:粥。④識:記住。

3

13.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1)賓客汨陳太丘宿詣:

(2)俱爭而竊聽委:

14.用/給下面的句子標畫停頓(限兩處),并翻譯。(5分)

太丘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

四、文學作品閱讀

(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

柿子掛滿山崗

洪忠佩

①寒露,風搭在弦上,與銀杏、鳥柏、紅楓一起在山崗奏起深秋的曲調。在悠長的曲調中,一樹樹柿子吸

飽了陽光,橙黃中泛起紅色,仿佛油彩。這樣的斑嫻、明艷在白墻黑瓦的宅子周圍蔓延,山崗與村落融合成了

一個調色盤。

②故鄉宅山村是原生態的山村,人家是“宅”在山腰上、“長”在樹蔭下的。樹蔭濃密的,當屬高聳粗壯

的香樟、楠木、木荷、楠樹、拷樹、豹皮樟、紅豆杉。那隱于樹林之下的古道、路亭,與山村是連成一體的。

他們既種苞蘆、番薯、辣椒,又種茶葉、油茶、板栗、柑橘、柿子。

③“七月米棗八月梨,九月柿子紅透皮。”秋風起時,漫山遍野的柿子宛如燈盞,透著暖人的光,每家每

戶都忙著采摘。等待果實成熟的過程是緩慢的,而一旦果實進入成熟期,時間又不等人。俗話說“割禾搶時,

曬谷搶天”,采摘樹上的果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④背匏、竹籃、蘿筐都派上了用場,上樹的上樹,提籃的提籃,挑擔的挑擔,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很難想

象,在那么陡峭的山坡上,還要爬上幾米,甚至十幾米高的柿子樹,再去采摘,若是沒有多年練就的功夫,是

無法做到的。

⑤倚在樹權上的伙伴眼尖,一下子看見了我,他挑了一個成熟的柿子扔過來,算是打招呼了。他笑道:”摘

柿子總感覺手腳和眼睛都不夠用,明明是一杈一杈去摘的,結果發現枝頭還有'瞎眼柿我剝去柿蒂,撕開

薄如蟬翼的柿皮,鮮紅的果肉立即顯露出來,一口下去,甜滋滋的,果汁飽滿,果香充盈口腔。

⑥柿子樹下的小孩呢,一個個像猴子似的,上躥下跳,專挑成熟的柿子過著嘴癮。

⑦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沒閑著,他們趁著天氣晴好,專挑較硬的柿子,一一削去柿皮,在竹盤竹簟中曬起了

柿餅。他們刀法輕柔而嫻熟,沒有半點拖沓。在笑談之間,在彌漫的果香中,所有的辛勞都消散了。

③柿餅制成后是扁扁的,起皺,泛著一層白霜,掰開卻色如琥珀,吃起米甜而不膩,軟糯而有嚼勁,隱隱

透出干果獨有的清香一這是辛勞與陽光的造化。

⑨偏于一隅的宅山村,自從幾年前水泥公路從山下鋪到了山上,節假日上山采摘的城里人多了,上門收購

的商戶也來了,還有人以柿樹和山村為背景用手機進行直播。宅山的柿子,可謂是“鼓鐘于宮,聲聞于外”了。

⑩宅山村,豐收之年產柿子上千斤的農戶比比皆是。只要樹上能夠長出柿子,就無需考慮怎樣去銷售。

⑩市子在當地還有個俗名一鳥兒柿。宅山村被群山包圍著,山多,意味著鳥多,而柿于正是鳥類喜食的果

實。對柿子最為貪嘴的,莫過于山斑鳩、白頭鶻、紅嘴藍鵲。它們立在枝頭啄食柿子時,尾巴一翹一翹的,仿

佛被柿子的味道迷醉了。

?山風拂來,陽光斜照。遠遠望去,很難判斷讓柿樹枝丫抖動的,是鳥,是風,還是采摘柿子的村民。

那一刻,浮現在我眼前是漫山遍野紅彤彤的柿子,還有紅彤彤的日子……

4

(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0日,有刪改)

15.作者描寫了哪些和柿子有關的故事?請結合文章④?⑦段的內容概括。(3分)

16.文中第①段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其表達作用。(4分)

在悠長的曲調中,一樹樹柿子吸飽了陽光,橙黃中泛起紅色,仿佛油彩。

17.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文章“柿子掛滿山崗”題目的含義。(4分)

18.請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文章結尾段的作用。(4分)

五、綜合性學習與名著閱讀

(本大題共2小題,共10分)

(一)綜合性學習(5分)

學校組織經典古詩文誦讀大賽,請你認真思考,完成下面的任務。

19.(1)活動一:請你為本次大賽設計一則宣傳語。(3分)

宣傳語,就是用簡練的文字和意義鮮明的宣傳來組成的鼓動類或者教育警醒類的口號。

宣傳語的要求:1.語言簡明精練。2.內容關注主題,積極健康。3.句式結構整齊。4.語言生動,講究

修辭。5.易讀易記。

如以“保護學校環境”為主題設計的宜傳標語:(1)學校美如畫,受益你我他。(2)讓天空永遠湛藍,讓綠蔭

擁抱校園

(2)活動二:李華想誦讀一首表現友情的古詩,下面備選篇目中符合這一主題的是()(填寫序號)(2

分)

備選篇目: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杞人憂天》③《天凈沙?秋思》④《觀滄海》⑤《誡子書》⑥《聞王

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二)名著閱讀(5分)

20.文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大家推薦了以下名著片段,開展閱讀分享活動。

【片段一】眾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的兒子,鐵扇公主養的。他曾在火焰山

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了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乳名叫作紅孩兒,號叫作圣嬰大王。”

【片段二】行者滿臉陪笑道:“嫂嫂原來不察理,錯怪了老孫,令郎因是捉了師父,要蒸要煮,幸虧被觀音菩

薩收他去,救出我師。如今做了善財童子,受了正果,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

(1)以上兩個情節均出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的《》(書名),

【片段一】中橫線處是哪個人物?(人名)(2分)

(2)請你簡要概括這兩個情節之間的關系。(3分)

六、作文(本大題1小題,共30分)

21.作文(30分)

本試卷現代文《柿子掛滿山崗》中,作者洪忠佩從自己生活中經歷的事寫起,將摘柿子的美好生活寫得情

真意切。同學們,你們一定也和作者一樣,經歷過如此美好回憶:一次精彩的比賽,一次快樂的旅行,一次辛

5

勤的勞作……一定讓你感觸頗深,難以忘懷。同學們,對此,你有怎樣的經歷和感悟呢?

請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1)緊扣主題,內容具體充實:(2)有真情實感;(3)文體不限(詩歌、戲劇除外);(4)不少于500

字;(5)文中請回避與你相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

七年級語文參考答案

一、(本大題共11小題。1-5小題,每題3分,6-8小題,每題2分,9-11小題,每題3

分,共30分。)

1.A2.B3.D4.C5.C6.D7.A8.D9.C10.C11.B

二、(共8分)

12.(1)樹木叢生秘風蕭瑟(2)隨君直到夜郎西(3)夕陽西下(4)非寧靜無以致遠

(5)鐵馬冰河入夢來(6)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各1分,共8分有錯漏不給分)

三、(共7分)

13.(1)到(2)舍棄,放棄(每個1分,共2分)

14.太丘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2分,每處1分)

太丘說: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飯呢?(3分)

【譯文】有客人在陳太丘(陳富)家留宿,太丘讓元方(陳紀)季方(陳退)兄弟二人做飯。兄弟二人正在燒

火,聽見太丘和客人在談論,都停下來偷聽。做飯時忘了放算子,米都落進鍋里。太丘問:為什么沒蒸飯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說:您和客人談話,我們倆都在偷昕,結果忘了放算子,飯都成了粥了。太丘說:你們還記

得我們說了什么嗎?兄弟回答道:大概還記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塊兒敘說,互相補充,太丘

和客人說的話一點都沒有遺漏。太丘說:既然這樣,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飯呢?

四、(共15分)

15.我和伙伴摘柿子時我吃著伙伴扔給我的甜滋滋的柿子;柿子樹下的小孩迫不及待地挑成熟的柿子吃:上了

年紀的老人挑較硬的柿子曬柿餅。(3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根據文章第⑤段“他挑了一個成熟的柿子扔過來”“一口下去,甜滋滋的”

內容可概括為“我和伙伴摘柿子時我吃著伙伴扔給我的甜滋滋的柿子”:根據第⑥段“柿子樹下的小孩呢”“上

躥下跳,專挑成熟的柿子過著嘴癮”內容可概括為“柿子樹下的小孩迫不及待地挑成熟的柿子吃”;根據第⑦

段“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沒閑著”“在竹盤竹簟中曬起了柿餅”內容可概括為“上了年紀的老人挑較硬的柿子曬

柿餅”。

16.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柿子橙黃中泛紅色的姿態,表達了作者對柿子的喜愛之情。

(4分)

【解析】本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