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_第1頁
《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_第2頁
《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_第3頁
《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_第4頁
《行業標準-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備案號:NB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行業標準

NB/TXXXX—XXXX

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

Regulationsfortechnicalsupervisionofpowerqualityof

photovoltaicpowerstations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國家能源局發布

XX/TXXXXX—XXXX

2

XX/TXXXXX—XXXX

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的原則、目標和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光伏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工作。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19964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GB/T12325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偏差

GB/T14549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

GB/T24337電能質量公用電網間諧波

GB/T15543電能質量三相電壓不平衡度

GB/T12326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

GB/T30317電能質量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

GB/T18481電能質量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

GB/T17626.30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能質量測量方法

GB/T15945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偏差

GB/T4365電工術語

DL/T1194電能質量術語

DL/T1198電力系統電能質量技術管理規定

DL/T1227電能質量監測裝置技術規范

DL/T1028電能質量測試分析儀檢定規程

DL/T1053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

1術語和定義

DL/T1194-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1.1

電能質量powerquality

關系到供用電設備正常工作(或運行)的電壓、電流的各種指標偏離規定范圍的程度。

[來源:DL/T1194-2012,定義3.1.1]

1.2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technologysupervisionforpowerquality

1

XX/TXXXXX—XXXX

在電力規劃、設計、建設及發電、供電、用電的全過程,以安全和質量為中心,依據國家、行業有關電能

質量標準和規程,采用有效的測試和管理手段,監督其執行落實,以確保電網及電力設備的安全、優質、

經濟運行和對電力用戶的可靠供電。

[來源:DL/T1053-2017,定義3.3]

1.3

電能質量事故powerqualityaccident

由于電能質量現象造成供電中斷、設備損壞、產品報廢、人員傷亡或者其他損失的事件。

[來源:DL/T1053-2017,定義3.5]

1.4

電能質量監測裝置powerqualitymonitoringdevice

通過引入電壓、電流信號,用于測量電能質量相關參數的專用裝置。

[來源:DL/T1227-2013,定義3.10]

1.5

頻率偏差frequencydeviation

系統頻率的實際值和標稱值之差。

[來源:GB/T15945-2008,定義2.2]

1.6

電壓偏差voltagedeviation

實際運行電壓對系統標稱電壓的偏差相對值,以百分數表示。

[來源:GB/T12325-2008,定義3.4]

1.7

諧波(分量)harmonic(component)

對周期性交流量進行傅里葉級數分解,得到頻率為基波頻率大于1整數倍的分量。

[來源:GB/T14549-1993,定義3.4]

1.8

間諧波(分量)interharmonic(component)

對周期交流量進行頻域分解,得到頻率不等于基波頻率整數倍的分量。

[來源:GB/T24337-2009,定義3.6]

1.9

閃變flicker

燈光照度不穩定造成的視感。

[來源:GB/T12326-2008,定義3.7]

1.10

不平衡度unbalancefactor

三相電力系統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用電壓、電流負序基波分量或零序基波分量與正序基波分量的方均根

值百分比表示。電壓、電流的負序不平衡度和零序不平衡度分別用εU2、εU0和εI2和εI0表示。

[來源:GB/T15543-2008,定義3.2]

1.11

電壓暫降voltagesag;voltagedip

指電力系統中某點工頻電壓方均根值暫時降低至系統標稱電壓的0.01p.u.~0.9p.u.,并在短暫持續

10ms~lmin后恢復到正常值附近的現象。IEEE標準中降低范圍為0.1p.u.~0.9p.u.。

注:有時也稱為“凹陷”。

[來源:DL/T1194-2012,3.8.1]

1.12

2

XX/TXXXXX—XXXX

短時中斷shortinterruption

供電電壓消失一段時間,其中斷時間在規定的時限內。

注:供電電壓降低到低于額定電壓的1%,且其(降低的)持續時間的下限為十分之幾秒,上限約為1min。

[來源:GB/T4365-2003,定義161-08-20]

1.13

暫時過電壓temporaryovervoltage

在給定安裝點上持續時間較長的不衰減或弱衰減的(以工頻或其一定的倍數、分數)振蕩的過電壓。

[來源:GB/T18481-2001,定義3.1.1]

1.14

瞬態過電壓transientovervoltage

持續時間數毫秒或更短,通常帶有強阻尼的振蕩或非振蕩的一種過電壓。它可以疊加于暫時過電壓上。

[來源:GB/T18481-2001,定義3.1.2]

1.15

直流分量DCcomponent

將非正弦周期信號按傅里葉級數展開,頻率為零的分量。

2目標、原則和要求

2.1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技術監督管理應按照“依法監督、分級管理”的原則,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通過采用電能質量監測、評估和控制等技術手段,改善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滿足相應國家標準要求。

2.2光伏發電站的公共連接點處發生一項或多項電能質量指標不滿足相應國家標準時,應按“誰污染、誰

治理”的原則處理。

2.3光伏發電站應電能質量技術監督應在光伏發電站的規劃設計階段、工程建設階段、生產運行階段進行

全過程監督,保證光伏發電站和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

2.4光伏發電站應建立健全電能質量干擾源臺賬、電能質量事故及分析處理檔案。

2.5光伏電站電能質量監督指標的監督范圍包括頻率偏差;電壓偏差;諧波和間諧波;電壓波動和閃變;

三相電壓不平衡;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電壓;直流分量等。

3電能質量指標監督

5.1頻率偏差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光伏發電站的頻率偏差范圍應滿足GB19964的要求。頻率合格率統計方法見附錄

A。

5.2電壓偏差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電壓偏差應滿足GB/T12325的要求。電壓合格率統計方法見

附錄B。

5.3諧波和間諧波

5.5.1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諧波注入電流應滿足GB/T14549的要求,其中光伏發電站

并網點向電力系統注入的諧波電流允許值應按照光伏發電站安裝容量與公共連接點上具有諧波源的發/供

電設備總容量之比進行分配。諧波正弦畸變合格率統計方法見附錄C。

3

XX/TXXXXX—XXXX

5.5.2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間諧波應滿足GB/T24337的要求。

5.4三相電壓不平衡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三相電壓不平衡度應滿足GB/T15543的規要求。三相電壓不

平衡度的計算方法見附錄D。

5.5電壓波動和閃變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電壓波動和閃變值應滿足GB/T12326的要求。閃變合格率統

計方法見附錄E。

5.6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電壓暫降與短時中斷應滿足GB/T30317的要求。

5.7暫時過電壓與瞬時過電壓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所接入公共連接點的暫時過電壓與瞬態過電壓應滿足GB/T18481的要求。

5.8直流分量

光伏發電站接入后,逆變器額定功率并網運行時,向電網饋送的直流電流分量應不超過其輸出電流額

定值的0.5%或5mA,取二者中較大值。

4電能質量全過程監督

4.1規劃設計階段

6.1.1光伏項目在規劃和可研時應考慮項目對公共連接點電能質量的影響,并依據相關標準確定電

能質量考核指標。

6.1.2光伏項目規劃可研階段,應按照“分級評估”原則進行電能質量預測評估。評估報告與項目

資料一起提交電能質量監管部門評審,并備案。

6.1.3電能質量預測評估工作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電能質量預測評估的分級可參照DL/T

1198的要求。

6.1.4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應與光伏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裝置功能應滿足DL/T1227要求。

4.2工程建設階段

6.2.1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必須與光伏項目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2.2光伏項目驗收時必須進行電能質量專項測試。

6.2.3電能質量專項測試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完成,測試報告應提交監管部門評審,并備案。

6.2.4電能質量專項測試應選擇在光伏發電項目試運行期間,并在電網、負荷和相關設備負荷處于項目

設計工況的情況下進行,以檢驗光伏發電項目電能質量實際效果。

6.2.5電能質量測專項測試報告應提交監管部門進行審核,驗收合格后方可并網運行。

4.3生產運行階段

6.3.1在生產運行階段,應定期對光伏電站的電能質量進行監督,出現電能質量指標超標時,應及時進

行整改,直至達標。

4

XX/TXXXXX—XXXX

6.3.2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監測包括長期在線監測和專項測試兩種形式,監測指標包括:頻率偏差、電

壓偏差、諧波和間諧波、電壓波動和閃變、三相電壓不平衡、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暫時過電壓和瞬態過

電壓、直流分量等。

6.3.3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長期在線監測應使用滿足GB/T17626.30的要求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專

項測試應采用便攜式的電能質量測試分析儀來完成。

6.3.4電能質量監測裝置的檢定周期應滿足DL/T1028的要求。便攜型電能質量測試分析儀檢定周期不應

超過兩年,使用頻繁的的儀器檢定周期不宜超過1年,在線監測型電能質量裝置檢定周期不應超過5年。

修理后的監測裝置應經檢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6.3.5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檢定項目應滿足DL/T1028的要求,見表1。

表1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檢定項目

檢定項目首次檢定周期檢定

外觀及工作正常性檢查檢檢

絕緣電阻檢檢

絕緣強度檢不檢

電壓檢檢

電流檢檢

頻率檢檢

諧波電壓檢檢

諧波電流檢檢

諧波功率選檢不檢

基波頻率偏移對諧波電壓、諧波

檢不檢

電流的影響

短時間電壓閃變檢檢

長時間電壓閃變檢不檢

三相不平衡度檢檢

電壓暫升、電壓暫降、電壓瞬態檢不檢

測量結果重復性檢不檢

數據兼容試驗檢不檢

5電能質量事故技術監督

7.1目標

準確分析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事故原因,督促防控措施落實,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電能質量事故。

7.2內容

7.2.1分析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

7.2.2評價事故涉及的電氣設備電能質量指標及參數設置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7.2.3督促光伏發電站電能質量事故防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實。

7.3方法

7.3.1技術監督流程

5

XX/TXXXXX—XXXX

7.3.3.1典型電能質量問題引起的常見事故參見表2。

表2典型電能質量問題引起的常見事故

電能質量原因常見事故

a)變壓器、電容器、電纜、電機等設備損壞或燒毀事故。

諧波、間諧波

b)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誤動作導致供電中斷事故。

a)計算機、可編程控制器、控制芯片、變頻設備、直流電機等元件或設備運行異常或電壓暫降、短時

電壓暫降、短時

中斷停機,導致精密負載設備損壞和產品報廢事故。

中斷

b)交流接觸器脫扣導致用電中斷事故。

三相電壓不平a)變壓器、電機過熱損壞或燒毀事故。

衡b)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動作導致供電中斷事故。

a)精密負載設備運行異常導致產品報廢事故。

電壓波動和閃

b)電動機轉速不均勻,危害電機、電器正常運行及壽命,影響產品質量。

c)大范圍照明燈光異常閃爍。

a)變壓器、電機、電容器過熱或燒損事故。

供電電壓偏高

b)用電設備損壞事故。

a)電機啟動和運行電流增加,力矩減小,轉速下降,影響產品質量和數量。

供電電壓偏低

b)用電電力不足,設備工作異常。

7.3.3.2針對電能質量事故的技術監督流程見圖1。

必要時組織

專家論證

圖1電能質量事故技術監督流程

7.3.2電能質量事故調查取證

電能質量事故調查取證應包括:

a)查看設備、產品損壞現場。

b)調取故障錄波、事件記錄、繼電保護動作數據記錄。

c)調取電能質量監測數據記錄。

d)調取電力設備設置參數、運行數據記錄。

e)調取事故前電網和光伏發電站設備試驗記錄、運行方式、運行數據。

f)調查值班人員對事故的記錄、工作日志。

7.3.3電能質量事故原因分析

6

XX/TXXXXX—XXXX

電能質量事故原因分析應包括:

a)電網、光伏發電站設備電能質量指標是否越限評估。

b)電力設備對電能質量指標耐受能力分析。

c)電網運行方式、用戶設備生產運行方式合理性分析。

d)電氣設備電氣參數設置合理性分析。

e)繼電保護配置和定值整定合理性分析。

f)電力設備、輸電線路等自身故障引起的暫態事件分析。

g)雷擊、鳥害、人為操作等引起的暫態事件分析。

h)電能質量事故再現仿真分析(必要時)。

i)實驗驗證(必要時)。

j)綜合檢查、試驗、分析、判斷結果形成電能質量事故原因分析結論。

7.3.4電能質量事故防控

電能質量事故防控措施應包括:

a)對依據電能質量事故原因分析結論形成的防控措施進行電能質量評估和審查,確認其合理有效。

b)電能質量事故防控措施實施后應進行全工況電能質量指標測試,各項電能質量指標應滿足GB/T

15945、GB/T12325、GB/T12326、GB/T14549、GB/T15543、GB/T24337的要求。

7

XX/TXXXXX—XXXX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頻率合格率統計

通過監測及直接或間接的統計頻率超限時間以獲得表征電網頻率在限值以內的一種方法。統計時間以s

為單位,計算公式如下:

頻率超限時間

頻率合格率

總運行統計時間

%=1?×100%

8

XX/TXXXXX—XXXX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電壓合格率的統計

被監測的供電點稱為監測點,通過供電電壓偏差的統計計算獲得電壓合格率。供電電壓偏差監測統計

的時間單位為min,通常每次以月(或周季、年)的時間為電壓監測的總時間,供電電壓偏差超限的時間累

計之和為電壓超限時間,監測點電壓合格率計算公式如下:

電壓超限時間

電壓合格率

總運行統計時間

%=1?×100%

9

XX/TXXXXX—XXXX

附錄C

(規范性附錄)

諧波正弦畸變合格率的統計

電壓諧波畸變和電流諧波畸變越限的時間累計之和為諧波正弦畸變率越限時間,諧波正弦畸變合格率

計算公式如下:

10

XX/TXXXXX—XXXX

附錄D

(規范性附錄)

不平衡度的計算

D.1不平衡度的表達式

相電壓不平衡度的計算公式見式(D.1)。將式(D.1)中U1、U2、U0換為I1、I2、I0則為相應的電

流不平衡度和的表達式。

ε12ε10

?2D.1

??2=?1×100%

?0

式中:??0=?1×100%

——負序電壓不平衡度;

——三相電壓的負序基波分量方均根值;

??2

——三相電壓的正序基波分量方均根值;

?2

——零序電壓不平衡度;

?1

——三相電壓的零序基波分量方均根值。

??0

D.2不平衡度的準確計算式

?0

在三相系統中,通過測量獲得三相基波電量的幅值和相位后應用對稱分量法分別求出正序分量負序分

量和零序分量,由式(D.1)求出不平衡度。

在沒有零序分量的三相系統中,當已知三相量a、b、C時也可以用式(D.2)求負序不平衡度。

1?3?6?

式中:?2=1+3?6?×100%D.2

,其中a,b,c為三相電量的幅值。

D.3不平衡4度的4近似4計算2222

L=?+?+??+?+?

D.3.1設公共連接點的正序阻抗與負序阻抗相等,則負序電壓不平衡度按照式(D.3)進行計算。

D.3

3?2??

?2

式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