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

一'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代碼:16216301

課程名稱:心理學與生活

英文名稱:PsychologyandLife

課程類別:通識課

學時:32

學分:2

適用對象:大一至大四非心理學專業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課程:無

二、課程簡介

中文簡介

“心理學與生活”課程把心理學理論知識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心理學這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一般

大眾生活中的應用。本課程在突出基礎心理學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同時,兼顧可讀

性和普及性。在本課程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情操教育與弘揚中華傳統的優秀

的心理學思想與思潮的內容。共包括十二個專題,既包括導論性質的心理學研究

對象、發展歷史和研究方法,心理與行為的生物基礎,又包括心理過程為主體的

感知覺和意識、學習與認知、智力與創造力等章節,以及行為和心理動力、人格

與人格評估等闡述個性心理的內容,并有意識地把成長與個體心理發展、壓力管

理與健康心理學、人際關系與社會心理學歸入課程體系的范疇,意在加強心理學

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心理學與個人健康成長、社會和諧發展的緊密聯系。內容敘

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盡量采用淺顯易懂的圖表、生動的日常生活案例

和趣味實驗。

英文簡介

“PsychologyandLife”programtolinkthetheoreticalknowledgeofpsychology

ofpeople'sdailylife,work,study,useofuser-friendlylanguage,tolearnmoreonthe

scienceofpsychology,atthesametimeconcernedaboutthescienceinthegeneral

publicoftheapplicationoflife.Thiscourseinpsychologytohighlightthebasisof

scientificandintellectualatthesametime,bothtoimprovethereadabilityand

popularity.Includingatotalof12topics,includingIntroductiontothenatureofboth

thestudyofpsychology,historyandresearchmethods,psychologicalandbiological

basisofbehavior,whichalsocoversthepsychologicalprocessesofsenseperception

asthemainbodyandconsciousness,learningandcognition,intelligenceand

creativity,suchaschapters,aswellasthebehaviorandpsychologicalmotivation,

personalityandpersonalityassessmentofthecontentofpersonalitypsychology,and

conscioustotheindividualpsychologicalgrowthanddevelopment,stress

managementandhealthpsycholog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ndsocialpsychology

intothecurriculumsystemareasofpsychologyandisintendedtostrengthentheclose

tiesoflife,psychologicalhealthandpersonalgrowth,socialharmonyand

developmentinclosecontact.Seektounderstandthecontentofthenarrative,

attractive,easytounderstandasmuchaspossibletheuseofcharts,thedailylifeofa

livelyandinterestingtestcase.

三'課程性質與教學目的

本課程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將課程定位為“心理素質拓展課二即在短短的

36個學時的學習中,以輕松愉快、淺顯易懂的方式,給學生勾勒心理學世界的

簡易圖譜,初步了解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原理與研究方法,訓練心理科學的思維

方式,培養科學研究的思維能力,拓寬心理學素養,使學生對心理現象有一個初

步的了解,并嘗試運用心理學知識和規律指導、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可以說,

“心理學與生活”將成為非心理學專業、非師范類大學生了解心理學、了解自己

的入門課程。

本教材的宗旨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同時關注這門科學在學生生活、學習

與工作中的應用。建設的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運用心理學理論與知識在日常生活

與學習、工作中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即啟發學生在實踐中能結合自身情況產

生合理的認知方式,貫徹愛國主義情操教育與弘揚中華傳統的優秀的心理學思想

與思潮的教育;在感覺和知覺、學習與認知過程、情緒、情感等教學過程中增

加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心理學思想和思潮;并給學生提

供一些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工作中各種困惑的技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

與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質量(即生活的幸福指數)。

四'教學內容及要求

本課程將貫徹愛國主義情操教育與弘揚中華傳統的優秀的心理學思想與思

潮的教育;在感覺和知覺、學習與認知過程、情緒、情感等教學過程中增加愛

國主義教育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心理學思想和思潮。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學

(一)目的與要求

1.掌握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現象及其分類

2.掌握心理學的歷史和現狀,理解心理的實質

3.了解心理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作為科學的心理學

1.主要內容:什么是心理學、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

誤解一:心理學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誤解二:心理學就是心理咨

誤解三:學心理學就會學變態

誤解四:心理學是騙人的東西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知識點解釋如何預測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動

第二節心理學從何而來

1.主要內容:科學心理學的誕生、、當代心理學研究取向、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心理動力學觀點、學習的觀點、人本主義觀點、生物

學的觀點、認知主義觀點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五種觀點分析案例。

第三節心理學家在研究什么

1.主要內容: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心理學的相關職業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和咨詢心理學、工業

和組織心理學等)、心理學的相關職業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理解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第四節心理學如何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

1.主要內容:心理學的科學思維方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觀察法、個案研究法、測驗法、調查法、實驗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為什么學習心理學

1.主要內容:心理學幫助人們形成批判性思維、心理學影響人們對社會問題

的洞察力、心理學幫助人們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心理學幫助人們形成批判性思維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心理學影響人們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力、心理學幫助人們更有效地控制自

己的生活。

(三)思考與實踐

1.如何辨識心理學與偽心理學?

2.當代心理學中關于行為分析的五種主要理論觀點是什么?他們分別使用

什么方法進行研究?結合這五種理論觀點分析自己的學習行為。

3.心理學使用哪些方法進行研究?這些研究方法對你的批判性思維的形成

各有什么作用?

4.心理學對你的生活會有哪些幫助?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教學以講授為主。“第三節心理學家在研究什么”除講授外,還組織學

生分組討論,每個教學班級按6-7人一組,每小組負責進行心理學某一分支學科

的綜述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本分支學科的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意義、

2-3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準備時間為3周。小組研究成果以WORD文檔(不少

于2000字)和PPT(課堂演示5分鐘)的形式展示。

第二章腦和行為的生物基礎

(一)目的與要求

1.討論神經系統的本質功能

2.解釋什么是神經元以及它們是如何處理信息的

3.識別腦的層次和結構,并概述這些結構的功能

4.解釋遺傳和進化心理學如何加深我們對行為的理解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基因、進化和行為

1.主要內容:遺傳的物質載體、行為遺傳學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遺傳的物質載體、行為遺傳學的方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遺傳的物質載體、行為遺傳學的方法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活動

1.主要內容:周圍神經系統的種類和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結構和機能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周圍神經系統的種類和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結

構和機能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周圍神經系統的種類和機能、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結構和機能

第三節神經系統的信息加工網絡

1.主要內容:神經元的結構和類型、神經沖動的傳導、神經元的聯系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神經元的結構和類型、神經沖動的傳導、神經元的聯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神經元的結構和類型、神經沖動的傳導、神經元的聯系

第四節大腦的機能

1.主要內容:腦的感覺機能系統、腦的運動機能系統、大腦皮質的聯絡機能、

大腦兩半球機能的分工和協作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腦的感覺機能系統、腦的運動機能系統、大腦皮質的

聯絡機能、大腦兩半球機能的分工和協作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腦的感覺機能系統、腦的運動機能系統、大腦皮質的聯絡機能、大腦兩

半球機能的分工和協作

第五節內分泌系統的調控

1.主要內容:內分泌系統及其基本功能、內分泌的活動方式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內分泌系統及其基本功能、內分泌的活動方式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內分泌系統及其基本功能、內分泌的活動方式

(三)思考與實踐

1.神經系統有哪些部分呢?

2.研究者如何研究腦和神經系統的功能?

3.當大腦割裂成兩半時會發生什么呢?

4.遺傳這個概念的含義是什么?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

第三章成長與個體發展心理學

(一)目的與要求

1.說明心理學家是如何理解發展的

2.描述兒童從胚胎到青春期的發展過程

3.討論成人的發展和老化的積極方面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胎兒期心理發展

1.主要內容:生理發展、認知發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生理發展、認知發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生理發展、認知發展

第二節童年和青少年心理發展

1.主要內容: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發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父母的教養方式

與兒童發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兒童發展。

第三節成年期心理發展

1.主要內容: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生理發展、認知發展、社會性發展

第四節死亡和瀕臨死亡

1.主要內容:關于死亡和瀕臨死亡的心理學觀點、關于人在瀕臨死亡時的心

理發展階段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關于死亡和瀕臨死亡的心理學觀點、關于人在瀕臨死

亡時的心理發展階段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關于死亡和瀕臨死亡的心理學觀點、關于人在瀕臨死亡時的心理發展階

段。

(三)思考與實踐

1.從孕育到胎兒出生發生了哪些變化?

2.心理學中的爭議:發展是連續性的還是階段性的?

3.兒童是如何做出是非推理的?

4.成年期認知的哪些方面得到了發展?

5.關于死亡和瀕臨死亡的心理學觀點有哪些?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

第四章人類感官與感知覺

(一)目的與要求

1.通過本專題教學使學生掌握感覺的一般概念、規律,掌握視覺、聽覺相關

知識及了解其他感覺;

2.運用感覺的規律分析實際問題;

3.能運用本章闡述的心理學原理解釋有關的心理現象。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感覺的一般規律

1.主要內容:感覺的基本規律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感覺、感受性、感覺適應、感覺對比、感覺后像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了解感覺對人生的意義。

第二節視覺和聽覺現象

1.主要內容:視覺、視覺現象、聽覺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混色、補色與色盲、色覺理論、聽覺理論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用色覺理論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的顏色現象。

第三節知覺的組織過程

1.主要內容:知覺的含義、知覺的基本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知覺的選擇性、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的恒常性、知覺

的組織性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舉例說明知覺的特征

第四節錯覺

1.主要內容:錯覺現象、錯覺的分類、錯覺理論(眼動理論、神經抑制

作用理論、常性誤用理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1)亮度和對比度錯覺;(2)運動和時間錯覺;(3)

幾何或角度錯覺;(4)空間、大小恒常性和不可能圖形錯覺;(5)認知和格式塔

效應錯覺,如大家熟知的主觀輪廓效應;(6)顏色錯覺。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錯覺對個體的影響。

(三)思考與實踐

1.感覺與知覺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2.感覺有哪些種類?

3.知覺有哪些基本特征?

4.在空間知覺中,人們如何運用視覺解釋周圍的世界?

5.簡述錯覺的相關理論。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對于“感覺的一般規律”、“知覺的特性”兩部分內容

主要通過一些經典的心理學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思考和分析其中的現象。

思政內容:感受祖國的美麗的山河,對祖國的未來大展宏圖。

第五章意識與心理狀態

(一)目的與要求

1.討論意識的性質

2.解釋睡眠與夢的性質

3.描述催眠

4.理解注意的各種品質

(-)教學內容

第一節意識體驗

1.主要內容:什么是意識、白日夢和幻想、意識的種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焦點意識、邊緣意識、半意識、無意識、潛意識、前

意識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舉例分析意識的種類。

第二節睡眠

1.主要內容:睡眠需要、睡眠周期、睡眠階段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睡眠需要、睡眠周期、睡眠階段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睡眠不足的危害性。

第三節夢

1.主要內容:夢境的內容、夢的分析、夢與創造性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夢境與當前的生活事件有關、夢的預示性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夢的內容存在年齡差異。

第四節注意

1.主要內容:注意的種類、注意的品質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注意的范圍、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分配分析自我的學習。

第五節意識的特殊狀態

1.主要內容:催眠、、冥想、幻覺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催眠感受性、催眠導致的意識改變、催眠過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為什么在一些異常的情況下,人的意識會發生歪曲,也就是看到或聽到

實際并不存在的事物,這些形象非常生動,并且人相信幻覺中的內容是真實的。

在人幻覺中出現的各種形象或感覺,完全是不存在的?

(三)思考與實踐

1.人類存在各種不同的意識,請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各種意識的

看法。

2.注意力對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非常重要,請結合注意的品質,分析如何

培養注意力。

3.一些人總是很有興趣去記住并且解釋自己的夢,而其他人則可能對夢很不

在意。你對夢是怎么看的?你認為夢和釋夢可以促進自我察覺嗎?

4.幻想與幻覺有什么區別?如何識別?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第四節夢”除講授外,開展1課時的課堂討論,請

同學課堂現場分析一些經典的夢的案例,特別是對夢的情緒進行分析,提高學生

對自身情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六章學習與認知過程

(一)目的與要求

1.解釋什么是學習

2.描述經典條件反射

3.理解觀察學習

4.概述認知在學習中的作用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條件反射

1.主要內容: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舉例說明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

第二節認知學習

1.主要內容:聯結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知派的學習理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桑代克的聯結說、斯金納的強化說、觀察學習、格

式塔學派的完形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奧蘇貝爾認知同化說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通過例子理解聯結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知派的學習理論

第三節記憶與遺忘

1.主要內容:記憶過程、遺忘、記憶策略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痕跡的衰退說、干擾說、

壓制說、提取失敗說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掌握以下方法,并加以應用

1)健康用腦,善用“生物鐘”

2)明確記憶目的

3)掌握一定的記憶術

PQ4R法、地點法、形象記憶法、諧音記憶法、自然語言媒介法、視覺心象

法、多通道記憶法.

第四節思維與問題解決

1.主要內容:思維的含義、思維的種類、思維的過程、問題解決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分析思

維、輻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常規思維與創造思維、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

括、知識、定勢、功能固著、動機和人格、情緒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個人的思維定勢對問題解決的影響。

(三)思考與實踐

1.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思維區別于感知覺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2.概念有哪些種類?

3.常見的推理類型有哪些?

4.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5.有什么心理因素會對問題解決產生影響?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在“第四節思維與問題解決”中穿插一些具體問題解

決的實例,以便開拓學生的思維。

通過回憶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加以整理。

第七章行為與心理動力

(一)目的與要求

1.有關動機的幾種心理學觀點

2.解釋人們進食以及飲食過度和節食的動機

3.解釋人們為什么會被驅使達成目標

4.總結影響情緒的因素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需要層次

1.主要內容:什么是需要、需要的種類、需要層次理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需要、生理性需要與社會性需要、物質需要與精神需

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分析現實中人物。

第二節動機

1.主要內容:什么是動機、動機的功能、動機的種類、動機理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生理性動機與社會性動機、先天性性動機與習得性動

機、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近景性動機與遠景性動機、本能論、成就動機理論、

歸因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自我的學習動機。

第三節意志行動

1.主要內容:意志與意志行動、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與培養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意志、準備階段、執行階段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如何培養自己的意志品質?

第四節情緒調控

1.主要內容:什么是情緒、情緒的功能、情緒的種類、情緒調控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情緒、適應功能、動機功能、組織功能、信號功能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1)覺知自己的情緒狀態

2)合理宣泄

3)心理放松調節

(三)思考與實踐

1.為什么一些人一直努力追求卓越?

2.我們如何分辨同他人是高興還是悲傷呢?

3.情緒的生理、認知和情感因素是如何交互作用產生情感和行為的?

4.哪些生理機制調節饑餓驅力?哪些心理過程在發揮作用?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第四節情緒調控”除講授外,教授學生完成身心放

松訓練,以1課時集體進行音樂放松訓練,要求學生接下來2周每天獨立進行

15分鐘的放松訓練,并對每次訓練進行詳細記錄,特別是每次訓練后的身心體

會。

思政內容:增加愛國主義教育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心理學思想和思潮。

第八章智商與智力發展

(一)目的與要求

1.理解智力的概念、智力結構的理論;

2.掌握不同種類的心理測驗。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智力的結構

1.主要內容:智力的含義、智力的因素、智力結構的理論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智力、單因素理論、二因素理論、三因素理論、群因

素理論、智力三維結構理論、阜南的智力層次模型、卡特爾的流體智力和晶體智

力理論、智力的三元結構理論、多重智力理論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理解多重智力理論,分析自我的智力。

第二節智力測驗與智商

1.主要內容:智力測驗的含義、智力測驗的種類、、智力測驗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智力測驗、個別測驗和團體測驗、文字測驗和非文字

測驗、速度測驗和難度測驗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智力測驗舉例,并加以理解

1.斯坦福一比內測驗

2.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3.瑞文推理測驗

第三節智力的發展

1.主要內容:智力的發展、智力發展的差異性、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智力的發展、智力發展的差異性、影響智力發展的因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理解與分析:

1)遺傳因素在智力發展中的作用

2)環境因素在智力發展中的作用實踐活動的影響:家庭、文化、教育

3)實踐活動的影響

4)人的主觀能動性

第四節創造力

1.主要內容:創造力的含義、創造力測驗、創造力的培養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創造力的含義、創造力測驗、創造力的培養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1)激發創造動機

2)巧用醞釀效應,激發靈感

3)延緩評論

4)廣開思路

5)掌握創造技法

(三)思考與實踐

1.什么是智力?智力結構的理論有哪些?

2.什么是智力測驗?如何看待智力測驗?

3.影響智力形成和發展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在智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人的

主觀能動性?

4.智力發展的個別差異表現在哪幾方面?分析自己在智力發展上的特點。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第二節智力測驗與智商”,除講授外,由學生自主登

陸psy.gdcc.edu.cn毅心心理檔案管理系統,完成標準瑞文推理測驗和高級瑞文

推理測驗。

第九章人格與人格評估

(一)目的與要求

1.理解人格的概念、人格的理論

2.掌握不同種類的人格評估方法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人格的類型與特質

1.主要內容:人格的含義、人格的特征、人格的類型、人格的特質、人格的

心理動力觀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氣質類型說、A—B型人格說、陰陽五行說、奧爾波

特的人格特質論、卡特爾的人格因素論、艾森克的人格理論、五因素模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知識點分析自我的人格。

第二節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1.主要內容:不同心理學流派對人格形成的解釋、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

因素、人格的培養與完善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精神分析流派的解釋、特質流派的解釋、人本主義流

派的解釋、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流派的解釋、認知流派的解釋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第三節人格的評估

1.主要內容:問卷測驗、投射測驗、情景測驗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問卷測驗、投射測驗、情景測驗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性格教育測驗,分析自我性格

(三)思考與實踐

1.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哪些特征?

3.人格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5.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是什么?

6.結合所學的人格理論,分析個人的人格特征?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第三節人格評估”穿插幾個經典的人格評估量表,

如卡特爾16PF、MBTI職業性格測驗、氣質類型量表等,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

心理測驗觀。要求學生在對自己人格進行評估后,撰寫2000字的論文論述個人

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歷程。

第十章壓力管理與心理健康

(一)目的與要求

1.定義壓力并確認其來源

2.解釋人們如何應對壓力

3.概述應對壓力的策略

4.概述怎樣促進你的健康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壓力的來源

1.主要內容:什么是壓力、壓力來源于哪里、大學生壓力來源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壓力、壓力來源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自我的壓力現狀

第二節壓力與身心健康

1.主要內容:健康的概念及標準、由心理壓力所導致的心理與生理癥狀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標準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減壓措施,幫助自我與別人減壓。

第三節壓力管理

1.主要內容:壓力管理、壓力的體驗、降低心理壓力的基本方法、大學生提

高抗壓能力的途徑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壓力管理、壓力的體驗、降低心理壓力的基本方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掌握大學生提高抗壓能力的途徑

(三)思考與實踐

1.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倫敦的居民胃出血的現象普遍的增加,醫生很奇

怪,吃東西并沒有改變,這是為什么?

2.有心理學研究者請一百個大學生看恐怖片,看完后抽血,另外還請一百個

大學生看風光片,看完后也抽血,結果發現看恐怖片的人免疫力下降,而看風光

片的人免疫力沒有下降。這是何原因?

3.有一個用動物--小白鼠做的實驗:二十個小白鼠過三個月之后請出十個,

然后將它們處理掉拿出胸腺等等進行檢查,再過幾個月將十個小白鼠拿出來進行

處理,發現后面這十只小白鼠的免疫系統很差,這又是何原因?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

第十一章心理異常與心理治療

(一)目的與要求

1.描述心理異常的表現

2.描述幾種心理治療方法的特征

3.評價心理治療的效果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心理正常與的區分

1.主要內容:心理異常的標準、心理異常的分類、心理異常的形成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心理異常的標準、心理異常的分類、心理異常的形成

原因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學會辨別心理異常現象。

第二節心理異常的常見類型及其心理成因

1.主要內容:焦慮障礙、分裂性障礙、心因性身體障礙、情緒障礙、精神分

裂癥、性心理障礙、人格障礙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焦慮障礙、分裂性障礙、心因性身體障礙、情緒障礙、

精神分裂癥、性心理障礙、人格障礙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識別心理異常的常見類型。

第三節心理治療的方法

1.主要內容: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理性情緒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精神分析療法、行為療法、理性情緒療法、來訪者中

心療法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運用知識點分析你最喜歡哪種療法來幫助別人?

(三)思考與實踐

1.怎樣判別心理異常?心理異常的類別?

2.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如何應對壓力?

3.心理異常的表現有哪些?

4.學習了心理異常的內容后,你認為應該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列舉大學生中存在的各類心理障礙案例,提高學生對

自身和周圍人的心理健康的關注,并能對心理正常與異常進行初步的鑒別。

第十二章人際交往與社會心理

(一)目的與要求

1.描述人們是怎樣認識社會

2.確定社會環境怎樣影響人們

3.理解人際交往的本質

(二)教學內容

第一節人際交往

1.主要內容:人際交往的含義、人際吸引、愛情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人際交往的含義、人際吸引、愛情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當代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點。

第二節社會知覺

1.主要內容:自我知覺、對人的知覺:印象形成、對群體的知覺:刻板印象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自我概念、自尊、暈輪效應、第一印象效應、慈悲效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刻板印象的危害性。

第三節社會影響

1.主要內容:社會促進、社會惰化、從眾、服從

2.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社會促進、社會惰化、從眾、服從

3.問題與應用(能力要求)

分析從眾的害處。

(三)思考與實踐

1.人們利用哪些信息對他人形成印象?

2.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簡述暈輪效應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4.影響從眾的因素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群體特點對從眾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章內容以講授為主。對于人際交往的一些特性,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并列

舉1-2個大學生的案例進行分析。

五、各教學環節學時分配

講課習題集討論課實驗其他教小計

X學環節(學時)

第一章213

第二章33

第三章33

第四章33

第五章33

第六章33

第七章213

第八章213

第九章213

第十章33

第H—章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