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5/91知道上面兩幅圖片是哪里的建筑嗎?北京四合院傣家竹樓你知道嗎?建筑、飲食、服飾和性格都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直觀看上去,你們能說出它們的差別嗎?2021/5/92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什么是區域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2021/5/93一、區域的含義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劃分依據:氣候和地貌我國三大自然區我國三個經濟地帶劃分依據: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2021/5/94邊界過渡性質可變性劃分依據:一個地方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2021/5/952021/5/96整體性(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區域內部特征相對一致.)差異性(具有與其他區域不同的特點)開放性(與其他區域有聯系+如經濟,人文)層次性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邊界
二、區域特性明確的邊界如行政區不明確的邊界如干濕區2021/5/97整體性指區域內部各組成成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經這種長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生物圈)2021/5/98關于區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區域的大小、形狀相同B.任何區域都有明確的分界線C.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D.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劃分為下一級區域。D2021/5/991.區域具備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積和形狀②明確的邊界③明確的區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區域內部特征具有
性,區域之間的特征具有明顯的
性()A、相對一致性差異B、絕對一致性相對一致性C、差異整體D、地帶非地帶3、下列區域屬于包含關系的是()A、東北地區、東北平原、松遼平原、松嫩平原B、長江經濟地帶、西部經濟地帶、中部地帶、東部地帶C、東亞文化區、華夏文化區、漢文化區、伊斯蘭文化區D、熱帶、溫帶、亞熱帶、亞寒帶cAA2021/5/910三、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不同區域地理環境差異人們生產、生活特點差異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差異長江三角洲松嫩平原VS2021/5/9112021/5/912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現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緯度位置差異導致了太陽輻射的大小長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從南向北遞減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基本呈現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規律。(夏季風、地形)2021/5/913課堂小結一、什么是區域1.區域的概念(空間單位,有指標方法劃分)2.區域的特征(層次性,整體性,差異性,可變性,開放性)2021/5/914如何比較兩個區域差異:1、自然地理環境: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氣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礦產資源等。農業、工業、人口、城市、交通、商業、科技、文化、市場、歷史基礎等2、人文地理環境:-方法指導-2021/5/915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入???/p>
地形平坦為平原亞熱帶季風氣候河網密布,河湖眾多水稻土為主土地較為分散礦產資源貧乏北緯43°~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溫帶季風氣候河流密度小黑土分布廣泛集中連片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旱地耕作業玉米、春小麥、大豆等西部適宜發展畜牧業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一年兩熟至三熟水田耕作業水稻(主)、油菜、棉花等水產業較為發達商業貿易發達耕作方式主要作物作物熟制農業其他其他方面工業商業商業相對落后一年一熟2021/5/916東北民居長江三角洲民居思考:據圖分析兩地民居差異?(提示:窗戶、墻壁厚度、屋頂坡度、樓距等方面考慮。)P3活動2021/5/917中國南北方氣候要素差異對建筑的影響2021/5/918四、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同區域因其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故其發展方向、水平、特點等也有所不同同一區域因其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其所處的地理環境也會有所不同,故其發展方向、水平、特點等也會有所差異。區域發展受當地、當時的地理環境影響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案例2021/5/919宜昌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湖口蘇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1.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地理環境2021/5/920交通的阻隔交通的天然水道開墾困難,耕作業發展緩慢不再是限制條件,農業發展較快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提高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2.不同時期地理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1)農業社會期間2021/5/9212.不同時期地理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2)工業發展以后-糧食生產地位的變化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和主要的桑蠶和棉花生產基地。①水稻具有單位面積產量較高的優勢②人口稠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使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可以精耕細作全國“糧倉”的地位和全國棉花生產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網,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較低。2021/5/9221.下列有關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區域劃分的指標和方法是固定的
B.區域之間有明確的邊界C.區域是最小的單位不可分割
D.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2.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①都位于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③都位于第三階梯④雨熱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長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 B.黃土 C.紫色土 D.黑土DDA2021/5/9234.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農業生產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田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兩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5.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對其它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發展依托于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展重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C.松嫩平原發展重化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
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D.長江三角洲商業貿易發達依托于優勢的地理位置6.下列關于南北方傳統民居差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方民居墻體厚 B.南方民居屋頂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寬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強DBC2021/5/9247.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A.由若干平原組成
B.本區河流、湖泊較多,但無沼澤分布
C.是中國最大的平原
D.地勢低平,土質疏松8.下列因素中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由開發早期的限制因素轉
變為現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D.平坦的地形9.下列糧食作物具有單位面積產量高的是()
A.水稻B.小麥C.玉米D.大豆AAA2021/5/925課堂小結三、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1.長江中下游平原開發早期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中后期開發2.農業社會地理環境的影響3.工商業社會地理環境的影響2021/5/926【典型例題1】關于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A.區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個可度量的實體B.區域劃分的指標有自然、經濟和社會的某一方面,也有綜合性的C.按照指標的不同,區域可分為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行政區、綜合區等D.區域內部地理環境完全一致,區域與區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標準解析】區域內部地理環境是相對一致,但不是完全一致,區域與區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答案】D2021/5/927【典型例題2】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區域特征,并回答有關問題:2021/5/928(1)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征比較相同點:①
②
③
④
不同點:①
②
③
【典型例題2】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區域特征,并回答有關問題:【標準解析】(1)題所考查點不難也不偏,但關鍵在于從那四個方面比較兩國的差別。題目中要求比較自然環境特征,而自然環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緯度、海陸)、氣候、地形、資源、土壤、植被等方面,只要抓住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就可從容解答。2021/5/929考點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典型例題2】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區域特征,并回答有關問題:(2)開發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比較相同點: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不同點:①_____②_____
【標準解析】(2)題的思路則在于影響一個區域開發的因素有哪些,即:資源、能源、交通狀況和自然特征等。(2)2021/5/930【典型例題2】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比較圖中兩國西部地區的自然環境、開發條件等方面的區域特征,并回答有關問題:(3)按可持續發展觀點,借鑒美國西部開發經驗,你認為中國西部開發應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標準解析】(3)題則要求學生有開闊的思路和扎實的基礎知識,中國西部開發無外乎工業、農業、交通、城市的發展和環境的保護,以此為依據并聯系美國的經驗,即可得出相應的答案?!敬鸢浮竣倭⒎ü芾恚杭訌妵亮⒎ǎ瑢嵭锌茖W管理②保護環境:退耕還林,退耕還牧(或保護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③農業:農業走向專業化,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④工業:利用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能源、冶金工業⑤交通:利用陸上交通優勢,促進對外貿易⑥城市:因地制宜,推進城市化進程2021/5/931【典型例題3】我國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明顯,形成了特點各異的三大自然區。讀圖完成(1)~(3)題。(1)關于我國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形從西向東表現為山地一高原一平原B.氣溫無論冬夏均為由南向北遞減,等溫線和緯線大致平行C.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D.河流徑流量變化從北向南依次增大(2)東部季風區的同一性主要表現在:A.受夏季風影響B.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C.位于濕潤地區 D.南北熱量條件相差不大2021/5/932(3)下列關于三大自然區區域內部差異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熱量為基礎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水分為基礎C.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主要隨海拔的升高而發生變化D.三大自然區存在的內部差異均以熱量的變化為基礎【標準解析】我國三大自然區主要是依據地形、氣候的地域差異來劃分的,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為季風區,反之為非季風區,山地、高原、盆地交鐠分布,受地形的影響等溫線彎曲變化很大,河流徑流量隨降水的變化而變化,從北向南依次減小。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主要以熱量為基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差異的形成以水分為基礎,青藏高寒區的垂直差異主要隨海拔的升高而發生變化?!镜湫屠}3】我國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明顯,形成了特點各異的三大自然區。讀圖完成(1)~(3)題?!敬鸢浮?1)C(2)A(3)D2021/5/933(1)“無山不洞,無洞不奇,五村不榕,無榕不蔭。有水皆成瀑,城為石頭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黃橙。相逢毋需問,十九布依人”。以上詩句描繪的景觀可能出現在:A.黃土高原B.東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云貴高原【標準解析】(1)此題關鍵是對民謠的理解,根據民謠意思可知是反應我國云貴高原地區的景觀?!镜湫屠}4】詩歌民謠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回答(1)-(2)題。【答案】(1)D2021/5/934【標準解析】(2)劉伯溫的預言表明了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是不同的,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強,一些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為促進區域發展的有利因素。(2)六百年前劉伯溫曾預言:“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姑且不談其預測依據,若將來真的如預言所講,那么合理的理解是:A.江南水資源被開發殆盡 B.江南生態環境惡化威脅人類生存C.云貴的現代文明超過江南地區 D.“云貴萬重山”的資源都被人類開發利用【典型例題4】詩歌民謠中往往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回答(1)-(2)題?!敬鸢浮浚?)D2021/5/935【典型例題5】下圖中的甲圖和乙圖為我國的兩個區域,讀圖回答有關問題。(1)比較兩區域在經濟發展方面的優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2021/5/936(2)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兩區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人,試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上的差異。(3)甲、乙兩區域內都有我國的著名河流,但它們對各自區域經濟發展所發揮的主要作用卻有很大不同,試說明之。(4)從兩區域的合作基礎來看,兩區域最適合合作的工業部門應當是
工業和
工業,與之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定科學的招聘與選拔流程計劃
- 城市交通與城市規劃理論創新研究重點基礎知識點
- 城市交通規劃政策研究重點基礎知識點
- 社交媒體營銷的季度目標與策略計劃
- 2024年湛江市民政局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網絡管理工具的優勢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江西長運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客服人員真題
- 2024年海南省地質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2024年寧波慈溪市附海鎮招聘筆試真題
- JTT663-2006 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規格系列
- 電纜管廊敷設施工方案及流程
- 中風的早期識別和急救處理方法
- pets5歷年真題(口語)
- 高速公路投訴培訓課件
- 《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標準
-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訓
- 消防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標
- 村民心理知識知識講座
- 管工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軟件項目投標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