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含答案_第1頁
微 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含答案_第2頁
微 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含答案_第3頁
微 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含答案_第4頁
微 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定量測量類綜合實驗-2024年高考化學考點微專題

微專題定量測量類綜合實航

[考情分析)

I題目曰(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三氯甲硅烷(SiHCg是制取高純硅的重要原料,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沸

A

點為31.8℃,熔點為—1265C,易水解。實驗室根據反應Si+3〃&=$“我%+也,利用如下裝置制備

S讓f。%粗品(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回答下列問題:

⑴制備班收功時進行操作:(i)……;(過)將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爐中;(運)通入及口,一段時間后

接通冷凝裝置,加熱開始反應。操作(i)為;判斷制備反應結束的實驗現象是。圖示裝置

存在的兩處缺陷是O

⑵已知電負性Cl>H>S3SiHCh在濃NaOH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采用如下方法測定溶有少量HC7的SiHCh純宜。

小19樣品經水解、干燥等預處理過程得硅酸水合物后,進行如下實驗操作:①,②?(填M操作名

稱),③稱量等操作,測得所得固體氧化物質量為"29,從下列儀器中選出①、②中需使用的儀器,依次為

(填標號)。測得樣品純度為(用含館2的代數式表示)。

一、定量型實驗題的解題流程

細審題:!實驗原理可從題給的化學情境(或題目所給的實驗

:目的)并結合元素化合物的有關知識獲取。在此基

明確實驗

;礎上,依據可靠性、簡捷性、安全性的原則,確I

目的、原理:定符合實驗目的、原理的實驗方案

根據由實驗原理確定的實驗方案中的實驗過程,

確定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步驟,把握各實驗步驟的

要點,清楚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

a;若題目中給出裝置圖,在分析解答過程中,要認

真細致地分析圖中的各部分裝置,并結合實驗目

;的和原理,分析它們在實驗中的作用

H”而]:在定性實驗的基礎上研究量的關系,根據實驗現

得出正確的象和記錄的數據,對實驗數據進行篩選,通過分

實驗基金k:析、計算、推理等確定有關樣品含量及化學式

二、定量測定中的相關計算

i.常用的計算公式

⑴仁奇,河=?"=亍一令"用㈤

該物質的質量

(2)物質的質量分數(或純度)=X100%

混合物的總質量

產品的實驗產量

(3)產品產率=X100%

產品的理論產量

參加反應的原料量

(4)物質的轉化率=X100%

加入原料的總量

2.常用的計算方法一一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常用于一步反應或分多步進行的連續反應中,利用該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中間運算過程,避免計算

錯誤,并能迅速準確地獲得結果。一步反應可以直接找出反應物與目標產物的關系;在多步反應中,若第一步

反應的產物,是下一步反應的反應物,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將該物質作為“中介”,找出己知物質和所求物質之

間量的關系。利用這種方法解題的關鍵是建立已知物質和所求氣質之間的關系式。

3.熱量定?分析法

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方法。通過分析熱重曲線,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其

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熱分解情況及生成產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

熱重法的特點是定量性強,能夠準確測量物質的質量變化,根據這一特點,只要物質受熱時發生質量變化,都

可以用熱重法來研究物質的組成與變化。

熱重計算法:根據熱重曲線上的失重量,由產物(即逸出物質)的量計算反應物(即試樣組成)的量。

一、物質組成計算的常用雄

i.物質含■計算

根據關系式法、得失電子守恒法、滴定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質量,再除以樣品的總質量,即可得出其

含量。

2.確定物質化學式的計算

①根據題給信息,計算有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②根據電荷守恒,確定未知離子的物質的量。

③根據質量守恒,確定結晶水的物質的量。

④各粒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即物質化學式的下標比

3.端重曲線計算

①設晶體為ImoL

②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氣態非金屬氧化物。

③計算每步的m余,館余=固體殘留率。

mimol晶體質量

④晶體中金屬質量不減少,仍在山余中。

⑤失重后的殘留物一般為金屬氧化物,由質量守恒得小。,由九金屬:打。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質的化學式

4.多步演定計算

復雜的滴定可分為兩類:

(1)連續滴定法:第一步滴定反應生成的產物,還可以繼續參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據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計

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

(2)返滴定法:第一步用的滴定劑是過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種物質返滴定過量的物質。根據第一步加入

的量減去第二步中過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質的物質的量

二、定量實驗數據的測定方法

1.沉淀法:先將某種成分轉化為沉淀,然后稱量純凈、干燥的沉淀質量,再進行計算。

2.測氣體體積法:對于產生氣體的反應,可以通過測量氣體體積的方法測定樣品純度。

①常見測量氣體體積的實驗裝置。

②量氣時應注意的問題。

a.量氣時應保持裝置處于室溫狀態。

b.讀數時要特別注意消除"壓強差",保持液面相平還要注意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如上圖(I)(IV)應使量

氣管左側和右側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3.測氣體質■:法:

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的吸收劑中,通過稱量實驗前后吸收劑的質量,求得所吸收氣體的質量,然后進行相關

計算。

4.清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還原滴定等獲得相應數據后再進行相關計算。

5.熱量法:

是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方法。通過分析熱重曲線,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

其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熱分解情況及生成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

熱重法的特點是定量性強,能夠準確測量物質的質量變化,根據這一特點,只要物質受熱時發生質量變化,都

可以用熱重法來研究物質的組成與變化。

三、實驗數據蹄選與處理策略

對實驗數據篩選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為“五看”:

一看數據是否符合測量儀器的精確度,如用托盤天平測得的質量的精確度為0.1g,若精確度值超過了這個范

圍,說明所得數據無效;

二看數據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若所得的數據明顯超出誤差允許范圍,要舍去;

三看反應是否完全,是否是不足量反應物作用下所得的數據,只有完全反應時所得的數據才能應用;

四看所得數據的測量環境是否一致,特別是氣體體積,只有在溫度、壓強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比較、運算;

五看數據測量過程是否規范、合理,錯誤和違反測量規則的數據要舍去。

四、實驗數據的采集方法

實驗數據的采集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一般來講,固體試劑稱質量,而液體試劑和氣體試劑則測量體積。

1.稱量固體質量時,中學一般用托盤天平,可估讀到0.1g,精確度要求高的實驗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電子天

平,可精確到0.0001g。

2.測量液體體積時,一般實驗中選用適當規格的量筒,可估讀到0.1mL,準確度要求高的定量實驗如中和滴

定中選用滴定管(酸式或堿式),可估讀到0.01mL。容量瓶作為精密的定容儀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

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體的體積。

3.氣體除了可以測量體積外,還可以稱量。稱氣體的質量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稱反應裝置在放出

氣體前后的質量減小值;另一種方法是稱吸收裝置在吸收氣體前后的質量增大值。

4.用廣范pH試紙(測得整數值)或pH計(精確到0.01)直接測出溶液的pH,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

07r的物質的量濃度。

為了數據的準確性,實驗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離子完全沉淀、氣體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時可以進行平行

實驗,重復測定2~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進行計算。如中和滴定實驗中測量酸或堿的體積要平行做2~3次滴

定,取體積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濃度,但對于"離群"數據(指與其他數據有很大差異的數據)要舍棄,因為

數據"離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現了較大的誤差。

五、中和清定拓展類綜合實驗

把握酸堿中和滴定的“五考"

1.“考”建儀器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帶鐵架臺)、錐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如正確選擇滴定管(包括量

程),滴定管的檢漏、洗滌和潤洗,滴定管的正確讀數方法等。

2.“考”操作步既

⑴滴定前的準備:查漏、洗滌、潤洗、充液(趕氣泡)、調液面、讀數;

(2)注定:移液、滴加指示劑、滴定至終點、讀數;

(3)計算。

3.“考”指示劑的選擇

⑴強酸強堿相互滴定,可選用甲基橙或酚酥;

(2)若反應生成的強酸弱堿溶液呈酸性,則選用酸性變色范圍的指示劑(甲基橙),若反應生成強堿弱酸鹽,溶液

呈堿性,則選用堿性變色范圍的指示劑(酚醐)。

(3)石蕊溶液因顏色變化不明顯,且變色范圍過寬,一般不作指示劑。

4.“考”誤差分析

寫出計算式,分析操作對V標的影響,由計算式得出對最終測定結果的影響,切忌死記硬背結論。此外對讀數

視線問題要學會畫圖分析。

5.“考”好處理

實驗中測量酸或堿的體積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體積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濃度,但對于“離群”數據(指

與其他數據有很大差異的數據)要舍棄,因為數據“離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現了較大的誤差。

趣良7(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元素分析是有機化合物的表征手段之一。按下圖實驗裝置(部分裝置

略)對有機化合物進行C、H元素分析。

回答下列問題:

(1)將裝有樣品的Pt用煙和CuO放入石英管中,先,而后將已稱重的U型管c、d與石英管連接,檢

查。依次點燃煤氣燈,進行實驗。

⑵。2的作用有。CuO的作用是(舉1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c和d中的試劑分別是、(填標號)-c和d中的試劑不可調換,理由是。

A.CaCl2B.NaCl

C.堿石灰(CaO+NaOH)D.Na2sO3

(4)Pi珀埸中樣品CxHyOz反應完全后,應進行操作:o取下c和d管稱重。

(5)若樣品CxHyOz為0.0236g,實驗結束后,c管增重0.0108g,d管增重0.0352g。質譜測得該有機物的相

對分子量為118,其分子式為。

基展練)

[題目|1(2023上?甘肅張掖?高三甘肅省民樂縣第一中學校考階段練習)過氧化鈣(。&。2)可用于治理赤潮、

應急供氧等。2.769。&。2-8g。樣品(含雜質)受熱分解過程的熱重曲線(樣品質量隨溫度變化曲線,在

140℃時恰好完全脫水,雜質受熱不分解)如圖所示。已知:過氧化鈣常溫下干燥品很穩定,在3501時能迅

速分解。

,工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aO2能與水發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GaC>2+2也。=2Ca(OH)2+O2T

B.該樣品中Ga。2的含量約為26.09%

C.在60℃時,CaO2-XH2O中①=3

D.在35CTC時,剩余的固體(雜質除外)的化學式為Ga。

J(2023上?山西晉城?高三晉城市第一中學校校考期中)為確定"2O3和。〃混合物的組成(假設混合

均勻),某興趣小組稱取五份不同質量的樣品,分別投入30.0mL某濃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每組樣

品剩余固體的質量與原樣品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6

|^xx***a(|.76.0.64)

■1上111“11,上111上■iLial

0I234S6789I0

叫丫川卜

+3+3+2+2+

A.各組樣品均發生反應:Fe2O3+6H=2Fe+3H2O>2Fe+C^=2Fe+C7i

B.1.76g樣品充分反應后,溶液中一定存在Fe2+和。?+,一定不存在Fe3+

C.該混合物中n(Fe2O3):n{Cu)=3:1

D.稀硫酸的濃度為1.5TRO1ZT

逾耳3(2023上?河北石家莊?高三石家莊精英中學期中)某活動小組為測定樣品中NaBM的純度,設計了如

下的實驗步驟:

步驟,:取5.0gNaB區樣品(雜質不參與反應),將樣品溶于溶液后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置

于碘量瓶中,加入60.00mL0.1000mol/L的KI。,溶液充分反應(反應為SNaBH^KIO^3NaBO2+4KI

+6即);

步驟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Z溶液,用稀硫酸調節pH,使過量AZ。轉化為3冷卻后在暗處

放置數分鐘;

步驟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入某種緩沖溶液調pH至5.0,加入幾滴指示劑,用0.1000mol/L的Na2S2O3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為20.70mL(反應為A+2MI2s2。3=2NaI+Na^SQ。?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BH,中H元素化合價為+1價

B.步驟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H+=I2+3H2O

C.步驟3中加入幾滴酚酸作指示劑

D.樣品中閑砌的純度為64.47%

題目?(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學習小組探究了銅的氧化過程及銅的氧化物的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銅與濃硝酸反應的裝置如下圖,儀器A的名稱為,裝置B的作用為o

1螃

⑵銅與過量同。2反應的探究如下:

實驗②中。“溶解的離子方程式為;產生的氣體為。比較實驗①和②,從氧化還原角度說

明H+的作用是0

(3)用足量NaOH處理實驗②新制的溶液得到沉淀X,元素分析表明X為銅的氧化物,提純干燥后的X在

惰性氛圍下加熱,mgX完全分解為叼黑色氧化物¥,旦=X的化學式為。

(4)取含X粗品0.0500g(雜質不參加反應)與過量的酸性KT完全反應后,調節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為指

示劑,用0.1000m。〉2/1即2s2O3標準溶液滴定,滴定終點時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15.00mL。(已知:

2Oi?++4T=2CUII+I2,I2+2S2C^-^2廠+SQ『)標志滴定終點的現象是,粗品中X的相對含量

為。

(2023上?浙江?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M、Cb均是重要的戰略性金屬。從處理后的礦石硝酸浸取液

(含N儼、。。2+、胸2+)中,利用氨浸工藝可提取腦、Cb,并獲得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工藝流程如下:

氨性溶液

硝酸浸活性Mg。,

氣體A

取液調pH至9.0

I

NiCl2-4H2O

已知:①氨性溶液由MO、(岫4)2$。3和(9)2。。3配制。

②常溫下,刖2+、CO2\。。3+均可與.形成可溶于水的配離子。

③常溫下,K^NH3-H2O)=ICT,

④CO(OH)2易被空氣氧化為Co(07/)30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析晶”過程中通入的酸性氣體A為。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A.步驟I的活性強。也可替換成稀氨水,不影響后續主要產物及高附加值化工產品的生產

B.步驟n,過濾得到的濾泥主要含胸(OH)2、M(OH)2、Co9H)3等

C.步驟VI,熱解所得的固體氧化物為皿O

D.常溫下,pH=9.0的氨性溶液中,C(NH3-H2O)>c(W)

⑶“氨浸”時,由Co(OH)3轉化為[Co(N4)6產的離子方程式為0

(4)測定產品Co。。的純度。

準確稱取0.600g樣品,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調pH=6.5~10.5,滴加指示劑&

0r5溶液(Ag2a為紅色沉淀)。在不斷搖動下,用0.1000機。//一49及。3標準溶液滴定(假設雜質不參

加反應)。平行測試3次,平均消耗AgNOs標準溶液22.50mLo

①達到滴定終點的現象為o

②產品CoCl2的質量分數為0

③測定CF過程中若溶液pH過低,會使CoCl2的質量分數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提升練)

,題亙1(2023上?山東?高三校聯考期中)某化學研究小組,用雜銅(含有較多雜質的銅粉),通過不同的途徑

制取膽磯并測定膽研(CuSOa-nH2O)中結晶水的n值,實驗過程如下:

濃硫酸,加熱

稀硫酸,加熱,通氧氣

膽磯(CuSO4-nH2O)中結晶水九值的測定步驟如下:

i.稱量用■煙的質量,記為mg;

H.稱量生煙和膽磯的質量,記為mag;

Hi.加熱、冷卻、稱量用'期和固體的質量,記為7n3g;

iv.再次加熱、冷卻、稱量用煙和固體的質量,記為m4g(注:上述過程無CuSO4分解)o

在膽磯((CuSO4?九Hz。)中結晶水八值的測定實驗中,下列不規范操作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的是

A.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B.膽磯晶體的顆粒較大

C.加熱溫度過高D.粉末未完全變白就停止加熱

[題目|2(2023上?山東煙臺?高三統考期中)在含單質碘的KZ溶液中存在可逆反應:A(aq)+「(aq)WTT

(aq),為測定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進行如下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1

①在裝有400mL0.01mol-IT的KT溶液的碘量瓶中加入足量12,充分攪拌溶解,待過量的固體碘沉于瓶底

后,取42.5mL上層清液,用57nLec。萃取,充分振蕩、靜置、分液,得到42.5mL萃取后的水溶液、5皿??

溶液。

②取萃取后的5mLl2?CCl4溶液于碘量瓶中,加水充分振蕩,再加入質量分數為0.01%加溶液,充分振蕩

1

后,靜置5分鐘,注入4mL0.2%的淀粉溶液,用cmol-IT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

耗V1rnLNa2s2O3溶液。

1

③將萃取后的水溶液42.5mL移入碘量瓶中,注入4mL0.2%的淀粉溶液,用cmol-IT的Mz2s2。3標準溶

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V2mLNa.zS.Q3溶液。

已知:⑴2Na2s2。3+/2=2防2$4。6+2麗/;⑵廠與g難溶于;⑶達到溶解平衡后,為在Ct4層和水

層中的分配比cQ)CCljC㈤以。為85:1

I2(aq)+r(aq^I^aq)的平衡常數K計算正確的是

A850(1014-14)口850(10cI4-cI4)

%(8.5+cU—10c%)V;(8.5+cI4-10c14)

20KT70MD20c——170c%

■14(1.7+17cI4-2cI4)-U(L7+17cU—2c%)

〔題目3(2023上?新疆喀什?高三兵團第三師第一中學校考階段練習)菠蘿“扎嘴”的原因之一是菠蘿中含有

一種難溶于水的草酸鈣針晶。隔絕空氣條件下,16.4。草酸鈣晶體(CaGOr2H2。)受熱分解過程的熱重曲

線(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固體質量/g

CaCO-2HO

16.4242

12.8N

10.0(

I

L

.6I

°200520940溫度/℃

A.草酸鈣晶體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B.物質加■的化學式為CaC^-^O

C.溫度由200~520七階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2O^CaCO3+CO]

D.溫度高于940七,所得物質X的俗名為生石灰

題目切(2023?重慶?統考高考真題)煤的化學活性是評價煤氣化或燃燒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可用與焦炭(由

煤樣制得)反應的的轉化率a來表示。研究小組設計測定a的實驗裝置如下:

r氣

-?

足量Ba(OH)2溶液足量銀氨溶液

IIIII

(1)裝置I中,儀器a的名稱是;b中除去的物質是(填化學式)。

(2)①將煤樣隔絕空氣在900℃加熱1小時得焦炭,該過程稱為0

②裝置II中,高溫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裝置皿中,先通入適量的氣體X,再通入足量Ar氣。若氣體X被完全吸收,則可依據d和e中分別生成

的固體質量計算心

i.d中的現象是=

ii.e中生成的固體為A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觀d和e的連接順序顛倒后將造成a(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iiii.在工業上按照國家標準測定a:將干燥后的。。2(含雜質M的體積分數為n)以一定流量通入裝置II反

應,用奧氏氣體分析儀測出反應后某時段氣體中的體積分數為小,此時&的表達式為=

:題目|5(2023上?福建福州?高三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校考開學考試)亞硝酰硫酸(NOSO?主要用于染料、

醫藥等工業,是一種淺黃色、遇水易分解的固體,但溶于濃硫酸后并不分解。某實驗小組將在人中產生的

SO2通入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制備亞硝酰硫酸,并測定產品的純度。

10

(1)儀器X的名稱為;

(2)按氣流從左到右的順序,上述儀器的連接順序為(填儀器接口字母)。

(3)①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②開始時反應緩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溫度變化不大,但反應速率明顯加快,其可能原因是0

(4)裝置B中維持反應體系溫度不高于20℃的主要原因是0

(5)測定產品的純度:稱取4.5g產品放入錐形瓶中,加入100.00mLO.lOmol/L的溶液和適量風

SO」,搖勻,再將溶液加熱至60~701(使生成的HNO3揮發逸出),冷卻至室溫,然后用0.20mol/L的Na2C2

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Na2G5溶液的體積為25.00mLo

已知:2KMT1O4+5NOSO4H+2H2。=K2so叢2MT1SO4+5HNO3+2H2so4,^KMnO^VO4

=K2SO4+2MnSO4-hl0CO2+5Na2SO4+8H2Oo

①滴定終點的現象為O

②該產品的純度為%(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題目|6(2023上?黑龍江哈爾濱?高三哈九中校考期中)某研究小組為了更準確檢測香菇中添加劑亞硫酸鹽

的含量,設計實驗如下:

①三頸燒瓶中加入10.00g香菇樣品和400mL水;錐形瓶中加入125mL水、1mL淀粉溶液并預加0.30mL

O.OlOOOmol?廠的碘標準溶液,攪拌。

②以0.2乙?min-】流速通氮氣,再加入過量磷酸,加熱并保持微沸,同時用碘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時滴定消

耗了1.00mL碘標準溶液。

③做空白實驗,消耗了0.10mL碘標準溶液。

④用適量NazSQ替代香菇樣品,重復上述步驟,測得5。2的平均回收率為95%。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6的名稱為,側管c的作用是。

(2)三頸燒瓶適宜的規格為(填標號)。

A.250mLB.500mLC.1000mL

(3)滴定從下列選項選擇合適操作并排序:蒸儲水洗滌一加入標準液3~5mLt一準備開始滴定(潤

洗操作只進行一次)。

a.加液至“0”刻度以上2~3mL處

b,傾斜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潤濕滴定管內壁

c.調整液面至“0”刻度,記錄讀數

d.右手握住滴定管,左手打開活塞快速放液

e.控制活塞,將洗滌液從滴定管下部放出

(4)滴定管使用前首先要o

(5)滴定終點判斷依據為o

(6)下列關于滴定的操作及分析,不正確的是

A.0.30mL標準碘溶液可以用量筒量取B.滴定時要適當控制滴定速度

C.滴定時應一直觀察滴定管中溶液體積的變化D,滴定管尖嘴可以碰觸錐形瓶內壁

E.終點讀數時如果俯視測量結果將偏高

(7)若先加磷酸再通氮氣,會使測定結果(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8)該樣品中亞硫酸鹽含量為mg-kgT(以SO2計,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已知:滴定反應的離

子方程式為I2+SO2+2H2O=2廠+4H++SO廣。

微專題定量測量類綜合實航

1考情分析)

[題目[)(2023?山東?統考高考真題)三氯甲硅烷(SiHCg是制取高純硅的重要原料,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沸

A

點為31.8℃,熔點為—1265C,易水解。實驗室根據反應Si+3〃&=$“我%+也,利用如下裝置制備

S讓f。%粗品(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回答下列問題:

⑴制備班收功時進行操作:(i)……;(過)將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爐中;(運)通入及口,一段時間后

接通冷凝裝置,加熱開始反應。操作(i)為;判斷制備反應結束的實驗現象是。圖示裝置

存在的兩處缺陷是O

⑵已知電負性Cl>H>S3SiHCh在濃NaOH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采用如下方法測定溶有少量HC7的SiHCh純宜。

小19樣品經水解、干燥等預處理過程得硅酸水合物后,進行如下實驗操作:①,②?(填M操作名

稱),③稱量等操作,測得所得固體氧化物質量為"29,從下列儀器中選出①、②中需使用的儀器,依次為

(填標號)。測得樣品純度為(用含館2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1)檢查裝置氣密性當管式爐中沒有固體剩余時C、。之間沒有干燥裝置,沒有處

理氫氣的裝置

⑵SiHChENaOH=Na2SiO3+3NaCl+H2]+2H2O

(3)高溫灼燒冷卻AC1/5-X溫0%

OU?7?z!

【分析】氯化氫氣體通入濃硫酸干燥后,在管式爐中和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三氯甲硅烷和氫氣,由于三氯

甲硅烷沸點為31.8℃,熔點為一126.5℃,在球形冷凝管中可冷卻成液態,在裝置C中收集起來,氫氣則通過

。裝置排出同時。可處理多余吸收的氯化氫氣體,據此解答。

【解析】(1)制備SiHCl3時,由于氯化氫、S,HC%和氫氣都是氣體,所以組裝好裝置后,要先檢查裝置氣密

性,然后將盛有硅粉的瓷舟置于管式爐中,通入氯化氫氣體,排出裝置中的空氣,一段時候后,接通冷凝裝

置,加熱開始反應,當管式爐中沒有固體剩余時,即硅粉完全反應,SiHCk易水解,所以需要在C、D之間加

一個干燥裝置,防止。中的水蒸氣進入裝置。中,另外氫氧化鈉溶液不能吸收氫氣,需要在D后面加處理

氫氣的裝置,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當管式爐中沒有固體剩余時;。之間沒有干燥裝置,沒有處理

氫氣的裝置;

(2)已知電負性則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元素的化合價為-1,硅元素化合價為

+4,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和5汪又辦反應時,要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得到氯化鈉、硅酸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

為:SiHCl3+5NaOH=Na2SiO3+3NaCl+H2T+282。,故答案為:SiHCl3+5NaOH=Na2SiO3+3NaCl+

MT+2H2。;

樣品經水解,干燥等預處理過程得到硅酸水合物后,高溫灼燒,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所用儀器

包括培蝸和干燥器,所得固體氧化物為二氧化硅,質量為小?。,則二氧化硅的物質的量為n(SiOj=

鬻X(28+1+35.5X3)1355m。

—^mol,樣品純度為---------------------x100%=———x100%,故答案為:高溫灼燒;冷卻;

60

135.5m2

AC;X100%o

60m!

歷--法技巧

一、定量型實驗題的解題流程

???

細審題::實驗原理可從題給的化學情境(或題目所給的實驗

:目的)并結合元素化合物的有關知識獲取。在此基

明確實驗;礎上,依據可靠性、簡捷性、安全性的原則,確

目的、原理

[定符合實驗目的、原理的實驗方案J

'根據由實驗原理確定的實驗方案中的實驗過程,I

確定實驗操作的方法和步驟,把握各實驗步驟的:

要點,清楚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J

H1看曲圖:H若題目中給出裝置圖,在分析解答過程中,要認I

分析裝置或k真細致地分析圖中的各部分裝置,并結合實驗目:

[流著作用的和原理,分析它們在實驗中的作用

°J:;

’贏桂實盛而贏王后藐匹靈素,標顯實蔽;

象和記錄的數據,對實驗數據進行篩選,通過分:

析、計算、推理等確定有關樣品含量及化學式:

二、定量測定中的相關計S算

i.常用的計算公式

(l)n=,M—―,V—c--^r,n—cV(aq)

NAnpV

該物質的質量

(2)物質的質量分數(或純度)=X100%

混合物的總質量

產品的實驗產量

(3)產品產率=X100%

產品的理論產量

參加反應的原料量

(4)物質的轉化率=X100%

加入原料的總量

2.常用的計算方法一一關系式法

關系式法常用于一步反應或分多步進行的連續反應中,利用該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中間運算過程,避免計算

錯誤,并能迅速準確地獲得結果。一步反應可以直接找出反應物與目標產物的關系;在多步反應中,若第一步

反應的產物,是下一步反應的反應物,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將該物質作為“中介",找出已知物質和所求物質之

間量的關系。利用這種方法解題的關鍵是建立已知物質和所求氣質之間的關系式。

3.熱重定量分析法

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方法。通過分析熱重曲線,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其

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熱分解情況及生成產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

熱重法的特點是定量性強,能夠準確測量物質的質量變化,根據這一特點,只要物質受熱時發生質量變化,都

可以用熱重法來研究物質的組成與變化。

熱重計算法:根據熱重曲線上的失重量,由產物(即逸出物質)的量計算反應物(即試樣組成)的量。

一、物質組成計算的常用雄

1.物質含?計算

根據關系式法、得失電子守恒法、滴定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質量,再除以樣品的總質量,即可得出其

含量。

2.確定物質化學式的計算

①根據題給信息,計算有關物質的物質的量。

②根據電荷守恒,確定未知離子的物質的量。

③根據質量守恒,確定結晶水的物質的量。

④各粒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即物質化學式的下標比

3.熱重曲線計算

①設晶體為ImoL

②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氣態非金屬氧化物。

③計算每步的m余,一余二固體殘留率。

晶體質量

④晶體中金屬質量不減少,仍在7n余中。

⑤失重后的殘留物一般為金屬氧化物,由質量守恒得小。,由九金屬:九。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質的化學式

4.多步清定計算

復雜的滴定可分為兩類:

(1)連續滴定法:第一步滴定反應生成的產物,還可以繼續參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據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計

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

(2)返滴定法:第一步用的滴定劑是過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種物質返滴定過量的物質。根據第一步加入

的量減去第二步中過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質的物質的量

二、定量實驗數據的測定方法

1.沉淀法:先將某種成分轉化為沉淀,然后稱量純凈、干燥的沉淀質量,再進行計算。

2.測氣體體積法;對于產生氣體的反應,可以通過測量氣體體積的方法測定樣品純度。

①常見測量氣體體積的實驗裝置。

②量氣時應注意的問題。

a.量氣時應保持裝置處于室溫狀態。

b.讀數時要特別注意消除"壓強差",保持液面相平還要注意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如上圖(I)(IV)應使量

氣管左側和右側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3.測氣體質?法:

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的吸收劑中,通過稱量實驗前后吸收劑的質量,求得所吸收氣體的質量,然后進行相關

計算。

4.清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過酸堿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還原滴定等獲得相應數據后再進行相關計算。

5.熱重法:

是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或時間關系的方法。通過分析熱重曲線,我們可以知道樣品及

其可能產生的中間產物的組成、熱穩定性、熱分解情況及生成物等與質量相聯系的信息。

熱重法的特點是定量性強,能夠準確測量物質的質量變化,根據這一特點,只要物質受熱時發生質量變化,都

可以用熱重法來研究物質的組成與變化。

三、實驗疑箭選與處Sift略

對實驗數據篩選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為“五看”:

一看數據是否符合測量儀器的精確度,如用托盤天平測得的質量的精確度為0.1g,若精確度值超過了這個范

圍,說明所得數據無效;

二看數據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若所得的數據明顯超出誤差允許范圍,要舍去;

三看反應是否完全,是否是不足量反應物作用下所得的數據,只有完全反應時所得的數據才能應用;

四看所得數據的測量環境是否一致,特別是氣體體積,只有在溫度、壓強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比較、運算;

五看數據測量過程是否規范、合理,錯誤和違反測量規則的數據要舍去。

四、實驗數據的采集方法

實驗數據的采集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一般來講,固體試劑稱質量,而液體試劑和氣體試劑則測量體積。

1.稱量固體質量時,中學一般用托盤天平,可估讀到0.1g,精確度要求高的實驗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電子天

平,可精確到0.0001g。

2.測量液體體積時,一般實驗中選用適當規格的量筒,可估讀到0.1mL,準確度要求高的定量實驗如中和滴

定中選用滴定管(酸式或堿式),可估讀到0.01mL。容量瓶作為精密的定容儀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

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體的體積。

3.氣體除了可以測量體積外,還可以稱量。稱氣體的質量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稱反應裝置在放出

氣體前后的質量減小值;另一種方法是稱吸收裝置在吸收氣體前后的質量增大值。

4.用廣范pH試紙(測得整數值)或pH計(精確到0.01)直接測出溶液的pH,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

QET的物質的量濃度。

為了數據的準確性,實驗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離子完全沉淀、氣體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時可以進行平行

實驗,重復測定2~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進行計算。如中和滴定實驗中測量酸或堿的體積要平行做2?3次滴

定,取體積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濃度,但對于"離群”數據(指與其他數據有很大差異的數據)要舍棄,因為

數據"離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現了較大的誤差。

五、中和清定拓展類綜合實驗

把握酸堿中和滴定的"五考"

1.“考”班儀器

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帶鐵架臺)、錐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如正確選擇滴定管(包括量

程),滴定管的檢漏、洗滌和潤洗,滴定管的正確讀數方法等。

2.“考”操作步歌

⑴滴定前的準備:查漏、洗滌、潤洗、充液(趕氣泡)、調液面、讀數;

(2)注定:移液、滴加指示劑、滴定至終點、讀數;

(3)計算。

3.“考”指示劑的選擇

(1)強酸強堿相互滴定,可選用甲基橙或酚猷;

(2)若反應生成的強酸弱堿溶液呈酸性,則選用酸性變色范圍的指示劑(甲基橙),若反應生成強堿弱酸鹽,溶液

呈堿性,則選用堿性變色范圍的指示劑(酚?0。

(3)石蕊溶液因顏色變化不明顯,且變色范圍過寬,一般不作指示劑。

4.“考毋分析

寫出計算式,分析操作對V標的影響,由計算式得出對最終測定結果的影響,切忌死記硬背結論。此外對讀數

視線問題要學會畫圖分析。

5.“考”蚓處理

實驗中測量酸或堿的體積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體積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濃度,但對于“離群”數據(指

與其他數據有很大差異的數據)要舍棄,因為數據“離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現了較大的誤差。

題目口(2023,全國?統考高考真題)元素分析是有機化合物的表征手段之一。按下圖實驗裝置(部分裝置

略)對有機化合物進行C、H元素分析。

回答下列問題:

(1)將裝有樣品的Pt用煙和CuO放入石英管中,先,而后將已稱重的U型管c、d與石英管連接,檢

查。依次點燃煤氣燈,進行實驗。

(2)02的作用有。CuO的作用是(舉1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c和d中的試劑分別是、(填標號)-c和d中的試劑不可調換,理由是。

A.CaCl2B.NaCl

C.堿石灰(CaO+NaOH)D.Na2so3

(4)Pi生煙中樣品CxHyOz反應完全后,應進行操作:=取下c和d管稱重。

(5)若樣品CxHyOz為0.0236g,實驗結束后,c管增重0.0108g,d管增重0.0352g。質譜測得該有機物的相

對分子量為118,其分子式為。

【答案】(1)通入一定的。2裝置氣密性b、a

A

(2)為實驗提供氧化劑、提供氣流保證反應產物完全進入到U型管中CO+CuO=Cu+CO2

(3)AC堿石灰可以同時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4)繼續吹入一定量的冷卻裝置

⑸。4瓦。4

【分析】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有機物中。、〃兩種元素的含量,這是一種經典的李比希元素測定法,將

樣品裝入Pt培蝸中,后面放置一CuO做催化劑,用于催化前置培瑞中反應不完全的物質,后續將產物吹入

道兩U型管中,稱量兩U型管的增重計算有機物中兩種元素的含量,結合其他技術手段,從而得到有

機物的分子式。

【解析】(1)實驗前,應先通入一定的。2吹空石英管中的雜質氣體,保證沒有其他產物生成,而后將已U型

管c、d與石英管連接,檢查裝置氣密性,隨后先點燃b處酒精燈后點燃a處酒精燈,保證當a處發生反應時

產生的CO能被CuO反應生成

⑵實驗中5的作用有:為實驗提供氧化劑、提供氣流保證反應產物完全進入到。型管中;CuO的作用是

A

催化a處產生的CO,使8反應為82,反應方程式為CO+CuO=Cu+CO2

⑶有機物燃燒后生成的以2和也。分別用堿石灰和無水吸收,其中c管裝有無水CaC。,d管裝有

堿石灰,二者不可調換,因為堿石灰能同時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影響最后分子式的確定;

(4)反應完全以后應繼續吹入一定量的。2,保證石英管中的氣體產物完全吹入兩U型管中,使裝置冷卻;

(5)c管裝有無水CaC%,用來吸收生成的水蒸氣,則增重量為水蒸氣的質量,由此可以得到有機物中〃元素

的物質的量n(H)=2"(華)=2*().0*=Q0012mol.d管裝有堿石灰,用來吸收生成的則

M(HQ)18g-mol-1

增重量為8,的質量,由此可以得到有機物中。元素的物質的量九(C)=1n&0352g=

-1

M(CO2)44g-mol

0.0008mol;有機物中O元素的質量為0.0128g,其物質的量n(O)==O""28]=0.0008mol;該

M(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