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太空一日》(教學課件)-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3課《太空一日》(教學課件)-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3課《太空一日》(教學課件)-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3課《太空一日》(教學課件)-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23課《太空一日》(教學課件)- 人教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統編版初中七年級語文下冊太空一日1.運用瀏覽的方法速讀了解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結構特

點。2.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度,感受字里行間蘊含的情

感。借助小標題在瀏覽中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快速形成對文本的總體閱讀印象。作者簡介

楊利偉,1965年出生于遼寧省綏中縣,特級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1983年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1987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學士學位。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預備航天員。經過五年多的訓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綜合考核,被選拔為中國載人航天首次飛行梯隊成員,最終被確定為首飛航天員。2003年10月15日9時整,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經過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飛行,繞地球14圈后,于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艙,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并頒發“航天功勛”獎章。200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共振帶來的痛苦感受太空一日首都北京、祖國各省份(2)__________________神秘的敲擊聲“本末倒置”的錯覺我看到了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看到長城神秘的敲擊聲歸途如此驚心動魄—飛船舷窗(3)___________________勇于探索不怕犧牲求實嚴謹無私奉獻出現裂紋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

(1)八臺發動機同時噴出chìrè(

)的火焰……

(2)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wǔzàngliùfǔ(

)似乎都要碎了。熾熱

五臟六

腑(3)一切不適都不見了,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舒服,

如釋qiānjūnzhòngfù(

),如同一次重生,

我甚至覺得這個過程很nàirénxúnwèi(

)。(4)從山脈的lúnkuò(

)、海岸線的走向以及河流的

形狀,我也基本可以判斷飛船正經過哪個洲的上空,

正在經過哪些國家。千鈞重負耐人尋味輪廓(5)我曾fǔkàn(

)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

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6)在地面時沒人提到這種情況,即使有人知道,訓練也

無法mónǐ(

)。(7)估計在我之前áoyóu(

)太空的國外航天員會有類

似體驗……俯瞰模擬遨游(8)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yánjǐn(

),不是當時

的聲音,我就不能簽字……(9)歸途如此jīngxīndòngpò(

)。(10)6時4分,飛船飛行至距離地面100公里,逐漸進入

chóumì(

)大氣層。嚴謹驚心動魄稠密(11)哦,可能沒什么大問題!因為如果是故障,重復出

現的gàilǜ(

)并不高。(12)返回的飛船艙體經過高溫shāozhuó(

),舷窗黑

乎乎的……概率燒灼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中國人民與侵華日軍展開了長達十四年的驚心動

魄的戰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B.昨天教育局的領導們蒞臨我校,指導我校的教育

教學工作。.........C.那夕陽中的垂柳,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像待嫁的新

娘。D.這個品牌的“銀蝦醬”以其耐人尋味的獨特口感吸

引著八方食客。【解析】耐人尋味:其中的意味經得起人們反復地體會、琢磨。形容意味深長,不能用于形容食物的味道........D3.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通過那些平凡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描寫,

充分揭露了主人公高尚的心靈。(將“心靈”改

為“品格”)

B.文章的主題確認后,還需要根據主題的需要組織、

選擇材料,以確保材料為主題服務。(將“組織”

與“選擇”互換位置)...C.同學們,我們寫作文時,要細心觀察各種事物、現

象,要有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造。(刪掉“不

要”)D.一個人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識,關

鍵是看他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在“看他”后加“是

否”)【解析】搭配不當,應將“揭露”改為“表現”A4.(2022·汕尾市七下期末)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

小題。

本報北京9月21日電北京時間2023年9月21日下

午,“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在約48

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

桂海潮生動地展示介紹了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工作生

活場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并生動地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在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的形式與地面課堂的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1)請根據材料給新聞擬一個標題,不超過20個字。

示例:中空國間站“天宮課堂”第課開講

四(2)假如你觀看了這次授課的全過程,請你運用比喻、對

比、排比中的一種或者幾種修辭手法,表達出你的感

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多么神奇而美妙的畫面:講臺在浩瀚太空,課室在神州大地,知識在信號中,天地遙遙相隔,但師生互動自如,仿佛置身于同一課室。這看似簡單的互動背后,是現代航天技術的支撐,亦是我們國家科技實力的傲人展現。5.班級開展了“走近航天英雄”主題活動,請你完成下

列任務。

(1)請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并為它擬一個標題。

(不超過20個字)

本報10月26日電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

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

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十七號的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入了新的階段,展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實力和成就。通過這次任務,中國將實現空間站與載人飛船的首次自動交會對接,為后續的空間站建設和太空探索奠定堅實的基礎,帶領著中國航天事業跨入一個全新階段。

示例一: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示例二:圓滿成功!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2)假如你是某報記者,正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通過天地對話采訪進入太空的航天員。請你設計兩個采訪問題。采訪問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訪問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請問在發射的過程中,你們最難忘的瞬間是什么呢?示例:請問你們這次的航天任務主要是什么呢?

(3)假如要從下列名著人物中挑選一位擔任航天員與你一起完成太空任務,你認為誰能勝任呢?請結合名著內容說明理由。①祥子(《駱駝祥子》)②尼摩船長(《海底兩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我認為祥子能勝任。前期的祥子吃苦耐勞,省吃儉用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并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奮斗實現自己的理想。同時他又熱心助人,當他看見老馬祖孫忍受饑餓之苦時,他立即伸出援手,給他們買了包子。和他一起,我相信能完成任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二:我認為尼摩船長能勝任。他無比勇敢,有智慧,有魄力,果斷。他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艇,潛航在海底進行了大規模的科學研究。穿過南極點后,潛水艇又歷經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都是尼摩船長以驚人的冷靜和毅力,帶領船員戰勝了困難。和他一起,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務。

(4)請你在下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選項,使“自我介紹”與“人物”相符。人物簡歷

人物優點自我介紹祥子吃苦耐勞①____

尼摩船長沉著冷靜②____A.非快跑,飛跑,不足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與車的

優美。B.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對懦夫來說,也不需要更好

的出路。C.我得照老習慣,待在駕駛艙里親自指揮操作。

(4)請你在下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選項,使“自我介紹”與“人物”相符。人物簡歷

人物優點自我介紹祥子吃苦耐勞①____

尼摩船長沉著冷靜②____AC閱讀課文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

讓我緊張以至驚慌的卻另有原因。

先是快速行進的飛船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把舷窗外面燒得一片通紅;接著在映紅的舷窗外,有紅的白的碎片不停劃過。飛船的外表面有防燒蝕層,它是耐高溫的,隨著溫度升高,開始剝落,并在剝落的過程中帶走一部分熱量。我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看到這種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隨后發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窗外燒得跟煉鋼爐一樣,玻璃窗開始出現裂紋,那種紋路就跟強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種小碎紋一樣,這種細密的碎紋,眼看著越來越多……說不恐懼那是假話,你想啊,外邊可是1600~1800℃的超高溫度。

我的汗出來了。這時候艙內的溫度也在升高,但并沒有高到讓我瞬間出汗的程度,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緊張。

我現在還能回想起當時的情形:飛船急速下降,跟空氣摩擦產生的激波,不僅有極高的溫度,還伴隨著尖利的呼嘯聲;飛船帶著不小的過載,在不停振動,里面咯咯吱吱亂響。外面高溫,不怕!有碎片劃過,不怕!過載,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開始出現裂縫,我緊張了,心想:完了,這個舷窗不行了。

當時我突然想到,美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不就是這樣出事的嗎?一個防熱板先出現一條裂縫,然后高熱就使航天器解體了。現在,這么大一個舷窗壞了,那還得了!

先是右邊舷窗有裂紋,當它裂到一半的時候,我轉過頭一看左邊的舷窗,也開始出現裂紋。這個時候我反而放心一點兒了:哦,可能沒什么大問題!因為如果是故障,重復出現的概率并不高。

回來后我才知道,飛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層防燒涂層,是這個涂層燒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現問題。為什么兩邊沒有同時出現裂紋呢?因為兩邊用了不同的材料。6.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選文主要記敘了“我”乘坐飛船從太空返回時遭

遇的險情及恐慌心理。

B.選文第⑤段中說對“高溫、碎片、過載”都不怕,

是因為作者都學習過,知道它們是怎么回事。...C.選文第⑤段畫線句運用了細節描寫,尤其“咯咯吱

吱”這一擬聲詞,更是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氛圍,給人

身臨其境之感。D.選文第⑧段使用插敘的方式,交代了在大氣層中飛

船舷窗出現裂紋的原因,也表現了作者的勇敢無畏。【解析】“插敘”有誤。選文第⑧段“回來后我才知道……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現問題”這句話是對情節的補充,屬于補敘,交代裂紋出現的原因,給讀者釋疑,讓讀者清楚明白。故選DD“我”在艙內看到右邊的舷窗上出現了裂紋。因為“我”對此一無所知,既沒有學過此類知識,又沒有人告訴“我”舷窗外涂了防燒層。7.“我”乘坐飛船返回時,真正“讓我緊張以至驚慌”

的事件是什么?為什么“我”會如此驚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簡要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緊張時,作者突然聯想到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渲染了緊張的氣氛,突出了作者當時極度恐慌的心理。9.【教材母題變式】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楊利偉為什么

被稱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楊利偉到你們學校和

大家交流,你會向他提什么問題呢?(至少設計兩個問

題)問題一:當您平安著陸后,您最想和您第一個見到的、接您出艙的同志說些什么?問題二:如果我們將來也想成為像您一樣的航天員,我們現在該做哪些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刻,突然看見太空奇景楊利偉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無可比擬。

以前不知道文學描寫中“美得讓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時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動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臺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渾身散發出奪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著淺藍色的紗裙和白色的飄帶,如同天上的仙女緩緩飛行。

我無法形容內心的喜悅和傾慕,養育我們的地球母親,您太完美了。我仔細端詳這美麗的星球,生怕錯過一處風景,我深知這是億萬中華兒女夢寐以求的美景,而這唯一的機會幸運地降臨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所有中國人好好看看她,我一邊看,一邊不停地按動相機的快門,我要留下所有我見到的奇異景色。

地理知識告訴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區覆蓋著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藍色的海水,浩瀚的海洋驕傲地披露著廣闊壯觀的全貌,我還看到黃綠相間的陸地,連綿的山脈縱橫其間,我看到我們平時所說的天空,大氣層中飄浮著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輕柔,那么曼妙,在陽光的普照下,仿佛貼在地面上一樣。海洋、陸地、白云,它們呈現在飛船下面,緩緩駛來,又緩緩離去。

我知道我還是在軌道上飛行,并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懷抱,沖向宇宙的深處,然而這也足以讓我震撼了,我并不能看清宇宙中眾多的星球,因為實際上它們離我們的距離非常遙遠,很多都以光年計算。

正因為如此,我覺得宇宙的廣袤,真實地擺在我的眼前,雖然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個飛天的人,我已經跑到離地球表面400千米的空間,可以稱為“太空人”了,但是實際上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僅像一粒塵埃。

雖然,獨自在太空飛行,但我想到了此刻億萬中國人翹首以待,我不是一個人在飛,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甚至人類來到了太空。我看到的一切證明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功,我認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達一下,我拿起了太空筆,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寫上了一句話:“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有刪改)10.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第①段連用兩個“漂亮”,呼應標題中的“奇

景”,并引出下文。

B.第⑤段用描寫、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寫“我”

看到的地球奇景。...C.宇宙的廣袤,真實地呈現在眼前,讓作者覺得自己

像小小的塵埃。D.結尾畫波浪線的句子飽含作者對祖國航天技術的驕

傲和自豪之情。【解析】沒有用到議論的表達方式B11.看見太空奇景,作者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請簡

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動—喜悅、傾慕—震撼—自豪。12.通過賞析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情感。

她披著淺藍色的紗裙和白色的飄帶,如同天上的仙

女緩緩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從太空看到的光彩奪目的地球,表達了作者對地球的喜愛與贊美。不矛盾。“獨自在太空飛行”是指楊利偉一個人在執行飛天任務;“我是代表所有中國人,甚至人類來到了太空”,證明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功,所以說他不是一個人在飛。13.第⑧段先寫“獨自在太空飛行”,又寫“我不是一

個人在飛”,是否矛盾?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昂諾夫:太空漫步第一人溫莎

對蘇聯宇航員列昂諾夫來說,20世紀的那場歷時12分鐘的太空漫步盡管短暫,卻是人類進軍宇宙的一大步。因此這一壯舉也為后世傳頌。宇宙中的一切過目難忘

2014年,時年80歲的列昂諾夫精神矍鑠。經過半個世紀,他依然清楚記得自己擁抱太空的感受。

“地球是圓的。”列昂諾夫告訴法新社,從黑暗的太空俯瞰地球,他驚訝地發現,祖國清晰可見,“我立刻看到了黑海和克里米亞半島,然后向‘左’看到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還有一小部分意大利。這幅印在腦海中半個世紀的畫面,不是地圖,而是我親眼所見。”

“我還找到了波羅的海和我生長的加里寧格勒灣。”透過護目鏡,列昂諾夫貪婪地觀察著浩瀚的宇宙,“星星圍在我身邊,陽光極其刺眼,光線好像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天地間仿佛只剩我一個人,整個世界萬籟俱寂。”列昂諾夫在接受“今日俄羅斯”網站采訪時承認,在進行太空行走的過程中,絕對的死寂令他心生恐懼,“我可以十分清楚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現在想起這種感覺,我依然感到難受。”無論如何,這段珍貴的經歷永遠銘刻在了他的心中,“每每想起在太空中見到的一切,我就會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太空漫步背后險象環生

盡管列昂諾夫足夠優秀,但進入太空的實際過程依然充斥著不確定性。“上升2號”發射前夕,經過18個月強化訓練的列昂諾夫正躊躇滿志,卻得悉飛船可能有點問題。此時,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繼續等待9個月,或者坐上有缺陷的飛船“拼一把”。

當時,美國的太空行走計劃已進入最終階段,蘇聯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我們選擇了后者,這與勇氣無關,我只知道自己必須這么做。”列昂諾夫告訴英國《衛報》的記者。

1965年3月18日10點整,“上升2號”順利點火升空,不久便進入既定軌道,開始自由飛行。時不我待,全身披掛的列昂諾夫小心翼翼地打開氣閘艙的艙蓋,由一條15.35米長的特制安全帶拴著,踏出了人類邁向太空的第一步。輝煌壯麗的宇宙讓列昂諾夫有些迷失,而當他冷靜下來,一連串麻煩已接踵而至。

他發現,出艙后的氣壓差令宇航服急驟膨脹,“8分鐘后,我明顯感到宇航服的變化……我的指尖感受不到手套的存在,我的腳在靴子里晃蕩,我甚至無法按到相機的快門。”飛船一點點兒接近日落軌道,宇航員必須在暗夜降臨前返回。然而,肥大的宇航服將他卡在了艙外。知道時間緊迫,列昂諾夫飛快地計算一番,果斷調低了宇航服內部的壓力。

“所有可能的后果我都知道,可當時的我別無選擇。”列昂諾夫告訴記者,按規定,他該向莫斯科地面控制中心報告自己的任何舉動,但為避免引發恐慌他沒這么做,“那種情況下,沒人能幫我。”好不容易擠進艙門,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由于事出倉促,列昂諾夫讓自己的頭,而不是腳先進入艙內,他需要把自己“調過來”。這個在地球上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到了太空里卻成為嚴苛的考驗——膨脹的宇航服幾乎將船艙塞滿,最后,列昂諾夫只得再次冒險調低宇航服內的壓力,用盡全身力氣,才將艙門復位。

不難想象,短短12分鐘里,列昂諾夫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我平時很少出汗,但那天我的體重減了5.4千克,每只靴子里灌進了3升汗水。”

即便險象環生,他還是很快忘記了疲憊。因為,飛船里的同伴正興奮地向地球報告:人類已走進太空!(選自《青年參考》,有刪改)14.概括列昂諾夫在擁抱太空時的見聞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看到地球是圓的,還可以看到他的祖國和一些周邊國家;②星星圍在他身邊,陽光極其刺眼,光線好像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③整個世界萬籟俱寂,他可以十分清楚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和呼吸聲。15.請從加點詞語的角度,簡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

透過護目鏡,列昂諾夫貪婪地觀察著浩瀚的宇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貪婪”是貪心的意思,這里寫出了列昂諾夫觀察宇宙時看不夠的心理,表現了列昂諾夫對宇宙的驚奇、迷戀以及熱愛之情。..16.列昂諾夫為什么強調“我平時很少出汗”?

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