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J474—2009
ii
HJ474—2009
目次
前言.................................................................................................................................................................iv
1適用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規范性技術要求............................................................................................................................................2
5數據采集和計算方法....................................................................................................................................3
6標準的實施....................................................................................................................................................5
iii
HJ474—2009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保護環境,為純堿
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導向,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在達到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基礎上,根據當前的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
水平,純堿生產企業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本標準分為三級,一級代表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二級代
表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三級代表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本標準將適
時修訂。
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純堿工業協會。
本標準環境保護部2009年8月10日批準。
本標準自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環境保護部解釋。
iv
HJ474—2009
清潔生產標準純堿行業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純堿生產企業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本標準將純堿行業清潔生產指標分成五類,即裝
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和環境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氨堿法純堿生產企業和聯堿法純堿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和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
的判斷、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也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證等環境管理
制度。本標準不適用上述企業的合成氨、熱電等分廠(車間),也不包括小蘇打、氯化鈣等下游產品的
分廠(車間)。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201.1—2004工業碳酸鈉及其試驗方法
GB7478—87水質銨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
GB/T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6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氨堿法
以鹽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以氨為中間輔助材料生產純堿的方法。
3.2聯堿法
以合成氨裝置生產的氨和二氧化碳及原鹽為原料生產純堿并聯產氯化銨的方法。
3.3碳化工序
氨鹽水吸收二氧化碳產生碳酸氫鈉的過程。
3.4蒸吸工序
中間介質氨從母液中蒸餾出來再被鹽水吸收制成氨鹽水的過程。
3.5輕質純堿和重質純堿
即輕質碳酸鈉和重質碳酸鈉,是兩種類型的一般工業碳酸鈉。輕質純堿為白色結晶粉末,重質純堿
為白色細小顆粒,兩者主要區別是粒度和堆積密度不同。參見GB210.1—2004。
3.6廢水產生量
生產設施或企業排放到企業污水處理裝置前的廢水量,包括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外排廢
水(含生產區生活污水、冷卻廢水)。氨堿法純堿企業產生的廢水包括蒸氨廢液。
3.7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
氨堿法企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干基)是指蒸氨廢渣、化灰廢砂和鹽泥。
1
HJ474—2009
4規范性技術要求
4.1指標分級
本標準給出了純堿行業生產過程清潔生產水平的三級技術指標:
一級: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二級: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三級: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
4.2指標要求
純堿行業(氨堿法)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見表1。
純堿行業(聯堿法)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見表2。
表1純堿行業(氨堿法)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
清潔生產指標等級一級二級三級
一、裝備要求
部分工序使用分散控制
自動化水平碳化、蒸吸工序使用分散控制系統(DCS)
系統(DCS)
二、資源能源利用指標
1.單位產品氨耗/(kg/t)≤3.5≤4.5≤5.5
2.單位產品鹽耗(NaCl海水化鹽≤1.42≤1.45≤1.50
折百)/(t/t)非海水化鹽≤1.50≤1.55≤1.60
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a/(m3/t)≤12≤13≤16
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b(折標煤)/(kg/t)≤400≤500≤550
三、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
1.廢水產生量/(m3/t)≤10≤12≤15
2.廢水中氨氮產生量/(kg/t)≤1.0≤2.0≤3.0
四、廢物回收利用指標
1.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c/%≥92≥90≥85
2.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20≥10—
五、環境管理要求
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總
1.環境法律法規
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
2.生產過程環境管理具有節能、降耗、減污的各項具體措施,生產過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相關方環境管理對原材料供應方、生產協作方、相關服務方等提出環境管理要求
按照《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要求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并全部實施了無、
4.環境審核
低費方案
按照GB/T24001建立并有
效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環
5.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記錄及統計數據齊全有效
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
作業文件齊備
工業固體廢物應有專門的貯存場所,避免揚散、流失、滲漏;減少固體廢物
6.固體廢物管理要求
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
注:a新鮮水消耗:指淡水消耗。
b綜合能耗:指輕質純堿綜合能耗。
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包括化學反應所需的水量。
2
HJ474—2009
表2純堿行業(聯堿法)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
清潔生產指標等級一級二級三級
一、裝備要求
部分工序使用分散控制
自動化水平碳化工序使用分散控制系統(DCS)
系統(DCS)
二、資源能源利用指標
1.單位產品氨耗/(kg/t)≤345≤350≤355
2.單位產品鹽耗(NaCl折百)/(t/t)≤1.15≤1.17≤1.20
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a/(m3/t)≤3≤7≤10
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b(折標煤)/(kg/t)≤260≤300≤340
三、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
1.廢水產生量/(m3/t)≤2≤6≤8
2.廢水中氨氮產生量/(kg/t)≤2.0≤3.0≤4.0
四、廢物回收利用指標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c/%≥95≥90≥85
五、環境管理要求
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
1.環境法律法規標準
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
2.生產過程環境管理具有節能、降耗、減污的各項具體措施,生產過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相關方環境管理對原材料供應方、生產協作方、相關服務方等提出環境管理要求
按照《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要求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并全部實施了
4.環境審核
無、低費方案
按照GB/T24001建立并
有效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記錄及統計數據齊全有
5.環境管理制度
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效
和作業文件齊備
工業固體廢物應有專門的貯存場所,避免揚散、流失、滲漏;減少固體廢
6.固體廢物管理要求
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
注:a新鮮水消耗:指淡水消耗。
b綜合能耗:指以輕質純堿產量表示的綜合能耗。
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包括化學反應所需的水量。
5數據采集和計算方法
5.1監測方法
本標準的各項指標的采樣和監測按照國家標準監測方法執行,見表3。
表3廢水污染物各項指標監測采樣及分析方法
監測項目測點位置分析方法監測及采樣頻次
每半月監測一次,每次監測采樣按照《地表
水質銨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
氨氮廢水處理站入口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
(GB7478—87)
執行
注:每次監測時須同時監測廢水流量。
5.2統計核算
污染物產生指標系末端處理之前的指標,應分別在監測各個車間或裝置的排水后進行累計,并和總
集水口的數據進行對比,兩者相差不能超過10%。生產中,每個采樣點應至少選取三組以上樣品進行
3
HJ474—2009
數據分析。
5.3計算方法
5.3.1單位產品氨耗
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氨,其計算公式為(1):
G
g=×1000(1)
mmqz+χi
式中:g——單位產品氨耗,kg/t;
G——氨的消耗量,t;
mq——輕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χ——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大于1;
mz——重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注1:單位產品原材料、能源消耗量不包括重質純堿生產的消耗,向生產界區外輸出的物料和能源應扣除。
注2: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指生產1t重質純堿消耗輕質純堿的量,根據生產實際情況確定,下同。
5.3.2單位產品鹽耗
計算方法參照單位產品氨耗指標。
5.3.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
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新鮮水,僅指淡水消耗,其計算公式為(2):
S
s=×1000(2)
mmqz+χi
式中:s——單位產品新鮮水耗,m3/t;
S——新鮮水用量,km3;
mq——輕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χ——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大于1;
mz——重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5.3.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
氨堿法純堿綜合能耗是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綜合能耗(不包括重質純堿能耗);聯堿
法綜合能耗是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綜合能耗和相對應的濕氯化銨的綜合能耗量(不包括重
質純堿能耗和干燥氯化銨能耗),其計算公式為(3):
mn
∑eij?∑e
ij==11
eq=(3)
mmqz+χi
式中:eq——輕質純堿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折標準煤),kg/t;
ei——消耗的某種能源的數量,包括攤入的輔助、附屬系統能源消耗量和能源損失量(折標準
煤),kg;
m——消耗能源種數;
ej——外供蒸汽和熱水與基準溫度(298K)下水的焓差(折標準煤),kg;
n——外購供能源種數;
mq——輕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χ——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大于1;
mz——重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4
HJ474—2009
注1:焦炭或無煙煤、蒸汽等折算標準煤按實物量計算,其他能源折算標準煤參照GB/T2589—2008。
注2:外供蒸汽和熱水是指外供至純堿生產工序以外,并被有效利用的部分。
注3:采用濃氣制堿的聯堿企業,合成氨脫碳工序的能耗計入合成氨的能耗,不計入聯堿能耗。往聯堿輸送二氧化
碳的低壓機的能耗計入聯堿能耗。
注4:采用變換氣制堿的聯堿企業,壓縮機的能耗計入合成氨的能耗,不計入聯堿能耗。設在聯堿碳化塔前或塔后
的升壓機的能耗計入聯堿能耗。
5.3.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指在一定的計量時間(年或月)內,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重復利用水量與總用水量之比,但不包括化
學反應所需的水量,其計算公式為(4):
S
I=x×100%(4)
SS+x
式中:I——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3
Sx——重復利用水量,m;
S——新鮮水用量,m3。
5.3.6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指在一定的計量時間(年或月)內,氨堿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氨廢渣、化灰廢砂和鹽泥等工業固
體廢物(干基)的綜合利用量與產生總量之比,其計算公式為(5):
f
J=×w100%(5)
Fw
式中:J——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
fw——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t;
Fw——固體廢物產生量,t。
6標準的實施
本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5
HJ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HJ474-2009
清潔生產標準純堿行業
Cleanerproductionstandard
—Sodaashindustry
HJ474—2009
清潔生產標準純堿行業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純堿生產企業清潔生產的一般要求。本標準將純堿行業清潔生產指標分成五類,即裝
備要求、資源能源利用指標、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廢物回收利用指標和環境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氨堿法純堿生產企業和聯堿法純堿生產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和清潔生產潛力與機會
的判斷、清潔生產績效評定和清潔生產績效公告制度,也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證等環境管理
制度。本標準不適用上述企業的合成氨、熱電等分廠(車間),也不包括小蘇打、氯化鈣等下游產品的
分廠(車間)。
2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201.1—2004工業碳酸鈉及其試驗方法
GB7478—87水質銨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
GB/T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
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16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氨堿法
以鹽和石灰石為主要原料,以氨為中間輔助材料生產純堿的方法。
3.2聯堿法
以合成氨裝置生產的氨和二氧化碳及原鹽為原料生產純堿并聯產氯化銨的方法。
3.3碳化工序
氨鹽水吸收二氧化碳產生碳酸氫鈉的過程。
3.4蒸吸工序
中間介質氨從母液中蒸餾出來再被鹽水吸收制成氨鹽水的過程。
3.5輕質純堿和重質純堿
即輕質碳酸鈉和重質碳酸鈉,是兩種類型的一般工業碳酸鈉。輕質純堿為白色結晶粉末,重質純堿
為白色細小顆粒,兩者主要區別是粒度和堆積密度不同。參見GB210.1—2004。
3.6廢水產生量
生產設施或企業排放到企業污水處理裝置前的廢水量,包括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外排廢
水(含生產區生活污水、冷卻廢水)。氨堿法純堿企業產生的廢水包括蒸氨廢液。
3.7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
氨堿法企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干基)是指蒸氨廢渣、化灰廢砂和鹽泥。
1
HJ474—2009
4規范性技術要求
4.1指標分級
本標準給出了純堿行業生產過程清潔生產水平的三級技術指標:
一級:國際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二級:國內清潔生產先進水平;
三級:國內清潔生產基本水平。
4.2指標要求
純堿行業(氨堿法)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見表1。
純堿行業(聯堿法)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見表2。
表1純堿行業(氨堿法)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
清潔生產指標等級一級二級三級
一、裝備要求
部分工序使用分散控制
自動化水平碳化、蒸吸工序使用分散控制系統(DCS)
系統(DCS)
二、資源能源利用指標
1.單位產品氨耗/(kg/t)≤3.5≤4.5≤5.5
2.單位產品鹽耗(NaCl海水化鹽≤1.42≤1.45≤1.50
折百)/(t/t)非海水化鹽≤1.50≤1.55≤1.60
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a/(m3/t)≤12≤13≤16
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b(折標煤)/(kg/t)≤400≤500≤550
三、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
1.廢水產生量/(m3/t)≤10≤12≤15
2.廢水中氨氮產生量/(kg/t)≤1.0≤2.0≤3.0
四、廢物回收利用指標
1.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c/%≥92≥90≥85
2.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20≥10—
五、環境管理要求
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總
1.環境法律法規
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
2.生產過程環境管理具有節能、降耗、減污的各項具體措施,生產過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相關方環境管理對原材料供應方、生產協作方、相關服務方等提出環境管理要求
按照《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要求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并全部實施了無、
4.環境審核
低費方案
按照GB/T24001建立并有
效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環
5.環境管理制度環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記錄及統計數據齊全有效
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
作業文件齊備
工業固體廢物應有專門的貯存場所,避免揚散、流失、滲漏;減少固體廢物
6.固體廢物管理要求
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
注:a新鮮水消耗:指淡水消耗。
b綜合能耗:指輕質純堿綜合能耗。
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包括化學反應所需的水量。
2
HJ474—2009
表2純堿行業(聯堿法)清潔生產技術指標要求
清潔生產指標等級一級二級三級
一、裝備要求
部分工序使用分散控制
自動化水平碳化工序使用分散控制系統(DCS)
系統(DCS)
二、資源能源利用指標
1.單位產品氨耗/(kg/t)≤345≤350≤355
2.單位產品鹽耗(NaCl折百)/(t/t)≤1.15≤1.17≤1.20
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a/(m3/t)≤3≤7≤10
4.單位產品綜合能耗b(折標煤)/(kg/t)≤260≤300≤340
三、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
1.廢水產生量/(m3/t)≤2≤6≤8
2.廢水中氨氮產生量/(kg/t)≤2.0≤3.0≤4.0
四、廢物回收利用指標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c/%≥95≥90≥85
五、環境管理要求
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
1.環境法律法規標準
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
2.生產過程環境管理具有節能、降耗、減污的各項具體措施,生產過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相關方環境管理對原材料供應方、生產協作方、相關服務方等提出環境管理要求
按照《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要求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并全部實施了
4.環境審核
無、低費方案
按照GB/T24001建立并
有效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記錄及統計數據齊全有
5.環境管理制度
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效
和作業文件齊備
工業固體廢物應有專門的貯存場所,避免揚散、流失、滲漏;減少固體廢
6.固體廢物管理要求
物的產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體廢物和無害化處置固體廢物
注:a新鮮水消耗:指淡水消耗。
b綜合能耗:指以輕質純堿產量表示的綜合能耗。
c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包括化學反應所需的水量。
5數據采集和計算方法
5.1監測方法
本標準的各項指標的采樣和監測按照國家標準監測方法執行,見表3。
表3廢水污染物各項指標監測采樣及分析方法
監測項目測點位置分析方法監測及采樣頻次
每半月監測一次,每次監測采樣按照《地表
水質銨的測定蒸餾和滴定法
氨氮廢水處理站入口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91—2002)
(GB7478—87)
執行
注:每次監測時須同時監測廢水流量。
5.2統計核算
污染物產生指標系末端處理之前的指標,應分別在監測各個車間或裝置的排水后進行累計,并和總
集水口的數據進行對比,兩者相差不能超過10%。生產中,每個采樣點應至少選取三組以上樣品進行
3
HJ474—2009
數據分析。
5.3計算方法
5.3.1單位產品氨耗
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氨,其計算公式為(1):
G
g=×1000(1)
mmqz+χi
式中:g——單位產品氨耗,kg/t;
G——氨的消耗量,t;
mq——輕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χ——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大于1;
mz——重質純堿合格品產量,t。
注1:單位產品原材料、能源消耗量不包括重質純堿生產的消耗,向生產界區外輸出的物料和能源應扣除。
注2:重質純堿耗輕質純堿定額系數指生產1t重質純堿消耗輕質純堿的量,根據生產實際情況確定,下同。
5.3.2單位產品鹽耗
計算方法參照單位產品氨耗指標。
5.3.3單位產品新鮮水耗
指生產單位重量輕質純堿所消耗的新鮮水,僅指淡水消耗,其計算公式為(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提高邏輯理解力與編程能力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復習切實計劃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中的人機交互原則試題及答案
- IT基礎課程中的網絡要點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數學八下期末統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國免疫檢測試劑盒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企業績效與隱性風險管理的關系剖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考試難點解讀試題及答案
- 云存儲技術的應用與實現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銅葫蘆夾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全國軟件水平考試之初級程序員考試經典測試題附答案
- 化糞池應急預案方案
- 2024年安徽高考生物試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版)
- 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帶答案
- JTG 3432-2024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正式版)
- 中建項目管理手冊2023年
- 中國古代的聲學成就
- 甲狀腺健康科普宣傳課件
- 2024年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中高端人才公開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醫藥代表拜訪情景演練
- 中國竹笛演奏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音樂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