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上饒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沖刺卷歷史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誦讀經典可以培養我們對國學的興趣。《三字經》日:“口口口,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文中空缺部分文字應為()A.楚漢爭 B.光武興 C.魏蜀吳 D.除隋亂2.“第二天始,中國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間,上海有十萬大中小學學生的大罷課,有三萬五千日本碼頭工人的大罷工。全國各地,從上海到成都,從平津到廣州,所有的學生都卷入反對日寇進攻東北的熱潮中。”導致上述材料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B.九一八事變的爆發C.袁世凱復辟帝制D.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3.在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擇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人們居住條件改變中起決定因素的是()A.生產工具的改進B.種植技術的發展C.建筑技術的進步D.飼養水平的提高4.下圖是廖冰兄的《抗戰之變化》漫畫,該漫畫昭示的主題是A.抗戰是一場持久的戰爭B.中國能迅速贏得勝利C.日本侵華手段極為殘忍D.民族覺醒,抗戰必勝5.1993年在河姆渡遺址上修建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下列反映河姆渡人生活狀況的模型或實物中,哪些可以入選①半地穴圓形房屋②木結構水井③骨耜④粟的朽粒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6.下列圖片體現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調整的三個階段。這三次調整都A.遵循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B.適應了不斷變化的具體國情C.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D.堅持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7.觀察下面中國古代史朝代線索,對于其的敘述,符合史實的一組是①A朝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②B朝代在統治后期出現了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③C朝代統治末年火藥外傳④D朝代統治者初期采用了重武輕文的措施,加強了皇權專制⑤E朝代完成統一與A朝代的建立相距了1491年⑥F朝推行文字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⑤8.他錚錚鐵骨、一身正氣、虎門銷煙顯示了他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他”是A.岳飛B.關天培C.林則徐D.左宗棠9.《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中寫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紀元。”材料中“開啟中國法治建設”最早的法律文件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共同綱領》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基本法》10.“推進中國民主進程,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是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下列有關建國以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概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中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重大成果B.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遭到嚴重破壞C.改革開放時期,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D.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我國新時期安邦定國的總章程11.今天的中國正在走向富強,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曾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貢獻的仁人志士:其中近代著名的狀元實業家是A.詹天佑B.曾國藩C.李鴻章D.張謇12.“羅馬從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共和國轉變為一個龐大的帝國,是突然而驚人的,這使人聯想起亞歷山大的征服。”下列對材料理解表述正確的是()A.羅馬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同時建立B.亞歷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羅馬帝國C.亞歷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羅馬共和國D.羅馬取得布匿戰爭勝利后稱霸地中海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請寫出20世紀中國的三大歷史性巨變。14.列舉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期間的領導人及頒布的法律文件15.一戰后,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中國偉大的五四運動。2019年是五四愛國運動多少年?反映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性質的口號是什么?五四運動后期的主力和運動中心是哪里?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爭漢鼎,號三國”可知,東漢滅亡后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后西晉實行統一。東晉滅亡后,江南先后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合稱南朝,北方北魏(孝文帝把拓跋改為元)統一黃河流域。故“爭漢鼎,號三國”與魏蜀吳有關,故C項正確。楚漢爭指的是楚漢之爭,發生在漢朝建立前,A項錯誤。光武興指的是東漢劉秀建立政權,B項錯誤。除隋亂指的是隋朝滅亡,唐朝建立,D項錯誤。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三國鼎立和兩晉南北朝的更替,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2、B【解析】

依據題干“第二天始,中國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間,上海有十萬大中小學學生的大罷課,有三萬五千日本碼頭工人的大罷工。全國各地,從上海到成都,從平津到廣州,所有的學生都卷入反對日寇進攻東北的熱潮中。”導致上述材料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起點,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3、A【解析】根據題干“人們居住條件改變中起決定因素”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原始人最初居住在洞穴里,但是洞穴里潮濕陰暗,不利于人類的身體健康;而且洞穴生活可能存在水淹、野獸侵擾、等不安全因素;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原始農業出現,原始居民有了固定的衣食來源,這為定居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決定了他們必須過穩定的定居生活,在這些因素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工具的改進,所以答案選擇A4、D【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可知,上圖反映的是抗戰第一期民眾都躲避戰爭,逃到敵人后方;下圖反映的是抗戰第二期軍民協同作戰,齊心努力,痛擊日寇,體現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故D項符合題意。ABC不能從題干漫畫中體現,故選D。5、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欄式房屋,過著定居生活,種植水稻。他們還飼養家畜,會制造陶器、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會挖水井。②③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住半地穴圓形房屋、種植粟的是半坡居民,①④不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6、D【解析】

依據題干中三幅圖,可知反映的是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結合課本所學可知,三大改造中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將農民土地所有制轉變為公有制;人民公社化運動將公有化程度提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將土地的經營權承包為農民,土地歸國家所有。三者都堅持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D項符合題意;其中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中國的國情不符,并且嚴重挫傷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導致糧食產量大減,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圖示的解讀與分析得出題干中三幅圖分別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結合所學歸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內容,分析得出相同點。7、A【解析】

根據圖片可知A是秦朝,并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所以①符合史實,必選,因此可以排除B選項。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B是東漢,東漢統治后期出現了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局面,所以②符合史實,必選,因此可以排除C、D選項。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C是唐朝,火藥外傳是在唐朝之后,所以③不符合史實。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D是宋朝,統治者初期采用了重文輕武而不是重武輕文的措施,所以④不符合史實。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E是元朝,元朝完成統一與A朝代秦朝的建立相距了1492年而不是1491年,所以⑤不符合史實。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可知F是清朝,清朝推行了文字獄和八股取士,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所以⑥符合史實。綜上所述,本題選A。【點睛】本題選項屬于組合型,一般用排除法可盡快選出答案。8、C【解析】依據材料關鍵詞“虎門銷煙顯示了他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結合所學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繳獲的鴉片,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9、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制定了《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規定新中國是新民主主義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0、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54年,新中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過渡時期中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重大成果,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故A符合題意;BCD均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本題以五四憲法為切入點,考查過渡時期民主政治建設。掌握,1954年屬于過渡時期,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時期是從1956到1966年。11、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末狀元實業家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所以D選項符合題意。詹天佑是負責修建京張鐵路的工程師,曾國藩和李鴻章屬于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三人都與題干信息“近代著名的狀元實業家”不符,由此可知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12、D【解析】

題文材料“羅馬從意大利半島上的一個共和國轉變為一個龐大的帝國,是突然而驚人的,這使人聯想起亞歷山大的征服。”體現的是戰爭與征服。羅馬帝國的建立時間晚于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沒有征服迦太基;羅馬取得布匿戰爭勝利后稱霸地中海。由此可見,ABC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辛亥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改革開放【解析】

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三次巨變分別是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毛澤東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以及鄧小平時期實行的改革開放。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我國開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過渡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重大戰略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從此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從而引導中國人民“富起來”。這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三次歷史性巨變。【點睛】三次歷史巨變要跟中國近代以來三次社會性質發生變化進行區分,三次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事件指的是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4、獨立戰爭領導人:華盛頓文件:《獨立宣言》南北戰爭領導人:林肯文件:《宅地法》或《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人是華盛頓,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頒布《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南北戰爭的領導人是林肯,美國內戰中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極大地調動了全國人民尤其是黑人的革命熱情,從而使北方軍隊愈戰愈強,由原來的防御轉為進攻。15、(1)100年;“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工人,上海。【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等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